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眼睛死死盯着画面,摇摇头。

  “不对,醉翁说是从沧州至大名府,所见情况,今年河北没有大灾上报,只有……只有去岁黄河决口!”

  赵祯突然变得声色俱厉,“莫非说去年的灾,到了今年,百姓还没有安顿好?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皇帝怒了,对自己的大臣信赖有加,给他们最高的俸禄,每到年节,嘘寒问暖,无微不至,但是他们就这么回报自己吗?

  赵祯立刻下旨,没有多大一会儿,两府的相公悉数被叫了过来。

  罕见的,赵祯没有和颜悦色,在鞠躬行礼之后,赵祯让陈琳把图送到了陈执中的面前。

  “看看吧。”

  只有不咸不淡的三个字,陈执中心就一沉,接过来才看了几眼,浑身颤抖起来。

  “老臣无能。恳请陛下责罚。”陈执中倒也光棍,直接认了。

  谁知赵祯却不那么好糊弄了,“若是责罚,就能救百姓于水火,哪怕罚朕也无有不可!”言下之意,别说那么屁话,给朕来点有用的。

  陈执中心烦意乱,唯有偷眼看夏竦,心说你老倌儿该站出来了吧,不能光让我顶着,你才是正主!

  夏竦虽然无奈,可是自从黄河决口,他就猜到了会有今天,因此也不太焦急。

  “陛下,黄河决堤,灾情非比寻常,地方衙门尽力而为,仍力有未逮,不过……很快就能改善。”

  “夏相公有办法了?”赵祯好奇道。

  “回禀陛下,六塔河已经完成大半,今年之内,就能合拢,到时候黄河恢复故道,青壮劳力可以重回家园,流离失所的百姓也就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原来如此。”赵祯若有所思,“夏爱卿,人命关天,你可不能等闲视之啊!”

  夏竦连忙点头,诺诺答应,心里却松口气,可有人不想他轻易过关。

  韩琦突然站了出来,“夏相公所言极是,可是这么多百姓,且老弱妇孺居多,他们能撑到年末吗?朝廷能弃之不顾吗!草菅人命,可是会遭天谴的!”

  夏竦脸色一变,“韩相公,你想如何?”

  “民为重,社稷次之。灾情之重非比寻常,以往的办法不够,如今朝廷府库空虚,距离夏粮还有两个月的功夫。为了让百姓渡过难关,应当派遣熟悉河北灾情,又德高望重的大臣,前往地方,筹措粮食,抚恤百姓。”

  赵祯欣然点头,“韩爱卿,你以为何人能担此重任?”

  韩琦正色道:“臣保举夏相公,他首倡六塔河,且曾经判大名府事,经验丰富,德望非常,是最好的人选。”

  热情洋溢的话语,不知不觉间,就把夏竦推到了悬崖边,跳不跳不由他了。

  厉害了,韩相公!


上架感言和更新计划


  不是第一次上架了,但是还是说两句吧!

  感谢大家伙支持着,收藏,投票,打赏……小的不太会表达,但是点滴都记在心头,好多老朋友,追了小的好几本书,让小的非常感动,铭刻肺腑。

  真的,有时候写不动了,看到一条温暖的书评,心里就开花了,不求别的,大家只要写个“还行”,“不错”之类的,小的就能高兴半天。

  网文的这种模式,真的是读者栽培出来的,感激,感谢,感恩……

  废话不多说了,马上就要上架,是骡子是马,该溜溜儿了……说实话,小的真的非常忐忑。

  大家能订阅的,尽量订一下,哪怕要等到肥了再杀,也先订一章,给小的一点鼓励……

  说一下更新吧,我一直没啥存稿,试图存过,不过都没成功。

  但是大家可以放心,小的绝对会拼的,明天保底儿5更,上架之后,每天保持万字更新,小的一定说到做到。

  再有就是均定过1500,每多一百,小的会加更一章。

  万赏也会加更。

  月票500一章。

  嗯,暂时这么多,还有不到两个小时,小的拜托大家了。

  对了,大家首订的时候,尽量别用赠币啊!

  拜谢!


第124章 大家都爱吃龙肉(求首订)

  

  玩了一辈子阴谋的夏相公,被一个后辈给阴了,而且还是很彻底,很干脆那种。

  其实他早该有所察觉的,上一次王则的叛乱就告诉所有人,昔日的庆历君子已经消失了,解除了道德原则的约束,又不比他笨,凭什么韩琦和富弼会被他吃得死死的,人家也会照方抓药的。

  只是夏竦想不到,就连大炮筒子欧阳修都转性了,没弹劾不说,甚至连救灾不利都不提,光说民生艰难,弄了一个流民图上去,正好戳中了赵祯的弱点,很自然就迁怒到夏竦。韩琦再顺势推了一把,他不出京都不成了。

  夏相公精明了一辈子,也知道这是个火坑,奈何之前六塔河他跳到了最前面,此时出了事情,不得不顶上去……

  好在赵祯也够意思,不但让他继续当着枢密使的职位,还加封郑国公,负责修河并赈济灾民事宜。

  夏相公带着吃沉甸甸的担子,颇为忐忑地离开了京城。

  ……

  “不错嘛,醉翁手段高明。”王宁安不无惊讶道:“把夏竦弄出京城,让他负责赈灾事宜,夏相公总不能给自己找麻烦下绊子,这招高明!”

  “难得,二郎竟然能看得起老夫。”欧阳修抓着胡子,笑眯眯道:“老夫还以为你一直目空一切呢!”

  “哪有,我可是很敬重你老的,只是夏相公总揽救灾事宜,我做出什么成绩,都要分给夏相公一半,醉翁能甘心吗?”

  欧阳修哼了一声,老脸沉下来。

  “王二郎,你还是小觑老夫!几十万的灾民生死一线,难道老夫还不能放下一点个人恩怨吗?只要能救下百姓,让夏竦嚣张些日子又何妨?”欧阳修狠狠瞪了王宁安一眼,凶巴巴道:“我能做的都做了,剩下就看你的本事了!

  老夫子甩袖子离开,只剩下王宁安摸了摸鼻子。

  是该看自己的了!

  沉思许久,终于有了腹案。

  先把国舅爷曹佾找了过来,曹佾一见面就摆手,“王二郎,咱们是朋友不假,但是我们家可不是我能说了算,你想管我借粮食,实在是爱莫能助。”

  王宁安这个气,就你这德行,还想修成八仙呢,做梦去吧!

  “我不管你借粮,就问你一件事,怎么能把一件普通的东西,卖得值钱了?”

  曹佾长出口气,挠了挠头,陪笑道:“这个不难,不过要看什么东西?如果要是个姑娘……”曹佾向四周看看,凑到王宁安的耳边,鬼兮兮道:“就让她陪着醉翁些日子,然后再让醉翁给她写几首词,立刻身价百倍,多少人捧着金子,想要尝一尝滋味。”

  曹国舅眉飞色舞,神采飞扬,还想往下讲,王宁安脸都黑了,他只好闭上嘴巴。

  “我是说正事,咱们也不兜圈子,我手上能拿来救人的只剩下鲸肉了,你就帮我想想,怎么能换到更多的钱吧!”

  王宁安的财路是不少,可是烈酒走私不能拿到台面上,白砂糖又要等到七八月份收获之后,才能榨糖,现在只是一张画饼,没法充饥。

  算来算去,最快的就是捕鲸了。

  事实上他敢说安顿十万百姓,也是捕鲸带来的底气。

  “这个啊……”曹佾想了半天,沉吟道:“恐怕只有找我姐夫了。”

  ……

  把夏悚派了出去,赵祯的心依旧不安宁,救济灾民不是派个大臣就行了,必须有粮食,可是粮食从哪里来?

  去年各地歉收,河北遭了水灾,府库的存粮都消耗光了,东南的夏粮要等到七八月份才能送到京城,怎么算都有几个月的缺口,赵祯愁得吃不下饭。

  “陈伴伴,从今天开始,寡人一餐减到四个菜吧,不要荤腥,想到百姓受难,朕也吃不下去。”

  别的皇帝这么说,只怕九成九是假的,可是赵祯却不是开玩笑。

  陈琳都快哭了,“官家,御膳是有规矩的,奴婢们哪能让圣人受委屈啊!”

  “什么委屈,几十万的灾民,从去岁到今年,都没吃过饱饭,卖儿卖女,何等凄凉!朕躬德薄,愧对苍生啊!”

  陈琳拗不过赵祯,只好点头。

  到了晚膳的时候,赵祯却是一愣,说好了四个菜,怎么多出了一个?

  “陈伴伴,莫非朕说话也不管用了?”

  赵祯放下了碗筷,脸迅速沉下来。

  陈琳慌忙说道:“圣人节衣缩食,是为了天下苍生,老奴岂能不知。这一道菜是国舅爷特别吩咐的,也是为了苍生,老奴斗胆给上来了。”

  “曹佾?他懂得什么!”赵祯语气不善,他的小舅子不少,成材的却没有,曹佾也是个纨绔子弟,他能干什么好事情?

  “不对劲,曹佾现在沧州,莫非……这是王二郎那小子搞的鬼?”

  陈琳笑道:“什么都瞒不过圣人法眼,前些日子王家派人出去,听说捕了两头好大的鲸鱼回来,这就是鲸肉。”

  “哦?”

  赵祯什么都吃过,却没有尝过鲸肉,夹了一筷子,放在嘴里。

  肉质很粗,还有淡淡的臭味,难怪要重油重盐,多半就为了掩盖腥臭气,赵祯不喜欢,勉强吃了一口,就放下了。

  他很好奇,王宁安送这玩意来干什么,不会只是尝尝鲜吧?

  “说吧,王家小子又搞得什么把戏?”

  陈琳连忙笑道:“启禀圣人,眼下河北灾民众多,醉翁也上了流民图,王宁安他想为君解忧。正好他们家捕捉到了鲸鱼,直接把鲸肉分给百姓,固然能救活一些人,只是他觉得有些糟蹋东西,故此和国舅爷商量之后,就送给了圣人。”

  赵祯揉了揉额头,“他倒是一片好心,可是朕也拿不出粮食和他换鲸肉啊!再说了,朕要是有粮食,不就直接发下去了,还用得着他!”

  “官家,王二郎他不是这个意思。”

  “那他是什么意思?”

  “他是想让官家帮他把鲸肉卖出去,朝廷没粮,那些大户还没粮吗!”陈琳道:“朝廷不能逼着他们出粮,却可以拿鲸肉去换,圣人不会忘了瑶池琼浆吧!”

  赵祯终于露出了笑容,过去的一年,瑶池琼浆给宫里弄来了差不多一百万贯的红利,不光是赵祯日子过得舒坦了,就连宫里的太监宫女都挺直了腰杆。

  没有这份香火情,陈琳是何许人,怎么会不顾一切给王宁安说好话!

  “王二郎是个会做生意的人,为了灾民,朕也要帮他一把!”赵祯想了想让陈琳把鲸肉包好,在京的高官,宗室,将门,家家户户都送了一份过去。

  赵祯也是个糊涂人,他不爱吃鲸肉,那些高官将门,文武公卿,平时过的日子比皇帝还奢侈,什么好东西没见过,鲸肉哪能打动他们。

  有些人出于好奇,尝了一点,就扔到了一边,敬谢不敏。

  好在赵宋的皇帝不像野猪皮的子孙,赐点什么,都要当祖宗供起来,这些豪门尝试之后,就把剩下的鲸肉赐给了下人,甚至有些流到了市面上。

  豪门高官看不起的东西,却瞬间点燃了民间的热情。

  汴京的百姓见多识广,就有人告诉大家鲸鱼好大的个头,有几丈长,比船还要大。

  嚯!

  那不就是海龙王吗?

  也不知道是谁先发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