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8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ィM孔湃耸挠攀疲苑侥胨馈

  但是他低估了契丹人的战斗力,他们严防死守,保护住了战线。

  当战斗进入第三天,塞尔柱人的士气用光了,他们的战阵出现了漏洞,耶律燕哥主动带着5000骑兵出击,在付出了近一半的伤亡之后,他们打穿了塞尔柱大军的阵地……随之而来的是潮水一样的溃败,无法收拾,一个强大的帝国,就这样提前成为了历史的灰烬儿。

  讲了一大堆,有人要问,这和大宋有什么关系?

  关系当然大了!

  “那个穆勒克是我安排人弄死的!”狗牙儿笑嘻嘻道。

  “给鹰堡的火器我干的。”赵宗景不甘示弱道。

  “契丹的进军是我怂恿的。”文及甫也得意说着。

  ……

  这几个坏蛋凑在一起,仅仅在一些关键的节点,施加压力,就彻底扭转了战局。

  终于等到了大宋登场,赵曙任命慕容轻尘为统帅,共计5万大军,猛扑塞尔柱的都城八刺沙衮……刚刚有了落脚之地的契丹不愿意放弃,他们选择了和大宋再拼一场。

  结果显而易见,五万宋军的战斗力,远远超过50万塞尔柱军队……在慕容轻尘的指挥之下,战斗变成了一场屠杀,契丹的残余势力,除了不足万人逃走,其余全部被打败,俘虏。

  慕容轻尘一直领着人马杀到了里海边!

  在大约三百多年前,也曾经有一位将领,跃马挥军,在这里和大食帝国交锋!

  那个人叫高仙芝。

  那一场战斗,叫做怛罗斯之战!

  虽然高仙芝损失很大,但是那一站也打疼了大食,不可一世的大食帝国接连派遣使者,前往大唐朝贡……盛唐一度有机会掌控中亚。

  但是很可惜,在几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次年,高仙芝被宦官陷害致死。

  一代名将,没能扩展西域都护府的地盘,没有彻底征服中亚……而大唐帝国也陷入了内乱,不但没有拿到中亚,甚至连西域也丢失了。

  那是高仙芝的悲哀,也是汉家的悲哀!

  而这一次,终于得到了改变!

  大宋的人马已经到了里海边儿!

  再也没有人能阻止汉家儿郎的脚步,赵曙气势十足,他举着马鞭,指着遥远的西方。

  “朕会一直进军,一直打下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除了臣服大宋,没有别的选择!”

  皇帝显得意气风发,不过赵曙也清楚,战斗到了这一步,就必须停下来修整了……慕容轻尘已经抓捕了近20万俘虏,这些人都被送去修铁路。

  按照预估,再有两年时间,从京兆府到哈密的铁路就能贯通。

  五年之内,铁路就有望修到里海。

  到了那时候,大宋的铁骑就会果断向西进军,赵曙已经规划好了路线,只等时机成熟。

  他把政务交给了文及甫,军务交给了慕容轻尘,至于赵宗景,负责总揽协调全局。赵曙和狗牙儿,带着将士们,凯旋回归,沿途所过,到处都是欢呼之声,万岁万万岁,震耳欲聋……这三年,对于大宋来说,也是疾风骤雨的变化。

  在三年前,渤海倾茶事件,使得大宋不得不顾及殖民地的想法。

  王宁安同意在渤海设立议政会议,选拔当地有名望的人物,负责和朝廷协调沟通,向朝廷进言,平章政务。

  这是个权宜之计,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其他的殖民地,包括大宋境内,纷纷起而效法……建立行省,设立议政会议,成为普遍的要求。

  赵曙已经批准了一些行省的议政会议,但是还没有答应,设立全国的议政会议……许多人都等着皇帝归来,这一项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第1056章 他在养熊猫

  正月里,年味还没有散尽,门楼树上还挂着大红的灯笼,充满了喜气,在街头巷尾,偶尔会响起鞭炮声,那是孩子们小心翼翼攒下来的,延续新年的快乐。

  各种店铺早就开放了,事实上他们只休了一个大年三十,从初一开始,就有人迫不及待营业了。

  老百姓的勤劳是不需要怀疑的,也正因为如此,苏轼才没有饿肚子,是的,大苏回来了!

  自从上一次被人陷害离京,已经四年的光景了,苏轼曾经一度发誓,他再也不回这个伤心地,再也不想看那些让他作呕的人。

  可他还是回来了,四年的时间,让苏轼想通了很多,其实相比普通百姓,他的那点苦,那点委屈,真算不得什么。

  别管京城多龌龊伤心,但这里都是帝国的核心,要想真正救民,就必须影响京城的决策,这里的一道令子,比他奋斗一万年都管用。

  更何况今天是醉翁去世的三周年,作为衣钵传人,大苏无论如何,都要给老师上坟烧纸,寄托哀思。

  就在三年前,新政学会完成了立法工作,得到了皇帝认可,大宋的权力运行就进入了新的时代……欧阳修终于松了口气,心中没有了担忧,老先生的身体迅速垮下来,整个冬天卧床不起,后来勉强过了春节,当得知契丹余孽远逃西域,女真人也服从号令,去追击契丹之后,欧阳修笑了。

  那天晚上,他让几个儿子摆酒,一起喝酒庆贺,老先生容光焕发,且歌且唱……他年轻时候,一心中兴大宋,和范仲淹一起推动庆历新政,新政的失败,对老先生来说,是致命一击……

  “为父倾尽心力,惨淡收场。六艺书院,无心插柳,却硕果累累。二十几年,平西夏,灭契丹,通西域……我大宋疆域,盛于汉唐。为父终于能安心去告诉他们了……”老先生转头,两眼白茫茫的,他看不见儿子们,但是每一个面孔,都在心中闪过……半晌,欧阳修才感叹说道:“你们听着,自古以来,盛极而衰,最是要命,为父这一代人已经无能为力了,只能看着你们了!不要败光了祖宗的家业啊!”

  说完,欧阳修不再谈这些了,只是频频举杯喝酒,直到后半夜,老先生醉倒了,他蜷缩在皮垫子上,脸上带着笑意——卒!

  ……

  欧阳修死了,一转眼就是三年的光景,苏轼来到了洛阳东门之外,老先生的坟前,作为大宋的文坛盟主,宰执相公,举足轻重的老臣,欧阳修的坟地并不奢华,也不广阔,只是小小的一块。

  但是老先生的坟前,香火不绝,鲜花铺满,几乎每天都有人过来瞻仰凭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苏轼也烧过了纸,他拿出一瓶玉露琼浆,给老师倒在杯中。

  “先生,终于可以好好醉一场了,再也不用担心苍生,担心朝堂,担心我们这些不争气的学生了……”

  大苏叨念一番,起身要走,却发现不远处站着一个高大魁伟的家伙,正是章惇,这家伙正笑呵呵看着。

  “子瞻兄,我还以为你有什么大作雄文,要在老师坟前朗诵,寄托哀思呢!没想到就是一瓶酒,实在是辱没了你天下第一才子的名声!”

  苏轼哼了一声,“章子厚,你少揶揄我,告诉你一句话,哥没心思写诗作词,这辈子都没了!”

  说完,他就要走,章惇立刻伸手拦住,陪笑道:“别这样,好几年没见了,你到我那喝一杯,叙叙旧情!”

  苏轼白了他一眼,咱们俩有什么好叙的,当年虽然不是你暗算我的,但你小子作壁上观,别以为我不知道,还有,你私下里和王安石的一系人马,多有往来,当别人都是瞎子吗?

  放在以往,苏轼没准就动手和章惇打一架了,虽然未必打得过。

  但是经过这几年的磨练,苏轼变化还是很大的。

  他笑了笑,“好啊,我正有事要请子厚兄帮忙。”

  章惇很吃惊,什么时候大苏这么好说话了?他很意外,甚至有点受宠若惊,赶快请他到了家中。

  “子瞻兄,你想吃点什么,要不要酱肘子,我府上的厨娘本事不差……”

  “不要!”苏轼眼睛转了转,笑道:“要是听我的,就弄点白菜帮子,用水煮一下!”

  “啊?这,这能吃吗?不要来点别的?”章惇迟疑道。

  “那就再加点盐。”

  这一刻章惇的脸是垮下来的,谁让他嘴欠,主动问苏轼呢!

  没法子,只能按照苏轼的意思,弄了一点水煮白菜,在两个人的面前,还放了一碟盐,厨房的确用心了,把外面不好的菜叶都给扔了,只剩下拳头大的菜心,但不管怎么弄,都是白水煮菜,章惇大眼瞪小眼,根本不知道怎么下口。

  “我说子瞻兄,你是不是想吃开水白菜?那可是你们川菜的极品啊,我让他们做去?”

  “算了吧,我要的就是水煮白菜!”

  苏轼说着,夹起一片菜叶,沾着一点盐,居然真的吃了起来。

  章惇没法子,也跟着学,他发誓,这辈子就没吃过这么难吃的东西……一点滋味都没有,实在是难以下咽。

  他只能偷偷吐了,把筷子放下来,“我说子瞻兄,你有什么想法,只管直说,别考验愚兄了成不?”

  “唉!”苏轼叹口气,“子厚兄,这算是不错了,我亲眼见过,有工人在菜市场,捡扔掉的白菜叶,都冻坏了,拿回去煮了,就,就沾着盐水吃,连一点粮食都没有!”

  “啊?怎么会那么惨?”

  苏轼笑了笑,“子厚兄,以前你们都说我天真,不通人情世故,现在我却要说,是你们不知道民间疾苦啊……前些年处置西京银行,就闹出了一次失业浪潮……工人没了活做,想要回家,又担心什么时候开工赶不上,就只能在城里等着,有烂白菜吃就算好的了,还有人一家蹲在下水道,又冷又饿,你这种大官人怎么会知道!”

  章惇深深吸口气,露出了思索之色。

  他沉吟良久,“子瞻,如果我没猜错,你是想让我帮忙救济失业工人?”

  “不是救济,而是提供保险!”苏轼道:“工业发展,是有高峰有低谷,有淡季有旺季,但是人的肚子不能等,一天两顿饭,少一顿就要挨饿……我认为应该给工人提供一份保险,失业之后,三个月内,能领到基本的生活费,给他们充裕的时间寻找下一份工作。”苏轼很认真道:“子厚兄,这可是关乎千万人的德政——你干了那么多缺德事,正好给自己,给家人积点阴功!”

  前一秒章惇还用心听着,可下一秒,他就翻脸了!

  “苏子瞻,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章惇暴跳如雷,他气归气,但是却真的听进去了,这是个不错的提议……他伸手抓起苏轼的肩头。

  “事情我会去做,咱们也别真的成了兔子,我领你大吃一顿去。”

  章惇拉着苏轼,找了一家羊肉馆子,两个人要了个雅间,热气腾腾的火锅,涮着薄薄的肉片,实在是享受。

  在消灭了十几盘子之后,章惇才说道:“子瞻兄,你知道议政会议不?”

  苏轼哼了一声,“我又不是瞎子,聋子,那么大的动静,能不知道吗?”

  “那你知道他们的打算吗?”章惇进一步追问。

  “什么打算?跟我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

  章惇拉了拉椅子,凑到了苏轼旁边。

  “子瞻,是这样的,昨天周敦实进京了!”章惇用夸张的语气说道:“此老可来者不善啊!”

  周敦实何许人也?

  此人是理学家,还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