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匈奴第一支从各族之中遴选出来的骑兵。
  选的人,统统都是疯子、屠夫和战争狂。
  甚至,不少人,在自己原先的氏族内部都是属于那种人见鬼厌的存在。
  他们愚昧而疯狂,满脑子除了杀人就是烧杀掳掠。
  打疯了,自己人都杀。
  担任这样一支骑兵的万骑长,需要的不仅仅是威望和手腕,还得善于疏导和利用这些战士的心理。
  总而言之,想坐稳胥纰军的万骑长位置,就得表现的比下面的人还要疯狂,同时,却还得保持冷静。
  事实上,自老上单于建立胥纰军以来,这支骑兵的万骑长的最终下场,不是死在战场上,就是在家里疯癫而死。
  所以,兰折野倒也不是装的。
  他是真的有些疯癫,有些神经病。
  而此时,汉军继续前进,没多久,就已经靠近了义纵选择的战场。
  此地,是一片开阔的河谷,方圆数十里,都是一览无遗的平原,潮河的河水从东方潺潺流过,并在南方的低洼地,形成了一片沼泽。
  汉军假如要通过此地,唯一的办法,就是渡河。


第1342章 狼性还是狗性?(一)
  匈奴人当然也知道,汉军想要继续南下,就必须渡过潮河。
  潮河虽然只是要水的分支,其流量大约只有关中的灞水的一半。
  但是,这条河,也不是那么好过的。
  起码十步宽的河面,波涛汹涌,河水看似比较浅,但实则至少深达二三十尺。
  所以,当汉军抵达此处时,匈奴人开始靠的更近。
  斥候甚至接近了汉军两翼不过五六百步的地方。
  汉军士兵甚至可以看到匈奴人毡帽下的大圆脸和粗大的鼻孔上拴着的铜环。
  “郭懋都尉的骑兵,现在到了那里了?”义纵问着身边的一个校尉。
  “回禀君候,郭都尉三个时辰前,曾经发回报告,已经渡过要水,抵达要水北岸!”那校尉答道。
  “善!”义纵闻言,兴奋的点点头。
  他举起千里镜,观察着附近的地形。
  此地,是一个不在汉室军用地图上的地方。
  在过去,这里方圆百里,都是荒无人烟,除了一条直道从此地经过,因而在潮河上建了一座石桥外,半个人影都看不到……哦,或许夏季,会有樵夫或者猎人来此。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渔阳本就地广人稀,土地贫瘠,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此地的地理所限制的。
  在这一带附近,要水、潮水、濡水相互交汇,并形成大濡水,滚滚向南,流入大海。
  千百万年来,此地因为没有开发,人迹罕至,所以在夏秋两季,洪泛时期,河水经常会将大量低洼地淹没,进而创造出沼泽和湿地。
  而沼泽和湿地,是农耕民族的畏途,一如沙漠。
  别说是这幽燕寒苦之地了。
  便是吴楚这等江南水榭,膏腴之地,自西周起,淮泗诸姬接力,楚吴并起,数百年筚路蓝缕,艰苦创业。
  直至今日,那吴楚之地,依然有许多沼泽林立,被天下视为险途。
  吴楚尚且如此,何况这渔阳、右北平、辽东等地,新入中国不过百年的北方寒苦之土。
  而这样的地方,却是现在最好的战场。
  “传令全军,列骑兵战斗阵列,胸甲准备具甲!”到了此地,义纵自然打算要跟匈奴人一战了。
  “诺!”校尉们纷纷领命。
  ……
  “呜……呜……呜……”苍凉的号角声,立刻响彻天地。
  一个个背插令旗的传令官,纷纷从义纵的左右策马而走,绕过拥挤的军阵,将一个个命令,传递给各级部队。
  “将军有令:骑兵列战斗阵列!”传令兵们,策马在一个个军阵前飞奔而过。
  同时,中军的将旗舞动,确认了命令的有效性。
  一个个汉军司马、队率,立刻就开始执行军令。
  “全体都有!战斗阵列……”一个又一个操着关中、三河、燕赵口音的军官大声命令着。
  在不过两刻钟之内,汉军的轻骑部队,就完整了战斗阵列的准备。
  此时,沿着平坦的平原,汉军的主力,以校尉部为单位,排列出了十三个战斗队列。
  所有骑兵方阵,全部呈锥形,紧密相连,而每一个队列之间,有橐他和战车隔离。
  在中军,一面面巨盾,被推到了前排,一杆杆长矛伸出,张开了一巨大的保护盾,将胸甲骑兵隐藏在阵列之后。
  远远的看上去,汉军的阵列,仿佛一张张开了大嘴的怪兽。
  匈奴人当然立刻就发现了汉军的变化。
  兰折野骑着马,走上一个小山丘,居高临下,远眺汉军的阵势。
  “汉朝人这是要跟我们打啊!”只是看了一眼,兰折野就明白了,汉军在挑衅,在挑战。
  他瞥了一眼身边的须卜当屠和系雩难问道:“须卜氏族,系雩氏族,有胆子迎战吗?”
  面对兰折野赤裸裸的挑衅和轻蔑,系雩难强忍心里的怒火,说道:“大当户,还是等援军吧……夏王的大军到来之后,我军再开战,如何?”
  须卜当屠也道:“我觉得系雩骨都侯说得对,没必要在此与汉军死磕……”
  “况且……”须卜当屠指着远方的汉军阵列,道:“大当户难道就不觉得,汉朝人的这个阵型很怪吗?”
  从须卜当屠的角度看过去,远方的平原上,汉军的阵列,次第展开,形成了一个匈奴人过去从未见过的骑兵队列。
  这个队列,已经不能再用列队来形容了。
  应该叫战列,更加合适。
  因为,这个阵型,就像是天生为了攻击敌人而存在的阵列。
  即使须卜当屠没读过书,纯粹是个文盲,但他也看出来了,汉军的阵列分为三层。
  每一层之间,相互接替。
  一旦贸然与之开战,匈奴骑兵就会遭到汉军连绵不绝的骑兵冲击。
  虽然其他的特点,暂时还看不出来,但仅此一点,就足以须卜当屠提心吊胆。
  他可是听说过河阴之战,呼衍当屠是怎么战败的?
  在河阴之战时,即使呼衍当屠的兵力是汉朝军队的两三倍,但他依然败的一败涂地,甚至丢掉了两个万骑!
  如今,在这里,汉朝在宽阔的平野上,展开了战斗队形。
  而汉朝的兵力,却比自己还多。
  哪怕胥纰骑兵开挂,恐怕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更何况……
  须卜当屠自家知道自家的问题。
  他的逼落骑兵,欺负一下西域的软脚蟹,鞭笞一下手无寸铁的牧民,自然很在行。
  但若是要这些老爷们去战场上冲锋陷阵,去跟汉朝人血拼。
  恐怕,连马都要骑不稳了。
  谁叫逼落骑兵们,从来都是给萨满祭司以及王庭贵族们服务的呢?
  至于系雩难的黑鸦骑?
  虽然可能战斗力还有那么一点。
  但问题就在于,黑鸦骑有一半,特别是作为中坚的那一半,已经回到了草原。
  实际上,现在在这里的匈奴本部骑兵,加起来也就一万两千不到。
  不及河阴之战时,呼衍当屠手下兵力的三分之一。
  而汉军的力量,却远远超过了河阴之战时的情况。
  而且,全数是骑兵!
  汉骑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而眼前的汉军骑兵,少说两万!
  王庭主力没来,就靠一个胥纰军,怎么打?
  须卜当屠觉得,就算把自己也填进去,恐怕也奈何不得汉朝人!


第1343章 狼性还是狗性?(二)
  兰折野自然也明白此间的事情和道理。
  但奈何神经病一旦神经起来,别说旁人,自己也制止不住自己的麒麟臂。
  他冷哼一声,嗤道:“懦夫总是有理由给自己的怯懦找借口……就像那西域各国的国主一般……我匈奴只需一个万骑,就足可让西域三十六国国王俯首,七十六族头人臣服!”
  “今日右大都尉和骨都侯此举,等若将我大匈奴逼入西域诸国的境地!”
  “从此以后,人人将闻汉骑之名而丧胆,控弦之士不敢弯弓相对,牧马之人不敢策马相像!”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马邑之战后,就已经在幕南各部出现。
  马邑之战,震怖了整个草原。
  也让幕南各部丧胆。
  但好在,彼时匈奴依然占有河间,居高临下,握有战略主动权,汉室还是不得不依托长城被动防守,甚至随时要小心,自己的老巢长安的安危。
  但,去年一场高阙之战,匈奴尽丧河间之地。
  单于苑囿,从此成为汉家牧场,匈奴的母亲山,自此不复再见。
  传说,当初呼衍当屠率众从阴山之下的榆林塞,撤至皋兰山。
  匈奴人望着两侧高山和郁郁葱葱的森林,泪流满面,哭声不断。
  而丢了阴山,对于匈奴帝国而言,等于失去了一条手臂,更在战略上从此失去了主动权。
  现在,拿捏着对方软肋的,不再是匈奴,而是汉朝了。
  自榆林出塞,汉朝向北可以直扑龙城,向西可以攻略皋兰山,攻取祁连山。
  攻守之势,从此易也。
  正是因此,军臣单于和匈奴高层,才要决意南侵。
  南侵的战略目标,劫掠汉朝人口和财富,只是次要。
  关键在于,用南侵来震慑和牵制汉朝。
  使之不能继续北上或者西进,以此延缓汉朝的攻势。
  然而,这一战,却打成了现在这个模样。
  当初,匈奴主力倾巢而出,单于军臣亲帅王庭主力合幕南各部精锐、幕北部分骑兵,总兵力超过十二万骑,号称控弦二十万。
  那时,匈奴人是何等猖狂?
  军臣豪言:箭射日月,马碎山岳。
  只要一人射一箭,日月也可以射下来,一马震一蹄,山岳也可以踏碎。
  结果呢?
  现在,上谷方向的右谷蠡王亦石部极有可能已经全军覆没,据说亦石的脑袋,都已经被汉朝人当成玩具了。
  倘若亦石的覆灭,还可以说是给匈奴主力争取了时间,做出了贡献。
  那么,单于军臣亲自率领的这一路,顿兵长城之下,一个月了,却寸步未进,反而损兵折将,徒耗士气。
  如今更是不得不夹着尾巴,偷偷摸摸的想办法想要出塞撤军,以避免为汉军主力所围。
  可以想象,这一战之后,整个草原将会出现何等的惊涛骇浪了。
  单于和王庭主力的失败,会如瘟疫一般,在整个草原流传。
  匈奴人将会因此失去所有面对汉朝军队的勇气。
  在未来,便是出现不过汉骑数骑,却可压得一个控弦上万的大部族胆战心惊不敢异动,汉朝一使者持节,就可以让匈奴单于引颈待戮也不是不可能!
  匈奴人自己就常常做过这种事情。
  譬如,当年,鲜卑王擅自侵犯濊人,引得汉朝皇帝龙颜大怒,对匈奴施压。
  为了给汉朝皇帝消气,匈奴人不就派了个使者去了鲜卑,取其王头献给汉朝当成赔罪?
  又若那西域诸国,虽有小国,人口不过数千。
  但却也有大国。
  如那车师,带甲过万,城池十余座,人口数十万。
  如那莎车,富裕无比,庄园以百计。
  更如那楼兰,地处西域要冲之地,坐收贸易之财富。
  但所有的这一切,却全部都毫无意义。
  无论是带甲过万,还是富裕无比,或者坐收贸易之财富,在匈奴人面前,都没有任何用处。
  匈奴帝国自从控制当地开始,就各种剥削、欺压,索要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