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际供应商-第4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嗍硕苑侵薜娜鲜叮饕抢丛从谟⒐鶥BC电视台制作的各类非洲纪录片。
  而不得不说的是,这一类的节目几乎都在介绍非洲的动物,要不就是那些非洲土地上的“非主流”民族们。
  很多人会不自觉的脑补出一幅“黑叔叔”拿着AK,56一类的廉价红色武器,满世界乱开枪的情景。
  不过这也能理解,那些电视节目,你不搞点奇葩的新闻、血腥的战争又或者饿死一大片人的情节,真的没什么人看得。
  很多人都喜欢喝着可乐、嚼着爆米花看着电视上那些非洲难民,在炙热的太阳底下等着那些救灾车发放食物,然后充满同情的说一句:非洲人民真可怜。
  但其实真的是这样吗?反正方远山一路看来,“尼日利亚”人民生活的非常快活,他的脑海里又不自觉的想起了元高阳他们的话……


第763章 颠覆你的世界观
  非洲地处非常干旱,所以农业不发达,导致非洲经常出现大面积的饥荒。而这应该是绝大部分人对非洲的印象了吧?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非洲除了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外,从“冈比亚”到“尼日利亚”再到“埃塞俄比亚”,划出一条直线,这几个国家往南的雨水一直都很充沛。再往南,从安哥拉至莫桑比克一线,这里是非洲的精华区域,非洲大多数人口也集中在这些地区。
  非洲分雨季和旱季,因为是热带所以没什么很明显的四季。对于当地的非洲人来说,比如人口最多的“尼日利亚”,一年这个单位可不是365天,而是一个雨季为一年,一个旱季为一年。也就是说,人家一年是分成两年过的……
  闹饥荒这个事情先不去说它,咱们就来说说非洲的种植业。举个例子说,比如非洲西海岸,也就是著名的黄金海岸一线的一票小国,什么“加纳”、“贝宁”“多哥”“喀麦隆”的,他们的环境好到什么程度呢?大部分的农作物都可以一次种植,终生受益……
  比如很多灌木类的植物或者我们认知中的一年生农作物,在非洲的大地上都会变成多年生植物。因为一年四季的气温都很不错,并且雨水也比较充沛,所以植物会无休止的生长。
  再比如说,如果在非洲种黄瓜跟冬瓜,种下去三五年内你都不用管了,它会一直长、一直长,你只管去摘就好了……
  再说说土壤,非洲的土壤除了靠近撒哈拉和南非一线的土地,土壤都不错。是标准的沃土~虽说没有世界三大黑土地那么厚的肥沃土地,但是非洲的土壤绝对优于华国的华北平原和川西盆地,以及印度平原的土壤。
  原因就是,人家的气候好啊。一年从头至尾都可以种植的。非洲的旱季不是BBC纪录片里那种把土地都晒裂的旱季,他们的旱季类似于华国的秋天,少雨气候温和,雨季就类似于华国的“杨洲”梅雨季节,每天下个一两次雨。
  所以这里的土地很容易收获粮食和庄稼。非洲当地人种植土地一般是由妇女种植,比如“尼日利亚”的妇女,睡到自然醒之后,带上种子、然后拿一个尖嘴锄,挖个坑丢种子下去就可以了。
  什么?你说翻地?对不起,非洲的土地非常松软,根本不需要翻耕。她们可以在一周内把所有的种子都丢在地里,然后就天天晒太阳。周围的树林里,路边就到处都是食物了,各类的黄瓜、冬瓜,呃……不是,是浆果,果实~
  食物非常的充沛,也就导致了非洲人没有忧患意识。所以非洲以外的人最纳闷的一点就是、为什么非洲黑人不储藏食物呢?
  然而非洲黑人也非常的纳闷这一点,为什么“黄皮猴子”和“白皮猪”老喜欢堆积食物?树林子里不是到处都是吃的吗?为什么要吃不新鲜的东西呢?
  所以我们和他们的世界是不在一个平行世界的。因为别得国家有冬天,所以需要准备至少五个月的粮食、冬季三个月,和春季两个月,我们的祖先永远都在为如何囤积食物而做斗争。
  但是非洲人根本不需要,因为他们旱季有各类成熟的坚果吃,雨季食物多的丧心病狂。比如方远山现在待的“尼日利亚”,食物多到仅靠植物果实就可以吃的膘肥体壮,至于电视放的土著人捕猎野兽的情节,那真的只是电视……
  所谓“饱暖思淫欲”,吃不饱穿不暖,是没有动力去到处瞎搞的。而非洲的自然资源非常的丰富,在没有气候大变化的时候,非洲人一个个都是吃的膘肥体壮,没事就在太阳底下晒晒屌。
  吃喝不愁的非洲人,整天没事儿干,晒屌的时候男人们讨论的话题其实和别得国家男人都一样,某村的某女如何风骚啊,某街的某店员如何好看啊,反正都是这些两性话题。
  所以黑人男性是非常好色的,好色强国“尼日利亚”,“肯尼亚”两国,简直就是钻到生殖器里的级别,然后就是黄金海岸的一票小国。比如喀麦隆,他们的生活就是吃饭、睡觉、晒屌、搞女人。好色冠军“科特迪瓦”,那就是一个字:搞!
  脑海里想着这些事情的方远山,嘴角不自觉的翘了起来。车子一路开来,正如元高阳他们所说,到处都是无所事事的黑人男女,没事在大树底下纳凉,对于慢悠悠驶过的方远山报以一阵笑声。
  “嘘~~”
  “嗨,哥们,你的车子真酷!~”
  听到远处用英语招呼的声音,方远山愣了一下,随后想到尼日利亚这边官方语言就是英语。见到那边的一行黑人男子还在盯着自己看,他也报以一个笑容。
  那些在大树底下乘凉的男子见到他的笑容,立刻飞奔了过来,远远地喊道:“让我们开开怎么样?”
  车里的方远山一听连忙摇头,然后加大油门离开了这里,留下了一地失望的黑人男子。
  “妈的,给你们开还不得给我开到埃塞俄比亚去?”
  看着后视镜里的那些黑人男子,方远山的脑海又不自觉的想起了元高阳曾经说过的话。
  就因为非洲物产丰富,所以非洲的这些黑人已经不能用“懒”这个字形容了,简直是奇懒无比。巴西的那些黑人跟他们比,简直可以称之为劳模了。
  比如做工,非洲人一般要求当日结算工资。做一天玩一天算劳模,做一天玩三天属于勤快的,做一天玩N天那才是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状态。
  你敢让他们一周工作六天,那就是要了他们老命;你敢一个月结算一次工资,他们就敢要了你的老命。
  开着车的方远山已经在想科特迪瓦那边的事情了。在整个非洲里都算“懒”出境界的科特迪瓦,以后要是矿场真的被他拿下了,到哪里找工人还是一个未知数呢!那么一个矿产丰富的国家,开采率仅仅为百分之一,常年部落冲突是一方面,但关键原因还是那里的人懒啊!~
  特别是作为好色冠军的“科特迪瓦”,当方远山无意间跟安妮说起的时候,这个女人用一句话来形容那边的社会情况:他会颠覆你的世界观!~
  而这次帮助“达索”家族运送武器,方远山也做了一些功课。法国早在04年就跟科政府军有过一次冲突,当时科特迪瓦的政府军两架战机轰炸了法国维和部队营地,导致9名法军士兵和1个美国人死亡。虽然科特迪瓦政府解释说这是“误炸”,盛怒之下的法国总统希拉克依然命令法军摧毁了科特迪瓦政府军全部战机,造成一百多人的伤亡。
  虽然当时在联合国的调解下,这件事没有持续升温,但是双方仇恨的种子已经种下了。碍于当时国际上对科特迪瓦实施的武器禁运,法国政府不能公开支持反政府武装,所以这次借助了“达索”家族的渠道,对科特迪瓦作进一步的战略部署。
  不过法国政府的这一系列动作、在方远山彻底了解科特迪瓦的国情后,对于他们的野望不抱太大的期望。甚至他这一次过来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在于运送弹药,就是到这里来逛一圈看看……


第764章 奇怪的历史传统
  常年看电视的人都有一个印象,那就是非洲动不动就打仗,今天这个国家打,明天那个国家打。
  但在看过那些资料、以及实地了解过后,方远山对于非洲的战争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这也是方远山不认为那些反政府武装能取得胜利的原因。
  别看电视上说的轰轰烈烈,打得热火朝天的样子,其实真没死几个人。甚至他们的战争根本就不是战争,说个搞笑点的话,很多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根本就是他们的一种游戏。
  还是那句话,非洲人太懒了。再加上物产比较丰富,大型部落除了疾病外几乎没有生存压力,又他么没文化,都是文盲,根本读不懂“十万个为什么”、“世界上下五千年”这一类的世界名著陶冶情操,所以用“水浒”里的话说就是:这日子都他么淡出鸟了,必须下山痛快痛快,然后就打仗喽!~
  所以非洲这边的情况就是:经常双方拿着各类武器对打,打尼玛的几十万发子弹,死尼玛的几个人,甚至一个人不死!打完收工,老大谈判,把酒言欢,明年旱季接着打……
  这种牛逼的传统,像科特迪瓦、尼日利亚、纳米比亚,刚果、安哥拉等很多国家的部落都保持这种奇怪的历史传统。
  而那些反政府武装就是几大部落搞出来的一个联盟,里面的武装份子说不定就是部落酋长的大外甥、小舅老爷之类的人员。
  这些懒出境界的非洲黑人、属于那种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人,你指望他们能打出什么像样的战争出来?说不定一个不高兴,晚上就能集体跑回家晒屌玩。
  在这样的背景下,想靠法国政府支持的那几个反政府武装推翻现有执政党,估计方远山头发白了都没戏。
  下午四点多钟到了“贝宁”共和国,对于这个弹丸之地,方远山也懒得多逛。这些非洲国家都是一个尿性,风景也全差不多。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非常震撼,时间长了就会有种枯燥的感觉。
  如果是带着一帮人过来打打猎还行,但是方远山一个人开车也实在没那个精神。所以车子继续朝着下一个国家“多哥”前进。
  “多哥”这个几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如果光算城市面积加一块只有区区一百多平方公里。
  方远山的福特越野车穿城而过,在感受了一番小国城市的魅力后,继续朝着下一个国家“加纳”开去。
  相比于多哥,加纳要大了许多,全境总面积有二十多万平方公里,是多哥的十倍。开着车的方远山,在经过他们的首都“阿克拉”的时候,停车下去走了走。
  和那些偏远地区相比,这里要繁华了太多,而且由于地处黄金海岸,这里的风景也相当的迷人。漫步在老城区以东这一片,给方远山的感觉好像是来到了国际大都市一般,丝毫没有身在非洲的感觉。
  现在已经晚上七点多钟了,绚烂的灯光,五彩斑斓的色彩,把整个“阿克拉”装扮的非常梦幻,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的美丽。
  远处海涛阵阵,已经从老城区那边走过来的方远山,在海滩边找了个相对人少的地方坐了下来。
  旁边一个六十来岁的华国老头,可能是见到方远山也是华国人,主动的走过来招呼道:“小伙子,你是华国人吗?”
  正端着杯啤酒的方远山,点点头笑道:“算是吧!~”
  这个老头丝毫不以为意,端起杯子跟他碰了一下道:“小伙子过来是旅游还是工作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