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佳情侣-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封。兄训为谒者,使修石臼河,岁活数千人。天道可信,家必蒙福。”
汉和帝永元七年,邓绥被选入宫中,第二年晋封贵人,时年十六岁。此时汉和帝刘肇年仅十八岁,他十岁即位,十四岁发动政变,从窦氏外戚手中夺回了权力,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汉和帝原来喜欢的女人是阴氏,是光武帝皇后阴丽华哥哥的重孙女,和邓绥还沾亲带故,在邓绥被加封为贵人的同时,阴氏被加封为皇后。
阴皇后很聪明,喜好音乐,擅长书法,体态婀娜,光彩照人,很有点娱乐明星的味道。邓绥长得也不差,熟读经书,颇知大体,是个才女。汉和帝毕竟是年轻人,原来喜欢阴皇后是因为一种激情,但激情过后,越来越认为阴皇后做事鲁莽,这个邓贵人规规矩矩,更适合执掌后宫母仪天下。汉和帝多次劝说阴皇后向邓绥学习,这就好比让娱乐明星写博士论文一样,哪有那么简单啊?阴皇后越来越忌恨邓绥,认为汉和帝变心了,全是因为有了这个十恶不赦的邓绥。
邓绥这人非常擅长察言观色,她早就看出阴皇后对自己有意见了,所以就处处小心谨慎,做事一板一眼,尽量善待下人,克己接抚同列,宴会的时候,皇妃们个个盛装打扮,唯独邓绥素衣布服,看见身上有和阴皇后同色的饰物赶紧摘掉。汉和帝接见嫔妃们的时候,邓绥身高七尺二寸,从不敢正坐直立,都是侧着身、猫着腰,等阴皇后说完后自己才敢说。汉和帝也是个有为之君,他越来越喜欢邓绥了。一次邓绥生病(总忍着难免生病),汉和帝特别允许邓绥的娘家人入宫伺候,而且不限时日,但邓绥对汉和帝说:“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汉和帝说:“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此时汉和帝的数个孩子都夭折了,子嗣成了大事,邓绥不妒忌,以大局为重,多次给汉和帝进献才人。汉和帝感慨啊:“修德之劳,乃如是乎!”
在阴皇后看来,邓绥这些事全是装的,太能装了,说好话,当好人,拍马屁,为了取而代之,蓄谋已久。后来汉和帝病重,阴皇后对手下人说:“我得意,不令邓氏复有遗类!”此时邓绥已经深得宫中下人的支持了,这话立即传到了邓绥耳中。邓绥的思维非常理性,就是一个男人也未必在她之上,她说:“我竭诚尽心以事皇后,竟不为所祐,而当获罪于天。妇人虽无从死之义,然周公身请武王之命,越姬心誓必死之分,上以报帝之恩,中以解宗族之祸,下不令阴氏有人豕之讥。”当时就要饮药而死,侍者赵玉等人谎称皇上病愈,邓绥方才作罢。令人意外的是,第二天汉和帝真的病愈了。
这次生病给汉和帝一个教训,人生死无常,万一哪天自己一命呜呼,那么阴皇后就会掌权,以她那种娱乐明星的做派,势必给大汉王朝带领灾难,所以时不我待,必须废后。永元十四年,有人密报阴皇后和她的外祖母邓朱用巫蛊诅咒皇帝,汉和帝派自己的亲信中常侍宦官张慎和尚书陈褒共同审理此案,邓朱的两个儿子、阴皇后的三个弟弟被波及,定罪为“祠祭祝诅”,大逆不道。阴皇后被废,阴皇后的父亲自杀,阴皇后的亲属发配,阴氏宗亲全部免官。
这个案子还没有汉武帝巫蛊之祸证据充分呢,巫蛊之祸毕竟还有一个用于栽赃的木头小人作为物证,这个案子什么物证都没有,开始说的是巫蛊害人,后来查的是祠祭祝诅,不过汉和帝的废后之举是非常正确的,阴皇后确实不是母仪天下的料儿。
邓绥可能知道阴皇后被废证据不充分,她曾经为阴皇后求情,后来干脆称病不出。邓绥确实不错,很克制,很有大局观念,阴皇后被废对她来说绝对是好事,但她不能给别人留下话柄。过了一段时间,大臣们提出再立皇后,汉和帝很高兴,说:“皇后之尊,与朕同体,承宗庙,母天下,岂易哉!唯邓贵人德冠后庭,乃可当之。”人一高兴就容易说走嘴了,汉和帝还不如直说我就是想让邓绥当皇后所以废了阴皇后呢!
冬至的时候,邓绥被立为皇后。邓绥的礼节非常到位,辞让三次,然后就位,亲笔写信,表示感谢,水平不高,请大家帮助。邓皇后改革后宫事务,让地方上停止贡献珍丽饰物,只要笔墨纸砚。汉和帝考虑应该为邓氏家族加官进爵,邓皇后多次谦让,认为影响不好,所以邓绥的哥哥邓騭一直到汉和帝死还只是个虎贲中郎将。
元兴元年,汉和帝去世,宫中没有子嗣(相传宫中凶地,子嗣寄养民间),经邓皇后指点才知道汉和帝有个儿子养在民间,只有一百天大,被迎立为皇帝,这就是汉殇帝,邓皇后成了皇太后,临朝称制,执掌大权。
邓绥是一个内心追求和谐的人,她做每件事都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她又是一个讲究秩序的人,总认为自己这个皇后和皇太后的位子有点来路不正,所以邓太后执政非常敬业。
首先让宫中所有贵人“归园”,也就是养老,仿照官员退休的模式,赏赐车马黄金布帛锦缎,对比较得宠的冯贵人另外赏赐珠宝。邓太后知道别人看着她呢,她要告诉人们她不妒忌,阴皇后被废的事情与她无关。
此时宫中人心浮动,连出两个案子,邓太后亲自审查,她不动刑罚,全靠察言观色情景推理,把两个案子都破了,宫中“莫不叹服,以为圣明。”邓太后力行节俭,大量裁撤宫中事物,所有吃喝玩乐的东西全部停止,连上林中的鹰犬都拍卖了,剩下的东西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汉殇帝不到一年死了,汉安帝即位,邓太后仍然临朝称制。她特别诏告司隶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原来外戚依靠权势多有不法行为,现在邓騭等人虽然表现不错,但宗门广大,姻亲不少,出现问题一律依法处理,“勿相容护”。邓太后同时赦免了阴皇后的家人,让他们回家,归还所有财产。后来弟弟邓康言语不当,其实没什么大事,被邓太后免官就国,还开除出了邓家祖籍。
元兴二年,洛阳大旱,邓太后亲自到洛阳监狱中审查案件。有个被冤枉的人,当着狱吏的面不敢说话,临出去的时候抬起头似乎想说话。邓太后这人明察秋毫,善听人言,她立即认识到此人可能有冤情,然后仔细询问,果然如此,当时就抓了洛阳令,回宫的路上,瓢泼大雨就下来了。
邓太后喜欢读书,班固的妹妹班昭是宫廷女教师,负责教授邓太后,她们白天研究政治,晚上学习诗书,天文历算无所不读。邓太后考虑史书容易出现缪误,她招募文士五十多人,在东观校对史籍,这就是中国第一部官修史书《东观汉记》的来源。邓太后看到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她认为非常不错,大力推广,给蔡伦封侯,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作出了贡献。邓太后为皇帝和皇后家族的年轻人开设学校,请高人讲学,自己亲自监考。
邓太后掌权之初,水旱十年,四夷外侵,盗贼内起。邓太后励精图治,节俭治国,赈灾救厄,“天下复平,岁还丰穰。”东汉王朝自光武帝刘秀以来就带有一种好斗的性格,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都受其影响,邓太后在位二十年,遇事充分考虑别人的感受,和谐治国,缓和矛盾,为东汉的政治生活带来了一种新气象。
不过邓太后也有问题,这也是东汉政权的固有问题,他们不太信任别人,自己兢兢业业没有问题,自己省吃俭用也没有问题,大事小情亲力亲为,累得心力交瘁,就是不肯下放权力,说白了就是没那个自信。
永宁二年,邓太后终于挺不住了,她乘辇来到前殿,会见侍中、尚书等朝中官员,还看了太子新宫,然后大赦天下,赏赐群臣,昭告天下,自认为“勤勤苦心,不敢以万乘为乐,上欲不欺天愧先帝,下不违人负宿心,诚在济度百姓,以安刘氏。”群臣痛哭。
一个月后,邓太后逝世,享年四十一岁。


☆、杨坚和独孤皇后


隋文献皇后独孤伽罗(544年—602年9月15日),河南洛阳人,北周卫国公、关陇集团重要成员独孤信嫡女,母清河崔氏。十四岁嫁给大将军杨忠之嫡长子杨坚。同年父亲政斗失败被杀,家道中衰,丈夫亦遭权臣猜忌。独孤伽罗保持低调谦恭作风,以期为夫消祸;周隋交替之际,亲自劝勉杨坚定下立隋大计;之后拜为隋王妃、隋王后;隋朝开国乃为皇后。独孤皇后深度参与朝政,终身对隋文帝保持了强烈影响力,于开皇之治功不可没,宫中并尊帝后为“二圣” 。
晚年主导罢黜宰相、废易太子引发史学界争议评价。隋文帝和皇后夫妻恩爱,“誓无异生之子”,共诞育有十个儿女。仁寿二年八月皇后崩逝,在位二十二年。隋文帝不能忘情,迷信皇后升化为妙善菩萨,并亲自为其送葬;又营造天下最盛佛寺为皇后祈福,临终前企盼和爱妻“魂其有知,当地下相会”。仁寿四年七月文帝病逝,十月帝后合葬太陵,皇后谥曰“文献'。次子即隋炀帝杨广。
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是生活在我国南北朝、隋朝时期的一位杰出女性政治人物,为隋文帝朝政治系统核心人物。在皇后积极参与和协助下,隋文帝北御突厥、南平陈朝,一统华夏,使得社会安定、国家富强,动荡分裂近四百年的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逐步融合发展,从而开启了隋唐盛世。
独孤伽罗不仅在政治作为上可圈可点,其本身也是一位具备鲜明个性的历史人物。她既有鲜卑女子的英气妩媚、大胆真率,又有汉家女儿的优雅聪慧、柔情体贴,隋文帝杨坚对其可谓言听计从、迷恋终生。夫妻俩五儿五女、一母同胞;同居共寝、并辇上朝;朝夕相伴,情深意长,六宫常年虚设。独孤皇后去世后,隋文帝一下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不到两年也随之离开人世。临终前,隋文帝仍然希望能够在地下永恒的世界里和妻子重逢。生死相随,夫妻情深,无过于此,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可谓创造了中国古代帝王后宫生活的奇迹。西魏大统十年(公元544年),秦州刺史、河内郡公独孤信喜得第七女。当时社会普遍崇佛,独孤信也不例外,他给女儿取了一个极富佛教色彩的名字:伽罗,梵语为意为香炉木、沉香木、奇楠香。 
谁也不曾料到,三十七年后,这个女孩将会掌控中国历史走向。
小伽罗的祖辈为依附拓跋鲜卑政权的代北匈奴贵族,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父亲独孤信在北魏六镇起义时以自身军功登上政治舞台,曾协助宇文泰开创霸业,位列西魏八柱国、大司马,北周时进太保、卫国公。因容貌俊美风流,号“独孤郎”,留下“侧帽风流”典故 ;母亲崔夫人出自清河崔氏定著六房之一的郑州崔氏,为北魏永昌太守崔稚长子崔彦珍之女。清河崔氏是中古时期首屈一指的汉族政治文化门阀,世代重视德业儒教和文化传承,人材辈出,家族成员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立下过汗马功劳。
匈奴、鲜卑等民族有母系遗风,旧俗“妇持门户”,邺下风俗,专由妇人主持门户,诉讼争曲直,请托工逢迎,坐着车子满街走,带着礼物送官府,代儿子求官,替丈夫叫屈,这是鲜卑的遗风吧!由于礼法束缚较弱,北朝妇人发挥才能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独孤伽罗就是从这种风气里产生出来的杰出人物。同时,其母崔氏又为小伽罗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