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9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俩货不断扩充势力,拉拢人马,渐渐地,整个朝堂都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吕惠卿领衔,一派是章惇为首。

  隐隐的,这两派背后,站着秦王的两位公子。

  一场大戏刚刚落幕,新的争斗又来了。

  人在宦海,身不由己。

  这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王宁安心知肚明,他突然很羡慕一些穿越前辈,到了最后,功成身退,甩一甩袖子,不带走一片云彩,跑到海外,逍遥自在,什么都不管。这个路数,在武侠小说里面也不少见,一走了之,多幸福啊,很可惜,王宁安是没本事做到。

  人们就像是关在一起的螃蟹,当有人想往外爬的时候,立刻有人拉住你的手脚,就这样,一个拉着一个,谁也不肯放手,想要潇洒海外,做梦去吧!

  两个小子想继承自己的事业,那几个弟子想要成为首相,按照他们的想法,去改变大宋,且让他们斗去吧,只要能守住分寸,别坏了大局,权当做猴戏儿!

  没错,天下间的事情,在王宁安的眼里,差不多都是猴戏了,唯一的例外,就是眼前的实验!

  在开阔的场地上,停着两个东西,一个是三个车轮,一个是四个车轮。

  蒸汽拖拉机早就成熟了,几乎每个人都见过。

  眼前的东西一定是车辆,大家都非常确定,只是唯一的问题,就是个头太小了,还不足蒸汽拖拉机的三分之一。

  三轮车上只有一个座位,在座位前面,有一个横把,用来控制方向。王宁安看在眼里,都差点吐血了。

  好好的机动车,弄个方向盘行不?偏要做成自行车,也不嫌寒碜!

  当然了,不管怎么说,这就是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相比颜值,王宁安更在乎能不能动。

  负责设计制造汽车的工程师们,也是满手心的汗水,紧张地浑身发抖。终于,伴随着一声令下,汽车发动了。

  为这辆汽车提供动力的是一台二冲程内燃机。

  三个车轮缓缓转动,汽车跑了起来。

  相比起硕大复杂的蒸汽机,内燃机个头小,动力强,又节省原料,好处简直说不完……这辆汽车也算争气,居然一口气跑了20里。

  观看实验的人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都露出了贪婪垂涎的目光,好东西啊!

  以蒸汽机驱动,车辆庞大,而且需要带着煤炭,要有专人烧锅炉驱动,用来当做工程机械没有问题,要是给私人出行用,不是享受,而是受罪!

  哪怕蒸汽机问世好多年,四轮马车依旧是城市运输的主力。可随着内燃机汽车的出现,四轮马车退出历史舞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王宁安观看了汽车的实验之后,兴高采烈,回到家中,主动多喝了两杯酒。转过天,他就让人制定了一份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纲要,并且拨出了专款,作为扶持基金,还要求在学校设立相应的科系,培养人才。

  目前的大宋,太需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了。

  铲除金融集团,整顿吏治,平定叛乱……一轮接着一轮的乱子,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宋的经济发展。

  而且蒸汽机的红利也吃得差不多了,一味依赖煤炭,西京很荣幸获得了雾都的称号。是该发展出新式的动力系统了。

  内燃机的发展已经早就安排下去了,现在是享受成果的时刻。

  在实验成功之后,工程师们火速给汽车加上了罩子,又大大提升了舒适性,总而言之,适合民用的小汽车终于出现了。

  虽然还很简陋,但是富裕的大宋商人,已经摩拳擦掌,准备下单购买!

  汽车算是很复杂的机器。

  首先造汽车需要钢铁,需要铜,需要木材、皮、漆等等材料,还需要最关键的石油!

  一个汽车产业,能带动钢铁、冶金、石化、机床等等,一大堆的行业,每一个行业都能消化无数劳动力。

  这些年一直有个人口膨胀的问题,给政事堂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不得不向外移民,暂时缓解。

  现在产业链延长了,工作岗位多了,人口或许不再是压力,反而成为红利!

  更让人欣慰的是石化工业发展起来,就能提供制造化肥和服装的原料,化肥能带来粮食增产,新式的服装材料出现,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吃得饱,穿得暖……

  一项新技术突破,居然能带来如此庞大的影响,只怕连发明内燃机的工程师也想不到,他们靠着自己的双手,改变了世界!

  当然了,前途是美好的,可道路却是曲折的。

  制约大宋最大的瓶颈,不是别的,而是严重匮乏的石油。

  尤其是深度很浅,容易开采的石油,更是少之又少……王宁安的面前,摆着一副巨大的沙盘,半个世界都在上面。

  从西域向西,里海附近,盛产石油和天然气,在向西,茫茫的沙漠之下,更是埋藏着不计其数的石油资源。

  “该出兵了!”

  治平十五年,经过充分的准备,大宋派遣5万禁军,从海陆两个方向,展开了远征,大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根本抵挡不住。

  毕竟大宋已经完全进入了火器时代,火铳和火炮使得战马和马刀变成了奢侈的玩具……大宋的疆土,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扩张,广阔荒凉的沙漠尽数纳入了大宋的版图。宋军征伐的脚步并不会停歇,已经有舰队驶入了红海,他们载着奴隶和战俘,去挖掘运河,要打通进入地中海的航路……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推进,最高兴的人莫过于赵曙,他盯着地图,兴奋转圈,不时挥拳赞叹。

  这才是真正的天下!四海之内,环宇之间,皆是大宋疆土。

  再无遗憾了,于愿足矣!

  “皇儿,天下就在你的眼前了,父皇准备退位,把江山传给你。”赵曙笑呵呵道:“皇儿,不要让父皇失望啊!”

第1161章 王宁安的地位


  海外叛乱,请愿团兴起,所有人都希望赵曙出面,哪怕下一道旨意,也能左右局势,蓄势待发的金融集团,老谋深算的文狐狸,都有这样的期盼。

  奈何从头到尾,赵曙都没有露面,这帮人就被王宁安给轻易扫荡一空,败得稀里哗啦。

  赵曙没有出面,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为他病了,尽管有钱乙保驾护航,但是赵曙连续疟疾,加上中毒之后,身体太虚弱,稍微不注意,就会染上风寒,迁延难愈。

  请愿团闹得最凶的时候,正好赵曙卧床不起。

  当然,凭着他们君臣的感情,赵曙即便表态,也不会和这帮人翩翩起舞。但是在病床上,赵曙翻着各种文章报纸,一颗心就仿佛被刀子割似的,一刀一刀,割成了三千六百片!

  朕都放权了,要过几天安生日子,你们怎么还揪着不放,利用朕来做文章,到底谁才是天子,谁才是九五至尊?

  尤其可恶,你们把师父也牵连进去,就这么盼着天下大乱吗?

  赵曙切齿痛恨,夜不能寐,病情越发沉重,几乎崩溃。所幸后来靠着天竺的叛乱,反戈一击,把请愿团和叛军牵连到一起,全都给消灭一空。

  赵曙终于松了口气,身体都好了很多。

  师父还是有办法的,杀得痛快!

  只恨自己无能为力,不然一定亲自下旨,严惩不贷。

  可赵曙又想了想,发现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如果当时下旨,肯定会有人借机牵扯上王宁安,把六艺一系卷入其中,指责他们阴谋篡位,逼着师徒反目,把朝局搅浑,然后就能浑水摸鱼,从中渔利。

  事实上,文狐狸就是这么打算的。

  真是想不到,这一场病,无法理事,还因祸得福了。

  赵曙笑得很无奈,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迅速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不可阻挡,他下定了决心,要把皇位让给儿子。

  其实赵曙存退位之心,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当皇帝的日子不算太长,但是各种滋味都尝过了,环顾四周,没剩下几个贴心人,不只是他,就连皇后王青都遍体鳞伤,险些丧命。

  上次王青病危,所幸钱乙妙手回春,救活了王青,但是接下来王雱牵连案子,死在家中,又过了一些日子,王安石老病沉重,也死了。

  父兄去世,让王青又一次饱受打击。

  她此刻很能理解赵曙的心,赵曙也很懂妻子的难。

  皇位对于他们来说,不是荣誉,而是不可承受的压力!

  夫妻俩都不想硬抗了。

  更何况西征开始了,汹涌的大宋铁骑注定要踏遍全球,赵曙最大的心愿也即将达成,皇位对他来说,真的不重要了。

  没有人愿意放弃手里的权力,但凡事总有例外,爱美人不爱江山者,也不乏其人。曾经沧海,高处不胜寒,赵曙更想把后半生留给自己,留给夫妻两个。

  似乎有点自私,可他就是这么想的。

  只是我们的赵顼小朋友愿意接受吗?

  上一次父皇询问,他表示要学医术,这段时间,赵顼还真下了功夫,背诵医书,辨认药材,还跑去医院观摩学习,没事还开点药,如果侍卫咳嗽风寒,太子殿下一定很贴心送上一副亲手开的方子,甚至还会帮忙熬药。

  每次这个时候,侍卫们都会怀着为国捐躯的壮烈,毅然喝下汤药。

  好在吃赵顼的药还没有毒死人,最多拉几天肚子而已。

  貌似医术还行!

  小太子正乐此不疲,父皇居然要把皇位交给他,赵顼都懵了!他甚至不知道反驳,只能茫然点头,仿佛不明白皇位是什么意思。

  “唉,圣人何必逼迫皇儿呢?他那么小,什么都不懂,皇位重如山,他哪里承担起来!”王青不无抱怨道。

  “哈哈哈,梓童,正因为皇儿什么都不懂,才能当好皇帝?”

  “这,这是何意?”王青迷糊了。

  赵曙笑道:“前番出现请愿团,并非偶然。请愿团能迅速波及诸省,也不是没有原因。大宋盛世,皆是师父苦心经营之功,我能顺利远征,大胜归来,也是师父苦心布局的结果,说起来,只是摘了桃子而已。”

  赵曙说着,坐在了妻子的身边,“如今明定条文,君臣权责已经明晰,铲除了金融势力之后,必定会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这种关头,最忌讳令出多门,反反复复。我思考过了,只有我退位,才能绝了一些人利用皇帝反扑的念头。皇儿继位,他什么都不懂,那些人也就没法利用他,唯有如此,江山稳固,一家人也能平平安安。”

  放在别的朝代,皇帝不停退步,只会造成改朝换代,可眼下情况完全不同,政务的中心已经转到了政事堂,皇帝可以干涉,也可以不干涉。没准不去干涉,还会更好!

  唯一的风险就是太多人不确定,不相信,他们不认为皇帝会心甘情愿,交出权力,所以才有了请愿团,他们希望王宁安来取代赵家,至少王宁安看起来,要比赵家人更开明!

  但是赵曙偏要告诉这些人,别的事情上,他比不过师父,唯独放权这一条,他能比任何人都做的更好!

  事实上,能容下王宁安这个超级权臣,赵曙的胸怀就让人惊叹了。

  他要用行动,让所有人安心,从此朝局安稳,一心向前发展,再也不要为了争权夺势,扰乱了天下,毕竟这里面也有自己的心血。只要赵曙退位,接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