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风险,窦广国不敢冒。
  说到底,他终究是老了,再不复当年之勇。
  于他而言,稳稳妥妥的过完这剩下的日子,闲暇之时,修炼修炼,吃几粒金丹就好了。
  没必要再冒险。
  不然,万一郅都捅了篓子,刘彻这个太子可以躲进太子宫里,他却要再次面对朝野沸腾的舆论了。
  刘彻不明白窦广国的心思,但看他神色坚定,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毕竟,窦广国是他的长辈,是窦太后的亲弟弟。
  从来没有晚辈强求长辈为自己办事的道理。
  况且,窦广国能应承他处置窦全,就已经是开明无比了!
  想想建丰同志的遭遇,刘彻就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
  最起码,没被人用扫帚赶出去……
  看看天色,刘彻恭身道:“倘若老大人没有教诲,那小子就先行告辞……”
  窦广国起身,道:“老臣送送家上……”
  “老大人请留步……”刘彻连忙道:“小子自行离去即可,打扰老大人清修,是小子的不是……”


第364章 宣达司
  出了章武候府邸,刘彻又去了一次馆陶长公主府。
  比起窦广国,刘嫖应付起来,就简单多了。
  在刘彻递上一纸帛书后,刘嫖立刻就答应去做窦太后的思想工作。
  出了馆陶府邸,已是人定时分,长安的宵禁早已开始,所有居民区以及商业区的街道与坊市的门禁都已经落下。
  偌大的长安城,只余下未央宫与长乐宫中的点点灯火还在闪烁,其余地方,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刘彻回头看了看一直送他送到门口的陈午,拱手道:“姑父大人请留步!”
  心里却是百感交集。
  这次为了收买刘嫖,他可是下了血本了!
  那纸他交给刘嫖的帛书,正是以太子的名义,上奏天子,请求增加馆陶长公主汤沐之地食邑户数的奏疏。
  对付刘家的女儿,这一招,是见效最快,效果最好的一招。
  当年,刘肥都是靠着这一招,从吕后的爪牙下捡下一条命!
  其后,无数人学习刘肥,而且屡试不爽!
  “一千户,嘿嘿……”刘彻在心里冷笑了两声:“一个姓窦的郡守的命,也不过值一千户而已,也不知道东宫那位太后,倘若知道了此事,会是高兴还是伤心?”
  对于刘嫖的贪婪之性,刘彻也感到有些厌烦了。
  心里面更是琢磨着要不要找个借口,干脆早点跟陈阿娇把婚事办了?
  他实在有些担心,陈阿娇被她的这个恐怖的老妈给带坏了!
  ……
  时间转瞬而过,眨眼,就到了二月。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快,长安城里,也隐隐有了些绿意,渭河两侧的柳树枝条开始发芽了。
  长安城的居民们,开始三三两两的聚集在河岸两侧,或闲聊或观赏,一波波嘴炮政治局,相继成立。
  老百姓们对未央宫和长乐宫的动向,永远有着十二万分的好奇心。
  而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居民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在户外活动,八卦党的规模不断扩大。
  比起担心说错话而被问罪甚至吃官司的士绅贵族,一般的平民百姓,只能用胆大妄为,四个字来形容。
  从对战败的吴楚两国怎么个处置法,一直到赵王刘遂的命运,甚至宫里面的隐秘,几乎就没有长安百姓不敢议论的。
  他们甚至不需要在私底下议论,也不需要避讳他人。
  有些胆子大的百姓,便是当着巡逻的卫兵的面,也敢高声议论这些事情。
  但,让八卦党们喜出望外或者说意想不到的是。
  刚到二月,他们又多了一个可以八卦的谈资了——廷尉赵禹忽然弹劾河南郡郡守及新成县县令渎职,滥杀等十项大罪,御史大夫晁错第一时间跟进。
  一时间,风云激荡。
  而市井之中,更是什么样的流言都开始出现了。
  有人说,这廷尉和御史大夫怕是皮痒的难受了,居然连窦家都敢惹?这下子,东宫怕是要震怒了!
  东宫一怒,天子也未必能扛得住!
  但事情的发展,超乎八卦党们的预料。
  面对朝臣的弹劾,东宫居然连一句话都没有说,诡异的保持了沉默。
  甚至有人还有鼻子有眼的说什么太后与天子同游上林苑,期间并无谈及政事。
  这下子,长安八卦党们的好奇心被彻底的撩拨了起来。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向以护短出名的东宫太后面对朝臣对自己家族成员的弹劾熟视无睹?
  于是各种各样的猜测和桥段,在市井横飞。
  面对这样的局面,即使是刘彻,也有些心惊肉跳。
  想想看,即使是两千后的天朝,尚且有着删帖、拘留等手段对付那些吃饱撑着没事干,成天盯着政治局八卦的键盘政治局成员。
  那在这西元前,八卦党们乱议论,岂不是要被躲猫猫了?
  但结果,刘彻很诧异的发现,啥事都没有……
  尽管市井八卦满天飞,但内史、廷尉以及御史大夫衙门,就好像瞎了聋了。
  对百姓的议论,好像完全看不到一样……
  当然,也不是真的看不到。
  最起码,当某些贵族也想参与一把时,相关人员立刻就被请去内史衙门或者廷尉衙门喝茶了。
  各管事的衙门不管老百姓们瞎议论,刘彻却不能不进行一些相应的准备。
  要是真的放任这些家伙到处打听,真的摸出了刘彻这个太子夜访章武候和馆陶长公主,只为对付窦全的事情来,那就麻烦了。
  刘彻决定尝试引导一下八卦党们议论的方向。
  毕竟,连孔子这个几百年前的人尚且都知道,民可使,使之,不可使,由之。
  舆论这个东西,向来都是堵不如疏。
  类似天朝那样粗暴的删帖,或者汉室这样对民间议论放任不管,完全放羊,都是不可取的。
  宣传工作,是很重要的!
  于是,刘彻一纸令下,一个名为宣达司的机构在太子宫里挂牌成立。
  作为一个新的太子机构,整个宣达司成立之初,拢共就三个人。
  司曹令吏,由主父偃来担任,另外,司马相如跟一直以来闲着没事干的周远成为了宣达司最初的两个令丞。
  除此之外,整个宣达司就没有其他人了。
  虽然结构简单,但,这个新机构的权力却大的惊人。
  它可以在得到太子准许的情况下,动用所有太子宫的一切力量,最重要的是,它直接听命于太子刘彻,直接向太子负责。
  单单就是这一点,便让许多人眼红无比。
  谁不知道,直接对太子负责等于可以时常打着汇报工作的名义去见太子?
  于是,很多在太子宫里自认为“怀才不遇”的舍人以及其他杂官,都开始积极的常常找借口,去找主父偃等人拉关系,旁敲侧击的打听情况。
  而宣达司成立后不久,长安的八卦界的议论,开始出现了人为导向的迹象。
  舆论不再去议论为什么东宫太后不干预这事情或者是谁要对窦全动手这样敏感的事情。
  大家都开始咬牙切齿的痛骂起了窦全。
  因为,有人将窦全的详细罪行给披露了出来。
  百姓嘛,总是痛恨贪腐的,基本上没有人会对贪官污吏抱有什么好感。
  对于廷尉和御史大夫站出来惩处窦全这样的贪官,老百姓们更是报以热烈的掌声。


第365章 微服(一)
  长安的八卦党们群情激奋时,刘彻却偷偷的拉了自己的胞弟刘阏,一个太子一个河间王,兄弟俩换了套便服,在十来个便衣卫兵的保护下,悄悄的跑出了长安城。
  时隔半年多,汉家储君再次玩起了微服私访的把戏。
  其实,刘彻最近当宅男当的挺开心的。
  在幕后操作,让他颇有些快感,而且,身为监国太子,他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少府的人才和东西往自己家搬。
  许多原本计划中的工作,顿时突飞猛进。
  甚至就连水车项目都出现了重大突破,解决了好几个技术难点,几乎,可以肯定,在春耕开始前,可以在上林苑进行试点。
  至于更加简单的土法水泥,则已经制造出了第一炉试验品,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最起码,有水泥可用了!
  这让刘彻整天乐得都合不拢嘴,心里也宽慰了许多。
  这次之所以要跑出来郊游。
  最主要的原因是刘彻听到有人议论,他这个太子,恭礼守节,临朝渊嘿,举止有度,有先秦遗风。
  这话虽然是好话。
  但听在刘彻耳里,却是另外一番滋味了。
  想当年,刘彻的皇帝老爹做太子时,三辅地区成天鸡飞狗跳。
  当时,皇帝老爹,还有现在的梁王刘武,已故的代孝王刘登,梁怀王刘揖,号称关中四霸。
  这四兄弟的胡闹,甚至还惹来了当时的丞相张苍,被张苍管教不是一次两次……
  是以,刘彻当时就呸了一声,赶紧拉上刘阏出来找祸闯。
  不然,要是这好好学生当久了,却被皇帝老爹认为“不类己”那岂非悲剧了?
  再者说,出来散散心,到农民家里做客,去山上围猎,兴致来了,冒充龙傲天,狂扁几个不知好歹的地主豪强勋贵子弟,也是不错的嘛。
  至于安全问题,这个就完全不需要担心。
  在关中,刘家的地盘上,武器管制相当严格。
  汉室实现的是类似后世米帝那样的武器管制制度,民间可以合法持有刀剑猎弓等武器,但是强弩硬弓甲胄,却是高压线,谁碰谁死!
  而刘彻的随行卫兵,却都是南军的好手,不少人甚至还跟匈奴人打过照面,装备也豪华无比。
  便装下面就套着一件皮甲,随身带着的是少府出产的武器,从刀枪剑弩一直到堪称大杀器的大黄弩,应有尽有。
  除此之外,一支三百人的骑兵,一直吊在刘彻屁股后面三四里的地方,伪作巡视,实际是奶妈和保姆,这支骑兵做好了随时给太子擦屁股的准备!
  兄弟两个出了长安城门,一路向北,循河而上,朝着渭河南岸的五帝庙疾驰而去。
  因为刘彻听说,五帝庙附近,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传统的祭神活动。
  届时,会有大概四五万民众聚集在五帝庙前,祈求今年风调雨顺。
  据说太常和太仆的高级官员也会参与。
  甚至有时候,汉家天子也会御驾前往主持。
  可惜,在灞水附近,刘彻被堵住了。
  刘彻骑着马,望着前方的情况,回头对刘阏道:“快跪下恭迎法驾罢!”
  只见前方的直道上,一辆由六匹白马拉着的撵车,缓缓的碾过直道。
  这撵车采用汉室皇家崇尚的黑色漆装,撵车左右,上百的宦官,身披孝带,高声唱诺,数十名骑士拱卫左右,在这撵车身后,身穿着两千石服饰的官员,跪立在撵车身后的驷车之中。
  撵车上黑色的天子冠袍迎风招展,十二道旒珠左右摇摆,仿佛真有一位天子正在巡视他的国度,他的江山。
  “太宗孝文皇帝衣冠出巡,黎庶恭迎,百官见礼!”撵车上,一位年老的宦官用着低沉的声调唱诺着,声音飘向四方,在山谷回荡。
  刘彻与刘阏以及随行的随从,自然早就跪到了道路两侧,直到这盛大的车队消失在视线之中,才敢站起身来。
  “哎……难怪当年项羽见了秦始皇,就生出要取代的心思了……”刘彻心中暗道。
  当此之世,讲究的是侍死如奉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