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0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
  真正的汉军强军中的弩兵,都是随时可以转职成为刀盾兵,跟着大军一起冲锋陷阵的。
  护濊军自己所编写的《练兵纪要》里就写的很详细:凡遇敌,敌在一百五十步,则以强弩攒射,敌至六十步,再以弓弩齐射,敌进二十步,弃弓弩而执刀棒与敌接战,陌刀出焉!
  所以,在张未央的军种,除了神臂弓的射手外,其他弩手身边的地上,都放着一柄简化版的陌刀,或者长剑之类的兵器。
  这是高阙之战带来的影响。
  在高阙之战中陌刀发挥了奇效,所以,天下各军都大力装备陌刀。
  但是,汉军主力所用的陌刀,不仅仅造价昂贵而且制造繁琐。
  目前产量一年可能也就几千柄!
  其他军队就只好纷纷装备各种简化版的陌刀了。
  反正只要找根比较坚硬修长的木棍,再绑上一个长刀的刀头,也不拘刀头的形状、大小和材质——只要能砍人就行了。
  如今,这些各种各样的简化版陌刀,风靡天下。
  休说是各个军队的弓弩兵了,就是各地的郡兵和民兵,也纷纷装备。
  现在的汉室天下,各种各样的简化版陌刀的数量恐怕已经成千上万,甚至可以说是当世装备数量最多的兵器之一。
  能排在它前面的,大抵也就只有弓箭、剑和长矛了。
  而张未央的部队,每天练习的最多也是近战格杀,而非弩机攒射!
  毕竟,现在天下人人皆知,弓弩只能阻敌而不能败敌。
  而如今的汉军是进攻型军队,再非过去的纯防御军队。
  所以军队,将来都可能要出塞去与匈奴人在广阔的大草原上决战。
  若不想被淘汰,沦落成为郡兵,唯一的办法,就是弓弩兵也要拥有冲锋搏杀之力!
  走进演武场里,张未央一个士兵一个士兵的看过去,仔细看着他们的操练,不时提起手里的棍棒就是一棍下去。
  “操练之时,都要用心!”张未央大声的对着自己的士兵们道:“决不可掉以轻心,因为这些技能在战场上,都能用得上,甚至可以救你们一命!”
  “知道吗?”
  “诺!”士兵们纷纷大声喊道。
  但张未央还是微微皱起眉头,有些不太满意。
  这些士兵里,有一半以上的新兵,而且大都是他的父老乡亲。
  赵国的士兵,自古就是慷慨有余,纪律不足,而且有些浪漫。
  赵兵的好处在于,他们作战勇敢,悍不畏死,而坏处则是容易上头,也容易义气用事。
  张未央自己当年就曾经在军队里有过这些缺点,他花了两年时间,才适应和接受了军队的秩序和纪律,变成了一个沉稳冷静的军官。
  但这些新兵,就没有他当年的好运气了。
  当年,护濊军新立,兵少,好兵就更少了。
  一个优秀的士兵,甚至会得到当时的护濊军都尉薄世等高层的亲自指教、训练。
  但现在,这样的情况再也不会发生了。
  都督薄世最多也就是召集一些像他这样的司马训诫和申斥一番。
  而即使是他,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新兵们训练。
  所以,这些新兵只能依靠自己……
  正想着这个事情,忽然,军营外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背负着令箭的传令兵,策马进入军营,对张未央大声喊道:“都督有令,命诸司马校尉,即刻带兵前往新化城集合!”
  “啊……”张未央惊讶了一声,然后,立刻挺胸道:“诺!甲部司马张未央得令!”


第1272章 战略(一)
  元德六年的五月,注定将永载史册。
  因为,在这个月,汉室第一次做到了,在十日内,就将国家的命令,从首都传递到它所想要传递到的任何地区。
  从五月初,长安得到雁门的报告开始,到五月中旬,长安的命令,就被下达到了包括在太行山的飞狐军,在齐鲁乃至于江都的楼船衙门,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邯郸城和蓟城,也先后得到命令。
  甚至,就连远在安东的新化城和平壤,也次第得到命令。
  随即,巨大的战争机器开始转动。
  自秦赵长平之战后一百年,总体战的制度,再次在中国发挥作用。
  而且,规模和影响范围,远超当年的秦赵之战。
  在海洋中,庞大的舰队,扬起风帆,排成一个巨大的纵队,承载着数十万石的粮草,沿着海岸线前进,一路搏击风浪,踏波而行,仅仅在十天内,就将第一批来自齐鲁的军粮十万石,就已经在泉州港卸货,同时还有随船的两千余名水兵和齐鲁地方的游侠、豪杰组成的义军在此登陆。(汉泉州在今天津武清附近,非福建泉州)
  而在安东地区的军港内,一排排的护濊军士兵,已经排着整齐的队列,次第登船。
  而在内陆的邯郸城里,赵国的郡兵已经集结。
  至于边塞的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则全面进入了战争状态,严正以待。
  这确实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
  也是一个标志着汉室全面进入军国主义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但在此时,没有人关心这些事情。
  人人都瞪大了眼睛,屏住了呼吸,凝视着北方草原。
  斥候和情报人员,不要命的撒出去。
  许多人深入草原腹地数百里,探查匈奴主力的行踪。
  终于,在元德六年五月乙卯(十四),一支汉军斥候,终于将发行匈奴主力的确切情报带回长城内。
  这是从上郡的狼猛塞出发,深入草原四百余里后返回的一支斥候。
  “虏骑规模无边无际,恐怕数量远超十万!”上郡郡守文复叹道:“仅仅是斥候观测到的匈奴大纛就有十一面,目前已经被辨识出来的就有四面!”
  “右谷蠡王的本部、单于的本部,还有左贤王本部以及兰氏的本部!”
  “立刻将情报报告长安!”文复根本不敢怠慢,连忙说道。
  人人都知道,恐怕,汉匈即将爆发自平城之战后,最大规模的战争!
  而且,此次战争,恐将决定世界的未来!
  匈奴人这次几乎是倾巢而来,恐怕想要毕其功于一役!
  两天后,上郡的报告,就抵达了刘彻案头。
  拿着上郡的报告,刘彻长舒了一口气,道:“要感谢季心啊,若非他献上信鸽之术,恐怕此番我汉家就要吃亏了!”
  倘若没有信鸽,刘彻便无法如此快速将自己的命令,传递给散落在天下各地的军队和舰队。
  特别是齐鲁的舰队和安东的军队,倘若按照过去的标准来看,命令从长安发出去,没有一个月,当地的军队和舰队根本得不到消息。
  而一个月后,黄花菜都凉了!
  而有了这信鸽,虽然依旧比较慢,但总算可以抢在匈奴人前面,将命令传递到边塞。
  这样,至少,上谷等地的汉军不会遭到忽然袭击。
  草原骑兵,失去了战略的忽然性,在装备和战力上都没有优势。
  还拿什么来赢?
  不过……
  从上郡的报告来看,匈奴人的兵力数量,大大超乎了刘彻之前的判断。
  “夏义……”刘彻看着一直在自己面前点头哈腰的归义单于,问道:“匈奴王庭的万骑,一共有几个?”
  “回禀陛下,以臣所知,伪单于于其王庭,向置左右大当户和左右大将,各领一万骑,单于本人再领三万骑,计有七个万骑!”
  “左贤王本部,另有四万骑,合为十一万骑!”
  “其右贤王本有四万骑,不过陛下天威,于马邑破其两万骑,臣也带了一万骑归义,剩下的那个万骑,恐怕已经不堪使用……”
  “至于左右谷蠡王,则各有两个本部万骑!”
  “此匈奴本部之主力也!”夏义答道:“其余左右大当户及瓯脱、居次等万骑,兰氏、呼衍氏及须卜氏之万骑,皆为别部!”
  刘彻听了,却是有些惊讶。
  匈奴帝国的兵力居然如此雄厚,确实不愧是与汉军争夺东北亚霸权的可怕对手!
  从夏义供述的数据来看,这匈奴光是本部,就有十九个万骑,仅是其本部,恐怕总兵力就已经高达十二到十四万骑兵。
  若算上别部骑兵,至少有二十五万以上可用兵力。
  其余的附庸和羁绊部族,等闲也可以抽调出相同兵力。
  控弦四十万,真不是吹牛!
  好在,在今天以前,通过马邑和高阙两场大战,汉军基本上消灭和击败了匈奴的幕南主力,剪除了它赖以为纵横世界的三大打手。
  匈奴损失人口数十万,牲畜数百万。
  不然的话,恐怕匈奴人的威势还会更盛!
  想到这里,刘彻就问道:“以卿之所见,此番来犯之敌,应该有多少?”
  夏义略略想了想,答道:“以臣所见所知,幕南地区的所有部族目前拥有的牲畜群恐怕不足百万了!即使伪单于从河西胭脂山和祁连山、浚稽山抽调牲畜,但也最多只能抽调五十万左右,以此来算的话,伪单于最多可以带二十万人来犯!”
  刘彻听了点点头,夏义现在与汉室是绑在一起的,他不可能在这个事情上撒谎。
  而且,他说的应该是实话。
  从牲畜数量上来判断匈奴的兵力,确实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当年,马陵之战,孙膑曾经用减灶之计,诱导了魏军冒进。
  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粮食对于军队的重要性。
  “二十万……”刘彻笑了笑,道:“其中可战之人有多少呢?”
  跟中原王朝一般,其实游牧民族每次作战,都会携带大量的非战斗人员。
  譬如牧奴、马夫以及各种伙夫,这些人的数量还不低。
  毕竟,军队也不是只要作战就可以了。
  “大约有十二三万……”夏义答道。
  “哦……”刘彻点点头,神色严肃起来,十二三万骑兵!军臣疯了!
  自平城之战后,匈奴人再也没有集结过这样强大的军团了!
  不是不能集结,而是集结这么多军队,后遗症太严重。
  且不说,匈奴人口里的青壮男子数量本来就少,一下子带走这么多,整个本部都要空虚。
  即使打赢了,又能怎么样?
  回家后,无数人会喜当爹,便是贵族,也会青草悠悠!
  为了防止喜当爹,养了别人的孩子,今年匈奴的新生儿全部会被溺死!
  仅仅是这一点,就会要了匈奴人的命!
  更不提,军臣带走了这么多人,他的老巢怎么办?
  恐怕各种野心家都会按捺不住了!
  当年,冒顿与汉室战于平城,结果后院起火,月氏人卷土重来,夺回河西,威胁祁连山和胭脂山的故事,匈奴人难道就忘记?
  “老上单于若是知道自己生了这么个狂妄自大而且还蠢的要命的儿子,会不会气的从坟墓里爬出来?”刘彻笑着说道。
  对于军臣这样的鲁莽行动,刘彻有好几个办法让他死翘翘!
  其中最狠的一个办法,莫过于干脆下令放弃造襄防线,带走全部百姓和士兵,烧掉所有城市,坚壁清野。
  这虽然是一个七伤拳,未伤敌先伤己。
  但,这却是一个足可以气死和气疯军臣的战略。
  你想想看,军臣都8bb,全家老小一波流了。
  从战略上,放弃一个分矿无所谓。
  而军臣和匈奴,则将因此付出惨重代价!
  说不定,整个匈奴帝国都将因此崩塌!
  不过,刘彻并不想此策,不是他狂妄自大,而是他很清楚,这是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