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说,盐铁司归入少府掌握,这是意料中的事情。
  但列侯功臣集团败的太快了!
  刘彻甚至还没站出来调解,他们就一溃千里,甚至不少人干脆举起了白旗,向少府投降了。
  在表面上看,周亚夫为首的列侯集团的溃败,似乎是因为东宫两位太后先后召见了周亚夫为首的群臣训话,摆出祖宗规矩和传统的大义,迫使列侯集团自己认输。
  但……
  政治上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
  太后训话,列侯文官集团就乖乖认输?
  显而易见,很多人,甚至说是绝大多数的贵族勋臣,都不希望,丞相府的手伸的太长,丞相的权力太大了。
  要知道周亚夫狭平定吴楚之乱的泼天大功,已经是无可争辩的列侯集团旗帜,在军中拥有崇高的人望。
  这样的人,要是再掌握财政大权,可以随心所欲的施政。
  那别人还玩个毛啊,周亚夫立刻就能成为汉室的伊尹、周公,权力凌驾于一切之上。
  别说贵族勋臣了,刘彻都要暗地里下绊子。
  只是,政治就是如此的可笑。
  等到周亚夫争夺盐铁司的控制权失败后,刘彻就觉得,盐铁司放在少府,群狼环饲,问题大大的,要是不做好监管,天知道未来盐铁司到底是皇家的钱袋子,还是外戚列侯们的小金库?
  所以,刘彻很没有的节操的把外戚跟少府的利益集团给卖了。
  元德二年冬十二月,刘彻下诏,改治粟内史为大司农,总领天下农业、水利、民生诸事,同时负责监管和督促粮食保护价政策以及盐铁司相关事宜。
  虽然,更名大司马的治粟内史暂时是管不了盐铁司的日常运营,只有监管和督促权。
  但刘彻相信,以文官集团的能耐和韧劲,他们一定会在未来,把盐铁司架空,自己独揽盐铁事务。
  这是文官集团的天性使然。
  借着天子的威势,扳回一局的周亚夫,似乎也接受了这个局面,没有进一步的举动。
  但刘彻知道,这头犟驴的记仇心理并不下于其他人。
  而且,汉人向来讲究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某些人,恐怕很快就要倒霉了。
  果不其然,十二月的朔望朝会后,朝野热闹的就跟赶集一样。
  十二月初九,丞相府联合廷尉衙门重拳出击。
  樊候蔡客,被弹劾“未得圣旨,与奴擅入上林苑”“私卖田宅不法,又贿赂吏员”等数罪。
  这些罪名其实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汉室,没有违法买卖田宅的列侯根本就不存在,至于带奴仆擅入上林苑,这个虽然违法,但也不是很严重。
  大抵就跟后世天朝中央三令五申,官员不得公款吃喝,但官员依旧公款吃喝一样,这是常态。
  但蔡客倒就倒霉在他吃相太难看了。
  谁叫他是列侯里第一个投降的?
  所以他不死,就没天理了。
  更悲剧的是,樊候家族其实是列侯集团的边缘人物,哪怕是蔡客他老爹蔡兼,其实也不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老兄弟,而是刘邦基业初定后才来投的地方势力头目,而且还是以秦国睢阳令投降的。
  所以,蔡客“罪证确凿”,毫无疑问的被削去爵位,贬为庶民。
  这还是周亚夫留了手的原因。
  本来以汉室政治斗争中枪打出头鸟的原则来说,蔡客不被载个“私蓄甲兵,图谋不轨”就已经要烧高香了。
  但另外两个倒霉蛋,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梧候阳去疾坐谋杀季父,被判弃市。
  中牟候单终根,坐杀人,淫乱,死罪,国除。
  还有大批的千石官员被牵连进这些案子里,纷纷被赶回家种田。
  周亚夫以雷霆般的手段,震慑了整个朝野,同时也告诉了其他人,想当二五仔,有那个命当没有?
  于是,醒悟过来的列侯们,纷纷幡然醒悟,连夜去了长平侯府谢罪。
  周亚夫也知道,这个事情只能到此为止,再玩下去,就是天怒人怨了,也就见好就收。
  倒是刘彻颇为遗憾。
  列侯太多了,这些家伙少则千户,多则万户,又不事生产,除了少数精英外,大部分就知道斗鸡走狗,玩女人。
  所以,周亚夫干掉这些列侯,实际上是给汉室治病,拔掉那些长疮的毒瘤。
  只是,梧候却是可惜了!
  阳去疾他老爹阳成延可是当年汉室最强的工匠,同时还是天下第一的土木工程师。
  未央宫、长乐宫,乃至于长安城的实际建造者,就是此人。
  而梧候的爵位,也是因此而来。
  但是,刘彻也救不了他!
  谋杀季父,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他!
  刘彻只好派王道去了一趟廷尉大牢,然后王道带回来了整整三十多卷阳成延当年营造未央宫和长乐宫以及长安城时的心得与笔记。
  得了这些典籍后,刘彻就下诏特赦了阳去疾的两个庶子,算是给阳家留下了一点血脉和香火。
  周亚夫这边刚刚平静下来,御史大夫晁错那边又闹腾了起来。
  一连三天,晁错的御史大夫衙门不断上书,弹劾梁王刘武,恋眷不去,非人臣所为!
  梁王刘武立刻就上了谢表,告罪,同时请辞。
  东宫虽然愤怒,但也无济于事。
  汉室制度,诸侯王朝请天子,最多留京两个月。
  当年淮南厉王刘长,在长安城盘亘三四个月,朝野物议就沸沸扬扬了。
  刘武在长安留了大半年,御史大夫衙门迟滞至今,才表态,已经是很给面子。
  在这个问题上,即使东宫太皇太后,也不能怪罪。


第514章 怪兽出笼
  刘武走了,带着些不舍和眷恋。
  但刘彻没有亏待他,刘武前脚刚出函谷关,后脚就有宗正官员持节宣旨。
  以梁王血亲,又有功社稷,匡扶幼主的名义,赐天子旌旗,加黄屋。
  这种不要钱的荣誉,让刘武非常感动,东宫更是满意无比。
  东宫开心,很多事情,马上就变得可以商量了。
  一直被东宫那边卡着的许多事情,顿时就顺利了起来。
  刘彻于是趁热打铁,趁机推出了他蓄谋已久的一个政策。
  元德二年十二月十三,刘彻在请示了东宫后,下诏明令天下:盖闻古之圣王治世,三代不同法,五帝不相复礼,所由殊路而建德一也。是故仲尼对定公以涞远,哀公以论臣,景公以节用,非期不同,所急异务也。司马法曰:忘战必危,好战必亡。今中国虽安然四夷未服,前有卫氏朝鲜,勃乱狂妄,擅杀汉臣民,又有匈奴,陈戈长城,河套之地,陷于匈奴之手,至今已七十余年,凡忠臣孝子,无不痛心疾首!
  诗云:赳赳武夫,国之干城!
  今武夫卫国,保全家邦,奋勇杀敌,而多有伤残、伇于王师者,然所得抚恤,上不能安养父母,下不能抚育妻小,朕甚闵之。
  诗不云乎: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
  其遣谒者、侍中、绣衣,巡行天下,存问因王事伤残、阵亡之士,曰:皇帝使臣等谒问忠臣孝子,赐帛布钱米。伤者人月米三石,残者倍之,亡者加布两匹、钱五百。有冤失职,使者以闻,县乡督查,毋有所遗。
  又亭长、里正,居于乡里,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乐崩坏,朕甚闵焉!而退役将佐,伤残之士,久在军旅,其令郡国:自今往后,凡亭长、里正之选,先以因王事而伤残者充之,次以退役之士,以褒忠臣之心。
  此诏,元德二年冬十二月甲申。
  这个诏书的意思,简单易懂,下达之后,朝野一片欢呼雀跃。
  虽然有人忧心忡忡的指出,从此以后,恐怕就是武夫当国,斯文扫地了。
  但没什么人鸟他。
  因为,现在的汉室,本质上就是一个半军国主义半封建制度的政权。
  当政诸公,从上到下,基本上人人都有军旅经历,就连外戚贵族也不例外。
  后世庞大无比,连皇权都要低头的文官集团,此刻不过是个依附在列侯外戚利益集团下的小不点。
  他们的声音,基本上没什么人关心。
  况且如今的形势,在吴楚之乱后,武将集团,就再次兴盛。
  朝廷之中,三公九卿,有七成都是武将背景或者家族有人是武将。
  剩下几人,如袁盎、晁错,他们的盟友也主要是武将集团。
  只是……
  诏书下达后,刘彻自己也有些后怕,对记录诏命的尚书令汲黯感慨道:“朕怕是要放出一头可怕的怪兽了,卿且帮朕看着些,拾遗补缺,不可铸成大错!”
  汉室自太宗孝文皇帝中元年后,就一直致力于向文官政府迈步。
  尤其是以晁错的输粟捐爵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都旨在削弱和降低武夫的力量以及地位。
  但刘彻这道诏书,却是一脚把原本已经开始向文官政府前进的汉室,踢回了军国主义的怀抱。
  而且,刘彻做的比秦朝还绝。
  亭长、里正,虽然看似不起眼。
  但,稍微有点见识都知道,这地方的亭长、里正,等于是一个旱涝保收的金饭碗。
  只要稍微用点心,必定能让一个家庭从此过上小康生活,手段厉害些的,甚至就是地方的土皇帝。
  从前,这些职位,都是郡守、县令等层层官员私相授受。
  基本都是由各自的亲信心腹乃至于狗腿子担任。
  也是各级官员,丢出去激励手下的胡萝卜之一。
  而刘彻此诏之后,亭长、里正等职位,就要被武夫集团包圆了。
  那些列侯、将军乃至于都尉、校尉,谁没有个亲兵或者过命的兄弟?
  战场上刀枪无眼,难保伤残乃至于阵亡。
  以前,伤残士卒、阵亡同袍,大家最多只能给其争一争抚恤待遇,关系近的,最多照看一下后辈,接济一二。
  像周亚夫,他的俸禄和封地食邑之钱,大半都是拿起接济阵亡士卒的遗孤以及伤残者的生活了。
  而现在,此诏一下,周亚夫恐怕也要按耐不住,光明正大的给自己的手下谋福利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而随着地方上的亭长、里正,逐渐为伤残、退役士卒将官把持。
  整个汉室,也就将变成一个比秦王朝还恐怖的战争机器。
  刘彻对此有着无比清楚和清晰的认知。
  但他也没有办法!
  中国自古就是皇权不下乡。
  像秦王朝那样的怪胎,只得一个。
  就连汉室,其实基层的官府也只到乡一级。
  再下去,就要仰仗三老和地方乡绅的配合。
  甚至,就连两千年以后的那个天朝,当王朝统治到了六十年以后,也要重提“乡贤”一词。
  所谓的乡贤是什么?
  任何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陌生。
  这帮人,就是吃入不吐骨头的恶魔。
  所谓的王朝周期律的缔造者,一半是老天爷,一半就是这些人。
  刘彻不愿意自己统治的国家,成为“乡贤”的乐园,就只能放出军国主义这头怪兽。
  至少,刘彻觉得,军国主义比起地主乡绅率兽食人好太多了!
  而在另一个方面,以退伍伤残军人作为地方最基层的管理者,旁的不说,起码在尚武这一点上,是没错的。
  更何况,伤残退伍军人,经受过军队的磨砺后,无论眼光还是见识,肯定要强过哪些宅在乡村的土财主。
  姑且不论他们的良心是否会比地主乡绅们好一点。
  但至少,有见识的人跟没见识的人,那是两个级别的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