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限修道-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时候,核心的那几个领导的眼珠子都差点蹦出来。之后的谈判中,我们简直就是予取予求!”

“那是当然!”杨斌得意地笑道,“决定当今世界经济走向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能源!谁掌握了能源,谁就控制了世界!拥有这样的电池技术,意味着整个能源产业的重新洗牌,而由此涉及到的其他产业,何止亿万?可以说,整个人类社会都会因这一块小小的电池而改变。中国核心的那几个领导又岂能不知这其中的价值?更何况,拥有如此高技术,意味着非洲解放组织绝对不是一支战斗力低下的反*政*府游击队。任何小看我们的人,都将受到最沉重的打击!”

“陛下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是我们做臣子的福分!”韦宏国心里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原先内心的不安也稍稍抚平了一些。

杨斌转过头来,问道:“我知道你现在心里不安,但我杨斌从不做过河拆桥的事情。你给我送来的情报都很有价值,我保你富贵!你且放宽心,就算国内那些人知道你已经叛变。他们也拿你没办法。”

“是!是!多谢陛下恩典!”韦宏国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当初他之所以在会议上提出那貌似荒唐的提案,就是为了借谈判的名头跑到非洲托庇于杨斌的羽翼之下。

当然,韦宏国这么做的风险也很高,毕竟他刚刚“坑”了杨斌一把,让美国在朝鲜战争之后第一次以联合**的名义组建了联军,可以说是他把非洲解放组织置于世界公敌的绝境,回头又跑来请求人家的保护,一般人还真干不出这么“不要脸皮”的事情。但韦宏国和杨斌认识也不是一年两年的时间了,多多少少了解杨斌性格中“妄自尊大无法无天”的一面,隐隐约约觉得杨斌根本不在乎与前世界为敌。不过,为了保险起见,韦宏国还是随身带上了他这么多年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海量情报作为筹码,以增加他在杨斌心中的分量。

在韦宏国原先的设想中,这些情报他应该分成很多份,慢慢透露给杨斌,以免落入被过河拆桥的悲惨境地。

但韦宏国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在避开其他随行人员与杨斌进行秘密会谈的时候,他就自觉自愿地将所有情报一并献上了。

事后,韦宏国一直处于忐忑不安的境地,如今杨斌既然将话说透了,他也就放心了。

但一想到留在国内的妻儿老韦宏国又是心中一痛。

杨斌看都没看韦宏国,便知道了他的心事,说道:“在担心国内的家人吗?”

韦宏国神色一凛,忙低头道:“陛下明鉴!臣目前虽然还未暴露,还被任命为驻非解组织的秘密联络官,但臣怕日后万一。。。。。。”

杨斌一挥断道:“你放心!我已经派人去保护你的嫁人了!真有那么一天,他们会被立刻转移到这里来!”

韦宏国大喜:“谢陛下隆恩!”

第三〇七章  开普敦——即将倾覆的孤岛

新的一天来临了,火红的太阳从海平线上缓缓升起,赤红色的曙光铺洒在一望无垠的印度洋上,驱走了阴森森的黑夜,带来了光明与温暖。

“这个时候,附近马尔代夫群岛的海滩上,肯定都是一对一对欣赏日出美景的情侣吧!”施琅号的着陆信号军官高康匆匆瞥了一眼这诗情画意的景象,揉了揉酸涩的双眼,又将注意力转回到身前的着陆信号操纵系统上。

刚刚过去的一晚是施琅号航母编队自出征以来最糟糕的一夜。一架夜航归来的J15战机不慎滑出了飞行甲板,坠入印度洋的碧波之中。所幸的是,飞行员在飞机沉入海水之前,就打开舱盖跑了出来。但一架战机的非战斗减员,依然让整个舰队的气氛变得十分凝重。

“该死的印度阿三!”高康低声咒骂着。

自施琅号编队进入公海以后,沿途各国过明或暗的军事侦察就没有停歇过。太空中、天空中、海面上、海面下,无数双眼睛死死地盯着施琅号。仅高康自己粗略统计,每天为驱逐试图侵入舰队防空圈的外国侦察机而起飞的战机最少也要达到20架次。

连续多日的高强度无间歇反侦察作战,让整个舰队上下精疲力竭。而自从进入印度洋以后,这种骚扰的频率更是有突飞猛进的架势。印度这个自封的南亚霸主不能容忍中国舰队出现在它家“后院的池塘”(这当然又是印度人自说自话的呓语),不仅拒绝施琅号编队在印度kao岸休整的请求,更在施琅号编队西出马六甲海峡后,全面出动海空军力量,24小时地进行侦察、监视和骚扰。

连日高强度无休止的战备,终于在昨天晚上酿成了恶果。一架执行驱逐印度电子侦察机任务的J15战机在归航途中,因飞行员疲劳过度,未能及时判读降落信号指挥官发出的信号,导致飞机在降落时尾钩未能准确勾住捕捉绳,从而酿成了大祸。

高康清晰地记得,当时舰队司令石钟山海军上将气得在通讯系统里骂娘,一时之间,整个舰队除了引擎声,就只剩下石钟山一个人的怒骂声,其用词之激烈,让其他人连咳嗽一声的勇气都没有。

“但这能怪我们吗?施琅号服役还没满一年呢!各方面的训练还没有全部完成就急着让我们上战场,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能不出事才怪呢!”高康知道,舰队内有很多人和他有着同样的想法,但司令官正在气头上,谁敢把这话宣之于众?所以只能把气都撒在了挑起事端的印度阿三头上。

但高康,甚至全舰队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就在舰上属于舰队司令部的会议室内,自昨晚开始在众人面前情绪表现十分暴躁的石钟山正当着舰队政委刘大夏和施琅号舰长潘志仁的面,笑眯眯地夸奖着肇事坠海的飞行员苏和。

“小苏啊!你这戏演得真不错!不仅骗了国外情报机构,连自己人也没看出半点破绽!”石钟山个子不高,指着会议室电脑屏幕上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笑得像只jian猾黄鼠狼。

苏和有些惴惴不安:“只可惜了那架J15……才服役没多久……”

政委刘大夏拍拍苏和的肩膀,笑道:“小苏,不要有顾虑!这是执行任务的正常损耗,没人会怪你的。你看,总部对你的嘉奖令已经下来了!”

说完,刘大夏翻开桌上的公文夹,取出一本红本本,还有一个红色盒子。

看到红本本上面的八一军徽和烫金“奖章证书”四字,苏和一时之间感觉说不出的别扭。摔了飞机还有功劳?虽说对“舍命保机”的正面宣传早已不像多年前那般轰轰烈烈,但从小米加步枪走来的解放军总是有一种渗入骨子里的爱护装备的思想。在苏和本人想来,这次的坠机尽管是上头布置的秘密任务,但也不值得论功行赏吧?

似乎是看出了苏和的疑惑,刘大夏又猛地拍了一下苏和的后背,笑道:“傻小子!这是总部首长对你的爱护!因为是秘密任务,这次的坠机真相很多年都没法公之于众,为了不让你背负太多的压力,才会这么快就给你颁发一等功奖章!”

苏和只觉得一股热血猛地冲进了大脑!尽管已过了而立之年,但他依然激动地鼻子发酸。有了这么一块奖章,日后谁敢在这件事情上对他说三道四?苏和的心情突然一下子放松了下来,连呼吸也比之前顺畅了很多。

与此同时,遥远的南非立法首都开普敦的港口外,正在进行一场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有史以来最壮观也是最先进的空海作战。

若是在一周以前,当人们谈论谁是非洲军事实力最强国这一问题时,75的人会选择南非。另外25的人或者会选择埃及,或者会选择利比亚。但即使是这25的人,也无法否认,南非在现役军人人数上虽然较少,但在国防科研能力及武器装备先进程度上,是当之无愧的非洲一哥。

可现在,这一认识已经被无情的战火彻底毁灭了。

当非洲解放阵线的军队势如破竹地横扫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广袤大地,闯入南非境内时,很多分析评论家都认为,一直以来在非洲无人能挡的非解组织一定会在南非境内碰上一个大大的钉子。

但事实证明,他们的预测完全错了。

就在南非军队集结在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准备迎接非解组织的第一轮攻击时,非解组织出人意料地将首轮攻击目标放在了距离比勒陀利亚西南近五百公里的司法首都布隆方丹。

当得知大批空降部队降临布隆方丹机场,并以此为基地迅速占领防守空虚的布隆方丹市区时,比勒陀利亚防线的守军立刻就乱了。因为这意味着,比勒陀利亚已经陷入了非解组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的全面包围。

我们没有退路了!

与所有西方国家的军队一样,南非军队并不讲究宁死不屈,当陷入绝境时,他们并不把投降看成是多么可耻的事情。因此,当得知自己已经被包围时,无论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指挥官,他们的脑海中的第一个反应便是“突围”。而当几次突围都不成功,反而被非解组织凶猛的火力打得头破血流时,他们很自然地选择了投降。

于是,在非解组织攻入南非境内还未满48小时,南非政府便宣布无条件投降,并宣布南非政权由非解组织接管。

原本,按照杨斌安排的剧本,南非政府投降之后,“撒哈拉以南非洲统一战争”就应该搞一个段落。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与世界各国军队的世纪大战了。

但一个意外的因素稍稍打乱了杨斌的计划——一部分南非政府军集结到了立法首都开普敦,拥戴国会参议院议长夏姆占兰为总统,成立了所谓的南非共和国临时政府,并号召全国军民投入武装抵抗,进行“第三次布尔战争”。

对于夏姆占兰的所谓“第三次布尔战争”宣言,杨斌只用了两个字来评价:“傻逼!”

不仅杨斌如此,世界各国的政治精英们都操着不同的语言在非公开场合用与“傻逼”类似意义的词语评价着夏姆占兰。

所谓布尔战争,是指自1880年到1902年间英国与南非布尔人(为居住于南非境内荷兰、法国与德国白人移民后裔,所形成的混合民族)建立的共和国之间为了争夺蕴藏着黄金和钻石的土地而爆发两次战争。但无论是第一次布尔战争,还是第二次布尔战争,参战双方的主体都是白人,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黑人却沦为了战争中可以肆意凌辱和牺牲的炮灰。从历史上看,这两次布尔战争对黑人的影响绝不仅仅在于战争期间的死伤和损害,更只要的是在这两次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种族隔离政策在此后的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让南非的黑人及其他有色人种饱尝迫害,吃尽了苦头。

因此,夏姆占兰这一宣言的提出,不仅没有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反而揭开了占全国总人口79。3的黑人与11。6的其他有色人种的痛苦回忆,并在无形之中将他们推向了非解组织一方。

于是,就在夏姆占兰发表所谓“第三次布尔战争宣言”的12小时后,新成立的临时政府就只剩下清一色的白人,其麾下的军队连同海空军及新加入的志愿兵,只能勉强变成一个团。

而在此时,快速行进的非解组织军队的前锋,已经到达了开普敦的市郊。与此同时,整个南非,或者说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只剩下开普敦这一个城市还没有落入非解组织之手。

《纽约时报》在头版印上了一张大大的非洲地图,除了开普敦外,其他地方都用黑色涂满,将鲜红的标题衬托得异样狰狞恐怖——《开普敦——即将倾覆的孤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