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9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心把老本都搭进去。”

  对方虽然听着,但是却没有放在心上。

  王宁安再厉害又如何?

  反正我们都是敌人,走到了这一步,不敢和王宁安对拼,那才是死路一条呢!司马君实,你也少在这里装蒜!

  你出馊主意,让对军中下手,给王宁安难堪。结果王宁安顺势而为,愣是把议政会议给解散了,司马光,你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要是傻乎乎都信你的,那才是笨蛋呢!

  这位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从司马光的府邸悄悄离开,连夜返回西京。

  而文彦博则是不停自斟自饮。

  如果是他坐在王宁安的位置,肯定会趁机削弱军方力量,换上自己人,再狠狠打击理学,保持在议政会议的绝对优势。

  这也是最稳妥,最容易的一条路。

  可问题是,王宁安和自己一样吗?

  明显不一样啊!

  如果能猜中王宁安的心思,老文也不至于在开封装孙子了。

  “老夫敢说,王二郎一定要玩一把大的,就让老夫瞧瞧,你有多大的魄力!”文相公握紧了拳头,相当期待!

  王宁安没有让他等太久,大约十天之后,王宁安便亲自撰文,他肯定议政会议成立以来的功绩。

  监督百官,监察预算,维护朝廷规矩,捍卫百姓权益,但是……王宁安话锋一转,直指议政会议的弊端。

  议政卿出身地方,只盯着地方的利益,全然没有大局观,门户地域偏见严重,互相勾结,小圈子盛行。

  且议事效率低下,相互攻讦,手段卑劣,斗殴现象时有发生,观感极差,百姓深恶痛绝。

  历数了议政会议的弊端。

  王宁安进行了总结。

  议政会议,是很好的尝试,必须强化,暴露的问题,必须改进。

  因此,要彻底改革。

  首先是增加议政卿的名额,从现有的100人,大幅度调整为1800人,除了从地方挑选的议政卿,还要有各个行业选拔出来的杰出人才,一起参与议政。

  王宁安提出,过去仅仅给予军人的名额,这一次要给予商人,教师,农民,工人等等,参与议政的权力。

  广揽贤才,广纳谏言。

  开诚布公,真正倾听各方声音,把议政会议,作为一个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平台,更好发挥议政卿的作用……

  文章很长,后面还有具体的设计,可是文相公已经看不下去了。

  他的脑袋里,到处都是轰隆隆的爆炸声,老文感觉自己的智商被炸得四分五裂,体无完肤!

  坦白讲,他想过很多种可能,唯独没有想过这种情况!

  一口气增加到1800人,亏你王宁安说得出口!

  谁不知道,龙多了不治水,如此大派送,议政卿还值钱吗?

  尤其是人数大幅度增加,不管是谁,恐怕都很难完全掌握议政会议。

  而且还引入各个行业的代表,这一招就更厉害了。

  原本议政会议除了军方和诸位相公之外,就只有地方势力,现在又增加了那么多行业,地方的权力也被稀释了。

  老文当过领班,他怎么不清楚议政卿的底细?

  想从地方冒出头,就必须有人替你抬轿子,替你运作宣传,每一样都要花钱,投桃报李,入选议政卿,自然要替地方势力讲话。

  而这些地方势力背后,又和金融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换句话说,在议政会议里,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操控着一切,那就是金权!

  可是人数暴增之后,加上各个行业进入,金融集团想要控制议政卿,就越来越难了……100个人,买通几十个很容易,可1800个人,就要买通上千人,难度简直是几何倍数啊?

  相信那帮金融势力,一定在跳着脚大骂了!

  果然是王宁安,真是让人惊喜不断啊!

  老文感叹之后,突然瞪圆了眼珠子,他怒了!

  “姓王的,你混蛋!”

  文彦博破口大骂,他突然意识到,王宁安把自己当成了枪,更要命的是,自己现在才想明白!

  这篇文章描绘的议政会议,才是王宁安想要的结果。

  那之前的议政会议呢?

  王宁安为什么不一步到位?

  因为他坏啊,他清楚啊,这样的议政会议,声音太杂,没什么战斗力。

  他必须利用老文,利用理学,利用地方势力,利用金融集团……让他们冲在前面,排除皇权干扰,然后才下山摘桃子。

  “姓王的,王二郎!你不想破坏君臣感情,不想和陛下冲突,就把老夫推到前面,你不是人!!!”

  这回文相公可是真怒了,以前他觉得被利用啊,被算计啊,没有什么了不起,毕竟他也在利用王宁安,都是一个山上的狐狸,互相体谅!

  可现在不成了!

  老文发现,从头到尾,只有自己才是可怜的狐狸,而王宁安则是拿着笔,书写他文相公种种悲剧的人!

  “可恶!你该被千刀万剐!”

  老文切齿痛骂,疯狂诅咒,但不管怎么样,他意识到问题太晚了。

  王宁安在发文之后,立刻展开新的议政卿的选拔。

  有些人比文彦博还要郁闷,那就是理学中人,他们是有厉害关系的,虽然新的选拔,理学拿到了100个左右的名额,但是所占比例只有18分之一,要知道原本他们可是4分之一啊!

  没有这么欺负人的!

  杨时等人,彻底疯了,歇斯底里大叫:“我们绝对不接受,必须和王宁安斗到底儿!”

第1128章 王宁安的宣誓


  “爹,那个啥……孩儿好像有机会接您老的位置了。”文及甫低着头,闷声道。

  老文先是一愣,随即瞪圆了眼睛,“什么?你接什么?”

  “是这样的,新的议政会议要调整,军方还能保持两成以上的议政卿,孩儿不出意外,会代表军方,角逐领班的位置。”

  文及甫说这话的时候,还有点小兴奋,要知道老爹执掌议政会议,那是能和太后硬顶的!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身为儿子,没有理由比老爹差。

  瞧好吧,父子两代,主导议政会议,也算是佳话了。

  “爹,你有什么好经验,好主意,都告诉孩儿一点,孩儿也好发扬光大……”

  “别做梦了!”

  文彦博老脸铁青,猛地一挥手,粗暴地打断了文及甫的话。

  “蠢材,你这是要坐冷板凳了!”

  文及甫一愣神,不解道:“爹,这次明显秦王是偏向军方的,而且理学势力受到重创,以后在议政会议,做事就容易多了,相应的,权力也就……”

  “你做梦去吧!”

  文彦博气呼呼道:“你真是傻蛋!就算王宁安偏向军方又如何,你能代表军方吗?”

  这句话太有劲儿,也太不留情,直接把文及甫怼得哑口无言!

  别以为随军出征西域,立了点功劳,就能理所当然,成为军方代言人了。眼下军方有份量的,无非是两种人,一个是狄青,慕容轻尘这些实力派,从收复燕云开始,人家就功劳泼天,谁也撼动不了。哪怕退下来,那也是天然的领袖,振臂一呼,八方云集。

  还有一派,那就是军官团,这些人年轻,气盛,全都出自皇家武学。

  目前随着第一派人物退下去,军官团必然去接掌军中大权,而军官团的头子是王宗翰,不是你文及甫!

  “王宁安真是一肚子花花肠子,他不给你兵部尚书,那是报复为父!塞进议政会议,是把你给架空了。”老文气哼哼道。

  “爹!姓王的不能那么无情啊!我,我们还是亲家呢!”

  “算了吧!”老文白了他一眼,“要不是亲家,早就把你拿下了,你给我说实话,你和司马光,还有理学的那帮人,有没有联系……这些波折里面,你到底掺和没有?”

  “没有,绝对没有!”

  这已经不是一次了,文及甫立刻对天发誓,“爹,作死的事情,孩儿是不会做的。”

  “不管做没做,你给我记住了,现在到了议政会议,就老实夹起尾巴,给我装孙子,当摆设,你要是多说一句话,多招惹一个人,多一点小心思,没准脑袋就没了!”

  “啊!”

  文及甫被老爹说的心惊肉跳,“爹,至于这么严重吗?”

  “我告诉你,比这还要严重!”

  老文长长出口气,“你让人去看看,是不是有人来了?”

  文及甫也不明白老爹的意思,急忙下去询问,果然,有人报告,说是有个青衣小帽的,在外面等了一会儿,一定要求见文相公。

  “爹,外面的人是谁?”

  “还能有谁,司马君实呗!”

  “什么?他怎么来了?”

  老文轻笑了一声,“他卷入那么深,想脱身都脱不了,为父料定,他一定是被王二郎的这一手吓坏了,想跑老夫这讨个主意,或者是跟老夫联手,一起和王宁安斗!”

  “爹,你老答应,还是不答应?”

  “答应个屁!”

  文相公都爆粗口了,“为父是被王宁安算计了,一肚子怨气,但是为父不傻,我折腾了这么多年,最成功的事情不是出将入相,不是起起落落,屹立不摇,而是我没有被任何人绑住!我也一把年纪了,没必要替司马光火中取栗……你也给我听好了,他们那边,理学那边,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人,不管是谁,找到了你,都给我装怂,最好让所有人都忘了你,这样才能活下来!“

  老文眯缝着眼睛,微笑着说道:“只有活下来,才有希望,或许斗不过王宁安,但一定要比他活得长,这也算是赢了!”

  ……

  司马光等在文府的外面,足足半个时辰,老文愣是没有见面!

  他扬天长叹!

  真不愧是大宋第一的老狐狸,太狡猾了!

  他不出头,凭着自己,能行吗?

  眼下大势都在王宁安手里握着,连点反击的点都没有,随着理学的名额被稀释,就连议政会议都要失守,如何是好啊?

  司马光没有主意,挖空心思,也找不到破局的办法……王宁安却是快刀斩乱麻,在新的议政会议出炉之后,王宁安立刻赶赴议政会议,第一次以首相之尊,阐发了下一个阶段的施政重点。

  王宁安连着5天时间,和各地的议政卿,各个行业的议政卿,进行了交流。

  别看大宋的朝堂乱糟糟的,但是民间活力极强。

  这一次新选入的议政卿,多数来自民间,来自各个行业,他们对朝局的了解也不多,也没什么复杂的算计,见到了王宁安,提到的都是实打实的问题。

  比如在工业和科技领域,许多学者都认为新技术,新科技的支持不够,蒸汽机已经普及,但是蒸汽机本身有很多弊病,已经到了瓶颈,必须找到更好的动力,才能推动工业继续向前。

  他们一致提到了内燃机。

  虽然内燃机被列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但是内燃机的研究,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开始了,还取得了不小成果……大约在六七年前,大宋的工程师也发现了燃料和空气混合,能直接获取动力。

  这些年他们一直在研究,内燃机的初步模型已经有了。

  但是碍于经费不足,加上生产蒸汽机的工厂排斥新技术,内燃机的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