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地方官员拥有对屯垦军的管辖和治理权力。
  而且,屯垦军的所有军官不允许在军中占有任何土地。
  作为补偿,当屯垦军解散后,所有屯垦军官可以选择回乡担任亭长、廧夫或者县衙的官差乃至于县尉等官,或者可以全家移民关中。
  只是响应的,这个移民计划的投资也是很大的。
  不同于过去的授田,官府把土地和田宅交割给农民,就可以等到收赋税了。
  屯垦军在最开始的一两年,几乎就完全是汉室自己出钱在搞。
  移民们路上的开销,递到目标后开垦土地、营造堡垒和村庄的经费,几乎都要朝廷支出。
  以计划中目标第一期十万移民每人五千钱的经费计算,那就是五万万钱,相当于汉室一年财政收入的一成。
  而且,当第一期移民在度过第一年的适应期,整个政策被证明确实可行后,紧随而来的,将会是多大十五期,跨度十几年,总数多达百余万的庞大移民计划。
  倘若所有移民都要朝廷来负担支出。
  这国库根本撑不住!
  但是……
  当刘彻说出,所有屯垦军都归丞相府指导,而且,计划书中明确提出,所有军官都由退役士卒担任后,且屯垦军十年到期后解散时,军官们可以按照各自职位大小和功绩回乡担任基层官员或者迁居长安这样的优惠。
  周亚夫就知道,这个计划,他不支持,也得支持,支持了还要支持!
  答案很简单。
  周亚夫只要敢否决这个计划,明天,听到风声的关中无地农民和退役士卒就敢去尚冠里的长平侯府堵他周亚夫家的大门。
  尤其是关中农民,那可是连天子都敢骂的主!
  周亚夫苦笑一声,他知道,自己这是跳进了天子挖的坑里了。
  再想想之前王道那么轻易就道出了天子召见他的意图的话语。
  周亚夫哪里还不明白,天子这是在拿着移民计划,逼他同意盐铁官营。
  “陛下果然是圣天子啊!”周亚夫苦笑一声:“难怪许多人都说,今上有太宗孝文之风!”
  当年,太宗皇帝可不就最善于用一件事情逼着臣子们去同意另外一件事情?
  但他能怎么样?
  作为军方出身,且有着浓厚军方背景的丞相,周亚夫不能也不可能拒绝屯垦移民军这样对军队带有明显善意和好处的计划。
  除非,他周亚夫愿意自绝于军队,周家子子孙孙都不再入伍,不再统军!
  不止如此,他周亚夫还要背上全天下百姓的谩骂!
  汉室百姓,盼望授田,如大旱的庄稼渴望雨水滋润一样。
  授田,是天下无数失地农民和贫困百姓心中念念不忘的美好事物。
  在汉室,天子没有提出授田,那就罢了。
  但天子若提出授田,而因为臣下反对,导致无法授田,那全天下的怨望就全部都要集中到那个臣子身上了。
  没有人能抵挡住全天下的怨望。


第479章 中央集权(一)
  “丞相可有意见?”刘彻一脸真诚的看着周亚夫问道。
  对于周亚夫,刘彻根本就没想过可以凭借一个移民军管的计划就能让他低头。
  假如周亚夫如此轻易的就能低头,那他也不是周亚夫了。
  在汉室历史上,周亚夫就像一个格格不入的异类。
  他最终甚至为了坚持原则,绝食而死。
  这样的人,又岂会因为利益交换而妥协?
  刘彻选择先谈移民,其实只是希望周亚夫能听进他在盐铁问题上的分析和论据而已。
  不然,要是对方连听都没听,就先入为主了,那么,就算说干口水,估计也没什么作用。
  周亚夫踌躇了一会,心里面无数个念头闪过。
  老实说,盐铁官营还是私营,朝廷准不准民间铸钱,商人阶级的存在性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对于汉室的列侯阶级来说,完全没有影响。
  列侯们的经济来源,最大的一块,还是封国的食邑租税。
  他们与商人的关系,也不怎么密切,顶多,就是与关中的大户们有些交情。
  至于关东诸地的商人们……
  汉室五十余年宽松的经济金融政策,使得关东商人们也不怎么需要朝廷大佬的庇护。
  对于大商人们来说,既然我给了钱,朝廷未必照顾我,不给钱,朝廷也未必打击我,那我为何还要把口袋里的小可爱拿去给别人?
  所以,汉室前中期的商人们一方面在作死的道路狂奔不已,另一方面,却没有人去经营朝廷的势力和收买保护伞。
  他们在汉室黄老派无为而治的呵护下,财富与土地急剧增长。
  直到儒家和法家上台,磨刀霍霍的时候,他们才想起来要找保护伞,但可惜已经晚了。
  临时抱佛脚,只能是被人当猪宰!
  所以,周亚夫现在在考虑盐铁的问题的时候,基本就没从商人们的角度去思考。
  商人们是死是活,与他没有关系。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仰或者未来两千年的中国,绝大多数时候,官府和主流舆论是拒绝承认商人的地位和贡献的。
  市籍之人,贱户而已,下三滥的玩意,也好意思姓赵?
  甚至,连商人们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
  过去五十年,无数商人发达后,想的不是洗白商人的名声,而是费劲心思的,花费巨额资金,将自己的子弟后代送到长安,送到皇帝身边伺候,希冀能混个官身。
  一旦自家子弟混出头来了,那全家上下,立刻弃商,花上大半身家,在长安置业落户。
  因此,对周亚夫来说,此事的关键在于:盐铁官营后,会不会引起天下动荡?
  要知道,关东诸侯们,十个有九个是靠着盐铁利润过日子的。
  动了诸侯王们的奶酪,这帮家伙要是狗急跳墙怎么办?
  还有,涉及太宗孝文皇帝,不管什么事情,周亚夫都要三思。
  他是太宗孝文皇帝一手提拔的,知遇之恩,无以为报。
  只是……
  天子所提的移民屯垦政策,若真是可行。
  那可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了。
  旁的不说,移民屯垦之后,开发出来的土地,就不知道能养活多少人。
  更重要的是——移民能大大增强汉室对于辽东、辽西以及朝鲜新服之地的控制力,而且,移民同时还增强汉室的国防。
  好处如此之多,周亚夫觉得自己没理由反对。
  “罢了,先看看陛下是怎么说的吧……”周亚夫心中想着。
  旋即他就俯首道:“圣明无过陛下,臣唯顿首顿首,谨奉陛下之诏!”
  至于晁错,周亚夫话语刚落,他就立刻叩首道:“陛下,臣觉得,御史大夫衙门也当参与进这屯垦移民之事,各屯垦军,当置监察御史,以督不法!”
  晁错与周亚夫相比,他身上的官僚味道就浓厚多了。
  同样一件事情,周亚夫考虑的是全局,是全天下,是子孙后代。
  但晁错却只想到自己的御史大夫衙门的利益,以及自身的权柄。
  但晁错也没说错。
  任何事情都需要监督。
  明朝的卫所制度,本来是很好的,就是失去了监督,最终竟然堕落到了纸面上几十上百万的卫所军队,居然奈何不了一群乌合之众,丧家之犬组成的倭寇,朱元璋要是泉下有知,恐怕要都已经在打滚了。
  刘彻点点头,表示同意:“御史大夫所言,甚合朕意,卿回去后与侍御史等拟个条程,再交由朝议讨论罢!”
  “诺!”晁错俯首而拜,心中真是喜不自胜!
  任何一个衙门的领导,能否服众的要点就在于能不能给手下搞到福利和位置。
  天子的移民屯垦计划,若是实施起来,起码需要上百位监察御史去轮流监督和视察。
  这一百多个职位,足够晁错将之拿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了。
  刘彻挥挥手,继续下一个议题。
  移民是远期规划,即使在朝议上通过,然后下诏,组织起第一批移民,估计也要等到今年夏天才会成行。
  这事情暂时来说,还不需要详细的讨论。
  但有一个问题,刘彻却必须现在就与两位重臣取得一致意见。
  这个问题就是杀人的问题!
  现在已经进入了冬天,杀人的季节已经来临。
  汉室与隋唐之后的王朝不同,甚至与东汉都不同。
  汉室的律法赋予了地方郡守处决犯人的权力。
  在汉室,多数死刑犯,不需要上报天子,地方官自己就可以杀了。
  更麻烦的是,汉律规定,地方官在刑讯犯人的时候,除了太宗皇帝已经明令废除的肉刑外,其他刑罚,都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
  一般来说,地方官鞭笞犯人,甚至将犯人鞭笞致死致残,这些都不是事。
  当年,绛候周勃进了廷尉大牢,几乎就被折磨掉了半条命。
  历史上的韩安国也有死灰复燃的故事留下。
  这些两千石甚至万石的顶级贵族官僚,尚且被狱卒弄得欲仙欲死,何况平民百姓?
  史记上王温舒就曾感慨:要是冬天再长一点就好了。
  义纵也曾干过杀人杀到全郡上下人人胆寒,郡中豪强的血流的连河水都染红了的地步。
  更麻烦的是,汉室的地方郡守,是将杀人视作政绩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种冤假错案,自然就免不了。
  可是作为皇帝,刘彻却不能让这些家伙乱杀人。
  而且,中央集权的一个特征,就是皇帝拥有死刑的复核权。
  所谓生杀予夺,尽操于天子之手。
  像现在这样,地方官自己就可以决定杀人,这对刘彻来说,太不科学了。
  而且也不利于汉室中央政权的威权。


第480章 中央集权(二)
  刘彻临襟正坐,对着周亚夫与晁错道:“朕皇祖太宗孝文皇帝在位时,曾下诏曰: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天子执政,首在活命,如今地方郡守,郡尉乃至于郡司马、主薄两千石封疆大吏,操执生杀大权,两千石固多贤明大臣,然,亦也难免忙中出错,朕意将死刑处决之权,收归中央,由廷尉复核,上报朕前,亲笔勾绝,而后准予处刑!”
  周亚夫与晁错对视一眼,然后拜道:“陛下仁善,臣等谨奉诏!”
  对于中央来说,当然是权力越多越好了。
  而且,自秦以后,中央集权就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更何况,天子所说的这个事情,只要不是笨蛋,都知道,天下舆论与民心,都是支持的。
  诸子百家,无论什么派系,都不会在这个涉及少杀、慎杀的问题上多嘴。
  至于把持话语权的地主官僚阶级,恐怕,要对这个决定举四肢支持了。
  毕竟,朝廷的肉食者们比起地方的郡守来说,是要脸的。
  譬如故廷尉张欧,当了三年廷尉,前后拢共就杀了十几个人,就这些人,都还是被逼的没有办法才杀的。
  这些年来,汉室的高层,已经出现了不少爱惜羽毛的人。
  只是,刘彻更看到了,实际上目前现行的汉律对于权贵官僚阶级的权益是非常看重的。
  汉律中就规定了,公乘以上爵位及六百石以上官吏犯罪,需由廷尉审判定罪。
  至于关内侯以上及两千石犯罪,更是只有丞相、廷尉与皇帝才能决定其命运。
  说到底,刘氏江山的本质,是封建王朝。
  汉室的律法自然会偏向照顾地主权贵阶级和有钱的商人。
  在多数时候,平民与有钱人犯罪,是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