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确实实是一篇上等文宣。
  刘武看完,爱不释手的道:“陛下,此赋,臣心喜不已,还请陛下,为臣引荐这位司马先生,臣要与之秉烛夜谈,讨论诗赋文章!”
  “皇叔既然有请,朕相信,司马相如闻之以后,必定欣喜不已!”刘彻笑着道。
  对付刘武,放司马相如出来,确实是个不错的招数。
  但,这一招最多只能让刘武高兴。
  而不会真正消弭来自刘武的威胁。


第386章 欲先取之,必先与之
  “朕与皇叔许久未见了,有许多话想跟皇叔说,皇叔倘若不嫌弃的话,请与朕同车返回长安!”刘彻一脸“真诚”的看着刘武,提出了邀请。
  刘武闻言,微微愣神。
  虽然先帝在时,他就已经享受到了与天子出则同车,入则同塌的待遇。
  但,刘彻毕竟是个侄子,终究隔了一层。
  而且,刘武也觉得,在这个事情上,他得矜持一下。
  于是,连忙道:“陛下厚爱,臣愧不敢当,臣德薄……”
  他还没来得及客套,刘彻却哈哈大笑一声,直接拉着刘武,就上了撵车。
  一切都显得很自然。
  在外人看来,这是天子亲近梁王,敬重梁王,褒扬功臣的行为。
  在刘武看来,与皇帝同车,本就是他一直享有的待遇。
  在东宫那边看来,这样的事情,更是值得鼓励和褒扬的。
  东宫太皇太后,一直在做着刘彻与刘武这对叔侄亲爱和睦,欢欢喜喜的美梦。
  只有刘彻自己心里,才清清楚楚。
  这只是一场秀而已。
  梁王刘武,即使对刘彻的皇位没有任何威胁,刘彻都会准备,对其下手。
  换了谁当皇帝,看着自己统治的国家里,居然有梁国这么大的一个块头,横在地图上,心里都会跟猫抓了一样。
  更何况,梁国的位置太重要了。
  地处中原腹心,进可以直趋雒阳,扣关函谷,退可以隔绝南北,割据一地。
  在当初,吴楚等国诸侯势力庞大,咄咄逼人时,梁国是长安的屏障。
  如今,当吴楚灰飞烟灭,南方诸侯王完全不再拥有对长安进行挑战的势力后,梁国就变得扎眼了。
  这就跟后世,大毛还没千古的时候,米帝与天朝,那好的就差穿一条裤子了。
  但大毛一作古,天朝就变得扎眼了。
  而且,更让刘彻这个皇帝坐立难安的是,梁国经过吴楚一战后,军事实力陡然提升。
  本来,梁国地处中原腹心,军队常年没有什么实战经验,不过纸老虎一只。
  但,经过吴楚磨砺后,梁国军队,已经属于所有诸侯王军队里,战斗力最强的一个。
  更麻烦的是,之前,为了对抗南方的吴楚集团,汉室一直在鼓励梁国武装起来。
  梁国的府库里,堆积着数十万的军械。
  其中包括了,本来禁止向诸侯国扩散的大黄弩、连弩、斩马剑以及床子弩等等。
  不把梁国的武装解除了,刘彻自己晚上睡觉,都会睡得不踏实。
  可问题是,怎么才能解除梁国的武装,让刘武心甘情愿的跳坑?
  这就是考校刘彻挖坑技术的时候了。
  好在,刘彻有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他的皇帝老爹。
  前世,皇帝老爹给刘武挖的坑,他一辈子也没跳出来。
  回忆着前世刘武在皇帝老爹挣扎的情景,刘彻嘴角微微一笑,心道:“没道理朕连照样画葫芦都不会!”
  嘴上却道:“皇叔,朕已经在宣室殿摆好了接风宴,到时候,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也会到场,朕还请了昔日皇叔在长安时的故友、老师等一同到宴!”
  刘武闻言,嘴巴都笑得合不拢了。
  尤其是,当他想到,可以见到那些过去的老同学、老朋友以及老师时,心里头更是激动得直颤抖。
  当年项王不就说过,富贵不归乡如衣锦夜行吗?
  纵使高皇帝,功成名就,也依然要回沛县老家显摆吗?
  人生在世,倘若不能炫富夸耀一回,那就太失败了!
  刘彻在一边冷眼旁观刘武的神情,心中却是笑了起来。
  这一招,是他从后世学来的招数。
  想要让刘武这个文青飘飘然起来,同学会这种设定,肯定是少不了。
  “嗯,朕再加一把火吧!”他悄悄给王道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即心领神会的向一直站在撵车外面的义纵与剧孟宣旨道:“陛下有诏,起驾回宫!”
  于是,庞大的天子卤薄与同样庞大的梁王车驾,一同在直道上转了个弯,朝着长安城而去。
  当御驾踏上直道时,刘武就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
  只见,从长安到渭河的直道两侧,每隔十步,就矗立着一位全副武装,手持长戟的士兵。
  这些士兵,就如同一个铁塔一般,沉默寡言的矗立在道路两侧。
  只有当撵车经过时,他们才会单膝跪下,以军礼拜道:“陛下万岁,梁王万胜!”
  一声一声,声闻八百里,余音萦绕在旷野之上。
  让刘武的心里,比吃了蜂蜜还甜。
  更让他内心舒坦的是,每隔一里,还有一些被组织起来的百姓,拿着鲜花和瓜果,站在驿站旁边,见到仪仗就跪拜着齐声高喊:“皇帝万岁,梁王万福,大汉江山万万年!”
  更有人奢侈的用麻布拉出了条幅,挂在道路两侧的树上。
  刘武特别留心的看了。
  那些横幅上的标语,肉麻的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譬如有一条横幅上就写着:圣天子临朝,四海升平,贤王入朝,天下安康。
  另外一条上则写道:皇帝加惠,黎庶尽欢颜,梁王行义,黥首也感恩。
  相比之下,刘彻则是面不改色,对这一切坦然受之。
  这次迎接梁王,既是想给刘武挖坑,更是刘彻想看看,文宣工作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至于宣传标语肉麻怕什么?
  宣传工作,最要不得的就是害怕肉麻。
  说句实话,政府的宣传,本来就是说给底层不识字,不懂政治的农民听的。
  至于那些读书人,知识分子,精英阶级,基本上,没几个人会相信政府的宣传标语。
  而农民,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唬弄的人。
  想当年,天朝政府一句“计划生育好,国家来养老”,忽悠了多少人?
  结果呢?
  刘彻对现在汉室的宣传工作要求也不高,只要能达到后世天朝的战五渣一半水平,就心满意足了。
  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最起码在行动上,还是达到了。
  “陛下……”刘武忍了许久,终于忍不住问道:“这会不会有些逾越了?”
  刘彻微微一笑,道:“逾越?皇叔严重了,皇叔有功社稷,受些尊崇,这是应该的,且,这些都是民间自发的行为,朕也不好说些什么……”
  民间自发行为?
  刘武是打死都不信的。
  但有了这个台阶,他也开始心安理得的享受这一切吹捧和夸耀。
  谁不喜欢被众星捧月一般围绕着呢?
  谁不喜欢被人拍马,何况还是一个皇帝拍马?
  刘武这时候,看着刘彻这个皇帝,真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可惜,他忘记了一个事实。
  自汉朝建立以来,所有与皇帝同车而行的诸侯王,全部没有好下场。
  赵隐王刘如意,与惠帝刘盈感情亲密,刘盈为了保护刘如意,时刻陪伴在其左右,甚至就是更衣(WC)都让刘如意跟着,结果,刘盈不过离开片刻,回来一看,刘如意就已经死在了宫中。
  淮南厉王刘长,作为刘邦最小的儿子,他因为是吕后抚养长大的,所以活过了吕后时期,到了太宗孝文皇帝即位,又因为是唯一在世的兄弟,备受宠爱。
  太宗孝文皇帝下令,刘长可以使用一切天子的仪仗,准许他出入称警,行文称制。
  刘长一锤子杀了辟阳侯审食其,甚至连丁点的处罚都没有。
  于是……他后来绝食而死!
  现在,当这种超越了惠帝对待刘如意,太宗孝文皇帝对待淮南厉王刘长的待遇,落到刘武身上时,刘武甚至没有半分的警惕。
  他的心中,只有得意与自满。
  这种自满与得意,在刘彻的下一句话出口后,更是达到了顶峰。
  刘彻是这么说的——“朕已经制诏少府,赐皇叔天子旗,许皇叔用驷车,出入宫禁,无所阻拦,皇叔臣子中宦、侍、卿等,皆列汉宫籍,著于竹帛,使下竹符,一如汉臣,江山社稷,朕与皇叔共治之!”
  然后,刘武就只感觉,自己的心脏怦怦怦的跳动着。
  江山社稷,朕与皇叔共治之。
  这句话,就像天底下最动人的话。
  让刘武难以把持。
  甚至就是去年先帝说:千秋万岁后,传位梁王,也没有让他这么激动过。
  但刘彻,却在心里偷笑了起来。
  天子旗、驷车什么的,倒是真的。
  但什么与刘武共治天下?
  这种鬼话,也就骗骗刘武这个文青而已。
  刘彻深知,想要跟皇帝老爹那样,轻松的解决梁国这个大块头。
  他现在的力量,力有不逮。
  他没有皇帝老爹那样先天的优势——假如刘武不是心甘情愿的放弃梁国的武装力量,那么,他就不可能在顶着太皇太后的压力下,能跟皇帝老爹一样,轻描淡写的通过打压、征调、抽兵,将梁国二十多万军队解决。
  老祖宗们早就说过了,欲先取之,必先与之!
  当然了,刘彻不可能让刘武在长安拥有任何对朝政的发言权。
  但是,虚荣一类不值钱的玩意,刘彻就可以大把的朝刘武撒了。
  总之一句话,现在,先把刘武捧上天再说!
  对付类似刘武这样的诸侯王,老刘家有着一整套完整的流程与步骤。
  死在这一招上的人,可不仅仅是几个诸侯王,就连后来曾经废立过皇帝,权倾朝野的霍光,也被这一招玩的欲仙欲死!


第387章 殖民(一)
  梁王刘武风风光光的进了未央宫。
  在外人看来,刘彻这个皇帝侄子,对皇叔梁王,真可谓是掏心掏肺,就差把皇位让给梁王了。
  一日之内,刘彻连下三诏。
  首先,赐天子旗,许驷车,许梁王出入称警。
  然后,又命少府录梁王大臣名讳于宫籍,许梁王随行,如汉臣一般,进出宫闱。
  又赐梁王钱一千万,金五千金,御剑五柄。
  这样,梁王刘武,至少在出行的仪仗与享受上,可以媲美皇帝了。
  这三道诏书一下,刘彻立刻就把太皇太后哄的开开心心,连胃口都一下子变好了,当天晚上,她甚至吃了两碗米饭……
  至于刘武,更是飘飘然,几乎都忘记自己是谁了?
  特别是,当一大堆旧日故友,曾经与刘武一同读书的贵族子弟等等,纷纷出现在刘武的接风宴上,与其把酒言欢,共议往昔后。
  这位大汉皇叔,一下子就沉迷了。
  他每日与这些昔日旧友,老师、同窗,一同在上林苑里游猎,嬉戏。
  闲暇下来的时候,他就与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人,畅谈诗赋,纵论文学。
  小日子过的不要太舒坦。
  以至于,刘武都快忘记了,他来长安要干嘛……
  他的臣子中,野心勃勃之辈,如羊胜,公孙诡,为此头发都愁白了。
  这两人屡次劝谏刘武。
  可刘武正风光得意,哪里听得进去。
  且以刘武的个性,一次两次,他还会做个样子,虚心接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