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9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宁安打起了精神。

  “韩宗武,弑君的案子你继续查,凡是牵连进去的官员,不要客气。”

  “弟子遵命!”韩宗武接下了任务。

  王宁安又道:“清查贪官,整顿吏治,刻不容缓!所有衙门都要给我动起来!先从京城开始,从各个衙门开始,严格自查,整顿之后,再清查各个行省……”王宁安杀气腾腾,“你们都听着,这一次如果查到了你们头上,我也不会留情面,别到时候关进了大牢,才知道后悔!”

  章惇立刻表态,“请师父放心,弟子们有任何贪墨行为,情愿意伏法受诛!”

  王宁安复出之后,第一项重大的政策就是整顿吏治……要想杀人,必须有一把好刀子。

  首先整顿的就是审计司。

  这是王宁安创立的衙门,这些年也有不少官员倒在了审计司的手里。

  但总体来说,审计司弱了,臃肿了,人浮于事,失去了专业。

  王宁安思索之后,把贾宪调了进来。

  这个安排简直是神来之笔。

  贾宪是数学家,玩审计当然是得心应手,而且他是个纯学者,谁也收买不了。老先生又一肚子正气,最适合这个位置。

  王宁安又安排陈慥给贾宪当副手,他们一起整顿审计司。

  下一个衙门则是御史台。

  随着都察院和议政会议崛起,御史台的权力被侵夺了许多,这些年变得越来越没有存在感了。

  甚至成了鸡肋,还有人干脆提议,要取消御史台。

  王宁安可不这么看,他觉得御史台还有用,而且有大用,地方上贪官污吏横行,绝不只是几个官吏的问题,还有商人,豪强,学者,媒体,甚至乱七八糟的势力,全都勾结在一起。

  急需要一个衙门,来统筹所有力量,清理贪腐。

  不过要想御史台动起来,也要给一个合适的人选。

  权衡再三,王宁安把王安国调到了御史台。

  作为拗相公的兄弟,王安国这些年一直正道直行,人品本事,都无可挑剔,资历也够,正好挑大梁。

  最后就剩下都察院,和御史台不同,都察院专门盯着百官,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身为王宁安的得意门生,章惇自然不能落在人后,他亲自负责都察院……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这几个衙门就清查出来20多人,分别给予严惩,有5个更是被砍了脑袋。

  朝廷的决心表露无遗!

  这不是演习!

  这是真正的战争!

  ……

  “我这脖子怎么有点凉啊!”

  文彦博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心突突跳。

  他奋斗大半辈子,钱都被王宁安拿走了,后来执掌议政会议,老文一心夺权,也没怎么贪。现在看起来,还真是英明,不然这颗老脑袋都不保啊!

  不成,还要小心小心!

  千万不要被卷进去!

  老文觉得自己都有点神经质了……事实证明,文相公的小心是对的,因为王宁安是玩真的,他第一个拿下的就是一位宰执相公——陈升之!

  这位是在六年多前,被提拔进入政事堂,任宰相五年,基本上四平八稳,没有什么政绩,可也谈不上什么大恶。

  偏偏朝廷第一个查抄了他的家!

  当都察院的人进来的时候,陈升之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他还觉得是赵曙的案子,这位拼命喊冤。

  “陈相公,今天我们来,不是为了别的事情,就是想请教,你府上有王羲之的真迹,有吴道子,阎立本的画,还有那么多的青铜器……全都价值不菲,你的俸禄虽然不少,但也买不起这么多珍品啊!”

  陈升之眼睛瞪圆了,“章相公,老夫喜好金石字画,这也是罪过吗?”

  “爱好当然不是罪过,可是这些东西,保守估计,也价值300万元以上……还有这些宅子,商行,存款,玉石,股份……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500万以上!”

  章惇呵呵一笑,“陈相公,请你去都察院,把巨额财产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我,我,我……”陈升之张了半天嘴,愣是说不出来,他上哪说得清楚去,谁都知道他的爱好,下面人投其所好,送来了许许多多名贵的东西,有的他拒绝了,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宝贝,他也舍不得放过啊!

  “我,我愿意认罪……这些多余的财产,可以退回,充实国用。”陈升之低下了头,彻底认命了!

第1115章 强力肃贪

  陈升之,一个官声极好的宰执相公,老老实实,没有什么劣迹,在官场甚至没有太大的存在感,可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家产保守估计,也超过了五六百万。

  同样的,哈密王,远在西域的一个小藩王,存在感弱到了极点,光是黄金就有100万两!还不算土地房产……

  两个巨贪,就这样突兀地闯入大家的眼帘,震撼世人。

  哪怕王宁安,都有些料想不到。

  他需要静一静,想一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没有什么奇怪的,我一点都不觉得意外。”王雱同样和王安石在讨论这个问题。

  当年王安石主持变法的时候,王雱就说过,要想推动变法,只要杀了文彦博,杀了贾昌朝就可以了……

  现在看起来当然十分幼稚,但是也有一些道理。

  “大宋从立国开始,就是君王与士大夫共天下,说穿了,也就是共利益……这么多年,不断变法,不断限制,但不可否认,文官权力还在持续增加。变法获得的利益,至少有八成,都被极少数的官吏和勋贵拿走了,老百姓拿到的非常稀少,甚至受到了严重冲击。”

  王安石皱着眉头,还不愿意承认。

  “元泽,你不能这么说,这些年还推动了均田,实现几千年没有做到的耕者有其田,这可是了不起的德政,老百姓还是拿到了不少好处的。”

  王雱咧嘴一笑,“爹,虽然我不太认可王宁安,但不得不承认,假如没有均田令,假如不分田,老百姓不但捞不到好处,还会被彻底榨干!是这最后一丝底限,保住了大宋的太平,否则大宋的江山……呵呵……”

  王雱没有说下去,但是王安石也无言以对,儿子的见识是有道理的。

  这些年来,快速发展,各种利益,从海外涌入,像是水银泻地,黄河之水天上来……可是这么多水,这么多利,也不是平均分配的。

  有些本事的,身居高位的,沾亲带故的,门生故吏,七大姑八大姨……这些人有门路,有资本,就算没有,也能向银行借款……总而言之,他们发了财,捞到了好处,一个个肥得流油,富可敌国。

  而普通的百姓,生活当然有些进步,可是进步幅度太小了,而且因为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几乎一大半的人,忙活了一年下来,手里头一点余钱也没有。

  不敢吃,不敢穿,整日提心吊胆,生怕丢了工作,活路一下子给断了……在城市当中,就算死了,连块坟地都没有!

  民怨滔天,怨声载道。

  王安石眯缝着眼睛,思索再三。

  他缓缓道:“变法,变的是祖宗之法,变的也是千年传承的法……哎,老夫是无能为力了,就看秦王殿下能不能拿出办法了!”

  ……

  连一贯自负的拗相公都沉默了,可见这事情的艰难。

  王宁安也给大宋做了诊断,他的结论更加明确。

  目前的官僚体系,利益分配,还没有超出秦汉以来的格局……而这套东西,是农业时代形成的,现在大宋一只脚跨进了工业时代的门槛,时代变了,整个官僚体系却没有跟上来。

  就拿以往来说,朝廷的宰执相公,除了有丰厚的俸禄之外,外面还有各种孝敬,冰敬,炭敬,免税,免役……虽然革除了不少,但是还保留了尾巴,尤其是一些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形成了习惯,就改不了。

  就像陈升之一样,他喜好金石,人家就拼命给他送字画,送好东西……他拒绝一次两次,总有拒绝不了的时候。

  他收了礼,其实也不用办什么事情,笑话,堂堂宰执的名头,拿出去就能换钱,而且政事堂通过的命令千千万万,不是每一个都要首相和皇帝过目,陈升之随便批几个项目,下面就受用不尽。

  以往的农业时代,仅仅是夏秋两税,朝廷的预算就那么多,分下去,占点便宜,也没有多少钱。

  现在经济发展了何止十倍,商业税每时每刻,都流入朝廷,又从户部流出来,中间有多少利益,简直无法想象……弄清楚了这些,再去看陈升之的财产和赵世将的积累,就不那么意外了。

  “王爷!”陈顺之道:“百官贪墨,巧取豪夺,这事情看似和陛下落水没有关系,实则却是关系巨大……试想一下,一个区区冯京,一个哈密王,20万两黄金,怎么能打通所有关节,暗害到陛下?”

  陈升之沉重道:“大宋上上下下,遍布贪官污吏,一个个吃饱了,喝足了,陛下得胜还朝,从东南开始,收拾乱七八糟的现象……这帮人怕了,担心了,生怕火会烧到自己头上,因此他们或是暗中怂恿,或是装傻充愣,或是推波助澜,总而言之,陛下被害,这帮人难辞其咎!”

  在一堆乌鸦中间,突然出来一个白的,那帮人不想着把他染黑,怎么能安心?

  当对方是皇帝,动摇不了的时候,就选择摧毁……还真是够厉害的!

  王宁安脸色凝重,他想了很多,古往今来,这一类的例子比比皆是,盛极而衰,国破家亡,教训多少,但是却没有人愿意吸取!

  可悲可叹啊!

  “老陈,该下狠手了!”

  王宁安似乎是询问,也似乎是自言自语,声音不高,但是却让陈顺之为之一振!

  他清楚,王爷要玩真的了!

  上一次王宁安主动退位,把朝局交给了别人。

  王宁安想过,他希望靠着自然演化,碰撞摸索出属于大宋的一条路……可现在看起来,他太乐观了,一个庞大的帝国,改变可没有那么容易!

  既然做不到,那就让我亲自完成!

  这些年的放权,不是没有效果。

  至少议政会议出现了,大权落到了政事堂手里,新政学会壮大了……

  全新的权力结构,使得王宁安能大刀阔斧,彻彻底底改革!

  “先拿陈升之祭旗!”

  王宁安针对陈升之一案,提出了意见……虽然陈升之没有大恶,也没有具体的案子,但是他贪墨巨万,财产多到吓人,绝不清白。

  王宁安要求,罚没陈升之所有家产,流放海岛监狱30年!

  刑部秉承王宁安的意思,公布了陈升之一案的处理结果。

  整个大宋,为之哗然!

  虽然以往也处死过宰执一级的重臣,但是那些人无一例外,都牵连到皇权之争,犯了大忌。

  而陈升之呢?

  他与世无争,而且在任内,还老老实实,基本听从王宁安的安排。

  这样一个人,在大家看来,就算有再大的过错,也应该轻轻放下,罚钱,圈禁,意思意思也就是了,怎么能流放海岛啊?那简直生不如死啊?

  要知道这些年大宋疆域辽阔,不但是陆上的霸主,还控制着数之不尽的岛屿。

  在一些海岛上,大宋设立了专门的监狱,因为四面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