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用水力来锻压这种技术,对此时的工匠来说,还是太超前了一些。
  但没关系,只要舍得砸钱,舍得花时间,总能研究出来。
  而且,这个东西只要研究出来,就能带动整个汉室的科学水平向前跨越一大步。
  与之相关的水车、水力磨坊都可以应用其中一些原理。
  出了甲观,刘彻想了想,只靠张汤一个人去负责技术攻关,终究是不太合适。
  张汤也并不是吃技术饭的。
  他最多可以做个统筹兼顾的上司。
  但是,与工匠们沟通,集思广益,拿出解决方案,还是墨家最厉害!
  可惜,此时的墨家,对官府是能避则避,很少有人愿意出仕。
  “杨子重……”刘彻嘴里念叨着这个名字,想着他前世的容颜,于是,就对王道吩咐:“派人雒阳东市,找一个叫杨毅的商贾之子,记住,此人今年大约二十二岁,表字子重,最是善于摆弄器械,把他给孤请来长安!”
  王道虽然不知道太子为何这样吩咐,太子又是怎么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的。
  但没关系,奴才就是干这种活计的。
  于是他跪下来道:“诺!”
  此刻的杨毅,其实说老实话,刘彻本不想这么早召唤他的。
  因为,那个前世的墨家技术能手,此时,技术水平还没锻炼出来,并无前世那样的水平。
  但没办法,手底下缺乏这样的人。
  杨毅那人不管怎么说,也是正经的墨家嫡系子弟,对于技术问题,有着天生的天赋。
  将他请来长安,主持水力锻压技术的研发,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
  ……
  两日后,东都雒阳。
  一个年轻人赤着脚,在院子里摆弄着许多器械。
  他紧张无比的注视这些奇形怪状的机械,嘴里念念有词:“我墨家先圣说三表,我这发明,若能成功,当可有大功有世,而我也当能留名青史!哈哈哈哈……”
  他握着拳头,大喊着:“动起来吧,木鹰!”
  然后就转动一个奇怪的木质构建。
  咔嚓咔嚓,那个奇怪的器械开始动了起来。
  然后,啪的一声,散了架子。
  年轻人失望万分的长叹一口气:“哎,又失败了……”
  自从他十八岁那年开始,他就立志想要制造出一个类似当年公输班那样的奇物,一个可以飞天的木鸟。
  可惜,一而再,再而三的遇到了失败。
  这时候,一个妇人从院子前面走过,见了此情此景,皱了下眉头,显得无比厌恶。
  “杨信,你也不管管你阿弟吗?”这妇人叉着腰对跟在她身后一个有些畏畏缩缩的男子道:“成天就知道摆弄这些器械,这些年费了多少钱?”
  那个叫杨信的男子只能憨厚的陪着笑脸,劝慰着妇人:“细君,别生气了,都是一家人,再说了,父亲大人不也没什么吗?”
  “哼!”那妇人狠狠的一扭腰,道:“迟早这个家要被你那个天杀的阿弟给败掉!”
  但她却也没什么办法。
  这个家,当家做主的,可是公公。
  而那个公公,对于小儿子杨毅,可是宝贝的不得了,别说杨毅天天这么在家里捣鼓那些奇淫巧技,就算是要摘天上的星星,恐怕也会纵着他了。
  想着这些事情,她就觉得非常委屈。
  笃笃笃!
  这时候,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谁啊!”这妇人本就心情不好,听到这毫不客气的敲门声,顿时就来了火气,言语上自然没有半分客气。
  她上前,打开院门,顿时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住了。
  只见门口站着一大堆全副武装的士卒。
  当先一人,这妇人还认得,乃是雒阳城里分管东市的官员,好像姓王。
  平时见了她,这个姓王的是恨不得将她吞进肚子里的。
  但此刻,这姓王的却是满脸堆笑,一脸媚笑的对她,还弯着腰陪着笑。
  妇人吓了一跳。
  最近市面上可闹得慌慌张张的,又是吴王叛乱,又是官军进剿,城里头还有着吴国的密探在活动。
  “难不成,我家惹上麻烦了?”这妇人瞬间就吓得手足无措,连忙道:“各位,来寒舍有何事?我家大人出门经商去了……若有事情,请晚些再来……”
  “杨张氏,你家二郎可在家?”当先那个姓王的却是笑着问道。
  “二郎?……”杨张氏牙齿都有些大颤了,门口这些全副武装的士卒,让她想起一个很不好的事情。
  “难道说是二郎的事情发了?”她只觉得自己的双腿都在打摆子了。
  墨家的人,官府可是很不待见的!
  但下一刻,那王姓官员的声音却将她从深渊中解决出来:“杨张氏,快快去将你家二郎喊出来,长安来了贵人,指名要请你家二郎去长安享福,做大官呢!”
  长安?做大官?享福?
  杨张氏瞬间就换了一张脸,拿捏了起来,扭着腰,朝着里面喊道:“叔叔,叔叔,有长安来的贵客找你!”
  一旁的杨信看了,都有些目瞪口呆。
  这妻子,什么时候对自己弟弟如此和颜悦色过?
  但随即他也反应过来了。
  自己的那个傻弟弟,这次怕是要飞横腾达了吧?
  雒阳这地界,四通八达,种种传闻与故事,杨信也都听说过。
  于是,他也连忙帮着喊起来:“阿弟,阿弟……”
  弟弟发达了,自己这个做哥哥的,也能跟着沾光不是?


第320章 陷落与对策
  刘彻忙于种田攀科技的时候。
  前线的棘壁城,却已是摇摇欲坠。
  吴楚联军猛攻棘壁已经将近八天了。
  这八天,棘壁化身为绞肉机,数万人在此丧命。
  此时,棘壁的城楼已经是千疮百孔,整个城市,几乎所有的砖瓦结构的房屋都被拆掉,用做军械来防守。
  棘壁城前的护城河,也早已不能发挥作用了——死尸与各种残破的攻城器械堵塞了护城河。
  仗打到这个份上,不管是吴楚联军也好,梁军也罢,都有些心力憔悴了。
  这时候,各种暗流涌起。
  在吴楚联军的营寨中,几个楚国的将领悄然聚在一起商议着。
  “听说,王上没死,还在长安……”一个校尉小声的道:“吴王这些日子驱使我等楚国子弟,在棘壁城下送死,就是意图消耗我楚国实力……”
  这些天,不是傻瓜,都瞧出不对了。
  攻城的主力,除了开始三天是裹挟的民壮外,余下的,都是楚军作为主力。
  而吴王的吴军,却是作为督军,列阵于后,美其名曰助战,但实际上,人人皆知,这吴王在消耗楚军的力量,特别是那些忠于楚王的军队。
  原先,吴楚联军一路势如破竹,虽然不能利益均沾,但楚军也着实获得了不少好处。
  但此时,随着棘壁城下的血战,楚军死伤惨重。
  最起码有一万多彭城子弟再也回不到家乡了,这对于本乡本土的楚军来说,触动极大。
  最重要是,在战争中,死掉的都是忠于楚王的军队,而那些早早投靠吴王,表了忠心的,却没有太大损失。
  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吴王刘濞,是在借棘壁来消耗楚军。
  这样若还能忍,那就不是人了!
  更何况,这些楚军将校中,还藏着许多长安的钉子,此时,还不知道鼓动人心,离间,那就太蠢了!
  “我这有一封休候的亲笔书信……”见到将校们都有些意动,那个校尉掏出一封帛书,悄悄的道:“休候在信中说了,王上确实遇刺,但刺客乃是吴王所派,现在,王上还好好的在长安呢!”
  那封帛书被人传递着看了一遍。
  其实,楚王没死的传闻,这些将校早就有所耳闻了。
  吴王虽然极力封锁消息,但这种事情,岂是能被轻易封锁的?
  因此,大家人人都听说过了,只是一直没被确认而已。
  此刻,听了那校尉的话,想着过去几日被驱使着送死的经历,许多人心里那原本早已经消逝的“忠君思想”再度蠢蠢欲动起来。
  只是……
  一个校尉道:“吾亦有所耳闻,只是我等现在皆为叛军,纵有心效忠楚王,徒之奈何?”
  这时候,最初那个校尉立刻压低声音道:“诸君,可能还有所不知吧,太尉周公已经到睢阳,带着天子诏命和王上手书,只要我等能拨乱反正,一切,既往不咎!”
  “果真?”许多人顿时心肠开始热起来了。
  原本,顺风之时,跟着吴王抢钱抢粮,花天酒地,对长安自然没有什么认同感,就连楚王,也就那么一回事。
  但此刻,随着朝廷大军到来,棘壁又如绞肉机一样,搅进了无数人命。
  楚军里,许多人都开始不看好吴王了。
  连一个棘壁都打了八天还拿不下,那睢阳呢?雒阳呢?长安呢?
  一旦天下勤王大军汇至,光靠那十几万吴军,能成什么事?
  当年韩信用兵如神,还不是被天子说杀就杀了,英布英明神武吧,还不是死在了东瓯人手里。
  这吴王估计也悬了!
  这么想着,一时间,整个楚军营寨,都是人心浮动。
  上层的军官想着拨乱反正,下面的士卒,也开始思念故乡了。
  对楚人来说,跟着吴王,担着这么个反贼的名头真是不好受。
  还是回彭城家乡比较好。
  不是说王上屁事没有吗?
  我们还打个毛啊!
  ……
  而在另一侧的睢阳,情况又有不同。
  棘壁一战,就像一个绞肉机,将整个梁国的军队都搅了进去。
  数万苦心积攒下来的军队,在棘壁这个绞肉机里,只见进去,没看到出来的。
  无数的府库积蓄,更是流水一般的流了出去。
  梁王刘武这些日子也没心思吟诗作赋了。
  整天就对着地图,研究来研究去。
  同时,不经意间,一个想法,如同魔鬼一般在他心头萦绕不去。
  “寡人不过是梁王而已,这长安得失,与寡人何干?不若放了吴楚军队过去?”虽然刘武很清楚,他的这个梁王与长安,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长安的天子不是他的皇兄,他这个梁王也当不下去,甚至可能被杀。
  一如当年诸吕一样。
  吕氏里也不是没有好人。
  但,一朝大厦将倾,管你以前做过什么,统统都被杀掉了。
  甚至就连不过十三四岁的少帝兄弟以及吕氏那些在襁褓中的婴儿,也是一个不留。
  况且,事情都到了这个份上,再考虑这些,确实已经没用了。
  看着地图,刘武长叹一声:“棘壁是守不下去了,是时候让张羽突围了!”
  “这周亚夫……”刘武摇着头:“寡人一定要去皇兄哪里告你一状!”
  在刘武看来,若是周亚夫此时挥军南下,棘壁未必会落到现在这样的局面。
  可惜,周亚夫大军到了睢阳后,居然就来跟他这个梁王打了照面,然后就缩在昌邑不动了。
  这几天,刘武所得到的报告居然是朝廷的军队,来救援梁国的周亚夫十万大军,在昌邑挖起了壕沟,做出一副坚壁清野,死守的模样。
  而且,周亚夫还遣使来通告他:“大王但坐睢阳,臣守昌邑,勿使吴逆一兵一卒,走脱梁国!”
  这是什么话嘛?
  “到底是寡人坐天下,还是皇兄坐天下?”刘武越想就越气愤。
  但却也无可奈何。
  这周亚夫,出了名的犟脾气,当年先帝都拿他没办法!
  当天,棘壁梁军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