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错了剧本-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看的头疼。
  原先明和郡主还说,要将杨思慧说的公司管理和现在的管家方法综合一下的,现在也没空了。每天带着杨思慧,也不是为了学管家,而是为了搞清楚这份儿关系。
  拿着礼单,一一教导,谁家是什么关系,比较亲近还是比较疏远,除了年节,平常要不要来往,来往的多还是少,那边站队了没有,用不用避讳,送礼要送多少,贵重的还是一般般的,实用的还是面子上的。
  老太太倒是提了两句,说大姑娘马上要嫁人了,这管家理事也该学起来了,让明和郡主带着一起。不过,明和郡主很硬气的拒绝了:“开荣这些天有些不太舒服,我一来要照顾开荣,还要带着思儿这丫头,着实没精力再另外照顾一个了,还请老太太见谅。”
  说着,眼珠子转了转,看三太太:“再者,大姑娘若是想学管家理事,也不必非得跟着我,咱们这府里,以前吃穿住行,都是走的公中,我瞧着二姑娘和四姑娘年纪也不小了,也是到了管家理事的时候了,不如,咱们……”
  没等明和郡主说完,老太太脸色就变了,啪的摔了手里的茶杯:“你想都别想!只要我还活着,你这辈子都别想分家!”
  “老太太,看您说的,我可没想着分家,我啊,就是想了个主意,咱们三房,将账目分开,还是住在一起的,不过是吃穿方面,谁家想花多少花多少。”明和郡主笑眯眯的说道,其实各房都是有自己的补贴的,杨开荣没亲娘,但明和郡主嫁妆丰厚,杨开荣自己也本事,不光有俸禄,还有孝敬,一家子就算没公中那笔钱,日子过的也逍遥。
  二房三房呢,是有老太太和老头子暗中补贴,手里也握着一些产业,私下里除了公中,再开个小灶啊,买些新衣服首饰啊,都是能办到的。
  不过是想着沾沾光,有国公府这块儿牌子在,说出去他们就是国公府的。所以,才有个公中的账目在。
  明和郡主现在提议账目分开,表面上看没分家,实际上,还是分家了。这点儿明和郡主能看明白,老太太一辈子为自己两个儿子谋划,自然也是能看明白的,脸色就不怎么好看了:“你倒是有主意,接下来是不是就是分产不分家了?”
  明和郡主也不尴尬,笑了两声:“老太太要这样想,我也没办法,只是,我也确实是没空带着几位姑娘学习,老太太还是另想办法吧。”
  老太太脸色更不好看了,颇有些咬牙切齿的感觉:“你就不怕坏了三丫头的名声?同是杨家的姑娘,大姑娘二姑娘嫁出去,若是连管家理事都不懂,你觉得三丫头会有好名声?”
  “这点儿就不劳老太太操心了,老太太只管安安心心的颐养天年就好。”明和郡主不在意的摆摆手:“就算我家姑娘什么都不会,也多的是人来求娶,不就是管家理事吗?回头请我娘带几天,这名头说出去更好听呢。”
  说出去,那可就是长公主教导出来的姑娘了,比国公府姑娘这名头好听多了。
  老太太气的脸色要发黑了,杨思慧坐在一边,颇有些害怕,万一晕倒了,虽说明和郡主手段高明,不会让传出来什么闲话来,可有二太太和三太太在,到底是不怎么好听。
  正想着,门口就有小丫鬟通传,说是老太爷过来了。杨思慧也顾不上去想老太太会不会晕倒了,老太爷啊,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存在,自己穿越过来有半年了,连一面都不曾见过的人啊。
  之前说是去祭祖了,祭祖回来就说生病了,后来又说去温泉庄子上住了,这会儿,大约是过年了,所以从庄子上回来了?
  杨思慧盯着门口,然后就见小丫鬟掀开门帘,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背着手慢悠悠的进来,所有人,包括明和郡主,都站起来行礼。老头脸上带着三分笑,摆手:“不用多礼,都坐吧,一家人,不用客气。”
  老太太让了个位置,让老头在自己身边坐下,亲手捧了茶杯递给他:“刚回来?怎的没让人回来说一声,也好让人去迎你一下,这悄无声息的,也不怕被人赶出去,你还当着府里是你能当家做主呢?”
  果然老太太不是凡人,一开口就开炮,直冲明和郡主。
  老头大约心里有数,并不接话,上下打量了一下杨思慧,转头问道:“三丫头年纪也不小了,转眼都这么大了,对了安康也十六了吧?大小伙儿了,他二叔在他这个年纪,都开始说亲了。”
  明和郡主眼神立马和老头对上了,老头含笑点头:“你们这当父母的,心里可有主意?若是没有,我这当祖父的,倒是能给你们指条路。”
  “不劳烦父亲了。”和老太太不一样,这老头是亲爹,哪怕杨开荣现在是皇帝,也得将老头给供起来。明和郡主在对待这老头的时候,态度也多了几分谨慎:“皇上当初曾说,会给安康指婚,圣命在上,我们这当爹娘的,也是有心无力,父亲也就不用操心了,您只要安享晚年,等着以后安康和安康媳妇儿孝顺您就行了。”
  就是皇上没说过这话,等她日后瞧中了谁家的姑娘,请长公主到宫里求个圣旨,还是件儿挺容易的事情。
  老头这话也不过是说说,当老太太却垂下眼帘,略有所思。
  老头摸着胡子点头:“你心里有数就行,安康这事儿成了,就该是凯诚了。虽说凯诚是二房的,但也叫开荣一声大伯,也是咱们杨家的小辈,安康也没什么亲兄弟,日后入朝为官,身边没个帮持的也不好走,你和开荣都是聪明人,这兄弟齐心,才能断金,你说是不是?”
  杨思慧低了头,将夫妻齐心其利断金这句话默念了三遍。
  二太太本来之前正想着管家的事儿,被老头这么一提醒,当即笑道:“爹说的是,还是爹看的长远,孩子他伯娘,日后我们家凯诚的亲事,可就有劳你了。”
  明和郡主嘴角抽了抽,看老太太,老太太脸色有些复杂。平心而论,她是想自己出马的,自己找的,将来肯定和自己一条心,那可是自己亲孙子,将来若是向着别人,就白养活了这么些年。可老头说的够清楚,这国公府,终究是杨安康的,若是没有杨安康扶持,自家孙子的前程……
  不对,自家孙子那么聪慧,读书好,长的好,将来难道不会自己赚前程吗!难不成非得巴结这大房这些没良心的?而且,依照大房那死抠的德行,若是出手帮了忙,日后还不得要回千百倍的酬劳?
  想想光是住住这国公府的宅子,他们就要去了杨家多少产业,简直就是一家子蚂蝗!
  “郡主太忙,整日里管家理事,连教导咱们家姑娘都还没空呢,你啊,惯会给人找差事。”老太太嗔了一句,转头对老头儿飞了个媚眼,杨思慧运气不好,凑巧看见,倒不是说太难看伤眼睛,就是太违和了。又不是十五六的少女,更不是二十五六的少妇,要么是青涩懵懂,要么是妩媚性感,就是四十五六,抛个媚眼也好看,但五十五六,脸上褶子都有无数个了,再来学小姑娘抛媚眼,就有点儿为老不尊的意思了。
  但老爷子好像很享受,笑呵呵的拍了拍老太太的手:“你若是高兴,回头这家就让你管着?”
  老太太灵机一动,忙摇头:“我一把年纪了,也没那个心力了,我的意思是,让老二媳妇儿,和老三媳妇儿帮帮忙,也好让老大媳妇儿腾出手来看看安康的婚事,虽说有皇上赐婚,但咱们私底下瞧瞧,也能合了咱们自己的心意,老大媳妇儿你说是不是?”
  明和郡主笑着点头:“是啊,我原先就在说这事儿呢,我太忙了,也管不过来,不如咱们就分开管,正好让二弟妹和三弟妹带着姑娘们学学管家,我这边儿呢,顾着思儿这丫头,拿我们自己院子里的事情试试手,二弟妹就带着二姑娘和四姑娘,三弟妹就专心的教导大姑娘,还有这婚前的一系列事情,三弟妹怕是也要忙的分不开身了。”
  老太太脸色就僵了僵,转头看老太爷,老太爷摆手:“不用,你是嫡长媳,咱们到底是国公府,得有点儿规矩,哪儿有越过长嫂管家的?你若是太忙,安康的事情,就让老大自己看着,毕竟老大是男人,谁家有助力,谁家正当好,比你们女人家看的更清楚。”
  杨思慧低下头,原先以为老头儿是个耳根子软的,被继妻吹两句就能忘了亲儿子,现在看来,老头还是个野心大的。

☆、第 20 章

  明和郡主不是个软包子,杨开荣也不是个愚孝的,老头儿和老太太虽然占着长辈的身份,但这国公府当家做主的毕竟是镇国公夫妻俩,老两口又不可能真的去衙门告这夫妻俩不孝,顶多是打打机锋,言语上占几分便宜。有时候明和郡主和镇国公得考虑一下名声,不好将家丑弄的人人都知道。
  所以,大部分时候,镇国公和明和郡主是占上风的,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偶尔也会让让步,不会将老太太逼太紧,狗急乱咬人,老太太可不管什么名声,真要惹恼了她,全京城都该传他们夫妻无情无义不孝顺了。
  虽说镇国公是身正不怕影子斜,但镇国公掌兵权,也是有不少人眼红的。朝堂之上,除了皇上,谁没几个政敌?就是皇上,也不是说每一道圣旨都是人人都愿意的。
  万人之上,照样得和自己的臣子们打机锋,输输赢赢,都很正常。
  杨思慧也不太管外面的事情,原主十来年的苦功,她半年时间当然是达不到的,只能是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新年那会儿进宫,不要太丢人。于是,每天都是关在房间里,不是练字就是画画,不是画画就是做女红,两耳不闻窗外事,比上辈子的高三还要忙碌了。
  有时候想起来,她甚至觉得,原主穿到现代,其实是沾光了的,因为不会再经历一次高三了。该考的证件,她都已经给考好了。当然,也会幸灾乐祸一会儿,因为光有证件没用啊,工作的时候要用计算机,出差的时候要讲英语,而且,现代社会,出门带证件,怕是原主光这些证件要弄明白都得花上一段时间了。
  总之,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烦恼,想要过好日子,谁也不轻省。实际上,现代那边,压力更大,因为没父母,衣食住行水电费,哪样不要钱?
  她在这古代,只要等爹娘将她嫁出去就行了,那现代,没钱寸步难行啊。
  一转眼就是过年,皇上这家宴是大年三十晚上。不过,明和郡主不用参加,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就是长公主都不用参加呢,更不要说明和郡主了。
  但大年初一,一家子是肯定要进宫的。镇国公领着杨世子,先去太和殿,在家宴之前,还有百官觐见这回事儿呢。明和郡主带着杨思慧去后宫,皇后娘娘也正接待入宫请安的命妇,只抽空和明和郡主说了两句话,就让人先领了她们去暖阁歇着。
  长公主有些年纪了,旁边两个儿媳照看着,明和郡主一进来,赵二夫人起身给她让了个座儿:“刚才娘还念叨你呢,小妹,来这儿坐,正好,我出去走走,闷的慌了。”
  旁边另有一妇人笑眯眯的抬手:“等等我,正好呢,早上起来喝多了茶水,想去个净房,咱们一起?”
  杨思慧看过画像,这会儿得一一和人脸对上,说话的这个大约是靖王妃,靖王是皇长子。这边两个人出去,那边有人伸手招呼杨思慧:“思慧丫头来这儿,让舅妈看看,这小半年,怎么没见你出门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