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9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彦博哑然一笑,“吕相公,老夫是这么看的,我以为光是秦王之位,不足以彰显令师之功。”

  吕惠卿下意识点头,“话虽如此,可是师父已经位极人臣,到了顶点,而且师父不看重虚名,不会在乎名利的。”

  文彦博正色道:“此言差矣,秦王可以不在乎,但是这么多受了秦王恩惠的人,不能没有良心!我们应该有个态度!”

  吕惠卿有点迷糊,老文这是什么意思?

  给师父讨赏,还是争取优待?

  貌似眼下已经是赏无可赏,赐无可赐,难不成要把龙椅交给师父?吕惠卿想到这里,下意识看了看老文,从文彦博高深莫测的笑意当中,他悚然一惊!

  老东西还真是这个打算!

  不成,绝对不成!

  吕惠卿拼命摇头。

  他还记得,上次曹太后和老文冲突,他们几个就是心思多了点,结果被老师责备……不管怎么说,他们和陛下是一师之徒,都是同门,老师不会抢徒弟的位置,任何打着老师旗号,搞同门相残,都会遭到最严厉的惩罚。

  而且吕惠卿也不得不承认,赵曙真的很不错,古往今来,有哪个皇帝能主动让出权力,当今陛下做到了,身为臣子,能遇到如此开明的皇帝,是几世修来的福气,如果推翻赵曙,哪怕师父登基,也会产生大乱。

  绝不能上老文的当!

  “文相公,您是前辈,出将入相多年,德高望重,人人敬仰……晚生以为文相公不该有别的心思,刚刚的话,晚生什么都没听见!”

  “大胆!”

  老文一拍桌子,怒火冲天。

  “吕吉甫,你不要以为老夫有什么坏心思,老夫这么做,也是为了天下苍生……王宁安是你的师父,也是我的亲家,这么多年了,他做了那么多事情,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千千万万的人受到他的恩惠,包括你们在内,要不是二郎提拔,哪有你们的今天,你忘了师恩吗?”

  “文相公,天地君亲师,天覆之,地载之,君上父母师长恩任养育教导之,呵护之……师恩如天,吕某旦夕不敢忘怀!”

  “还算你有良心!”

  文彦博哼了一声道:“吉甫相公,你既然如此尊重老师,就应该知道,二郎做的事情多招人恨,当今圣上固然不会做什么,可日后呢?你师父的家人,弟子,门生,宾朋……遍及天下,大家伙呢?还有那么多的百姓,二郎推行均田,他们拿到了赖以为生的土地,可万一什么时候,有人推翻了二郎的国策,把这些东西都拿走,把二郎的心血毁于一旦,那又该如何?”

  吕惠卿脸色一沉,沉声道:“文相公,你直说吧,到底有什么打算?”

  “很简单,为今之计,只有拥立秦王登基,鼎革赵宋江山,改朝换代。到了那时候,令师就是新朝太祖,他说什么就是不可更改的金科玉律,祖宗家法,谁也没法推翻……他的家人就是皇族宗室,贵不可言……至于你们,也是真正的天子门生,辅佐圣朝,流芳百世……”

  文彦博滔滔不断,见吕惠卿面色凝重,老文心里更加高兴。

  小兔崽子,还想逃出老夫的手掌心,做梦去吧!

  “吉甫,我都多大岁数了,黄土埋到了脖儿!就算二郎登基,对老夫来说,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关键还是你们啊!就算不为了自己,也要为了家人,为了子孙后代……你好好想想吧!”

  老文说完告辞,那叫一个信心十足,吕惠卿必然入套。

  就在文彦博离开不久,吕惠卿就匆匆回到了政事堂,直接迈步进入首相值房……


第1149章 狗牙儿在行动


  吕惠卿上身前倾,低着头,等着老师开口。

  王宁安沉默了许久,把文彦博所言,反复揣度,然后才缓缓道:“吉甫,你觉得姓文的什么打算?”

  “这个……请恕弟子直言,文彦博要当从龙功臣。”

  “你看他是真心,还是另有算计?”王宁安继续追问。

  吕惠卿思索了半晌,“师父,文彦博这个老货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要脸,怎么干利益最大就怎么干!根据他的风格,弟子斗胆猜测,他是真心的。毕竟拥立师父登基,他又和师父是亲家,德高望重,能捞到不少好处。”

  岂止是不少,元老重臣,顶策功臣,皇亲国戚……这么多身份加起来,龙椅上是王宁安,而龙椅下面,那就是人家文宽夫了!

  真是好算计!

  王宁安想了想,又拿出一份奏折的副本,塞给了吕惠卿。

  “这是张方平几天前给陛下上的书,他替我讨要了四样赏赐。”

  吕惠卿扫了几眼,立刻看出这是九锡之礼的前四样,为什么没有后五样?多半是怕动静太大,准备徐徐图之,这种手段是瞒不过别人的,或许人家也没想瞒着……

  吕惠卿分析道:“此事应该和文彦博有关系,老家伙一面替师父讨赏,提高师父地位,一面跑来拉拢弟子等人,正是为了篡位做准备。”

  “嗯!”

  王宁安想了想,没好气道:“文宽夫这家伙真是了不起,亏他愿意给我跪下磕头!他想给我当奴才,我还不想要!”

  王宁安的眉头立了起来,怒火中烧,吕惠卿却暗暗松口气,果然……老师不会不要脸皮,去抢弟子的龙椅,就算有再大的吸引力,也改变不了老师的心意。

  自己没有被文彦博忽悠,及时过来,把情况和老师讲了,实在是侥幸啊,如果心思稍微偏了,等到老师下手,对付文彦博的时候,自己还不要身败名裂,跟着陪葬啊!

  想到这里,吕惠卿心有余悸,越发谨慎了。

  “吉甫,现在只有我们师徒两个,我的心思你应该清楚,眼下的朝局你也明白……来,给师父参谋一下,为什么会有人想拥立我登基,取代赵宋?”

  王宁安用冷静到了极点的语气问道,仿佛他是旁观者似的。吕惠卿拿出十二分才智,打起了精神,对待师父最好的办法就是诚实,有什么说什么。

  “文相公是绝顶聪明的人,他要是不看准,不敢下注。所以弟子认为,在大宋,有非常强大的势力,想要拥立师父登基,做从龙功臣,争取封妻荫子,荣华富贵。”

  “嗯,说下去。”

  “是!”吕惠卿继续道:“师父几十年立功立德立言,对外开疆拓土,扫荡四夷,对内励精图治,革除弊政,又兴学扫盲,平均土地。人心归附,万民敬仰,想要拥立师父登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毕竟从秦皇开始,君王治理天下,为万民之主,就是传统,千百年的人心如此,岂是轻易改变的?再有,当今圣人的确是难得的明君英主,可接下来呢?谁能保准,历代皇帝都是明君?”

  “师父靠着先帝和当今陛下的支持,完成了变法,立下了规矩,可万一有一天新君登基,不认可这一套,全部推翻,岂不是前功尽弃!”

  王宁安淡然一笑,“吉甫,那我登基,就能解决?”

  “师父登基,开一朝之新,一切从头开始,订立规矩,巩固变法成果,做成金科玉律,严令后世子孙遵守,到时候,文武臣工,商民百姓都会安心的,比现在好很多……”

  吕惠卿说着说着,突然老脸通红,局促不安起来。

  这话谁说的?

  这不是文彦博的说辞吗!

  他虽然没有被老文摆布,但是老文讲得一套理由,还是默默说服了他。

  此刻的吕惠卿,居然再用文宽夫的理由去说服师父,注意到了自己的错误,吕惠卿立刻闭上了嘴巴,头埋得更深了。

  王宁安暗暗摇头,同样不轻松。

  什么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当年赵匡胤想不想黄袍加身不知道,但是走到了那一步,就不由他选择了。坦白讲,这么多年,王宁安从来没有想过篡位,也不想当皇帝。

  可有一个现实无法回避,他每完成一样改革,每做成一项重大改革,都会有无数人收益,当然,也有无数人受损。

  王宁安比前辈改革家厉害的地方,就是他懂得培育新的利益集团,去取代旧势力。

  比如他扶持工商集团,取代士绅地主,扶持新式文官,取代科举士人,施行军衔制,改革旧军,更有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对外扩张,推行均田,推行教育……王宁安成功地培育出最庞大的新兴利益集团。

  古往今来改革家当中,只有商鞅用耕战起家军功集团,取代了旧贵族,奠定了秦国横扫六合的基础。

  王宁安的思路和商鞅类似,可步子更大,培植出来集团更广泛,更强悍……这么强大的利益集团,不但让王宁安避免了作法自毙的凄惨下场,还有更大的野心,要把王宁安推上皇帝的宝座。

  有些时候,用力太猛了,也不是好事啊!

  要不说文彦博厉害!

  他就是看透了,知道时机成熟,才跳了出来。

  联络吕惠卿只是第一步,别忘了他儿子还是议政会议领班呢!

  老文把文及甫找来,当即部署下去,让议政会议发力,制造舆论,拥戴秦王登基。他还借着文及甫和军方的交情,去拉拢一些将领,至少要让他们保持中立。

  然后文彦博又亲自去找在京的门生故旧。

  很快,舆论就造了起来。

  铺天盖地,势不可挡。

  要说文彦博有这么大势力吗?

  当然没有!只不过老家伙善于借势,如今王宁安如日中天,他手下的各种力量,都想王爷高升一步,他们也跟着往上走,自然愿意出来摇旗呐喊,制造声势。

  在鼓动舆论的人当中,还有一伙人,那就是金融集团,他们刚刚被打得狼狈不堪,投资天竺,又惨遭失败,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命悬一线的关头。

  司马光不惜亲自出手,如今老文造起了声势,他们当然要跟进。

  把王宁安推上去,他们算是从龙功臣,姓王的总要客气一点吧!

  推不上去,赵曙翻脸,师徒君臣死斗,他们就能站在一边看热闹,不管怎么说,他们也不吃亏,甚至还能浑水摸鱼,把损失拿回来。

  正是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之下,两伙人都极力拥戴秦王。

  弄得风风雨雨,势不可挡。

  原本已经老脸丢尽的张方平,此时也什么都不顾了。

  反正都干了一次,再干几次,又能怎么样?

  他立刻上书,为王宁安讨要九锡之礼的后五样。随后,又是几次登坛讲学,盛赞秦王的功绩。所到之处,万人空巷。

  这回好玩了,原来光是金融集团捧着他,现在老文发动了,王宁安手下那么多人,有的人是核心的,有更多是外围的,他们也不清楚秦王是什么想法。

  觉得文相公是秦王的亲家,他跳出来,我们跟着起哄,绝对没错。

  大量的投机分子,也都搅合进来。

  这么一弄,张方平享受的待遇,胜过之前数倍。

  到处都是前呼后拥,风光无限!

  看起来文宽夫是对的,这人啊,就不能太要脸了!

  ……

  王宁安默默注意着,他没急着动手,因为这次出来的人当中,有太多自己的人马,对别人下手容易,对自己下手难!

  王宁安不是舍不得,而是必须看仔细了,精准出击,才能震慑宵小,又不会损害朝廷大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