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一会,薄太后才笑着道:“哀家记得,太宗之时,邺县曾贡玉璧、金珠等物,哀家蒙太宗皇帝厚爱,曾赐了一副金珠,听说邺县地方不错,山水皆美,人民安居乐业,皇帝是否如此?”
  刘彻点点头。
  邺县,那确实是个好地方!
  历史上曹操就曾在邺狭天子以令诸侯,虽然,当时的背景是两京残破,且皆不在曹操控制范围。
  但也多少说明了,邺县的富庶。
  就是如今,邺县也不算什么小地方了。
  百余年前,它还是魏国国都呢!
  “那就封为邺邑公主罢!”薄太后笑着说道。
  刘彻微微一愣,邺邑公主?
  老刘家的公主封号,可不是后世唐宋元明清那样有名无实的封号,而是实打实的,属于公主的私人领地。
  甚至于有些强势公主,能决定封地县令的去留与选择。
  像现在的馆陶太长公主,她的汤沐之地馆陶,就是她自己的私人游乐场。
  非是如此,当年齐悼惠王刘肥献上城阳郡给鲁元公主作为汤沐之地,也不会那么的得到吕后的赞赏,甚至逃过一死了。
  而邺县,如今常住人口将近一两万户,比之馆陶县都要强。
  将这么一个大县给了桃桃,刘彻担心,将来这个小丫头长大后,恐怕会成为汉室诸王的噩梦!
  老刘家的公主,别说其他人了,刘彻自己都害怕!
  前有鲁元,能决定诸侯王生死,现在有馆陶,号称“地下组织部部长”,后面还有一个鄂邑大长公主,能跟霍光掰腕子。
  而这些公主,为何如此强势?
  固然离不开她们背后的那几位太后或者皇帝。
  但其封地丰富的人力与财力也是她们强势的所在。
  手下的狗腿子与面首,可都是要钱养的!
  只是,刘彻看了看薄太后欢喜的模样,也不忍伤害,只能捏着鼻子道:“既是母后金口玉言,那儿子就待邺邑和义姬谢过母后厚恩!”
  不就是个邺邑公主嘛!
  反正老刘家向来有富养长女的传统。
  当年鲁元公主的汤沐之地,多达一个郡零三个县,比一般的诸侯国多大了,也没见人唧唧歪歪。
  对朝臣还有宫里的人来说,皇子的封号与名位,才是根本!
  ……
  未央宫与长乐宫的事情,向来很少能瞒得过长安城里的八卦党。
  没多久,消息就传得满天飞了。
  虽然对于皇子公主的具体情况,名字什么的,这些细节,外人无从得知。
  但公主被封为邺邑公主,馆陶太长公主去见了东宫太皇太后,这些事情,根本就没法子瞒,也瞒不了。
  很快,大家都知道了。
  当然,有些人知道的多一些,有些人知道的少一些。
  但不管知道多少细节,一些人依然根据自己所知的事情,开始衡量,打算。
  “皇长子被赐名为‘病已’,看来陛下是不愿意立长,更想立嫡了……”有人思虑着,天家无小事,任何风吹草动,大家都想从中找出些迹象或者隐喻,而皇长子的名字潜藏的隐喻太直白了,直白到连笨蛋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但是呢。
  皇帝的意思,是正还是反?
  这就看各人的理解了。
  万一天子是想给皇长子保驾护航呢?
  谁知道呢?
  再者,万一有一天,天子如同先帝一样忽然大行,在如今的情势下,皇长子就是铁上钉钉的继承人。
  况且,即使这些都没有发生,那也不要紧,一位刚刚生下皇子公主的夫人,必然正是最得宠也最受宠的时候,这个时候巴结甚至跪舔,只要抱上了大腿,那就是金大腿!
  于是,许多投机家们开始迫不及待的行动起来。


第510章 操纵舆论
  最近,长安城的八卦众,仿佛像过节一样。
  先是皇长子与公主出生后的种种传闻和故事,让他们乐此不彼,甚至有些家伙还动笔,写了一些相关的隐喻故事。
  虽然这有一定风险,但,八卦党中的佼佼者,掉脑袋都不怕,还怕什么廷尉、少府?
  只是,随后几天,风声变了。
  不是廷尉震怒,内史衙门缇骑四出,到处追捕和稽查议论宫闱绯闻的八卦党。
  而是因为一个更加吸引人们眼球的事情出现了。
  某个小巷中的一个宅子里,几个大汉偷偷的躲在一个房间里饮酒。
  最近廷尉和内史加紧了对酒类的稽查力度。
  因此,关中的酒类商品价格猛涨,过去一壶酒,十钱左右就能买到,如今,一壶酒起码要一百钱,还常常买不到。
  说起来也是好笑。
  官府对酒管制越严格,酒类贸易就越兴盛。
  廷尉与内史是查的严。
  但卖酒的人,却无一不是有着深厚背景的大人物,至少也是这些大人物的子侄或者亲戚。
  自古,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
  又不是什么造反谋逆,私蓄甲胄,图谋不轨,诅咒君父,意图颠覆社稷的罪名。
  也不是民愤极大,欺男霸女,乃至于当街杀人的死罪。
  列侯外戚的子侄、亲戚,卖个酒而已,廷尉与内史,也拿他们没辙。
  所以,在长安城里,如今卖酒与买酒,明面上官府是禁止的,但实际上,只要你够机警,而且愿意为了那些能让你兴奋的液体付出那些叮当叮当的小可爱,你随时都可以买到那些让你血脉偾张的液体。
  这几个大汉毫无疑问,是无酒不欢的一群人。
  推杯交盏之间,两三坛刚刚买来的美酒就已经只剩下坛子,桌子上的两只烤鸡与一条羊腿,也只剩下了骨头。
  心满意足的打了个饱嗝后,借着酒劲,其中一个黑壮的大汉,神神秘秘的对着自己的朋友道:“你们听说了吗?”
  “听说什么?”
  “江都王这次来朝觐,给陛下带来一个大大的惊喜!”这人挖着鼻孔,大大咧咧的道:“某家有位兄长的舅舅在宫中当值,据其所言,这个惊喜,非同一般……”
  “什么样的惊喜?”大家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起来了。
  这个男子打开窗子看了看外面,然后压低了声音,道:“此事,出我口,入君等耳,不可再让旁人知晓!”
  看着这人慎重的模样,大家都笑了起来,纷纷嚷嚷道:“兄台就别吊我等胃口了,快快说吧,我等保证绝不外传就是了!”
  这个保证算是最没有诚意的保证了,基本上,就算是以守信重诺著称的当世,也没几个人会将这等空口白话当真。
  但那个男子许是不炫耀不舒服斯基,也可能是实在憋的难受,不跟人分享,他就不痛快,也可能是他确实非常信得过在坐的朋友们。
  反正,他很快低声道:“君等可听说过一个名为‘身毒’的地方?”
  大家一脸茫然的摇摇头,不明所以。
  这男子却得意的笑了两声,道:“诸君不知身毒,这很正常,要知道,那身毒离中国有万里之远,从蜀郡出发,要半年才能抵达,就算走最便捷的海路,也要两三个月之久!”
  众人听完,纷纷翻了个白眼,满脸的不屑。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夷狄之地,文明荒漠,不是匈奴那种凶得要命的蛮族,就是朝鲜那样穷的衣不遮体的穷山僻壤,哪里比得上中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而且,中国百姓自古以来就最是实际不过。
  没有好处的事情,没人会做,就算你拿着鞭子强迫他们,他们也会出工不出力,敷衍了事。
  但若是有好处可得,不需要统治者鼓动、命令,大家也是蜂拥而至。
  像是如今天子大兴水利,广修渠道,关中的农民都疯了一样,龙首渠那边的工地上,每天周围的农民,天没亮就在工地外等着开工了,他们几乎就是免费义务性质的帮着那些承包龙首渠的工地做着许多辅助性的工作,甚至去岁夏天酷暑之时,工地上的工人,只要休息,立刻就有周围村寨的三老、乡绅带领百姓,送来解暑所用的绿豆粥等物,甚至还有人专门义务给修渠道的工人和监督的官兵缝补衣物,洗涤衣服。
  据说,龙首渠开通供水后,那场面,传说中的箪食浆壶,也不过如此了。
  许多老人都说,龙首渠附近的情景,让他们想起了当年大秦一统六国时的场面,当年,秦国得胜归来的军队,也是那样被关中民众簇拥、崇拜、拥护。
  这几个汉子,虽然不懂什么大道理,但简单的趋吉避凶,还是会的。
  因此一听那个什么身毒居然那么远,顿时就没人有什么兴趣了。
  有人道:“走蜀郡,疯了吧,从长安去往蜀郡,一路上都要翻山越岭,稍不小心,就要葬生峡谷!而且某听说,自蜀郡以西,俱是崇山越岭,丛林密布,猛兽与蛮人出没期间,一个不小心就没命了!”
  又有人道:“海路?据某所知,就是当年始皇帝派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寻仙,船队楼船无数,还有千名大秦精锐护航,结果一去之后,了无音讯,据说葬身大海了,始皇帝的舰队都葬身大海了,寻常人出海岂非找死?”
  “再者说,那身毒有何好处呀,难不成有长生不老药不成?就算有,轮得到我等?”更有人嗤之以鼻。
  “还真别说……”那个黑壮的汉子嘿嘿地笑道:“据某家那位兄长的舅父大人所言,那身毒国,有一个神秘之所,传说隐于身毒国中的深山,名曰‘不老泉’,传说蚩尤大王曾经去过身毒,身毒至今有着蚩尤大王的传说,据说,蚩尤大王就是在身毒得到了那不老泉,饮下不老泉,才有了能与黄帝抗衡的神力,与不死不灭的躯体,不然,尔等以为,黄帝何必要将蚩尤大王身躯肢解,镇压于名山大川之下,还不是怕蚩尤大王死后复活?”
  这么大一个劲爆的炸弹抛出来后,大家顿时就来了精神。
  蚩尤大王啊!
  这可是兵主啊!
  汉室传统的神话体系中,仅次于天皇泰一,白赤青黄黑四位天帝以及阴主阳主地主等大能的神明,是所有武人的图腾与祭祀对象,是汉室信奉的战争之神!
  如今听说,兵主居然是饮用了不老泉的泉水后才有了那样非人的伟力以及超人的生命力,连始祖黄帝都只能选择将其身躯肢体分别镇压,而不是毁灭。
  谁没有点幻想精神?谁又不希望自己能成为超级英雄。
  鲁公项羽为何能得到大众的广泛同情和怀念,还不是这位当年所作所为,都远超常人?
  崇拜英雄与强者,是所有民族的本能。
  而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着英雄梦,即使只是最卑微的奴仆,最下贱的司空城旦之中,也有英雄。
  而中国这个土地上,也永远不缺起于微末的英雄。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太祖高皇帝,更是以一亭长,居于九五,开创大汉社稷。
  只是,所谓幻想,也就是一股热浪。
  对于多数芸芸众生来说,就算身毒真有什么不老泉,那又怎样?
  反正轮不到自己,也左右不过是个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许将来年老之后,垂垂老矣之时,能将今日酒桌上听来的故事,讲述给子孙辈。
  也就仅仅如此了。
  然而,那个黑壮的男子,却不打算就这样放过众人,他压低了声音,接着说道:“诸君,所谓不老泉,在身毒也仅仅是个传说!诸君可知,真正让我那位兄长的舅父震惊的是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