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刀锋-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有利条件。〃盘古强调。〃伊拉克明年又要进行总统大选了。我们认为加德纳可以参加总统竞选。〃
加德纳和杰克对视一眼,虽然兴奋,却也感到有些茫然。〃竞选是政客才能干的事,我不知道能不能做到那么卑鄙无耻。〃加德纳说。
盘古却眉飞色舞:〃所谓卑鄙无耻,那是他们人类的定义。对于我们来说,不过是某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况且,你有家族企业支持你的竞选资金,不需要接受别人的暗中支持,因此你可以向人民强调你上台后不会被某些幕后势力所操纵。此外,你还没有时间和机会做出任何卑鄙无耻的事情,所以在人民的眼中,你是纯洁的。呵呵,你唯一的缺陷是年轻。但是,国家也需要热情、年轻、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领导人。。。。。。〃
听到盘古已经迫不及待地打算与他们讨论竞选纲领了,加德纳和杰克相视而笑。
杰克拿过计算机,通过网络详细查询伊拉克的现行政治制度。过去,当他们刚刚接管公司的时候,只研究过伊拉克的经济制度,以便于继续开展在伊拉克的业务。现在,他们得好好看看伊拉克的政治现状了。
杰克边看边说:〃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在电脑里做好手脚,让加德纳有伊拉克国籍。我们要让这些资料看上去20年前就存在,只是被某个伊拉克的基层政府的官员粗心大意地疏漏了。嗯,不如让加德纳于20年。。。。。。不,25年前在伊拉克某个偏僻的地方出生,然后。。。。。。出生不久就被母亲携至海外生活。加德纳,你看怎么样?〃
〃我看可以。〃
盘古充足了能源,收回了手。〃这个不难,由我们电脑人来做。〃他轻松自如地笑道。
〃然后,我们在伊拉克境内找一个年轻而激进的政党组织,将他们收编了,我们好开展工作。〃杰克边查边说。〃让我来看看。。。。。。嗯,这个‘自由伊拉克'看来行。。。。。。。我会好好研究一下这个组织的。〃
盘古冷不丁地说:〃混沌说参加总统大选是一条温和的路,只是时间比较漫长,工作十分复杂。如果这条路行不通,我们还有另一条路。〃
〃什么?〃加德纳和杰克同时从电脑屏幕上抬起头来。
盘古平静地说:〃政变。〃
加德纳微微一怔,随即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杰克也愉快地笑起来。
盘古说:〃我们查阅了人类所有的政治、军事、历史方面的书籍,还有各国政府的那些秘密档案。军事政变既简单快捷又容易实施。我们比较倾向于这个方案。〃
在这一刻,加德纳猛地明白了为什么电脑人比较喜欢这样的方案,因为他们是金属制成的身躯,他们不会流血,或许也不懂得死亡。不过,他们说的方案确实值得考虑。人类历史上哪天没有战争、没有血腥呢?就算克隆人、电脑人、机器人不做,他们人类自己也没停过。
盘古问他:〃我听混沌说你们有很多克隆战士,是吗?〃
〃是的。现在还有不少正乘坐我们公司的油轮从世界的各个角落往这里来。〃加德纳一想起这事就感到愉快。
盘古认真地说:〃如果你能兼并或者投资兴建一家制造机器人的工厂的话,我们可以建立一只机器人军队。不用机器人学家,我就能给他们编制程序。〃
加德纳和杰克不由得欢呼起来。
〃好啊,咱们干吧!〃
二十八、撒哈拉 1
当加德纳开始了他的亚洲之行,以寻求足以与欧美抗衡的中国与俄罗斯的支持时,欧洲的数千军警正赶赴北非的撒哈拉地区。
此刻,大半个世界的目光都吃惊地投向了那里。
非洲大陆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它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西起大西洋沿岸,向东经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等国到达红海之滨,横贯非洲大陆。
从21世纪初开始,由于北非气候持续干旱,撒哈拉沙漠不断向四周扩展,平均每年推进6至10公里左右。现在的撒哈拉沙漠东西长5600多公里,南北宽2500多公里,面积约为1400万平方公里,几乎占了非洲总面积的一半。在最近50年内,撒哈拉沙漠吞掉了南部宜农宜牧的土地近65万平方公里,流沙前沿总长达400公里以上。东南部原本脆弱的环境急剧恶化,植被完全被毁,成为大片荒漠。北部也由于沙漠的扩展,牧场每年退化约1000平方公里,尼罗河三角洲每年被沙漠侵吞掉约16平方公里。
撒哈拉沙漠的扩展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远期效果。人口增长与过度放牧、过度耕种给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土地失去了调节气候的功能,风蚀和水蚀带来水土流失和干旱。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干涉与异常气候相互迭加使生态环境轻而易举地崩溃,并失去复原能力,最终演变为一场持续的灾难。
干旱、荒漠化和饥荒,使非洲摆脱贫困的努力举步维艰。最近20年来,一场大饥荒席卷了非洲的撒哈拉地区,数百万人被饥饿和四处蔓延的疾病夺去了生命,数千万人背井离乡,沦为〃生态难民〃。
也正因为如此,被多国军队联手追剿,在阿富汗和中东地区已难以容身的恐怖组织大多移师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基地和沙漠训练营。由这里策划的针对欧美的恐怖活动方兴未艾,引起了国际上的极大关注。
〃撒哈拉〃一词,阿拉伯语的原意是象征广阔的不毛之地,后来转意为大荒漠。不过,在这个广阔无边的沙漠里,地形复杂多样,有不少地区的风景瑰丽多姿,因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喜爱沙漠戈壁的游客群。
然而,在元旦前后的一个多月里,先后有13批57名欧洲游客在阿尔及利亚东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神秘地失踪了,其中有21名德国人、11名意大利人、10名英国人、6名奥地利人、4名瑞士人、3名荷兰人和2名瑞典人。
这57人的失踪显得十分离奇,好似撒哈拉大漠突然张开大口,将他们连同车辆一起吞下。不过,人们当时只是想到这些游客大概是出了意外,因为在那个〃死亡地带〃一旦迷路,没人搭救就别想活着出来。媒体最初也分析认为,这些游客或许是被〃渴死了〃。
然而,对于沙漠探险者来说,在这一地段旅行其实并不复杂。在失踪者中,一些人进入这个地区已不是一两次了,而且他们随身都携带着地图和先进的导航设备。尽管在河床地带有几百米深的沟壑,但如果真出了事,人和车辆是很容易被发现的。因此,关于自然灾害造成意外之说很快就被排除了。
阿尔及利亚政府出动了大批警力在案发地区进行搜寻,虽然无所斩获,但阿方开始意识到这里大概发生了绑架。随后,德国、英国、奥地利和瑞士也不断接到信息,越来越多的情况表明,这57名欧洲游客的失踪并非是由于偶然的灾祸,他们被某个团伙有组织、有预谋地劫持了。
此事一经披露便震动了世界。然而,究竟是何人所为?是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还是为了敲诈一笔钱财?外界一直都不清楚。
迄今为止,尚未有一个组织声称对此事负责,也没有人提出赎金的数额或其他任何具体要求。撒哈拉大漠的〃沉默〃加剧了人们的种种猜测。
目前,阿尔及利亚、德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和瑞士的数千名士兵、警察、特种部队、刑侦专家及大批汽车、直升机、骆驼队已开进撒哈拉,一场艰巨的拯救行动即将全面展开。
德国和英国的外交部长也前往阿尔及利亚,与阿总统商讨解救人质的办法。
人们猜测,绑架他们的人有三种可能,第一是头号恐怖组织〃永远的斗士〃,绑架的目的很可能是勒索金钱;第二是伊斯兰宗教极端分子,为了政治目的而绑架西方游客;第三是阿尔及利亚当地被称为〃沙漠之王〃的黑帮头目,此人与〃基地〃恐怖组织有密切联系。
人们普遍推测,绑匪的此次行动很可能是为了敲诈钱财,以便利用巨额赎金购买军火和交通工具,招募与武装部队,同时与邻国的反政府极端组织沆瀣一气,阴谋发动军事政变。
也有一些说法,由于北非的恐怖组织与屡次对美国进行恐怖袭击的〃基地〃组织有密切联系,美国政府加紧敦促马里和阿尔及利亚政府清剿撒哈拉沙漠里的恐怖势力,从而刺激了这伙〃圣战者〃要拿出点儿颜色给西方人看看。
还有一种说法是,撒哈拉绑匪要求与德国和英国政府直接谈判,但被阿尔及利亚政府拒绝。另外,阿政府也拒绝了德国和英国政府提供进一步帮助的表示。
阿尔及利亚内政部长说,这是阿内政,不能让外国干预。阿尔及利亚政府也坚决不同意让外国继续派遣特种部队前往自己的国家,先期到达的各国特种部队在阿政府的强烈要求下,已陆续返回本国。
据说,人质目前被绑匪关押在阿尔及利亚东南部塔西里?纳杰尔高原的〃死亡之地〃。这是一个游客不敢涉足的凶险之地。无数裂开的山岩使这个偏远的山区像迷宫一样,深达300米的大峡谷纵横交错,车辆几乎无法通行。夏季骄阳似火,每天12个小时的暴晒使这里的阴地气温也高达40℃。这一地区严重缺水,食品更是无法找到。
目前,阿尔及利亚政府调集5000名士兵封锁了这一地区,并招募了300名熟悉当地情况的撒哈拉地区的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为大部队当向导。
德国政府也组成了一个代号为〃沙漠〃的危机处理特别委员会。德国、英国、奥地利和瑞士的警察、刑侦专家以及情报局的特工纷纷赶赴撒哈拉,侦察机不时飞越案发地区进行热感航拍。法国方面也提供了卫星照片,以配合这次沙漠搜索行动。
然而,撒哈拉绑架案的形势越来越紧张。危险在于,无论是强盗还是恐怖分子,他们都毫不在乎人的生命,而他们的对头阿尔及利亚政府军也在长年的血腥内战中变得麻木不仁,军方的强硬派主张立即动手清剿,而不管人质的死活。
不久,德国总理派特使赴阿尔及利亚,向阿总统转交了一封信,请求他尽一切努力保全人质的生命。阿总统当然愿意与欧洲合作,但却不肯放弃对恐怖组织的强硬政策。这使欧洲有关国家与阿尔及利亚政府的谈判变得颇为艰难。对这类事情,阿方一贯的原则就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用武力进攻来解决。
欧洲人深知处理此案非常棘手,风险极大。首先,人们不知道人质被关押的具体方位,其次不清楚有多少武装人员看押着这些人质。专家认为,在大漠之中,一点动静就可以传到几公里开外,采取突袭的可能性不大,贸然采取军事行动只会殃及人质的生命。因此,欧洲涉及绑架案的七国政府都非常谨慎,不敢惊动绑匪。数周以来,几国政府表面上不动声色,表现得异常〃克制〃,实际一直在与阿政府积极磋商,想方设法,以不流血的方式结束此案。各国首脑都提出,只要阿政府愿意与绑匪进行谈判,本国将会提供各种必要的帮助。
但无论是欧洲国家,还是阿尔及利亚,都不知道此事怎样才能圆满了结。令他们特别头疼的是,这伙绑匪对怎样了结此事也没有什么想法。迄今为止,他们既没有站出来承认对事件负责,也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因此他们下一步要干什么也无法预测。情况十分复杂,大多数人都不乐观。
英国一家刊物称,绑匪已开出释放人质的条件,每个人质的赎金为200万欧元,但这个报道未得到官方的证实。
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分析道:〃此次人质危机面临的又一麻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