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4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青海地区第二大湖。
  也是后来的酒泉郡的战略要地,历史上汉室在此地设置了西部都尉所和西部障塞城。
  一旦汉军夺取此地,则可以控制住整个北山、疏勒河流域。
  更妙的是,从疏勒河溯源,可以直抵祁连山,甚至关闭星星峡通道,将整个河西变成汉室的盘中餐。
  只是……
  哪怕是从合黎山出发,汉军要抵达冥泽,也需要跨越至少一千里的路程。
  骑兵突袭此地,确实可以立刻锁死西匈奴主力西逃的路线,将他们堵死在居延地区。
  汉军轻骑兵能否具备如此远距离的奇袭能力?
  占据此地的汉军骑兵,又能否真的阻挡那些一想要逃命的西匈奴骑兵?
  这就是一个问题了?
  毕竟千里远征,完全脱离后方,又是在一个完全不熟悉环境的异域,一旦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军覆没。
  旁的不说,一个高原反应,就可能让汉军损兵折将!
  而那些亡命逃亡的西匈奴骑兵,更会考验汉军轻骑兵的意志与耐力。
  微微敲了敲扶手上的龙头,刘彻问道:“将军想带多少骑兵?”
  “两个轻骑兵都尉部和一个龙骑兵都尉部即可!”秦牧长身拜道,信心满满:“五千到六千骑,一骑双马,带足箭矢与干粮、药物,末将便可保证不让西匈奴一兵一卒逃回河西群山!”
  刘彻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将军便去准备吧……”
  秦牧的计划确实是可行的!
  拿下冥泽、端籍水,则西匈奴主力无路可逃,他们将被包围在居延地区等待末日。
  这很符合刘彻一贯以来的战略——要嘛不打,打就要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
  击败敌人,夺取土地,从来不是他的第一选择。
  他宁愿先放弃一些利益,也要优先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只是这样一来,被围的西匈奴主力可能会狗急跳墙,与北匈奴媾和,甚至直接带人逃往北匈奴……”刘彻颇为忧虑的道:“诸位将军有什么意见?”
  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特别是折兰部。
  且渠且雕难大约不会投降北匈奴,但折兰人就没有这个顾忌了,逼急了对方,带着兵马和牲畜、牧民,走马鬃山,经浚稽山前往幕北,托庇北匈奴。
  一旦放走了折兰人,就等于让北匈奴平白得到了一支一两万精锐的骑兵。
  更要命的是——居延地区和河西地区的羌人,可能都会紧随其后。
  这可是一股数十万人口的力量。
  未来汉室经略河西,若失去了这些劳动力,就要事倍功半。
  “陛下,可以请护匈奴将军在幕南沿着瀚海一带,做出要越过弓卢水的架势!”秦牧建议道:“吓一吓北匈奴君臣……哪怕吓不到,也可以吸引其部分兵力……”
  “至于居延之敌……”
  “末将建议,我军攻势应在末将所部出发后十日开始,如此可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秦牧的这个意见让刘彻和其他大将都是眼前一亮,周亚夫更是拂须得意,秦牧算起来也是他的学生之一,马邑之战后,他是第一批受训的武苑将佐。
  再没有比看到自己教出来的学生表现的如此优秀更让他高兴的事情了。
  “善!”刘彻抚掌道:“就依将军的办!”
  北匈奴?
  在刘彻眼里,其实是一群在战场上被吓破了胆子的怂货。
  别看句犁湖天天喊着要复仇,要变法,要学习越王勾践。
  但实际上……
  这货就是一个根本没有面对汉军铁骑锋锐的怂包。
  不然的话,去年的幕南战事,北匈奴骑兵就该成建制的出现在战场上了。
  而不是悄咪咪的怂恿幕南各部,甚至在现在还主动派人联络汉室,暗示共同围剿蠕蠕马匪。
  这不就是等于在告诉刘彻——别来打我,我很乖的?
  都不需要去想,刘彻就知道,一旦郅都所部摆出一副打算跨越弓卢水和瀚海的架势。
  北匈奴十之八九会缩卵。
  哪怕句犁湖不愿意,其他人也会“劝”他“以大局为重”。
  至少他不会主动去掺和到居延战事之中。
  最多派点杂牌去居延搞事,或者在浚稽山摇旗呐喊。
  就像幕南之事一般。
  有了秦牧打开思路,其他人自然也不甘落后。
  卫驰就道:“陛下,臣以为,一旦开战,我军轻骑可以迅速越过驹衍峡,沿途一切不管,直插马鬃山!”
  “只要夺下马鬃山,那么居延之敌的北逃之路也将被切断!”
  “臣举荐虎贲卫左都尉徐敢担任夺取马鬃山之将!”
  徐敢也立刻出列拜道:“末将愿立军令状,十日之内夺取马鬃山!”
  徐敢也是一员虎将,他是武苑山长程不识亲手提拔的年轻将官,是汉军之中出了名的猛将,高阙之战中,他随程不识、义纵行动,奇袭梓岭他是第一个登山之人,夺取鸿鹄塞他也是冲在前面的哪一个。
  随后拿下高阙、占领榆林,他的部队都是排头兵,是尖刀!
  刘彻自然批准了这个计划,任命徐敢为马鬃都尉,率轻骑兵三千,突袭马鬃山。
  ……
  这场御前军事会议一直开到当日子时,最终确定了整个河西战役汉军的战略。
  以歼灭和围歼西匈奴有生力量为战略目标。
  整个战役,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秦牧率细柳营轻骑兵突袭冥泽,然后徐敢率三千虎贲轻骑,穿插到马鬃山。
  这是最艰难,也最考验汉军执行力的。
  但只要成功,则居延之敌的西逃和北窜之路都将被堵死。
  除非北匈奴不要命了,拉出其主力,来到河西救援。
  那……就可能还有些棘手。
  但,倘若如此,北匈奴既然敢赌,那刘彻也愿意奉陪,他会将内库的全部黄金储备拿出来,同时下令关中和三河地区、北方郡国进入总动员。
  拉出灞上军、棘门军、虎贲卫、羽林卫和细柳营的全部主力以及北方郡国的代国、北地、陇右精锐,集结起一支超过二十万的庞大兵团,与之在河西决战!
  到那个时候,北匈奴来了,就不要走了!
  正好一劳永逸,解决匈奴!
  只是,匈奴人应该没有这个胆色。
  所以,排除了北匈奴全力来援的选项后,只要汉军达成第一阶段的作战目标,战役的第二阶段随之开始。
  卫驰将亲赴合黎山,主持战役。
  以虎贲卫和羽林卫的胸甲骑兵为中间,以灞上军、细柳营和其他各部精锐为尖刀,汉军将在广袤的居延地区,将敌人分割包围。
  最终全部歼灭在居延!
  这次战役的计划和作战部署,在刘彻眼中,已经有点像是后世的辽沈战役了。
  夺取冥泽和马鬃山,就是东北野战军拿下锦州,关门打狗的那一招。
  只不过,与东野相比汉军现在的优势和敌人都无法当年的东野对手相比。
  是故,战争是必胜的!


第1617章 诸夏时代
  元德九年冬十二月甲辰。
  细柳营驻地细柳谷。
  嘹亮的军号响彻整个军营,秦牧带着他的军官团,阔步走入校场。
  细柳营如今已经今非昔比,经过元德八年整整一年的改编,细柳营如今已经升格为细柳军。
  其将主也成为了汉家自卫将军和太尉官废弃后第一个常备将军。
  经过整编后,如今细柳军全军拥有两万七千人的战力!且是汉军第一支纯骑兵野战军!
  全军分为六部十二都尉。
  每部之下下辖两个骑都尉,每个骑都尉指挥两千骑。
  这样就保证了,细柳营任何一部兵力,都可以在战场上,压倒匈奴的任意一个万骑,具有战场主动权。
  除此之外,细柳军内部的组织结构也进行了重大调整。
  为了适应骑兵时代的作战需求,细柳军的骑兵组织,从过去汉军惯常的部曲仕伍之制,改成了如今的队团旅部之制。
  以百骑为队,两队为一团,五团为一旅,两旅为一都尉,两都尉组成一个作战单元。
  如此,军队结构和组织得到大大改善,尤其是有利于骑兵展开作战后的组织和指挥。
  经过这次改革后,细柳骑兵在战场上,将会以整团整团的组织作为作战单位,每一个团之间彼此守望、协同。
  在冲锋之时,气势恢宏,让人胆战心惊。而在细柳军内部,新的战法也被研究和探讨了出来。
  并在秦牧、卫驰和其他汉军名将、元老的主持下,编纂了一本《细柳操典》。
  将军队大小事务以及各种临敌应对手段,统统用文字和条文的形势,强行灌输到每一个军官的脑子里。
  能不能理解、吃透,进行举一反三,那是一回事情。
  但能不能记住,能不能在战场临敌之时,产生条件性反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反正,细柳军现在已经形成了早中晚都要背诵和复读《细柳操典》的制度。
  每五天,各部上级都要抽查一次、考核一次。
  都尉考核旅校尉,旅校尉查团司马,团司马检查队率。
  根据规定,都尉考核校尉,校尉不及格,都尉要向将军请罪,甚至还要去未央宫谢罪,校尉考核团司马,司马不合格,校尉得写检讨书,还得在全旅当众宣读,深刻检讨,检讨自己督促不力,宣明不严之罪。
  至于团司马手下的队率,但凡出现不及格的人,那团司马就得被架起来当众抽鞭子了!
  之所以要罚上级而不是惩罚下级。
  这就与汉军,尤其是细柳营内部的气氛有关系了。
  汉军各部,皆是以子弟兵、生死刎颈之交等等足以托付生死、妻儿的铁杆关系组成的。
  一部骑都尉之下的各级军官,通常都是用兄弟昆仲、家臣家兵、结义兄弟、发小、同乡等等构成自己的骨干。
  这种关系导致了,作战之时,下面的士兵和军官,会因为同乡感情、兄弟义气以及恩义等感情而拼死作战。
  也使得,在实际上,处罚上级,远比处罚下级更有威慑力!
  自己的兄长、恩主因自己之故,而被处罚,受到惩处乃至于留下污点。
  但凡有点良心的,都会愧疚,都会悔恨。
  然后知耻而后勇!
  至于,要是下面的军官故意要给上级下绊子?
  堂堂都尉/校尉/司马,帝国的栋梁,却连自己下面的军官都拉拢不了,都笼络不住。
  这样的蠢蛋,上了战场,肯定是去送人头!
  所以,趁早回家种田吧!
  细柳军也丢不起这个人!
  如今,在集结的是细柳营最精锐的三个骑都尉部。
  六千健儿全副武装,抬头挺胸,一动不动的站在校场之中。
  仅仅是他们组成的这个庞大队形,就足以让人毛骨悚然。
  数千大军纹丝不动的站在寒风之中,不发一言,远比任何高昂的誓言和激|情的演说,更让人心悸。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有着钢铁军纪的部队。
  更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
  秦牧看着这支部队,也是感慨万千。
  他虽非细柳营出身,属于空降而来的外来户,对细柳营的感情没有他身边的将佐们深厚。
  但能够指挥并与这样一支强军并肩作战,守望相依,秦牧感觉与有荣焉!
  作为将主,秦牧自然是彻底而全面的深入了细柳军的改革改制之中。
  他很清楚,这支军队的潜能有多大。
  假如说,改制之前的细柳军的作战能力是一,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