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0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少,都看过《黄帝内经》《素问》,具备起码的医学常识。
  汉初的黄老派政治家们之所以长寿,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他们都是养生高手!
  活了一百零四岁的北平文候张苍,更是BUG一样的存在!
  所以,面对刘彻的这个问题,汲黯在想了一会后,点头道:“自然是可,医方卜噬,精而习之,也可率众为善!”
  “善!”刘彻微微一鼓掌,然后接着问道:“卿以为,农稷官可为九卿乎?”
  秦汉以来,农稷官就是地方基层之中最庞大的官吏组成部分。
  刘彻即位后,又大搞特搞所谓的“护粟使者”“保麦都尉”,搞得关中几乎县县都有着五人以上的农稷官。
  在今天,再也没有人敢否认农稷官的作用。
  地主士大夫和贵族勋臣子弟,也不再视农稷官为下九流。
  农家弟子之中,甚至出现了商容这样的天才官僚。
  他现在已经是大农丞,等到大农直不疑致仕,商容肯定能接手大农衙门,正式的以农家子弟而为汉九卿。
  这将是历史性的突破。
  但,没有任何人能有异议。
  商容的能力和贡献,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到。
  自然,农稷官,当然也可以为九卿,说不定还能为三公!
  所以,汲黯也点头道:“自然是可以,农稷之学,天下之重,乃劝耕之要,陛下重农除末,非以农家不可!”
  刘彻再次鼓掌,然后看着汲黯,问道:“既然医方卜噬,可为朝臣,农稷之官,可列九卿,何以百工之匠,不能为六百石之吏?”
  “木匠,承鲁班之训,以做水车,以造桥梁,以营屋舍……”
  “铁匠,熔炼矿石,为曲辕犁,作诸般工具……”
  “织师抽丝剥茧,为天下御寒……”
  刘彻最后看着汲黯:“请卿告诉朕,何以百工不能为官?”
  汲黯顿时愣了。
  他发现,自己竟然没办法不信服天子的说法。
  可是……
  若是工匠都可为官了,都可出入官署,腰配印绶了。
  那士大夫的清贵和勋臣的荣誉,何地自处?
  汲黯只要想象一下,未来自己与友人私下饮酒,在坐有一个浑身臭汗,肌肉发达,同时粗鄙无礼的匠人,顿时就感觉很难受。
  这也是现在士大夫们大多数的自我感觉。
  士大夫之间交往,是君子之交。
  讲的就是一个儒雅风趣。
  在这中间插入一个满嘴脏话,用词粗鄙,同时毫无风趣儒雅的匠人。
  怎么看,都有些画风不对啊!
  但汲黯忘记了一个事情——论起粗鄙,谁能与武夫媲美?
  丘八们一言不合,直接掀桌子,把士大夫们往死里怼,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但,却偏偏没有任何士大夫对此表示不满或者有意见。
  事实是——士大夫们,号称君子,自比先贤。
  实则,很多人都是一群欺软怕硬的渣渣!


第1181章 羞耻
  过了许久,汲黯方才抬起头,对刘彻道:“诚如陛下所言,或可如此,只是……士林舆论,天下人的议论,恐怕有些难以说服……”
  刘彻闻言就笑了。
  士林舆论?天下人的议论?
  那是什么?
  对君王而言,所谓的舆论和议论,其实都是可以操纵的。
  别说是现在,就算再过两千年,你打开电视或者登陆网页。
  你以为你看到的事情,都是真的吗?
  你以为你掌握到的,都是事实吗?
  别开玩笑了!
  统治阶级和资本权贵们,最擅长的就是——忽悠!
  讲一个动听的好故事,譬如啊XX政策好,政府来养老……
  又或者,盐业垄断不好,应该让市场来决定嘛……
  而民众的反应,常常都会慢半拍。
  等大家伙反应过来的时候,其实已经木已成舟,回天无力。
  而具体到现在,刘氏历代天子,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天赋——能忽悠!
  别说是让工匠为官了。
  刘彻现在相信自己,只要给他时间来安排和部署,就是让宦官出来列为九卿,大抵也有一定成功的可能性。
  政治政治,无非就是扯呗,讲故事呗!
  更何况,工匠们,可不是没有盟友,被士大夫们按在地上随意摩擦的弱鸡!
  墨家和农家,是肯定会支持的。
  另外,其他一些非主流,但影响极大的派系,大抵会支持。
  再有刘彻撑腰,基本上,其实这个事情,也就是三五天之内,就能见分晓的事情。
  若是旁人,刘彻懒得与他废话。
  但汲黯不同。
  汲黯是尚书令,是刘彻的秘书兼任办公厅主任。
  同时,还是未来的三公备选。
  属于重点栽培和培养对象。
  所以,刘彻也就耐着性子,对汲黯说道:“士林舆论,固然重要,但舆论是会变的……”
  “况且,事有轻重缓急之分……”
  “卿就等着,好好看一场好戏吧!”刘彻的嘴角溢出一丝笑容。
  士大夫们,向来就是刘彻最喜欢的对手。
  原因无它,因为中国的士大夫们,有些类似小资。
  总爱无病呻吟,更喜欢将自己视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救星。
  虽然在事实上,其实,这个国家和民族,有没有他们,真的影响不大。
  而且一群整天高坐庙堂之上,或者官衙之中的士大夫,其实也远没有他们所想象的那么强大。
  汉室又不是没有出现过一个蔷夫、游徼甚至亭长,直接把县令干翻的事情。
  更无数次发生过,空降过去的郡守,被郡中都邮和郡尉给当成泥塑菩萨的事情。
  像是张汤、宁成在历史上就是出了名的把顶头上司变成下属的大能。
  而且,与小资们一样,士大夫们其实非常软弱。
  比起官僚和军功贵族们,士大夫就像是一个纯洁可爱的Loli一般……
  不说一推就倒,只要皇帝用点力气,他们总会倒的。
  更别提,现在的士大夫阶级,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整体,一个有着共同利益诉求的集团。
  他们彼此分裂,相互攻仵。
  哪怕是同一个派系内部,也都几乎要打出狗脑子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上,哪怕是儒家,其实也最多是在这个事情上弃权。
  因为现在,谁都惹不起刘彻!
  汲黯觉得,在石渠阁之会召开之前,搞这么大一个新闻,舆论会失控。
  但……
  他错了。
  而且是大错特错!
  正是因为石渠阁之会在即,舆论和思想界,才不会跳出来跟刘彻刚正面。
  因为……
  ……
  “终于走到这一步了……”戚里的章武侯府之中,已经渐渐步入人生最后阶段,一直在家中休养的章武侯窦广国,将他的侄子窦彭祖叫到身边,说道:“今上等这一天,恐怕已经等了很久了吧!”
  早在当今天子还没有即位前,窦广国就已经知道,这位汉室的储君即位后肯定要搞个大新闻。
  而且从他对墨家的态度以及捣鼓出来的那些事情上来看,这个大新闻必然与百工有关!
  所以,窦广国是一点也不奇怪。
  倒是他的侄子窦彭祖非常紧张,他小心翼翼地问道:“叔父大人,此番陛下欲立郡国鲁班之吏,恐怕舆论沸沸扬扬,小子要不要做点什么?”
  窦氏外戚这些年大不如前。
  特别是窦婴的去职和失宠,让这个曾经影响了整个汉室天下的外戚家族,如今只有一个窦彭祖在撑场面。
  要不是当年窦广国慧眼识珠,将自己的嫡孙女嫁给了汲黯,恐怕现在,窦氏外戚就要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之地。
  是以,这些年来,窦氏一直在调整自己的策略。
  有许多旁支子弟、家臣,前往安东和南越行商。
  甚至还有人生意做到了西南夷去了!
  而这样的调整,足以保证,未来即使东宫不幸晏驾,窦氏富贵依然可以持续。
  不止窦氏如此,薄氏外戚近年来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反正现在,薄窦两家都有共识了。
  未来的世界,皇帝爱怎么着就怎么着。
  他们是绝对不会站出来碍眼的!
  还是乖巧一点,懂事一点比较好!
  不然,这薄窦两家现在跳的太欢了,一旦未来东宫晏驾,那就完蛋了!
  刘氏是最小鸡肚肠和心胸狭隘的帝王。
  得罪了一个刘氏天子,等于至少将自己的大名和家族挂在刘氏的小黑本上三代人!
  汁方候雍齿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不会有人愿意自己登上刘氏的黑名单。
  特别是外戚家族,尤其如此!
  是以这些年来,薄窦外戚,都约束自己的子侄,严格教育,出现了坑爹货,自己内部先处理了——不是发配南方,就是赶去安东。
  总之,不给天子添堵!
  为此,窦家还主动的放弃了窦婴!
  想起窦婴,窦广国也叹息了一声。
  那是他看着长大的窦氏才俊啊!
  在窦婴身上,不止他一个人倾注了满腹心血。
  可是……
  而与窦婴相比,一直被人认为“木纳”“中庸”甚至是“不可托付大事”的窦彭祖,却一直稳稳当当,这两年甚至已经取代了窦婴的地位,成为窦氏家族倾注资源的重点。
  望着窦彭祖的模样,窦广国摆摆手道:“此事,你就不要插手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外戚忽然跳出来,无论怎么表态都是错!
  甚至很有可能变成一个放了嘲讽的MT!
  要被人轮上一万次啊!
  当然,窦家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窦广国从怀中摸出一张拜帖,将他交给窦彭祖,说道:“去,为我交给黄先生,请先生过府与我品茶!”
  现在,黄老派内部,包括了异端的老庄学派,都爱死了喝茶。
  甚至有闲得无聊的家伙,写了一本《茶道》,专门教人喝茶,还将喝茶上升到了哲学地步。
  而窦广国都要称先生的人,自然来头不小。
  此人就是那位屡次出现在史书之上,充当各种背景板的黄老派名宿黄生。
  他曾经在先帝之时,给张释之指了一条明路,也曾经在上林苑中与辕固生辩论帽子的新旧问题和汤武鼎革的意义。
  总之,这就是关中黄老派的巨擘。
  在黄老派内部有着很高的人望!
  “再去为我去请上大夫石公过府……”窦广国又道。
  上大夫石奋,五朝元老,他的地位在士林之中,无须赘述。
  而窦广国知道,只要搞定了这两个人,其他乱七八糟的诸子百家,他不知道。
  但最起码关中士子和士大夫们会安静下来。
  ……
  而此时,长安的市井之中,有关刘彻要在郡国设立鲁班之官,用工匠为官的事情,也已经传的满大街都是了。
  八卦党们都瞪大了眼睛,准备好好看戏。
  至于街坊内外,则彻底因为此事,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战场。
  持着各种观点的来自天下各地的士子们,因为各自接受到的教育和三观,而拉开架势,彼此相互攻仵和辩论。
  不时有人因为辩论不过,恼羞成怒,而将文斗,变成武斗。
  长安的官吏和衙役们,顿时忙的不可开交。
  仅仅不到三个时辰,廷尉和执金吾的监狱里就已经塞满了各种因为打架斗殴或者伤人而被逮进来的人。
  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人都有。
  有些时候,一个监牢之中,甚至同时出现了儒法黄老墨的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