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7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偏偏这一次遇上了吃生米的!

  王宁安根本不在乎!

  别说你们小小的韩家,益州的差役不配合,老子都给罢黜了,京城的官员闹事,连三元及第都给罢官了。

  区区地方的一点乱子,还能难得住我!

  王宁安直接接管了雍丘县衙!

  “知县,还有其他的书吏差役,你们都可以卷铺盖回家了。”

  知县姓房,他仗着胆子,陪笑道:“王爷,你虽然贵为首相,但是要罢免朝廷命官,也要经过吏部,要有圣上的旨意,就这么办,不合规矩吧!”

  王宁安懒得看他,而是冲着章惇和吕惠卿微微一笑。

  “你们俩都瞧见了吧!兴利除弊,多数时候,就不能讲究规矩,不能遵循朝廷法度……比如说,要罢免这个知县,要通过吏部,通过圣人,公文往返,就要一个月,而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地方的乱子丛生,都要算到我们头上,是我们没改好……假如一个人耗费一个月,十个县就是一年,试问……这么拖延下去,还怎么推行变法?”

  王宁安呵呵一笑,“所以,要推变法,一定会出冤假错案,一定会有不合理的地方,一定会有人委屈……但是,本王没闲功夫跟你们掰扯这些道理……房知县。”

  王宁安把脸转过来,这位知县双腿打颤,汗流如注,扑通跪在了地上!

  “王爷,卑职错了,卑职不该顶撞王爷,王爷大人有大量,饶过卑职吧!卑职这些年,不敢说政绩卓著,但也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敢有半点的懈怠,求王爷再给一次机会吧!”

  王宁安淡淡一笑,“房知县,本王说了,没有时间,或许你说的是对的,或许对你不公平,但是没法子……来人,将房知县,连同他的家人,和韩家一起,都送到西夏去,交给文相公。”

  “房知县,如果你真是一个干吏,在西夏也能一展拳脚,终究有一天,你还能爬上高位!”

  房知县脸色灰白,全然没有半点血色,踉跄着走出去,跟丢了魂儿差不多……

  坦白讲,房知县或许真是冤枉的,可是没有办法,留着他,留着吏员差役,各种关系,盘根错节,朝廷的任何命令,都推不下去。

  不说别的,现在市面上闹的那些人,几乎都和县衙的人认识,也都塞钱过去,早就好成了一个人,让他们去抓人,去处理乱象,等于是请了一只狐狸看着鸡,能看好才怪!

  王宁安凭着多年的经验,他把衙门里的正职,全都给免了,几个当头的也都免为庶民,然后提上了几个平时不受重用,捞不着油水的。

  又选派了新的知县和县尉,同时从地上招募一批人员,将原来的衙役数量,扩充了三倍。

  那个韩通,就是通过考核,充任法曹副参军。

  所谓法曹,就是负责抓人,负责地方治安。

  韩通原本是个外地的汉子……他也没有亲人,流落到韩家,因为身手好,就被充任韩家的教头。

  平时这位也是个闷葫芦,结识的人不多,关系很简单,只知道忠心做事……正因为如此,韩纲才觉得他一定会保护着自己去西夏,断然不会有二心。

  可韩通也是个人,快三十的人了,连个媳妇都没有,别人听说他是韩家的教头,凶神恶煞似的,都敬而远之,弄得他十分苦闷。

  如果再跟着韩家,只怕这辈子都完蛋了。

  朝廷招募差役,虽然位置不高,但好歹吃上皇粮,是朝廷的人,体面,拿得出手!想要娶媳妇,还不排着队送上门!

  韩通嘴上不说,可心里还挺有想法的。

  他在韩家多年,街上闹事的那帮人,他也都清楚。

  接了官职之后,立刻下手,没用上十天的功夫,就抓了500多人,其中确定有罪的,立刻处置,其他的人,全都发配西夏,没有半点迟疑!

  ……

  好嘛,在王宁安的眼里,西夏已经成了垃圾场,什么不要的人都往那里扔!

  就连王宁安都心知肚明,这里面有冤假错案,有人的确不该被驱逐,可没有办法……他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被拖住手脚,陷入无休止的对错争论当中,把宝贵的时间,都用来打官司。

  他能打几个官司?

  弄来弄去,精力都被牵扯了,还有那么多的老百姓,那么多的州县,不处理怎么行?

  无奈何,必须用秋风扫落叶之势,迅速解决问题……不过有一点还算幸运,就是他拿下了西夏,有了一个垃圾桶,有了一个处理人的地方,总不至于大开杀戒,人头滚滚。

  只要不死人,他也就心安理得了。

  “师父,我觉得这帮人以后,还会和你过不去的,尤其是像韩家,像房知县,还有其他的官吏,把他们放逐到西夏,万一这些人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恐怕会和师父为难。”

  吕惠卿直言道:“以弟子对文宽夫的观察,老家伙一定会拉拔这些人,准备给师父添乱。”

  王宁安淡然一笑,“吉甫看得准,可有别的办法吗?总不能举起屠刀,杀一个血流成河吧!迁移天下豪强就这么难了,如果屠尽豪强,岂不是成了黄巢了!”

  吕惠卿挠了挠头,他也知道不能太过分,还是要给人一条活路,但是让一大帮天底下最聪明的大脑,都聚集在一起,实在不智。

  因此他建议道:“师父,弟子琢磨着,如果把这帮人都塞到西夏,他们肯定会添乱的……但如果把人分散开,哪里都安排一些,互相牵制,或许会好很多。”

  王宁安想了想,笑道:“还真别说,是个办法,你觉得哪里还可以安排?”

  “这很明显了,西夏能设总督,西域来一个,渤海来一个,至于高丽和倭国,还有交趾,看师父的心情了!”

  “哈哈哈,你给我说实话,这主意是不是子厚出的?”王宁安笑着问道。

  吕惠卿也笑了,“师父明鉴,的确是子厚的主意,他这个人啊,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那么恨倭国,有什么坏事,都要把倭国拉上……师父,你说他和倭国有那么大的仇吗?”

  王宁安轻笑了两声,“不是仇,是缘分!算了,不说他的事情了,你看看,这些地方要安排谁合适,另外,还要怎么迁居豪强?”

  “西域这边,还是留给赵宗景赵王爷,他这些年历练,已经很有本事,正好西域缺少汉人,尤其是缺少读书识字的汉人,西北两路,包括川陕四路,这些地方的豪强,要往西域迁……京东两路,除了迁居西夏,还可以往渤海和高丽迁……剩下的东南,往倭国,还有交趾迁……除了西域之外,其余地方的总督,我看就交给那几个老家伙,或者皇族当中的人,当土皇帝,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他们不会拒绝的。”

  吕惠卿笑得十分阴险奸诈,显然,他是想彻底斩草除根,不光是对付豪强,就连资历深厚的老臣也都赶出去,这样一来,就没人能威胁到他了。

  当然了,排除阴险的算计,光是一个西夏,也装不了天下的豪强。

  “就按照你的意思,我立刻去联系那些老臣,只是要迁居这些地方的事情,必须保密,尤其是东南,暂时不要露出任何一点风声!”

  吕惠卿用力点头,“师父,东南可是这一次的重中之重,弟子愿意为师父冲锋陷阵……弟子已经给家里写信了,他们同意去交趾。”

  吕惠卿的声音不大,可王宁安却是一愣,行啊,吕家可够舍得下本的!

第896章 大宋也有东林党

  吕惠卿的家族在福建,虽然根基不深,但胜在人丁兴旺,在吕惠卿之下,还有八个兄弟,连最小的也都成年了,如果不出意外,九吕入朝,威势还要胜过八韩。

  不过这几个兄弟很多在六艺读书,后来又跑到了王家的船队做事,渐渐的,兄弟们也有了不同的想法,不再一门心思奔着科举去了。

  就算通过科举,宰执天下,毕竟是少数几个,多数官员,也不过是混吃等死,能熬到知州一级,就可以光荣致仕了,顶多衣食无忧而已。

  可是在海上打拼呢!

  动辄指挥几十艘船只,上千号船员,贩运上百万贯的货物,到了海外,更是良田遍地,物产丰饶,随便占据几个岛屿,把上面的土著抓起来当奴隶,自己就是海外天子,穿龙袍,坐龙椅,都没人管你。

  吕惠卿的兄弟吗!

  多少都有点他哥的冒险精神,而且心思阴沉狠辣,胆大包天,不安于现状……吕家早早就在海外布局了。

  这一次迁居豪强,吕惠卿很愿意主动配合,一来是让家族兴旺繁荣,在海外扎根,抢占先机,二来也能得到老师的认可,两全其美。

  果然,王宁安很满意。

  “要是天下的世家,都能愿意出去开拓,也就好了!”王宁安感叹两句,又说道:“你要抓紧恢复地方的秩序,先安定了北方,然后再向东南下手!”

  “弟子明白!”

  ……

  吕惠卿和章惇等人全力施为,京东和河北的豪强不断被拔除,分田令也迅速落实下去,这些地方正经历大乱大治。

  只是对一些老百姓来说,这样的变化还是太慢了。

  早一天分田,早一天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就早一天过上好日子。

  许多州府,还没等朝廷的官吏赶来,就已经行动起来。

  最常见的就是佃农拒绝缴纳田赋,也停止归还借款,不再偿付利息,很多百姓借了农具和耕牛,也不归还。

  而士绅地主又怎么会罢休,他们招呼手下,强逼着老百姓屈服。可出人预料,老百姓居然也自发联合起来。

  河北原本就有许多弓箭社,老百姓忙的时候下地干活,农闲的时候,就聚集在一起练武,遇到了战事,保护家园。

  朝廷裁撤了效用士之后,也废除了各地的弓箭社,收回了许多民间的武器。

  但弓箭社并没有完全消失,其中领头的,带领着各地的佃农,纷纷起来闹腾,他们强力要求世家地主答应他们的要求,尽快分田。

  而世家地主却不愿意低头,朝廷还没落实下来,谁都存在着侥幸心理,想要躲过这一轮的风暴。

  双方针锋相对,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冲突。

  有的佃户百姓被打死,也有士绅家中被放火烧了。

  不只是河北和京东,包括京畿,还有永兴军路等地,都出现了苗头,好像燎原大火,蔓延开来。

  王宁安知道以后,也不知是喜,也不知是忧。

  老百姓终于不再麻木,能够行动起来,配合朝廷,推行新法,肯定会容易许多。可是没有组织的老百姓,必然会蛮干,一些杂七杂八的人也会参与其中,兴风作浪,不得不防。

  很棘手!

  这也是他为什么坚持只争朝夕的原因!

  变法一旦开始,就必须迅速落实,如果迁延日久,双方变成了拉锯战,互相争斗,损失惨重,整个国家,就会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王宁安一方面要求尽快结束河北和京东的乱子,一方面又抽调精明的干吏,前往永兴军路,组织迁居和分田事宜。

  偏远地方还好一些,真正要命的是京畿。

  天子脚下,大邦之地。

  砖头掉下来,都能砸死几个贵人。

  这不以定王赵允良为代表,上百号宗室子弟跑到礼部去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