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许多人的生命可以被再次拯救!
  前提是,只能小剂量的使用,而且,必须严格控制次数。
  但是……
  “呵呵……”
  “控制的了吗?”
  “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谁能阻止?”
  刘彻非常清楚,那些闲得无聊的贵族们,假如发现了这个东西,会怎么对待它?
  看看现在的人参就知道了。
  魏晋时期,可不缺吃了五石散,连自己都不知自己是谁的“风流名士”。
  “传朕的命令,把这几盘花,放到未央宫的兰台上,没有朕的许可,敢有接近此物百步距离者,杀无赦!”刘彻踌躇许久,最终也还是没下定决心,只能将这些花还有它的种子,全部放到只有他这个皇帝才可以进去的兰台,更下了严令,禁止一切靠近和查探者。
  对刘彻来说,这花,如它的外表一样,即美丽诱人,又危险无比。
  他有心想学杜邦,但又怕控制不住。
  只能暂时先搁置到一边。
  不过,在转身的那一刻,刘彻忽然想道:“话说,倘若将此物制成蜡丸,然后招募一批夷狄敢死之士,待其上阵时,分发此物……”
  人类的战争史上,使用兴奋剂的次数,数不胜数。
  没道理和尚摸得,贫道就摸不得?


第394章 展示肌肉(一)
  次日,早朝之时。
  匈奴正使须卜雕难,就带着他的使节团,迈步走进宣室殿这个汉朝的中央权力核心。
  “外臣大匈奴当户须卜雕难,敬贺汉皇帝登基!”须卜雕难恭身下跪,以匈奴的礼仪伏地一拜。然后,就拿出一封木牍所著的国书,呈递在手上,站起身来,道:“此我主大匈奴撑犁孤涂亲笔所书之国书,呈与皇帝御览!”
  刘彻挥了挥手,一位宦官立刻跑下去,将那国书,接过来,然后,转交到刘彻手上。
  刘彻拿着那木牍,扫了一眼。
  如史书所载一模一样,匈奴人的国书,长曰一尺二寸,宽也差不多。
  抬头第一段文字,就是嚣张无比的——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
  这样的国书形制,是中行说那个汉奸教匈奴人搞的。
  目的是为了羞辱汉室君臣。
  但,俗话说的好,出来混,早晚要还的!
  历史上小猪,后来就报了这一箭之仇!
  他不止在战场上狠狠的教训和报复了匈奴人,更在外交国书上,将匈奴君臣羞辱的体无完肤。
  小猪是这么说的——南越王头已悬汉北阙,今单于能战,朕自将待边,不能,则南面而称臣,何苦远走亡匿漠北寒苦无水草之地,毋为也!
  更戏剧性的是,匈奴人的单于,早被打破胆子了,连半句硬话都不敢放,就那样眼睁睁的看着传信的汉使大摇大摆的离开单于庭!——伊稚斜以后的匈奴单于,可谓一蟹不如一蟹。
  乌唯那个软蛋一度曾经想干脆投降算了,且鞮候更加不堪,居然说出了“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明摆着把自己放到了汉室藩臣的地位。
  刘彻不认为,他三世为人,有着汉室两代天子为他打下的坚实无比的基础,又有着臣民的支持,拿着这么好的一副牌,还打不出小猪那样的牌局出来!
  所以刘彻也懒得去看国书的具体内容了,他微微一笑,道:“请贵使转达朕对匈奴单于的问候……”
  现在,匈奴的军事力量远超汉室。
  汉室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刘彻很清楚,现在还不是开战的时机。
  所以,表面上的客套和礼节,他还是会的。
  须卜雕难微微欠身,道:“外臣代大匈奴撑犁孤涂,多谢皇帝问候!”
  话虽然说的很客气,但那态度,却是嚣张无比,只差没把鼻孔朝天了。
  看的殿中的大臣人人怒目相对。
  刘彻却是挥挥手,不以为意——假如换位思考,他是匈奴人,见了老对头家里面新上台的是一个十几岁的毛孩子,他也会这样。
  不为别的,只为了试探那个毛孩子的城府和性格。
  类似这样的战略试探,史书上屡见不止。
  便是后世天朝与米帝之间,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故意挑衅式试探,为的就是摸摸对方新上台的那位大统领(总书记)到底有几把刷子。
  说实话,这次匈奴人是派出使团而不是军队来试探,已经出乎刘彻的预料了!
  刘彻本来都已经做好动员关中及边郡民兵应对匈奴入侵的准备了。
  既然匈奴方面不想动刀兵,刘彻自然欢迎之至。
  当然,刘彻深知,一位的软弱,只能让人认为你好欺负。
  只有展示肌肉,才能吓阻战争!
  所以,他给这次的匈奴使团,安排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接风宴。
  刘彻微微笑道:“贵使来得正好,朕明日将于上林苑观兵,贵使不妨与朕同去!”
  自打墨家开始重新为汉室效力后,刘彻已经借着杨毅网罗了近百名墨家子弟。
  这些人,与少府的机器一结合,立刻就爆发了空前的效率。
  到今天为止,墨家的学者们在少府的工匠以及军队将领的帮助下,已经成功的发明两种新式武器,并改进了汉室多种在役主战兵器。
  其中就包括了大黄弩和连弩这两种威名赫赫的武器。
  按照刘彻的命令,这些新式武器将首先在南北两军开始装备。
  这段时间,正好有一个南军的司马已经完成了换装。
  七百把陌刀,五百副连弩,因此展开的火力,将告诉所有敢于挑衅汉室的人,你们这是自寻死路!
  须卜雕难闻言,自然不会拒绝这样一个近距离观察汉室军队的情况。
  他于是恭身道:“皇帝有请,外臣不敢拒绝!”
  刘彻哈哈一笑,道:“那么贵使就先回去休息吧,明天,朕会让人来带贵使去上林苑观摩的!”
  这么好的一次展示汉家肌肉的机会,刘彻自然不止请了匈奴人。
  他还请了目前在长安的真番王、马韩王以及其他小国国王。
  除此之外,刘彻还特别没有节操的邀请了另外一支“匈奴”使团。
  当然,在安排上,刘彻将这两支使团做了有效的隔离,基本可以确定,双方谁都没有机会与对方接触。
  “诺!”须卜雕难恭身一拜,罕见的说了一次汉语。
  待得须卜雕难一行退下去后,刘彻一挥袖子,将那封匈奴国书,往地上一砸,极为愤怒的道:“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勃逆,太宗、仁宗两代先帝忍辱负重,今日匈奴再辱朕之颜面,昔者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朕誓必令匈奴人知道,什么叫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是他这个皇帝必须要表的一个态度!
  汉人刚烈,尤其刘氏天子更是如此!
  当初,刘彻的皇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撕毁和亲协议,悍然入侵,这位天子亲被甲胄,发三辅兵,置三将军,又以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屯于渭北,征集了一千辆战车,骑步兵十万,太宗孝文皇帝御驾亲至渭北,教训士卒,慰问官兵,激励鼓舞军民的斗志,甚至,他还坚决要御驾亲征。
  要不是薄太后拉着,汉匈在当年就全面开打了!
  因而,对刘氏来说,继承太宗孝文皇帝遗志,向匈奴讨还血债,就是政治正确,即使是最坚决的主和派,也没法子在这个问题上设置障碍,最多说些什么实力不济,不该跳起战端或者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为之的屁话。
  因而,刘彻此话一出,主战派们自然是嗷嗷叫着,鼓舞不已。
  便是主和派们,也只能劝道:“陛下暂息雷霆之怒,此刻,还不是开战之时……”
  刘彻看了一眼大臣们,心知,这个戏演到这里应该是刚好,再演下去就要过犹不及了。
  于是他道:“朕知道,所以朕才要忍辱负重,然,有朝一日,朕,必亲执匈奴单于问罪于朕阶前!”
  这不是嘴炮,而是一个政治信号。
  刘彻完全就是想借此告诉长安的贵族们,都给朕去读兵书,练武艺吧!
  整天斗鸡走狗,小心上了战场,有命去没命回!——汉室与后世王朝一个截然不同的特征就是,一旦发生战争,作为最顶级的贵族列侯们,必须上阵杀敌。
  这是一传承自先秦时代的传统。
  是以,列侯们再怎么草包,基本都有过军旅经历。
  即使是出了名的三代单传,以病秧子闻名天下的平阳侯曹家,在小猪时期,也是披着甲胄上阵了。
  馆陶太长公主刘嫖的儿子成蟜,现在就已经在北军中担任起一个都尉的官职了。
  太皇太后窦氏的族人,也都是在军队中服役过的,甚至有不少窦家人本身就是现役军人。
  譬如南皮候窦彭祖,不久前刚刚从长乐宫卫尉职位上卸任。
  现任大将军窦婴更是确确实实的现役军人。
  上层的贵族,都如此尚武,底层的民众,是个什么情况,想想都知道了。
  这才是为什么,汉独以强亡!
  刘氏王朝,本质上,就是一台战争机器!


第395章 展示肌肉(二)
  翌日,天色刚刚放白。
  义纵就已经起床了。
  他习惯自己穿衣,自己洗漱,自己做饭,自己整治行装。
  即便他今日已经身为大汉奉车都尉,位列天子近臣,家姊又贵为天子宠妃,他也依旧不改本色。
  义纵虽然年轻,但少年时的苦难,使得他比其他多数成年人还要稳重。
  他默不作声的穿戴好甲胄,对着铜镜整理了一番仪容,然后,系上佩剑,便出门坐上马车,朝着武库而去。
  当义纵抵达武库时,武库的库房前,已经站满了士兵。
  这些士兵,就是他麾下所管辖的北军精锐。
  总计是三曲的编制。
  因为是北军,编制相较边关满元的部曲,缩水了一大半。
  但每曲也编有五百二十人。
  每曲辖三屯,屯下有队,队下设什,什下辖伍。
  这套军事编制制度,是承袭自秦军,经受过无数次战争考验的科学配置,部曲屯队什伍,层层配置。
  几乎已经臻为这个时代最合理的制度。
  今上即位后,就以他义纵和剧孟为两个支点,直接掌握两支北军的精锐宿卫部队。
  尤其是他义纵麾下的这支部曲,本身就是未央宫的天子宿卫部队。
  不久前,天子更亲自下诏,为义纵统帅的这支部队命名为“羽林卫”。
  意为“为汉羽翼,如林之盛”。
  经过这两个月义纵的调整和筛选,如今,这羽林卫辖下一千五百余人,全部都是从南北两军甚至是灞上的野战军,陇右的驻屯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干士卒。
  每一个卫士的身高都不低于八尺,俱是勇武忠诚,淳朴忠厚的良家子。
  而良家子在汉室,只代表一个意思——地主阶级的子弟。
  这些士卒中,家中条件最差的,也有两三顷土地!
  因而,这些士卒,才有如此素质。
  义纵下了马车,然后,再整理一下仪容——自从跟随周亚夫出征回来后,义纵的一举一动,都带了些周亚夫的影子。
  周亚夫为人倔强,治军严整,严于律己,更严于律人!
  经过周亚夫调教后的义纵,对军容军纪最为看重。
  等义纵整理好自己的仪容,确认无误后,才精神抖索的走进武库前的校场中。
  见到义纵到来,一千五百余名站的笔直挺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