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那些家里多少有些积蓄,至少有耕牛与铁器帮忙耕作的中小地主以上的家庭,才有余钱和闲情逸致来供养后代读书识字。
  而有这个条件的,目前天下,每一百户中,能有三四户,就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要是代国和右北平、上郡这种穷的连皇帝都不好意思收刍稿税的地方,一百户里能有一户,都可能是个奇迹!
  “所以,任重道远啊……”刘德在心中感慨着。
  怂恿诸子百家巨头们开山门教学,只是第一步,打基础的第一步。
  等他们教育出了足够的读书人,扩大了考举的基础后刘德就可以考虑建立一所或者数所国立大学,专门培养各行各业的精英。
  这样,差不多用五十年时间,应该能做到每年都给一百万民众扫盲。
  然后,汉室的征途就是星辰大海了……
  刘德也不是没想过,现在就搞什么大学。
  但没人啊!
  建立一所大学容易,找老师就难了!
  像现在成名的百家巨头,肯定不愿意屈尊到一个政府教育机构里上班,就算愿意的,也未必能接受与其他学派在一个学校里呆着。
  至少,现在的墨家和儒家要是放到一个屋子里,肯定是先分出个生死,再谈其他。


第229章 刘安要悲剧了
  刘德走回自己的坐位,先朝便宜老爹一拜,然后,才坐下来。
  “跟博士们说了什么呢?”天子刘启笑呵呵的低头问着刘德:“跟朕说说看……”
  刘德连忙躬身道:“正要禀报父皇!”
  “儿臣奉父皇之命,与诸位百家博士长者们谈了一会……”刘德出列,跪下来道:“父皇,夏有校,殷有序,周有痒,而我汉家无此教化之机构,因此,儿臣想呈请父皇,准许百家诸子各开山门,传授弟子,由朝廷对各派学苑进行补贴……”
  刘德将他与诸子百家巨头们达成的协议,一一复述。
  天子刘启听完,呵呵地笑道:“既然刘德你已经答应了博士们,那就放手去做吧,朕支持你!”
  这种事情属于典型的开支小但收益大的事情。
  作为当今天下的至尊,天子刘启显然比刘德更了解如今天下,每年都读得起书的人能有多少?
  最多一万人!
  一年两三千万钱的支出,对于朝廷来说,简直是九牛之一毛。
  但却可以收买天下人心!
  特别是地主官僚阶级的人心。
  同时还能让这些诸子百家巨头帮忙培养未来的官僚。
  怎么看都算赚大了!
  “朕这个儿子,果然不愧是朕选定的太子啊……”看着刘德,天子刘启心中也是自豪的。
  去看望一趟博士们,本来他不过是希望刘德过去跟当今天下掌握了士林舆论的巨头们打个招呼混个脸熟而已。
  哪里知道刘德这一去,不止收拢了这巨头的心——既然他们要办学苑,要拿朝廷的补贴,那么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这些一直游离在体制边缘的巨头们就算被收编了。
  就这一点,天子刘启觉得都足以表彰刘德了。
  更何况,还能收买人心。
  天子刘启毫不怀疑,这个政策推行之后,至少那些想读书,愿意读书上进的地主富商子弟,统统都会心向朝廷。
  吴王刘濞为什么能得到吴国上下支持?
  不就是他用着盐铁的暴利,来收买整个吴国三郡上上下下了吗?
  朝廷推行别的政策,刘濞还能用他的财富来与朝廷争夺人心。
  但是,刘濞的财富,无论如何都收买不了诸子百家的巨头!
  这些百家的巨头们,要是能被财富收买。
  朝廷早就干了!
  这么一来,就算是吴国内部,恐怕也会出现问题了。
  这是很简单就能推理出来的结果。
  吴国的年轻人要上进吧!
  但吴国地处南方,离传统的中原文化圈十万八千里,文学气氛向来不怎么浓郁。
  这些年轻人想要得到最好的教育,拜最好的老师,就得走出吴国,来到中原。
  这么一来,这些年轻人就会自动的被汉室影响,灌输一堆忠君爱国的思想回去。
  假如这样下去,用不了十年,吴国内部就要分裂了!
  “朕这个儿子,若是父皇还在,恐怕会很喜欢呢!”天子刘启想着。
  长安城的那些刘德类太宗皇帝,刘德从小就很受太宗皇帝的宠爱,刘德是太宗皇帝一手养大的等等流言,都是他下令放出去的。
  目的是给刘德造势。
  再加上章德的使命完成后,百姓们怕是立刻就要无比的同情和拥戴刘德了。
  当然,这还要看刘德的演技如何。
  若是演的逼真,说不定能让无数百姓愿意为之效死!
  “路是铺好了,就看你怎么走了……”天子刘启在心中道。
  同时,他轻轻的抚摸了一下自己有些饱胀的胃部。
  他的胃,情况不太好!
  胃为五谷转化之所,精气化生之地,乃是人之根本之地。
  而通常,胃一旦出问题,就再难好转了。
  天子刘启很清楚的记得,他的皇父,最开始就是从胃开始,身体不断恶化,只拖了三年,就去世了。
  他比起自己的皇父,年轻一些,身体也强健一些。
  但恐怕能拖的时间也不过四五年,甚至更短。
  “这四五年时间,朕要帮你扫清障碍,削平乱臣!”天子刘启看着刘德,心里想着。
  “继往圣之绝学,开天下之太平……”
  “朕也有此愿啊!可惜,时间不多了!”他将头仰在御座上。
  郎中令周仁曾经建议他完全的放弃治理朝政,将国事托付给丞相与九卿,以太子监国,然后,他安心静养一到两年,每天早睡早起,按时吃药,加强锻炼,就能延缓甚至祛除病痛。
  但他拒绝了。
  因为,他的皇父也拒绝过当时御医的类似提议。
  如今,他算是明白了自己皇父当年的选择了。
  “朕是天子,九五至尊,天上地下唯朕能作威作福,安可如妇人一般,为了活命,放弃权利,苟延残喘?”
  “子路说,君子死而冠不免!”
  “朕是天子!天子死而余威在!”
  这么想着,他的精气神就攀至巅峰,身体的所有不适全部不翼而飞!
  “你起来吧,去替朕见见将军们!”刘德只听到自己的老爹命令着:“条候周亚夫,弓高候韩颓当,曲周候俪寄,将军栾布,这些都是先帝留给朕的柱国大将!你以后要向这些将军多多请教,要多问将军们军旅之事,要好好学习!”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
  “诺!”刘德躬身一拜,这时候,穿越以来,两辈子,他第一次感觉到了他的父皇的父爱。
  这种感觉特别温暖。
  在这刹那,他甚至觉得以前老在心里腹诽自己的老爹,是有些过分了……
  刘德已经至少二十多年没有感受过了。
  “去吧……”天子挥挥手道:“朕也要去跟彻侯勋臣们好好谈一谈了……”
  既然来到这河东,身为天子,自然免不得要单独亲自接见河东河西河内的彻侯们。此三郡,是长安的外围屏障,也是汉家的粮仓和钱库。
  刘德拜别老爹,在两个宦官的带领下,来到了县衙中一个别院。
  将军们都被安排在这里。
  一进门,刘德就看到了,一副巨大的地图,被挂在别院的墙壁上。
  一个个代表烽燧与哨岗、军营的三角形在地图上被密密麻麻被标记出来,在地图的中心,所有三角形拱卫的地方,一个城市赫然显目的矗立着:寿春!——淮南王刘安的都城!


第230章 将军们,请写书吧
  “殿下……”见到刘德进来,将军们立刻躬身迎接。
  “诸位将军无需客套……”刘德走到那副地图前,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三角形,他问道:“诸位将军在讨论淮南国?”
  “是的,殿下!”中尉周亚夫站出来,道:“陛下收到淮南国丞相张释之密奏,淮南王刘安接见了吴王刘濞的秘使……所以陛下已经传召淮南王前来面圣了……臣等目前就是在讨论,万一淮南王不奉诏,朝廷大军的进军路线……”
  “这到底想要闹哪样啊?”刘德听着心里腹诽不已,在如今的局面下,刘安居然还跟刘濞眉来眼去,只能说,这个家伙真是不知死活!
  现在,汉室有宝鼎出现的这个利好。
  别说是刘安了。
  没看到连楚王刘戊都乖乖的安分守己,没去跟刘濞瞎凑合了吗?
  “好好的写你的淮南子,编纂你的山海经不就得了,非要跳出来……”刘德摇摇头,只能说,刘安这是作死啊!
  淮南、衡山、庐江这三个藩国,是目前天下最没有底气跟朝廷掰腕子的诸侯封国。
  原因很简单,这三王,是在先帝孝文皇帝十六年时被册立的,至今才不过八年时间。
  在那之前,这三国是属于现在的城阳王刘喜的封地。
  八年时间,就算是穿越者,自带系统老爷爷,恐怕也没办法跟长安掰腕子。
  所以,刘德也没怎么关心淮南国到底会怎样。
  刘德觉得,就算他借个胆子给刘安,刘安也不敢造次,只能乖乖的来河东,跪到天子脚下认错谢罪。
  否则,大兵压境,小小的淮南国,立刻就要被碾碎了。
  刘德更好奇,刘安来河东面圣,张释之会不会跟着来?
  按照制度,诸侯王朝天子,其国内的丞相与都尉、内史,都是要跟着随行,向天子汇报的。
  “也不知道我老爹是否原谅张释之了……”刘德在心里想着。
  张释之其实挺可怜的……
  为汉家辛辛苦苦做牛做马,忙活了十几年,结果最后到头来落得一个晚景凄凉,这也算了,连他儿子,孙子甚至曾孙,从此仕途坎坷,备受打压和排挤。
  张释之家族的悲剧程度,在整个西汉历史上都能排进前十。
  刘德很欣赏张释之,并不希望看到他最后有这么个下场。
  但是,这个事情,刘德是完全帮不了张释之的。
  只能是张释之自己去跟老爹解开这个恩怨。
  前世张释之及其子孙的悲剧下场,就是因为,他到死都没有在正式场合,正式得到天子的赞赏。
  底下的官员一看,好嘛,你家都得罪了皇帝了,于是,没有任何人敢亲近张释之的子孙,没有任何人敢提拔张释之的子孙,所有人都对张释之的子孙敬而远之。
  这是官僚的特性。
  因此,张释之想要避免他的悲剧命运与其子孙的悲剧,唯一的办法就是,得到汉家天子在正式场合的原谅和嘉奖。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办法。
  而这一次,淮南王刘安面圣,或许就是张释之最后的机会了。
  刘德觉得,自己有必要为张释之创造一些良好的条件。
  但周亚夫等人,却明显得到了天子的命令,也不管刘德有没有兴趣,拉着刘德在地图前,一一的为刘德讲解了,假如刘安不奉诏,朝廷大军会怎么行动。
  针对着不同情况,分析局势、刘安应对,与汉家军队的应变之道。
  刘德听了,感觉大为受益。
  这些知识是他前世所无法获得的。
  听完周亚夫等人的讲解后,刘德消化了一下,然后,看着站在他身旁左右的将军们。
  周亚夫的老爹是周勃,开国大将,战功赫赫,所以周亚夫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家学渊源和他自己勤奋好学的努力。
  曲周候俪寄,他的父亲是曲周景候俪商,他本人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