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为统治者,他心里的潜意识深处,对于一切可能的叛贼和逆臣,都有着十倍戒心。而商人们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根本不会刘氏的忠臣,只是一些被利益驱动的家伙。
  但无盐氏居然敢放那么高的高利贷,最后还本息全部收回。
  这就让刘彻多少忌惮关中的商人。
  这几天,刘彻恶补资料,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譬如说,此时,商人们虽然会跟官僚勾结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
  但是,他们却还没进化到给官员干股和分红的程度。
  一般来说,这些商人只是按季度孝敬一些钱帛给他们的关系户。
  因而,刘彻暂时还不用担心,动了这些商人,会出现明代的晋商集团和盐商集团那样的疯狂反扑。
  也就是说,这些商人,虽然背后都有着保护伞和靠山,但那些保护伞和靠山,并不一定会真的站在这些人一边。
  答案很简单,没有干股和分红的话。
  那张三可以孝敬,李四也同样能孝敬。
  官僚们犯不着为了每年固定的孝敬而赔上自己的前途、名声和乌纱帽。
  这与明代的晋商集团和浙商集团在明代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
  毕竟,自己的东西跟别人的东西,那是两个待遇!
  这么想着,刘彻心里就有底了。
  诚然,关中的几个大家族跟宫廷和朝野有着紧密的联系,年年岁岁也都有着大量的财富被孝敬给宫里和朝廷的大小官员。
  但是,这样的利益纽带很脆弱。
  一旦风声不对,立刻就会有大批官员断尾求生,甚至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对原本孝敬他的商人,大打出手。
  就如前世小猪发布告緍令后,大批大批的过去的商人家族纷纷破产。
  却没有一个当官的站出来为商人们说过一句公道话。
  不可能会出现明代那样有人稍微一动商人,立刻大批的清流跳出来大喊:不与民争利。
  是以,说实话,刘彻真要豁出去了,绝对能把整个关中的商人和世家洗一次!
  杀他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只是……这事情固然做起来是很爽的,但爽完之后怎么办?
  不值得!
  刘彻是太子,跟这些商人是两个不同阶级的人。
  犯不着为了商人搭上自己的政治声誉。
  你要知道,当初刘彻的老爹在长安街头一棋盘砸死了吴王太子,到现在,朝野还在有人悄悄议论这个事情。
  毫不夸张的说,此事将成为刘彻老爹一生的污点。
  而且,关中是刘氏的基本盘。
  维持关中的繁荣和稳定,符合刘彻自己的利益。
  他没必要把坛坛罐罐都砸破了,平白的让别人看了笑话去!
  但是想清楚这些了,心里就有了底气,不会畏手畏脚,也不会瞻前顾后。
  刘彻此刻看着跪在他面前的八十多个男子,眼神之中自然就带上了居高临下的感觉。
  仿佛跪在他面前的这八十五人不是人,而是蝼蚁。
  刘彻想了一下措辞,正要开口,这时候,王道忽然过来凑到他耳边禀报:“殿下,长公主来了……”
  刘彻闻言,神色微微一怔。
  刘嫖?
  她来干什么?
  刘彻瞬间回过神来,对着擅权们拱手道:“诸位,请稍后片刻,孤有点私事,去去了来!”
  然后,刘彻就在王道的带领下,朝着前门的客厅而去。
  一边走,刘彻一边问道:“长公主可跟你说过是什么事情吗?”
  这也是刘彻奇怪的地方。
  此时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长辈是轻易不会去晚辈家里的。
  因为那是对自己和后辈的双重不尊重。
  “回殿下,奴婢也不知道,长公主没有说……”王道低着头道:“只是,长公主带了一个操着山东口音的男子一起来的!”
  “山东?”刘彻狐疑了一下,这时候的山东,当然不是指的后世的大山东省。
  所谓山东指的是太行山以东的广大地区。
  大概包括了后世的华北和华南地区。
  跟后来的山东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在此时,山东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关中人骂娘怎么说来着?
  山东蛮子!
  不过,在此时操着山东口音的人未必就是华南或者华北的人。
  概因秦汉交际之时,天下人口迁徙互通,从前是楚国的后来可能变成了关中人,譬如袁盎家族。
  从前是秦人的,现在可能变成了蛮夷藩国,譬如南越赵佗。
  总之先去看看就知道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刘彻缓步走进客厅,然后,就见到了馆陶长公主刘嫖领着一个陌生的男子,坐在客厅的一角,有说有笑似乎在谈论什么。
  刘彻扫了一眼那个男子,仅仅只是这一眼,刘彻就感觉自己的氪金狗眼已瞎。
  这个男子全身的衣服一眼就能看出来是用上好的蜀锦编制而成,仅仅他身上的那套衣服就起码价值数万钱。
  另外,他的腰间佩着两块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的美玉。
  除此之外,刘彻还注意到这人的袖子上的图案是用金丝绣成的。
  一句话概括,此人只差没在脑门子上写下:我是土豪,这四个大字。
  “他不是关中人!”刘彻立刻就联想到了这一点。
  关中狗大户虽多,但处在天子脚下,谁敢这么招摇逛市,那无疑于自寻死路。
  “大概是那个地方的暴发户吧……”刘彻心里猜测着。
  如今汉室天下,正是中国工商业蓬勃发展的时候。
  不知多少人趁着这个机会,完成了财富的积累。
  后世一本货殖列传,就从一个侧面写就了此时工商业的繁荣景象。
  整个中国从南到北,从草原到山陵,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没有蓬勃发展的工商业。
  以至于贾谊、晁错等人纷纷疾呼,要弱末强本,并且纷纷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策略和政策。
  刘彻没有多想,径直朝刘嫖躬身行礼,问道:“姑姑今日竟然有空来小侄这里,可是有事情?”
  这时候,原本正与刘嫖说话的那个男子,立即就出列,躬身一拜。
  刘嫖却是跟着站起来,呵呵一笑,道:“太子啊,姑姑这次过来,就给太子介绍一个人……”
  刘嫖努努嘴,指着地上跪着的那个人,道:“此人是蜀郡临邛的程郑氏,姑姑想着,或许他能帮太子解决一些麻烦,索性就带过来了,太子应该不会怪姑姑自作主张吧?”
  说着刘嫖就呵呵的笑了起来。
  刘彻摇摇头,心里面其实是哭笑不得的。
  刘嫖这个人啊,就是有时候常常会干出一些二货的行径。
  刘彻就记得她前世养养小白脸什么的也就算了,居然还把小白脸带出去给小猪看……
  搞笑的是,最后,这位汉室的馆陶大长公主,竟然在死后与那个小白脸合葬在霸陵。
  只能说……
  刘氏多奇葩,刘彻已经习惯了。
  只是,刘嫖却是给刘彻出了个难题啊!
  这人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商人!
  汉室可不是战国时期的列国,商人什么的随随便便的出入宫禁,传出去,刘彻少不得要被人非议!
  但人都已经带来了,刘彻还能怎么着?
  脸上露出一丝略微难看的笑容,刘彻勉强拱拱手,道:“请起来吧……”
  那人闻言,倒也不客气,立刻就站起身来,竟然还大着胆子抬头打量起刘彻来了。
  这让刘彻感觉即好笑又好气。
  这人的这些行径,让刘彻不由自主的就将之跟后世的煤老板联系了起来。
  但旋即,刘嫖刚刚说的话在他脑海里回忆了起来。
  临邛程郑氏?
  这不就是卓文君他爹一生的死对头吗?
  什么时候这人居然跑来关中了?
  不过,程郑氏可是真正的狗大户啊!
  前世之时,刘彻听闻,有人将其与卓王孙、齐国的刀间等人并列为当世最有钱的大贾。
  据说家资几十亿,拥有上千人的奴仆,出行比拟国君,买卖做到了南越那边去了……
  重要的是,对刘彻来说,程郑氏也好,卓氏也好,都是接下来将要去接触的人物。
  因为这两家掌握了当今最先进的铸铁和冶铁技术!
  国之大事,唯祀与戍!
  谁掌握了铁,谁就拥有发动战争的能力!
  说起来可笑的是,程郑氏和卓氏的财富和买卖能做到这么大。
  其实是吸了汉室朝廷的血,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当初,天下最大的冶铁和铸钱商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彻的皇祖父的亲信心腹邓通。
  别以为邓通只会拍马溜须,倘若只是那样的话,他怎么可能长期的霸占一代明主的崇信?
  在宠臣的背后,实际上邓通就是刘彻的皇祖父太宗孝文皇帝放在民间的耳目兼钱袋子。
  当是时,天下铸钱,一半是吴王刘濞所铸,一半是邓通在蜀郡所著。
  能把买卖做到那么大,还能跟吴王刘濞掰腕子,邓通的能力和手腕,岂止是等闲?
  除此之外,邓通还是当时少府和皇室在蜀郡的全部产业的负责人。
  他的名下,除了数之不尽的矿山、盐池之外,还有着规模庞大的冶铁作坊。
  仅仅是刘彻从少府档案中所看到的。
  最高峰时,邓通在蜀郡拥有和掌管着上百家大小不一的作坊,年出铁四五十万斤。
  可现在,那些作坊居然缩小到了不到十家,年产铁不过四五万斤。
  短短两年时间,整个蜀郡的汉室皇室官营作坊在没了邓通后立刻跳水。
  这种事情,说出去鬼才信!
  而与此同时,程郑氏与卓氏的财富和作坊却是火箭一样的膨胀了起来。
  到现在,这两家年产铁起码三十万斤以上。
  刘彻想起了史记中的记载:致之临邛……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
  这是对卓氏财富与权势的描写。
  从这短短几句话的描述中,卓氏的财富已经披露了冰山一角。
  即以卓氏拥有一千个仆人计算。
  汉室律法规定,奴仆的人头税,按五算征缴,一算一百二十钱,五算六百钱。
  即卓氏一年光是奴仆交税就是六十万钱!
  顶一个食邑三千户的彻侯一年的租税了!
  但现在刘彻关注的不是这个事情。
  而是……
  刘彻笑呵呵的看着程郑婴,问道:“先生自临邛来,可知滇南诸番如今可安在?”
  程郑婴闻言,忍不住脸一抽搐,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事实上,不管是他程郑婴的铸铁买卖,还是卓王孙的买卖。
  都需要大量的人口,挖矿冶炼!
  之前,邓通有皇室做靠山,有的是刑徒和赘婿来开山冶炼,死了也不心疼!
  可轮到他跟卓王孙做着这买卖了。
  那就问题来了。
  蜀郡总共就那么点人口,根本不够支撑和负担他与卓王孙的冶铁大业。
  怎么办?
  有道是穷则变,变则通。
  临邛所在靠近滇南诸夷。
  在秦代,鼎盛时期的秦军,威压整个西南,当是时,西南诸夷全部曾臣服秦军的弩箭之下,秦始皇在位,为了拓展对西南地区的控制,于是开凿了五尺道,更向那些中原政权之前所没有涉及的空白地区派遣了官吏,进行了初步的控制。
  那时候,秦国威压天下,谁敢不从?
  西南各国全部战战兢兢,臣服于咸阳。
  可惜,十几年后,偌大的秦国轰然倒塌。
  汉室建立以后,为了有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