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事实却是。
  他们败了。
  而且,败的干净利落,败的无可挑剔。
  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熟练战斗技能,他们曾经视为立命之本的骑术,在汉朝人面前,却显得粗糙而幼稚。
  许多人都胆战心惊的回味着方才的那个瞬间的接触。
  汉朝骑兵的骑术,一点也不亚于他们。
  甚至,可能还有所超越!
  尽管,他们不愿意承认。
  但这,却是事实!
  这让他们震撼,惊讶甚至恐惧。
  要知道,引弓之民,可是马背上的民族。
  在草原上,哪怕是一个奴隶,从出生到死亡,大半时间也是在马背上渡过的。
  多少年的寒来暑往,多少次的春去秋来。
  引弓之民,从幕南迁徙到幕北,跨越沙漠和戈壁,渡过千里无人烟的瀚海。
  无数人死了,无数人掉落下马,被野狗和秃鹫啄食。
  在这样的情况下,才磨砺出了他们的骑术。
  但,这些汉朝人,明明是冠带之民,农耕民族,他们的骑术,却已经与他们这些白狼骑兵,哪怕是在匈奴,也是善骑之士中的精锐骑兵不相上下!
  这太可怕了!
  更可怕的,还是他们的技战术。
  简单,粗暴,但是非常实用。
  而且劈砍有力,反应过人。
  就仿佛,他们从出生到现在,日日都在磨砺自己的马上战斗技能一般。
  要知道,匈奴骑兵,想要获得出战的资格,那需要从十四岁就开始跟随氏族的骑兵到处游猎。
  从最脏最累的活开始做起。
  在荒郊野外,在密林深处,在沼泽之中,他们起篝火,撘营盘,忍受蚊虫叮咬,啃食着发臭的肉干。
  一年年重复,一点点学起。
  直到二十岁,才有资格被授予弓箭和青铜铤,获得战士的资格。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然后,他们必须不断磨砺的技战术。
  在森林里围猎野兽,在湖泊边射猎候鸟,追踪野兽,与丁零人、扶余人在冰雪中战斗。
  跟随部族,沿着迁徙道路,走过炎热的沙漠,忍受着饥渴的捶打。
  又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迎着寒风和风沙的打击,艰难前行,捕猎猎物。
  这样,经过三年锻炼,他们才有资格进入各部万骑甚至单于本部万骑,成为一个地位崇高的匈奴勇士。
  而胥纰军的要求就更苛刻了。
  不仅仅必须掌握所有技能,还必须比其他人更优秀,更厉害,才可以进入。
  换句话说,每一个胥纰骑兵,从十四岁开始,就一直是引弓之民各部的佼佼者。
  而且,他们必须接连十年都是如此优秀,才有机会进入胥纰军,成为白狼的勇士,单于的爪牙。
  而在现在,这些汉朝人却表现出了远超他们的技战术。
  尤其是方才的劈砍和攻击,让这些白狼骑兵胆战心惊。
  “假如,汉朝人,人人都是如此厉害……”有人低声叹息着:“那我大匈奴恐怕灭亡在即……”
  引弓之民,无论多么疯狂,又或者无论多么的孱弱和胆怯。
  但他们的思路和想法是一致的。
  假如说,在中国,社稷神器,有德者居之。
  那么,在草原上,这霸主之位,共主之尊,就真的是强者居之!而且是行之于各处的真理!
  从前,东胡人很强。
  所以,万族俯首,千王臣服,哪怕冒顿也曾经在东胡王面前摇尾乞怜。
  其后,匈奴崛起,击败东胡。
  于是各族纷纷投诚。
  只不过数年,整个幕南,就几乎全为匈奴所有。
  就连过去的东胡本部的部族,也纷纷跪到了匈奴人的马蹄面前,请求成为匈奴人。
  这就是草原人的现实!
  千百万年来,游戏规则一直如此。
  赢家通吃一切,输者输掉所有!
  只是……
  汉朝因为是冠带之室的缘故,才让各部族和各方势力观望、疑惧甚至不安。
  不然的话,现在,早就有着成千上万的牧民,跑到长城脚下恭请大汉圣天子,伟大的神皇,汉朝人和引弓之民的主宰,幕南和幕北的保护者,祁连山的主人,阴山的神明,至高无上的天单于陛下临幸草原,将恩泽雨露,播散于万族之内。
  不过,即使如此,也依旧有大批大批的人,已经在等着“箪食浆壶以迎王师”了。
  带路党们更是摩拳擦掌,准备给新主子留个好印象。
  胥纰军,所谓的白狼勇士们,只不过反射弧稍微长了一点,也不服气,不认输。
  但在现在,至少在这批人内,种子已经发芽了。
  他们虽然依然对汉军保持着敌意,但是,却默默的对孙振让开了道路。
  没有人上前,更无人阻拦。
  这些人已经清楚。
  这一战,将决定什么事情。
  有人轻叹一声,问道:“大匈奴,真的没救了吗?”
  没有人回答,有的只是长长的叹息。
  “汉骑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一个渠帅说道:“我原以为这只是幕南人在造谣,想不到……”
  此刻,汉军细柳营的主力,急速冲来。
  匈奴胥纰军的主力,则排成一个整齐的冲锋队形,迎向汉军。
  随后,两者碰撞在一起。
  就如同彗星撞击在土星的表面。
  立刻就是烟尘万丈,其色如血。


第1361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
  盛夏的午后。
  炙热的阳光照在未央宫的宫殿群之中,热的有些厉害。
  站在一座宫殿的门口,刘彻牵着小橙橙的手,静静的等待着。
  忽然,一声啼哭打破了宫中的安宁。
  刘彻立刻站起身来,走上前去。
  两个产婆推开殿门,将一个被包裹在襁褓之中,哭闹不停的小孩子,呈递到刘彻面前,恭喜道:“恭喜陛下,夫人给陛下诞下了一位皇子!”
  刘彻低头看了一眼那个在襁褓里咿咿呀呀的啼哭着的小丑人儿,微微笑了一声,拍了拍手掌,对左右道:“赏!”
  然后,他抱起小橙橙走进这宫殿之中。
  产后的夏胭脂虚弱的挣扎着要起身,刘彻连忙走过去,握住她的手,抚摸着她苍白的脸颊说道:“爱妃辛苦了……”
  刚刚诞生的小皇子,也被奶妈抱着,放到了夏胭脂的床头,与母亲紧紧依偎,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呼呼睡了起来。
  刘彻望着自己的这个儿子,他的第三子。
  同时也是帝国的第三位皇子。
  他眼中的神色琢磨不定,以至于没有跟往常一般,为其赐名,甚至连|乳名也没有去思考。
  因为他知道,这个小子出生的时机太敏感了。
  在今年以前,一个有匈奴血统的皇子,永生也没有机会觊觎那个宝座。
  但今年之后,一切都将改变。
  而他出生的时机,更是微妙无比。
  就在这汉匈决胜手时出生!
  刘彻也不知道,这是冥冥中的天意,还是偶然中的必然。
  但他知道,此子,一落地就承载了莫大的政治期望。
  他同时具备了匈奴王族和大汉皇族的血统,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微妙的时刻。
  刘彻毫不怀疑,当此子诞生的消息,传遍天下,传到草原。
  一定会有无数人,将他视为希望,视为未来,视为主人,甚至视为一切和最终的归宿!
  也肯定会有很多很多人,巴不得他马上去死!
  这就是生于皇室的幸运和不幸。
  有多少人爱你,就会有多少人恨你。
  除非登上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不然,这两者的平衡永远不会打破。
  而这个小子的特殊身份和特殊血脉,更是使得他身上承载的一切都变得更加微妙。
  思虑良久,刘彻微微说道:“此次生于南宫,又有烈日当空,其当名之曰:阳……”
  “陛下赐皇三子讳阳!”立刻有宦官高呼着,门口跪着的史官也立刻奋笔疾书,在一张白纸上录下:元德六年夏六月丙子(初七)皇三子诞于未央宫南殿,上赐名曰:阳。
  刘彻却是微微伸手,抱起自己的这个儿子,然后,抱着他缓缓走出宫门,对着殿外的侍从和宦官以及尚书们说道:“朕今得子,甚为欢喜,念天下为人父者之劳,其赐天下为人父者爵一级!”
  而众人都是一愣,然后纷纷拜道:“臣等谨奉诏!”
  只是……
  无数人的心里头的疑虑,都是如同藤蔓一般疯狂生长起来。
  当今天子迄今为止,共有三子。
  而即使是皇长子出生,也未见他如此。
  何以皇三子特殊?
  更重要的是——生下儿子,皇帝非常高兴,所以赐给天下为人父者爵位。
  这在汉室历史上,仅仅发生过两次。
  第一次,高帝册立长子刘盈为太子。
  第二次,先帝册立今上为储君。
  除此之外,别无先例。
  这是否意味着,当今天子想要用皇三子为储君?
  没有人知道!
  但人人皆知,这安宁的后宫,从此就要波涛汹涌,甚至刀光剑影了。
  而朝堂,恐怕也要爆炸了。
  但,天子的命令,谁敢不执行?
  况且是这种恩诏!
  于是,半个时辰后,从未央宫中飞出数十骑,前往长安各个衙门传达诏令。
  然后,这道诏命首先出现在了长安的大街小巷。
  此时,恰逢考举开始在即,长安城里,上万士子云集,自然,这道诏命立刻就掀起了轩然大波。
  “陛下这是何意?”无数人读书人议论纷纷。
  就连法家和墨家的士子,也是皱起了眉头。
  因为一个刚刚出生的皇子,还是有着夷狄血统的皇子,天子要赐天下百姓民爵?
  难道陛下想要册封此子为储君?
  这还得了?
  脾气暴躁的公羊派当场就炸了。
  “妲己、褒姒之祸,殷鉴在前!”慷慨激昂的年轻人,振臂高呼:“此等乱命,朝堂诸公当力谏之!”
  更有居心叵测者,在其中拱火:“国立长君,皇长子,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当立为储君!”
  而当在家休息的三公九卿两千石们听到了这个事情后,没有一个能坐得住。
  对于今天的大汉帝国而言,军事、内政,基本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历史的巅峰。
  独独是储君未立这个事情,让无数人心里跟被猫爪子桡了一般。
  没有太子,对于传统的中国贵族和士大夫来说,等于国家是不完整的。
  而对于诸子百家的巨头们来说,没有太子,就意味着他们没有一个可以洗脑和吸引的人。
  也是难受的紧。
  而现在,这些人却都被这个疑似立储的信号吓死了。
  于他们来说,现在立储,唯一合格的,唯有义妃之子。
  既是皇长子,符合国家传统和社稷纲常。
  而且,其母出身一级棒——河东义氏,也曾经是地方豪强,书香门第。
  其外戚车骑将军东成候,更是战功赫赫的大将,手握重兵,更与丞相以及很多列侯关系莫逆。
  而除了皇长子,现在的其他皇子,都不具备立储的资格。
  至于这夏夫人的儿子,更是万万不可以成为储君的。
  于是,众人立刻就联袂进宫。
  刘彻自然知道,他们会来找自己麻烦。
  不过,大臣贵族们,很显然还是反应太慢了一些。
  因为,此刻,刘彻已经被叫到了东宫。
  太皇太后窦氏和皇太后薄氏都是临襟正坐,脸带愠怒。
  “皇帝!哀家听说,你今日下诏因皇三子故,而赐天下民爵?”窦太后气呼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