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随着国家的生铁产量不断增加,铁,肯定会变成一种普通的货物。
  就像布帛一般,再也没有成为等价物的权力。
  当然,在现在,无论是冶铁还是织布,都是在印钱。
  所不同的是,冶铁的印钱暴利时代,很快就要落下帷幕了。
  迟则十年,早则三年,生铁的产量,就会增加到一个足以满足人们正常需求的水平。
  倒是纺织业,大约还可以继续享受个二十来年的暴利时代。
  甚至很可能会有长达一百年以上的暴利时代!
  你可以想象,在现在这个世界,布帛,对于其他国家的吸引力。
  这意味着,在未来,汉室很可能会用大量的布帛等纺织物,倾销世界。
  摧毁所有国家的手工纺织业和织造业,同时为汉室的资本积攒起第一桶金。
  所以,刘彻很早就布局于此。
  到今天,已经收拢了超过十五万名死心塌地,勤劳肯干,任劳任怨的妇女了……
  这些都是过去的白粲、舂奴。
  属于男性的司空和城旦,在解放后可以过正常生活。
  但这些白粲和舂奴,却几乎很难融入正常社会。
  因为,她们几乎不具备任何在社会独立生存的技能。
  更重要的是——解放之时,大部分人已经年纪很大(相对于西汉而言),大多数都有孩子了(鬼都不知道他们的父亲是谁)。
  所以,刘彻就下令让东西织令将这些人收拢起来,进行培训。
  现在,这些人每年都用自己的双手,为汉室的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养活了自己的和自己的孩子。
  这些被解放的白粲、舂奴,成为了汉室第一批,经济独立的妇女群体。
  而靠着这些心灵手巧的妇女帮助,汉室的纺织技术,不断发展。
  虽然,现在珍妮纺织机还没有被发明。
  但三锭脚踏纺车却已经被人发明了,虽然还有些问题,有些瑕疵,但,在粗布和棉布的纺织方面的技术难点已经被攻克。
  轧棉机也被创造出来,棉花去籽技术也被攻克。
  现在,汉室在纺织业方面的工业革命,已经只差临门一脚了。
  十年之内,大规模的人力纺织技术就会普及,棉花种植业也将带来丰厚利润。
  而刘彻本人,则早已经找好了位置,躺下来等着天上掉钱。
  当然,这些事情,刘彻是不会告诉别人的。
  ……
  馆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她的个性就是如此。
  不然,在历史上,她也不会在六十多岁的时候,还想着养小白脸,甚至带着小白脸去见武帝了。
  同时,还顺便让自己的小白脸创造了“绿帽子”和“主人翁”这两个典故。
  以至于史书,都将汉家公主私德不正的风气都归罪到了她的头上。
  事实上,馆陶哪里背得起这么大的锅?
  打鲁元长公主开始,刘氏长公主不养小白脸和面首,那还是长公主吗?
  即使是武帝的平阳长公主,其实也拉过皮条,献过美人给皇帝弟弟。
  馆陶走后,周亚夫就从屏风之后出来了。
  “陛下,当真要如此?”周亚夫叹了口气,恭身问道。
  “这是千载良机!”刘彻看着周亚夫的脸色说道。
  刘彻很清楚,无论是在诸子百家的问题上,还是在现在的国家经济政策和制度上,他都需要周亚夫的配合和合作。
  而且,必须跟周亚夫以及诸子百家、列侯官僚士大夫们谈判。
  双方自然各有底线和原则。
  就如现在,刘彻的底线和原则就是——目前的国家稳定和经济繁荣必须维系,必须保持。
  而周亚夫的底线……
  则不必去思考,直接代入史书上你所能见到的那一位位名臣的想法就可以了。
  对于一个真正的中国贵族和君子而言。
  必然是无法坐视,自己的同僚之中有人是商贾的。
  法家还好一些,法家虽然对于商人喊打喊杀,而且手段狠毒,但他们并不排斥与商贾共事——对法家来说,只要结果符合他们的预期,他们才不管过程呢!
  但,对其他人来说,则不是如此。
  特别是儒家。
  孔夫子以来的义利观,决定了儒家在对待商贾的态度上,是绝对的。
  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意思就是说,统治阶级特别是高层,必须以身作则,作为天下人的榜样。
  自身的道德修养必须Max,同时,还得做好其他方面的榜样。
  正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想当君子,就不能谈利。
  儒家的这种义利观,在刘彻眼里,只适合在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但肯定不适合在未来的资本主义社会。
  原因很简单——你特么敢不让资本家逐利?精神病人已经整装待发了!
  而在另外一个层面,汉室的国策,至少在现在还是以农为本,商贾是贱业。
  骤然之间,松绑了官员亲属经商——那不是在公然打历代先帝的脸吗?
  周亚夫亲近儒家的立场以及他自己本身的教育和认知,使得他无法认可这样的事情。
  但不要紧……
  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交易,什么都可以谈判,什么都可以妥协。
  玩文字游戏?刘彻最擅长了!
  儒家则更擅长!


第1402章 谈判(二)
  一直以来,刘彻秉政,一直确信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永远让自己这边的支持者,远远超过要收拾的对象。
  所以,他团结墨家、法家和黄老派打击和限制儒家。
  所以,他团结地主和军功贵族,对着士大夫官僚系统猛下狠手。
  所以,他团结其他支系诸侯王,对着齐悼惠王这一系往死里下手。
  所过之处,所有山头和势力,统统被削服!
  儒家的鲁儒系,朝野的士大夫清流和宗室里的齐鲁一系,统统被修理的生活不能自理。
  AOE甚至波及到了谷梁、思孟和官僚系统。
  这第二,刘彻深信,一切难题都可以通过妥协和谈判得到解决。
  到今天为止,这个世界上,需要他放下身段去妥协和谈判才能解决的事情已经不多了。
  而现在遇到的这个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
  刘彻为何要松绑这官员家属经商的禁令?
  答案很简单——事实上,哪怕他不松绑,也已经无法约束人了。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如今的局面下,形势下,国家再高喊“商贾贱业,凡士大夫贵族皆不得经商”有什么意义?
  地方上的官僚亲属,早就已经参与了商业狂潮了。
  皇帝劳资管的了当官的升迁任免,难得还管的了当官的家人亲属做生意?
  即使刘彻强力约束,严格律法禁止,人家难得不会换个马甲?
  家臣、奴仆、旁支,随便拿一个幌子,你能奈他何?
  显然,继续严格限制,已经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甚至极有可能让国家的公信力缺失。
  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因为假如国家继续执行之前严格得禁令,那么官员家属经商这种事情,就一定不会存在——假如存在,那么官僚系统一定会告诉你——陛下您看到的不是真的……
  刘彻在位还好,还可以压制和束缚。
  但,一旦有那么一天,刘彻不在了。
  没有了压制和束缚这些渣渣的人,用屁股想都能知道,未来汉家官场会何等的乌烟瘴气。
  什么冰炭敬、别敬、年敬、节敬什么的,恐怕就弱爆了。
  到那个时候,《卖炭翁》里的场景,恐怕会变成现实。
  官僚这玩意的下限,刘彻从来不敢高估!
  与其未来出问题,不如在一开始,就建立制度。
  当然,这制度的建立,要讲策略,要讲手腕,不能这么赤裸裸的告诉天下人——官员家属可以经商!
  那太Low了,也会让目前天下的士大夫接受不能。
  当然了,其实刘彻若可以下定决心,这个事情也是能够做成的。
  与天下为敌?单挑整个列侯、士大夫阶级?
  于他而言,其实已经没有什么难度了。
  无非就是杀人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皇帝只要握紧了刀子,就没有他干不掉的势力或者利益集团。
  文官士大夫集团很牛逼对不对?
  明太祖朱元璋杀他们杀到他们恐惧,杀到他们腿软。
  史书上甚至记载了宣化年间,还有官僚在恐惧朱元璋的屠刀。
  功臣贵族集团很强大对不对?
  历史上,数位帝王都曾经掀起了血雨腥风,将他们彻底清洗。
  哪怕是牛逼哄哄,曾经主宰了千年王朝更替,决定了世事变迁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也被武则天打的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但问题就在于,刘彻很清楚,他这么蛮干,在成本上他付不起。
  而且,他很清楚,这种法子只能爽一时,一旦他去世,被打压的集团就会反攻倒算,卷土重来,将一切变得更加糟糕。
  朱元璋父子一死,文官集团就卷土重来,不过二三十年,文官集团就借助土木堡之变,重新控制一切,然后变本加厉。
  武则天死后,大唐帝国的军权旁落,节度使崛起,而由于关陇军事贵族被杀的干干净净,于是,胡人节度使遍地都是,终于酝酿出了安史之乱,盛唐从此一去不复返。
  以史为鉴,刘彻知道,自己应该行事谨慎。
  “丞相在担忧士林舆论以及天下人的看法?”刘彻问道。
  周亚先是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拜道:“陛下,臣却有此忧,不过臣……本心上也是反对如此的!”
  这也是自然!
  中国上千年来,都是贱商。
  甚至连商人自己都鄙夷自己!
  想要人民接受“士农工商,四民平等”的概念?起码需要一百年以上的潜移默化。
  至于在现在,在世人眼里,商贾就是罪恶、卑劣以及奸诈的化身。
  这不能怪别人,纯粹是商人自己本身干的事情,太过于卑鄙!
  这就好比后世的犹太人。
  他可怜吗?
  当然可怜!
  但他的遭遇值得同情吗?
  NO!
  欧洲和美洲,数百年来深厚的反犹传统,难道只是人民群众闲的蛋疼,喜欢欺负人?
  看看犹太人在二战前和二战后的所作所为,你就会知道,他们之所以遭遇那样的灾难,只是因为他们曾经做的事情……
  你要知道,曾经,只差一点点,以色列这个国家,就可能出现在东北……
  同理,商贾们的所作所为,他们自己心知肚明。
  今日汉室,身家千万以上的巨贾,哪一个不是双手沾满了鲜血和罪恶的人渣?
  真要去查,一查一个准,所有人全部砍脑袋!
  是以,儒法黄老墨,诸子百家各派的主流,就没有一个不仇商的!
  当然,大家仇商的论点,各自不同。
  儒家是嘴上仇商,法家是实际仇商,黄老派则是单纯不喜欢商人,但也没准备将商人怎么样——只要商人不闹事,不犯法就好了。
  也就只有杂家,不怎么仇商了。
  所以,事实上,现在刘彻想解开官员家属经商的禁令,困难重重。
  但困难再大,还能大的过红朝太宗皇帝的改革?
  要知道,那可是一场不亚于改天换地的宏伟事业啊!
  望着周亚夫,刘彻解释道:“世人的担忧,朕知道,卿的担忧,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