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7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航运停下来,船厂被围住了,市面被管制了。

  而更狠的就是清丈田亩。

  当年王安石就推动方田均税法,坦白讲,在北方做的还好,一来是京城周围,执行能力强,二来也是王宁安鼎力支持,还有河北的工商业集团配合,算是落实了下去,但是整个东南,都没有太多的进展,就算是清丈完毕之后,也会迅速恢复原状,一点法子都没有。

  这一回可不同了,这帮从底层骤然爬上来的差役,就像是一群暴发户,他们红了眼睛,不拼命做事,不让王爷满意,他们随时会从云端跌落,粉身碎骨,谁愿意失去权柄!

  没有别的,只有一个字:冲!

  他们带领着士兵,分成几路出击,直扑一些大家族的田产,钱家,刘家,张家,孙家,王家,吕家,全都不在话下,另外江宁府还有不少小地主,比如那几个六曹的参军,他们为什么配合钱家,不给王宁安做事,很大原因就是他们也有产业。几千亩的农田,桑田,产出的粮食,生丝,都要靠着大世家帮忙,才能卖一个好价钱,故此他们宁可得罪王宁安,也不愿意得罪世家。

  因为他们觉得,县官不如现管,王宁安能在江南多久,早晚天下还是大世家的……可惜的是,他们想错了。

  张筠指挥着这帮人,首先就冲击了这几家的田产。

  几个闭门侯查的参军听说之后,全都不顾一切冲过来,跳着脚大骂。

  “姓张的,你还有没有半点的良心,我们当初可没少照顾你,你小子吃里扒外,反咬我们一口,你对得起良心吗?”

  面对质问,张筠只是不屑一笑,良心,你们也配跟我谈良心!

  “诸位弟兄!”他懒得多话,直接冲着士兵拱手。

  “这几个家伙就是不听王爷号令,给王爷难堪的,把他们抓起来,都给扔进粪坑里,淹死了!”

  嚯!

  好狠的心肠!

  这几位都傻了,他们真急了。

  “张筠,你不是人,你该天打五雷轰,老天爷不会放过你的!”

  任凭他们怎么骂,张筠都不为所动,而士兵们更是不客气,揪住几个家伙,全都扔到了地头沤肥的坑里,真的给淹死了!

  把他们处理掉之后,立刻就是落实分田,把原来的佃户全都召集过来,张筠亲自告诉大家伙,朝廷要给大家分田,你们原来租种的土地,全都归自己所有了!

  就在田间地头,张筠捧着知府的大印,就给老百姓盖章。

  拿到了地契之后,很多人都是晕乎乎的!

  过了好久,才有人放声大哭,有的干脆跪在地上,嘭嘭磕头,把脑袋都磕肿了。

  “青天大老爷啊,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

  “多谢大老爷,多谢大老爷!”

  ……

  在这一刻,张筠还有点得意。

  娘的,老子也干了好事了!

  他的情绪上来了,“父老乡亲们,我就是土生土长的江宁人,和大家伙没什么区别,是王爷栽培,让我当了知府,以前王爷下了很多令子,分田,浅豪强,兴学,修路,都是替大家伙着想……可就是有一帮王八蛋,他们阳奉阴违,把王爷的意思都给扭曲了,该给大家伙的好处,也都让他们抢走了!”

  张筠激动道:“现在是时候了,我们要把属于自己的田都拿回来,要跟他们算总账!大家伙说对不对!”

  “对,对!就应该这么办!”

  分得土地的百姓,立刻组织青壮,追随着知府大人,加入分田大军行列。

  他们就像是滚雪球一样,没有几天的功夫,整个江宁府,全都动了起来,邻近的润州,常州,苏州,广德军,湖州,宣州,太平府,秀州……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老百姓都被震撼了。

  终于,东南的一潭死水,愣是被搅动了!

  连王安石都觉得有点像做梦一样,他努力保持着镇定。

  “王爷,诸如张筠一般的家伙,最多三年五载,等到世家大族被解决掉,他们就会重新变成害民之贼,而且他们更大胆,更无所顾忌!王爷,不能不防啊!”

  王宁安颔首,“介甫兄说得对,把你推荐的那些人安排下去吧,让他们从底层做起,赶快积累经验,等到张筠这一波人废掉,就用他们来接替,执掌地方!”


第935章 狗急跳墙

  王宁安谈到如何利用酷吏,如何抛弃酷吏,连拗相公都没有半点犹豫,仿佛这是天经地义一般。

  事到如今,他们都很清楚,吏治改革的重点,不在政事堂,不在六部。道理很简单,京官毕竟只能负责一摊,而且衙门众多,互相牵制,又有皇帝在,实际上,他们能弄权的空间不大。

  真正麻烦的是地方的州府军县,这帮人直接接触老百姓。

  所谓青天大老爷,说的就是他们,一个知县就能遮住一县的天空,一个知府就能遮住一府的天空!俨然一个个土皇帝,没有半点约束。

  朝廷天高皇帝远,给老百姓做事,老百姓又没法立刻回报,甚至不能帮着他们传名……所以几乎所有的地方官,都会和世家大族联手。

  首先这帮人有钱,有势力,摆平几家,就能任内安然无恙,平平安安做官,谁不愿意干?而且世家大族贿赂官员,要多少有多少,是相当舍得下本,再有,他们还和士林勾着,攀上了世家的大树,就能在士林扬名,有了名气,还能继续升官!

  至于老百姓,不造反谁在乎你们啊!

  “这些地方官吏,说句不客气的,九成都该杀!不过以酷吏取代他们,也不是长久之策。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我们看好的那些年轻人,他们在地方历练,能不能扛起职责,他们会不会也变得和现在这些官员一样?”

  王安石忧心道:“王爷,老夫在官场也几十年了,看得太多了,初入官场的年轻人,都一腔热忱,恨不得扫除天下弊端,百死不悔。可是没几年就都变了,令人扼腕叹息啊!”

  “介甫兄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王宁安点头,“这些年来,读书是为了什么?科举又是为了什么?真宗皇帝告诉了大家伙,为了颜如玉,为了黄金屋……果然,我大宋的官吏上行下效,奢侈贪婪,人人都算计自己的利害得失,全然没了为国为民之心,我们只有选拔官员的机制,却没有约束培养官员的制度,欠缺的功课太多了。”

  王宁安顿了顿道:“我有意组建一个学会,吸收官员加入其中,利用学会的力量,贯彻朝廷国策,监督百官,发现培养人才,充实官场,彻底扭转吏治崩坏的局面……”王宁安说到了这里,苦笑连声,“介甫兄,这么干又会如何?肯定有人说是结党营私,招揽羽翼,架空陛下……我真是有些为难!”

  王安石寻思了一下,还真别说,王宁安的想法是对的,现在的官场,除了上下级之间,还有御史台,审计司之外,对官员的约束太少,政令不通,阳奉阴违,也是这个原因。

  如果真的以学会,或者其他的形式,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控制,做到如臂指使,没什么不好的!

  “王爷,你还是太忧谗畏讥了,老夫听说,东林书院的那些人,就集合了一大帮人,还制定了盟约,弄了好多会员,结成死党,就许他们胡作非为,不许我们正道直行吗?”

  王安石断然道:“如果王爷不愿意做,那老夫就去弄,如果陛下降罪,找老夫就是了!”

  不得不说,王安石这股子冲劲儿,王宁安永远都学不来。

  “那好,既然介甫兄愿意支持,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先把东南的乱子平了,等物色好了人选,我们就一起推动!”

  “成!”

  ……

  王宁安和拗相公谈妥,等于是对未来的改革做出了规划,两个人配合越发默契,他们全力推动。

  从江宁府,向外面发展,周围的各府州县,全都动起来了。

  他娘的,一个牢头能当知府,我们为什么不行?

  世家大族,高高在上,平时都有鼻孔看人,遍地都是他们的田,到处都是他们的产业,贪得无厌,趾高气扬,该他们倒霉了!

  就像润州和苏州等地,没有轮得到牢头抢官位,一些县尉啊,主簿啊,推官啊,还有司吏参军,他们争着抢着,夺取官位。

  为了能当上大老爷,甚至有人拉起来队伍,好几百人当街斗殴厮杀,闹得不可开交。

  面对这些乱象,王宁安也仅仅是下令约束,尽量不要影响到普通百姓。

  他用酷吏,就用在一个狠字,不狠就没法破局,不狠就斗不倒世家,至于这帮人的德行如何,只能放在其次,等日后再收拾他们吧!

  不得不说,的确到了刺刀见红的时候,被分了田地的士绅地主不甘心失败,组织打手反扑,还有人建船厂被封了,就派刺客,下毒,绑架,什么手段都拿出来了。

  甚至有人暗中纵火,把粮仓给烧了,把船只给烧了,闹得乌烟瘴气,不可开交。

  但不管怎么说,有大军压阵,王宁安已经陆续调来了十万人马,而且还在增兵之中,一旦超出控制,就立刻扑杀。

  总体来说,局势还算能控制得住。

  更令人欣喜的是地方上的变化,其实朝廷推行均田令,尤其是在京东和河北,规定耕种五年以上,土地就归佃农所有,不足五年,缴纳赎金,也能拥有土地。

  耕者有其田,这是多少年,老百姓最大的诉求!

  虽然有长江天险,可老百姓也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当然羡慕,只是东南推不动而已。

  可这一次朝廷下了决心,老百姓也终于看到了希望。

  原本很多无地少地的农民,跑到城里打零工,跑到码头扛包,每天挣一点微薄的收入,还要看别人的脸色,心中一肚子气。

  当他们知道要分田之后,全都动了起来,成群结队,回到了家乡,又把家乡的百姓给动员起来。

  两股力量结合,他们直接就按照土地人口,开始划分田地,还真别说,这些老百姓很讲道理,村子里有多少田,每家多少人,哪块田肥沃,哪块田贫瘠,大家伙都有数。

  你分多少亩,我分多少亩,基本上就已经划好了。

  只等朝廷来了,确定了田地数额,协调了矛盾之后,立刻就能签约,发放地契,大大提高了效率。

  而得到了土地的百姓,爆发出来的战斗力简直令人目瞪口呆。

  他们把青壮推选出来,组成护田队,针对世家的反扑,坚决回击,没有半点客气!世家大族,见用家丁恐吓没用,又请来族老,学究,地方的头面人物,来给老百姓讲道理,让他们不要胡来。

  一贯温驯听话的百姓,这一次可不答应了。

  没别的说,以往朝廷分田,你们说这是一阵风,长不了,得罪了世家没有好下场……我们信了,可这一次,王爷来了,国丈王相公也来了,还调了那么多的士兵,是开玩笑吗?

  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就别想捞到田地了,一句话,说再多也没用,我们要土地!

  在东南,最顽固的宗族势力,也在瓦解冰消之中,一切来得都那么快!

  张筠干知府已经半个月了,这半个月,他每天睡不到两个时辰,但是却比上半辈子,任何时候都要精神!

  他已经砍了300多颗人头,平均每天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