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0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这个问题很可能是要到子孙后代,才会去思考和烦恼的问题。
  但,这却也不能不考虑。
  总不能说,给子孙留下了这广大的帝国,无尽的财富,却因为子孙不肖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而丢个精光吧?
  虽然,即使在刘彻的子孙手里丢光了。
  但只要诸夏民族依旧尚武,依旧有着进取心,重新拿回来,只是时间问题。
  就像两汉开凿和经营西域,虽然子孙不肖,在汉末丢了个精光。
  但,到武唐之时,西域都护府重立。
  唐代的军人,甚至远比汉朝军人走的更远。
  他们越过了葱岭,将前进基地一直深入中亚腹地,直抵西亚的边境。
  若非安史之乱,天知道唐朝军队会不会打进大马士革?
  即使经过了两宋的沉沦,但在明朝之时,明军也曾经饮马贝尔加,七下西洋,开创了一个大时代。
  似乎,对中国而言,只要统治者不缩卵害怕,自乱阵脚,几乎没有人能击败和阻扰他们恢复霸业,收复那些自古以来就属于自己的土地,然后再将一大批自古以来的土地,留给子孙后代。
  所以,后人说:穷则搁置争议,达则自古以来。
  但刘彻不愿意去赌。
  万一,那个傻逼搞出八王之乱或者别的什么乱子,岂不是抓瞎了?
  所以,他必须建立和健全一个,类似宗周那样的体系和制度。
  就算皇帝傻逼,朝臣脑残。
  但是,殖民地依然有足够自保,甚至反击的能力。
  同时,还得给殖民地的贵族,必须确保,不会无意义的发动内战。
  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很可能需要数十年的探索和摸索,一步步,一点点的确立。
  但刘彻有信心,可以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它。
  因为,只要他活着,他就可以确保,不管是谁,都会听命于他。
  当然,这不仅仅,只能依靠宗法制度和道德礼仪。
  事实上,自宗周崩溃,礼乐崩坏后,这个天下就是兵强马壮者为王。
  特别是局势混乱的时候或者乱世之时,枪杆子的声音,比谁都大。
  所以,刘彻必须学习宗周,制定一个天下人都认可的价值观。
  类似于后世米帝的民主,图朝的经济至上体系。
  而这样的尝试,在数年前,当刘彻在宣室殿的殿中,挂上那块“四海穷困,天禄永终”的牌匾时,就已经开始了。
  而这个使命,在刘彻决定要殖民印度次大陆时,就已经决定了必须由他来解决这个问题。
  不然,无论是安史之乱还是类似于米帝独立战争那样的灾难,都可能在未来给汉室和诸夏民族造成灾难。
  大英帝国可以丢了北美,因为北美距离其本土太远。
  但汉室决不能丢了未来的次大陆殖民地。
  因为次大陆与中国本土的距离,说穿了,就隔着一个喜马拉雅山。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三哥人民,刘彻必须确保,永远沉湎于他们的宗教和欢乐之中,永远幸福,永远懵懂,永远善良。


第1153章 汉·归义单于!
  在回长安的路上,刘彻接到了来自长城的急报:匈奴使者持国书入觐!
  而这一次的匈奴使者,也换了一个人。
  不再是刘彻和汉室的老朋友且渠且雕难。
  而是一个陌生的人。
  “呼衍哲哥?”刘彻笑了一声:“呼衍氏的某位贵族吗?”
  “传诏给雁门,准许匈奴使者入境!”刘彻将这个奏报放下来,吩咐道。
  对于汉匈两国而言,漫长的数十年战争,早已经形成了,即使前方打的热火朝天,但使者往来,从不间断的传统。
  这也是汉匈这样的势均力敌的对手,自然而然,一定会形成的默契。
  没有这个默契,战争规模就很容易扩大化。
  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但,当历史走到今天,其实,刘彻完全可以打破这个传统,理都不理匈奴人,甚至都不需要去听匈奴人到底想要跟他说什么。
  反正,汉匈现在已经撕破脸了。
  和平,根本是不可能降临。
  因为,刘彻要灭亡匈奴,或者使之臣服,从而让汉军可以长驱直入,入主中亚和西亚。
  而匈奴则要维持它的霸主地位和生存,必定不可能在被汉室这样反复打脸后,就跪下来认输。
  对匈奴来说,即使经历了马邑和高阙之败,它的尊严和骄傲,被汉军彻底践踏到泥浆里。
  但,在实际上来说,匈奴损失的也只是幕南的一部分力量。
  对于这个庞大帝国而言,远未到重创的地步,更谈不上灭亡。
  汉军所夺取的高阙之地,相较于匈奴帝国的庞大身躯和肢体来说,仅仅只是皮毛而已。
  最多最多,算是一拳把匈奴人的鼻子打塌,眼睛打肿,让它没脸见人而已。
  所以,高阙之战,其实只是汉匈的第一个回合对攻的末节。
  对汉室而言,更残酷更漫长和更艰苦的征途,还在未来等候着。
  无论是从阴山向西,夺取河西走廊,占据西域,断匈奴右臂,还是撅师万里,将匈奴赶到幕北的寒苦之地,都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
  所以,听听匈奴人怎么说,维持表面上的面子,也不算错。
  所以,在第二天,在匈奴使者还在长城外徘徊的时候,刘彻特意在未央宫的宣室殿前殿,摆下筵席,招待投诚的匈奴右贤王且之。
  这也是刘彻第一次见到这位匈奴的右贤王。
  在刘彻眼中,且之是一个大约三十七八岁的白人男子,他生着一头蓬松的头发,看上去有些类似塞种,但,他的宽大鼻翼和深深的眼窝,却证明了他在血缘上其实更接近匈奴。
  而在其脑后的辫子上,系着的一些金色或者黄|色的头发,则说明他可能曾经接触过希腊人或者希腊文化,并且受到了类似影响。
  因为只有希腊人和罗马人,才会因为幻想,而戴金色或者黄|色的假发。
  另外,他的毛孔比较大,毛发很浓密,这又有一点斯拉夫人种的特征。
  “外臣拜见伟大的汉朝皇帝,至高无上的天单于!”且之一看到刘彻,立刻就在旁边的一个大鸿胪官员的暗示下,朝着刘彻大礼参拜,同时用着生硬到几乎听不懂的汉语,对着刘彻说道。
  刘彻也是通过翻译和嘴型,才勉强听懂了他的话。
  不过,这无关紧要了。
  刘彻笑着站起身来,道:“爱卿平身!”
  然后,他毫不客气的接受对方奉上的天单于称号,正式的成为了已知世界的共主,同时统治长城之内和长城之外的帝王。
  至于匈奴承不承认,信不信?
  刘彻相信,他们肯定会承认,也肯定会信的。
  只要打疼了,匈奴人不承认也要承认,不信也得信!
  就像历史上的乌维单于和儿单于,尽管嘴上不信,但身体还是很老实的跪下来了。
  “卿能幡然醒悟,反正归顺,顺天应命,朕甚嘉之!”刘彻笑着道。
  且之也立刻说道:“陛下神威,外臣闻见,且震且怖,愿为陛下走狗,永为汉臣妾!”
  刘彻听完翻译的转述,不由得给大鸿胪点了个赞。
  就该是如此!
  事实上,这也是古今中外,通用的真理!
  在这个世界上,谁强大,谁的价值观和纲常伦理,就会大行于世。
  在鸦片战争前,整个东北亚,都是中国的势力范围。
  不管猴子们愿不愿意,但他们的制度、文字以及礼仪,统统是中国化的。
  在本质上来说,所谓的越南、缅甸、朝鲜,其实都是中国文化浸染下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这一点事实上他们自己的精英阶级也是承认的)
  而在后世,欧米的价值体系大行于道,侵染世界,连非洲黑叔叔也得按照欧米的体系行事。
  如今,汉室崛起,必然也肯定会将周边世界,乃至于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汉化和诸夏化。
  未来,即使是南北美洲的土著和罗马的贵族,也未必不会是穿汉服,用汉礼,执汉制度,用汉文字。
  许多年前,刘彻在河东的吴山之上做的那个梦,也未必不会是未来的真实写照。
  只要想想,将来有一天罗马的执政官或者皇帝,跟狗一样跪在自己或者自己的子孙面前,口称:蛮夷小邦,不识王化,冒犯陛下,死罪死罪……
  刘彻就舒服的浑身都颤抖起来。
  这种感觉,甚至比征服一个国家还要爽。
  刘彻笑着道:“右贤王既心慕王化,朕心大悦!”
  刘彻拍拍手,对汲黯道:“尚书令,宣诏吧!”
  后者立刻恭身道:“诺!”
  然后捧着一个早就已经写好的诏书,走到殿中,对着且之说道:“匈奴归义右贤王听诏!”
  且之在大鸿胪的官员的暗示下,立刻按照已经排练过无数次的方法,跪下来,五体投地,趴在地上,说道:“外臣恭听汉天子,至高无上的天单于诏命!”
  汲黯则是摊开诏书,念道:“朕闻之,自古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匈奴,夏后氏之后,淳维子孙也!汉,有虞氏之社稷,范刘之后也。汉、匈奴,本为一家,奈何数十年来,稽粥氏残暴,屡侵汉地,杀略汉边民,手足相残,流血漂橹!朕甚为哀之,今匈奴右贤王,知汉匈大义,率众来归,此休兵祢和,泽及万世之德,朕甚嘉之,其册右贤王为归义单于,位在诸侯王之上,赐其单于印绶、依仗,赏宝剑十柄,粟麦十万石,布帛五千匹,黄金一千金……”
  这其实也是当初军臣自己干的好事。
  当年,军臣为了促成汉匈联姻,自己承认了自己是夏后氏之后。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匈奴部族和贵族,也都相信了这个说法。
  如今,刘彻将它拿出来,就算是军臣也不能说刘彻说的有错。
  既然,汉匈本一家,都是兄弟。
  那现在的汉匈战争,那就完全是一个错误了。
  兄弟内讧,这算个什么事?
  自然,这匈奴右贤王且之的归顺,就不是投降了。
  而是大义灭亲,在大义面前,亦然决然,为了汉匈两国人民的福祉和未来,恭敬的臣服在大汉天子的面前,永永无穷,为汉家走狗、臣妾。
  这是天大的喜事!
  更是汉匈两国未来永久和平和永久繁荣的唯一途径!
  自然,汉天子感其大义,敕封其为归义单于,赐给印绶和权杖,命令他去告诉整个草原的百姓——兄弟们别打了,大家都是一家人,快来跟着我一起回归诸夏母亲的温暖怀抱吧!这也就是天经地义和自然而然的事情。
  未来,汉匈和平,两国合二为一,无分汉朝与匈奴,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个君王一个天子的统治下,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至于赐给且之的财富,算是属于千金市马骨。
  只是,不知道若是军臣得知这个情况,会不会吐血?


第1154章 坏水
  军臣会不会吐血,没人知道。
  但且之却是欢天喜地的跪在地上,叩首道:“臣谨奉诏,臣与臣子孙,愿永为汉臣妾,永做陛下走狗……”
  这单于的王冠,总算戴到了自己头上。
  甭管,这个王冠到底有多大效力?究竟能得到多少部族承认?
  但仅仅是成为单于本身,这对且之来说,都等于圆梦了。
  这可是单于啊!
  真正的草原之主,引弓之民的王,统御万族的真正霸主!
  且之在他懂事起,就已经垂涎这个称呼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