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9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届在即,他也回到了京城。

  父子俩在书房坐下,老文也没等儿子开口,直接拿出了一份手谕,塞给了文及甫,示意他仔细看。

  文及甫拿在了手里,仔细看了三遍,脸上阴晴不定,最后文及甫把手谕放下,轻咳了一声。

  “爹,你打算怎么办?”

  文彦博轻哼了一声,“国不可一日无君,我还能怎么办!”

  “爹!”

  文及甫惊得站起来,“您老可千万别犯错啊,不然咱们家就死定了!”

  文彦博不为所动,“现在天子病重,太后要照顾皇帝,那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王宁安挡不住的……不过你放心,为父不会轻易出手的,我必须等,多等一天,王宁安的大义名分就失去了一点,等到为父胜券在握的时候,就带领着议政会议,来个致命一击!”

  老文起身,负手而立,充满了斗志。

  “多少年了!王宁安几次欺负老夫,把老夫当成了傀儡,这一次老夫报仇的机会到了,我一定要让他吃亏,倒霉,垮台!报这些年屈辱之仇!”

  他越说越来劲儿,可文及甫的脸却越来越黑,手都哆嗦了。

  “我的亲爹啊!你要是这么干,儿子唯有立刻和你断绝父子关系!”文及甫正色道。

  “什么?”老文跳起来了,“你疯了!说什么浑话!你爹一把年纪了,还不是为了你们!”

  “您这是为了我们早点死!”

  文及甫也不顾什么了,他伸手把老爹拉在了一边。

  “爹,你可知道陛下有多大的势力?”

  文彦博不耐烦了,“你小子想说什么就直说,不要跟我绕圈子,你爹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吓不到我的!”

  文及甫不得不深吸口气,努力稳住心绪。

  “爹,孩儿不得不说,这些年陛下亲自领兵,带队冲锋,攻无不取,战无不胜!扫平契丹,塞尔柱,天竺!军中上下,七成以上的将士,全都愿意为陛下卖命!这股势力,谁能惹得起!”

  老文熟悉官场,熟悉商业圈,了解金融势力,甚至也清楚新政学会的力量,但唯独有一个圈子打不进去,那就是军队,他对军中的情况了解也最少,“你不要说胡话,虽然我大宋一直压抑武人,但是兵归将有,很多武夫只认上司,不认皇帝,我不信陛下有那么大的威望,他才领兵几年,你当为父是三岁孩子吗?”

  文及甫脑门都冒汗了,幸亏他回来了,不然老爹一旦误判,真的就死路一条了。

  “爹,你听我说,陛下虽然带兵时间不长,但是他从小读的是皇家武学,屈指算来,已经有十几年,近二十年,陛下当初的学长学弟,现在都在军中,而且还担任要职,他们是忠心耿耿,丝毫不用怀疑……”

  文及甫滔滔不绝,把他所见所闻,告诉了老文。

  其实早在十年前,王宁安陆续打压世家,包括王家军,种家军,折家军,全都解散掉,重整了军队。

  很多人都以为王宁安会在军中留下自己的势力,甚至把偌大的军队据为己有,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王宁安推动军事教育,改革军官培养体系。

  每一个从皇家武学出来的军官,第一课就是忠于皇帝,他们有自己的职责所在,军队就是大宋的柱石。

  他们不会轻易干涉朝政,但是对不起,谁敢碰皇帝,越过了军中忍受的底限,这帮人一定要拼命的。

  这种忠诚不只是规章制度,更是赵曙拼出来的。他几次亲自统军,和士兵同甘共苦,一起作战。这就了不得了,将领脑中本就有忠君报国的念头,亲自接触皇帝之后,迅速生根发芽,深入人心,无可撼动!

  “这么说,咱们陛下在军中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王宁安?”老文不信道。

  文及甫苦笑了一声,“爹,燕王的力量当然深不可测,但是他没法摆在台面上,而陛下收拾人心,几十万禁军,唯陛下之命是从,试问老爹,这股力量在手,谁敢和陛下抗衡?”

  老文终于冷静下来了,他缓缓伸手,把曹太后的手谕拿在了手里,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仔细看着……曹太后被挡驾之后,怒气冲冲,她知道自己孤掌难鸣,急于拉拢各种势力,其中掌握议政会议的文彦博就是她最想争取的帮手。

  曹太后在手谕上提到王宁安囚禁天子,图谋不轨,请求文相公匡扶社稷,营救陛下回宫……

  老文当然明白曹太后的心思,他仔细盘算了一下,发现这事情还真有利可图。

  首先王宁安是臣,而曹太后是君,这一点王宁安就吃了亏,曹太后又是皇帝的亲妈,皇帝病了,她要求照顾皇帝,迎接皇帝回宫,天经地义,谁也说不出什么。

  王宁安挡着曹太后,就是置君臣纲常于不顾,就是离间母子亲情。

  这事情不管怎么样,说出去都是王宁安没理。

  既然王宁安没理,他又握着议政会议,完全可以打着万民的旗号,和曹太后联手,依仗大义名分,向王宁安发难。

  文彦博仔细算过,他的胜算不小。

  被王宁安欺负了这么多年,文相公也是一肚子怨气,只要有机会,他就想踩王宁安一脚。

  可听完儿子的分析,老文心凉了半截。

  他以前没把赵曙当回事,以为是个年轻天子,奶娃娃一枚,没有王宁安,就什么都不是了,经过儿子一说,老文突然觉得赵曙比王宁安还要棘手。

  天子本来就是半神,而赵曙又兢兢业业,亲自统兵征战,打了那么多的胜仗,开疆拓土,功劳无与伦比。

  老百姓和普通士兵不会去关注燕王暗中做了多少事情,也不会在乎朝廷的宰执付出了多少心血,他们只知道陛下是三军统帅,陛下亲自征战,陛下战无不胜!

  这就够了!

  说句不客气的,赵曙绝对是大宋开国以来,最深入人心的皇帝,他享有惊人的威望。这种威望,越深入民间,越深入百姓士兵中间,就越是坚强。

  王宁安拥有高端战力,而赵曙则是掌握民心士气,这两股力量结合在一起,曹太后所谓的优势,根本就是镜花水月,不值一提!

  “爹,假如你们真的逼宫,想要把陛下抢在手里,即便王宁安放手了,禁军的将领也不会答应的……孩儿不妨再告诉老爹一件事,我是接到了慕容轻尘的书信,才赶回来的!”

  “啊!”

  老文的脸瞬间白了,“怎么,军中动了?”

  “嗯!”

  文及甫毫不客气道:“燕王世子王宗翰已经回来了,他是陛下最信任的心腹,也是禁军中,青年军官团的副团长。”

  “副团长?那团长?”

  “是陛下!”

  “啊!”

  老文差点趴下,不带这么吓人的,赵曙啊,你疯了不成,放着皇帝不当,去当什么团长!你脑袋抽了?

  文及甫不理会老爹的吃惊,继续说下去,“陛下突然落水,消息已经传开了,现在禁军当中,很多人都认为是文臣们不忠,要陷害皇帝!既然文臣不可信,他们就要出动,来保卫皇帝陛下!保卫大宋江山!现在辽东行省,西域,还有塞尔柱故地,以及天竺,扶桑,渤海,交趾,岭南……各地的驻军都动了起来,我还可以告诉老爹,枢密院,参谋部,兵部,皇家武学院……这些力量都在快速集结,你们去抢陛下吧,你们敢动手,立刻就是一场兵谏,几十万禁军,无数边军,他们能把朝廷诸公都给撕碎了!”

  “他们怎么敢?”老文惊问道。

  “有什么不敢的,连弑君杀父都干得出来,还不许人家兵谏吗?”文及甫不屑道。

  话说到了这里,老文彻底傻眼了。

  他沉默了许久,冷汗湿透了衣衫,又过了好久,突然文彦博竟然咧着嘴笑了起来,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文及甫还当老爹气疯了呢!

  “爹,你没事吧?”

  “我有什么事!”老文没好气道:“我是高兴啊!真高兴!”

  文及甫脸黑了,老爹还是疯了,而且疯得不轻!

  文彦博懒得搭理他,手里转动曹太后的手谕,过了好一会儿,终于露出狐狸一样的表情。

  “你现在就替为父回太后的话,文彦博马首是瞻!”

  “啊!”

  文及甫傻愣了一秒,突然惊呼起来,“爹,你准备把曹太后卖了啊?”

  “别说的那么难听!你爹忠心耿耿,天日可鉴,我这是匡扶社稷,后宫干政,乃是历代大忌,为父身为朝廷重臣,肩负天下之望,如果不能扶正祛邪,还不如买块豆腐撞死呢!”

  ……

  文及甫摇着头,无可奈何从书房出来,回到自己的房间,一抬头,正好看到狗牙儿一身青衣坐在那里。

  “怎么样,你爹没犯糊涂吧?”

  文及甫连忙摇头,“我爹老诚谋国,一定站在陛下这边。”

  狗牙儿似笑非笑,他一甩袖子,起身就走,走到了门口,回头道:“我不指望文相公能当君子,我只希望他当一个聪明人!明天曹太后就会发难,我拭目以待,等着看文相公的表现!”

第1098章 八方云集


  还不到四更天,文相公已经穿戴整齐,正襟危坐。

  “爹,您老这也太早了!”

  文彦博哼了一声,没有说话,事实上他已经洗刷焚香,还念了半个时辰的心经,换句话,文相公根本没睡。

  一个七老八十的人,能有如此精力,实在是让人惊叹。

  事实上文彦博一点都感觉不到疲惫,相反,还斗志昂扬,充满了干劲,他觉得自己就像当年考进士一样,一跃龙门,从此天高海阔,飞黄腾达。

  如果说中进士,入官场,代表他前半生的巅峰,那么这一战则是他后半生的顶峰。甚至会被载入史册,供后人不断瞻仰。

  半点没有夸张,毕竟作为一个文臣,能匡扶社稷,挽救危局,就是最高的荣耀。老文本来还在犹豫,要不要和曹太后合作,毕竟斗倒王宁安,也是他多年的梦想。

  但听完了文及甫的分析之后,老文终于确定,原来王宁安早就立于不败之地了,既然如此,还找王宁安的麻烦干什么?

  不如反过头,把曹太后给卖了,还能卖一个好价钱。

  对于出卖盟友的事情,文彦博做的是十分娴熟,一点没有迟疑。而且严格说起来,他也没有表态支持曹太后,只是在心里想想,不能作数的。

  有人或许会问,既然有了军方强力支持,老文还有什么担心的,坐等胜利就好了。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各地的禁军,当然实力强悍,无人能及,但是动用禁军,甚至从四面八方往京城调兵,大宋顷刻就乱了,等于是掀了桌子。

  占领的地方有可能丢失,残酷的杀戮之后,会给朝廷造成多大的伤害,谁也没有把握。而且禁军做大,很有可能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重蹈唐代的覆辙。

  一言以蔽之,动用禁军,就是最后的底牌,能不用就不用,毕竟后果太严重,谁也承担不起。

  老文很清楚,能保护陛下,挡住曹太后,不给禁军发动的借口,做成这三件事,完全可以名垂青史……貌似不是简单的事情啊!

  文彦博感慨了半天,他抬头看向儿子。

  “怎么样,咱们这边能有多少议政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