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4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样的人,汉室官员,在劝说无果后,直接上了手段。
  这个手段,很是简单粗暴——直接动用了郡兵,强制将人绑上了迁徙的马车。
  短短五天之内,广陵以西的十二个县中的十个就已经完成了基本的迁徙。
  数十万百姓,在三万多军队,两千多名各级官吏、士绅的组织和保护下,沿着长江,一路向北,前往上游的楚国和淮泗地区。
  楚国和淮泗地区的诸郡,同样也开始了动员。
  因为现在楚王还没决定到底是谁,所以楚国实际上属于中央代管。
  朝廷任命的楚国丞相和内史,直接将原来刘戊的两个行宫和别苑以及庄园,统统清理出来,准备作为江都国避难民众的住所。
  淮泗诸郡,则将各地的兵营和军寨,都腾了出来。
  虽然按照诏书,这些难民,只会在楚国和淮泗地区,避难一个月。
  但,几十万难民,加上官员士绅,以及相关的照顾这些人的军队,人吃马嚼,消耗也是巨大无比。
  好在,来自蜀郡和敖仓的粮食,顺流而下,开始抵达彭城。
  缓解了楚国和淮泗诸郡的压力。
  可也只是缓解而已。
  任何地方,一下子涌入大量外来人口,对当地的经济和民生,都必然造成影响。
  现在还好,有着天子的威压和朝廷的大义在。
  无论是官员还是下面的百姓,都得老老实实的听命。
  可是,万一……天子做的那个梦没有成为事实。
  这个台阶,可就没那么好下了。
  先不说天子威信的折损,单单就是几十万被迫迁徙避难的民众的怨念以及楚国和淮泗诸郡地方民众的残念,就足以让汉室朝廷的威信,在整个东南,荡然无存。
  对此,齐鲁诸王,都是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在关注。
  “此事,长安的天子,还是太毛躁了……”齐王刘将闾如是评价。
  抛开天子所做的那个梦,是否真的是神明示警,单从政治角度考虑,这个事情,也是危险极大的。
  要知道,江都国,原本就是吴王刘濞的治下。
  刘濞在旧吴诸地,有着庞大的影响力——哪怕是他死了,这个影响力,也无法消除。
  要知道,刘濞在的时候,吴国可是全民免除徭役的。
  至于楚国,则是另一个祸源。
  虽然,吴楚失败了,大批的相关利益集团和忠于吴楚的贵族和官员被清洗。
  但总有些漏网之鱼。
  这些人,平时是不可能造成什么问题的。
  但一旦,天子的梦兆被证明是假的。
  那么,东南烽火再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长安天子,靠什么统治天下?
  一是兵强马壮,二是大义名分。
  尤其是后者,极为关键。
  天下人心在汉,天下英雄都认可刘氏统治的神圣性和合法性。
  但假如这个基础失去了。
  那么……
  别说刘将闾了,就是他的那几个草包兄弟,譬如刘贤和刘雄渠,也开始再次不安分起来。
  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几个本来该按照命令,要被迁到关中的豪强大户的迁徙工作,一下子就滞后起来。
  大家都在观望,观望此事的结果——天子梦兆中是四月初,江都将有大风暴来袭。
  现在,已经是三月末了。
  顶多,也就十来天,此事就可以见分晓。
  到时候,长安天子到底是君权天授,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真天子,还是沐猴而冠,获罪于天的罪人,立见分晓。
  若是前者,大家当然立刻三呼万岁,从此以后就当长安的乖宝宝。
  若是后者……
  恐怕立刻就是称病不朝同时,暗蓄兵甲,以待时机了。
  除齐鲁,三越也是瞪大了眼睛,等着此事的结果。
  东海国,不去说它。
  这个汉室羽翼下的小国,原本在得到汉使的警告时,还以为听到了天大的笑话。
  但是,当他们看到汉朝真的开始迁徙自己的民众时,笃信巫术和神鬼的东海人,立刻也紧随其后,开始动员民众疏散。
  虽然,这个政权的执行力和动员、组织都全面落后汉室。
  但是,几天下来,好歹也撤离了不少临海的居民。
  尤其是贵族和官员们,更是飞快的逃离了所有可能的危险地区。
  在这一片鸡飞狗跳中,整个东海的秩序都开始混乱起来,最后还是拿着刀枪的军队出场,才算稳定了一下局势,没有让整个秩序崩坏。
  而闽越国,则是按捺不住的开始躁动起来。
  汉朝撤离了它在江都国西部的所有军队和居民。
  东海国也开始混乱。
  闽越人的野心,前所未有的膨胀起来。
  这对闽越来说,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就连刘濞那两个逃到闽越的儿子,也是蠢蠢欲动,不断的游说和鼓动闽越王族和贵族,发动战争。
  但,闽越人最终没有下定决心。
  因为,他们同样笃信鬼神和巫术。
  万一,汉天子的梦兆是真的,那闽越起兵,岂非与天地鬼神为敌?
  那就是要灭国灭族的大祸!
  闽越人没有这个胆量。
  倒是南边的南越王赵佗,对这个事情,是完全不相信。
  “长安的小皇帝,这是要干嘛?”赵佗对他的丞相吕嘉道:“这是自毁长城,跟当年咸阳那帮蠢材一样!”
  赵佗对此确信无比。
  鬼神什么的?
  赵佗自己是不信的。
  他活了太久,见过太多,知道太多。
  且,多数秦国体制下的官员,对于鬼神的敬畏,几乎等于无。
  赵佗的偶像,是西门豹,是李冰。
  只是,汉朝的这个小皇帝,似乎有过一次成功的预警?
  赵佗虽然觉得,三年前的那个事情,是汉朝自我吹嘘和粉饰的故事。
  但万一是真的呢?
  而且,看汉朝的样子,也不像有阴谋的样子。
  “难道汉朝皇帝,真能沟通天神?”赵佗对此,无比狐疑。
  倒是吕嘉,对这些事情,深信不疑。
  没办法,越人就爱这个调调。
  百越诸族,连生孩子、种田和盖房子,都要问计巫神。
  “大王不妨静观其变……”吕嘉对此提出意见:“等等看……”
  “等?”赵佗咬了咬嘴唇,他拄着拐杖,道:“若有可能,寡人真不想等!”
  很明显,现在出兵的话,肯定能得到不少好处。
  甚至,到时候若是风暴没来,汉朝的整个东南都将混乱,他赵佗趁势而入,入主东南,与长安划江而治,也未可知。
  可问题是,若那个风暴来了。
  那么,出征的南越士兵中的越人,肯定第一个逃跑——再没有比越人更笃信鬼神的族群了。
  而剩下的人中,恐怕也只有跪地请降的份了。
  谁敢对抗有天命的天子?
  至少在中国,没有那个家伙,有那个胆量。
  只是,若就是这样旁观。
  一旦风暴来临……
  赵佗都不敢想象,万一长安小皇帝的梦兆成真的后果了。
  最起码的一点,赵佗敢肯定——他国内那些笃信鬼神的部族和贵族,必然会对长安无限跪舔。
  对鬼神的崇拜和迷信,已经深入了百越诸族的骨髓之中。
  到那个时候,恐怕,只要长安的小皇帝活着,南越国,就只有臣服和恭顺的命。
  任何来自长安的命令,都可能被国内的部族奉为神命。
  神明下令了,作为凡人,难道还敢对抗不成?
  这样,南越国恐怕,就要失去全部的独立自主,慢慢被长安所吞并。
  就像当年汉朝对长沙的吴家干的那些事情一样。
  先是控制军队,然后是官员,最后,找个借口,踢开赵家,用刘家人为王。
  整套程序,赵佗都能倒背如流。


第571章 风暴(二)
  夏天在不经意间到来了。
  东南地区的气温开始上升,连续四天,齐地都是艳阳高照。
  火辣辣的太阳高悬空中,除了忧心庄稼的农民,没有人出门。
  士绅官员贵族们,都坐在家里凉爽的竹屋中,喝着茶汤,享受着婢女的按摩和音乐。
  当然,这其中,自然少不了要讨论发生在南方的事情。
  “陛下这次太草率了啊……”许多心向朝廷的官员,心惊胆战的说着。
  齐鲁吴楚,这一带,本来就很不安分。
  在汉室建立之初,齐鲁吴楚地区,甚至可以用敌国之土来形容。
  齐国是田横的大本营,田横虽死,但思念田横的齐地贵族和士绅,却也有不少。
  所以,高皇帝才要以诸侯王之礼,厚葬田横,然后,分封长子刘肥,坐镇临淄,监控齐地。
  至于鲁,那不用多说了。
  项羽的大本营,就是现在,鲁地的地主士绅之中,怕是依然有不少人是遵奉项羽为故主的。
  而吴楚……
  高皇帝本人都是死在讨伐英布的归途上的……
  甚至于,刘濞之所以能成为吴王,也纯粹是因为,汉室需要一位成年的皇族镇守吴地,而在诸多皇族成员里,只有刘濞符合要求——不然,以刘濞他老爹刘仲临阵逃脱的前科,怎么轮也轮不到这个高皇帝的侄子来做这个吴王。
  齐鲁吴楚,就是个火药桶!
  汉室成立以来,这个地区就发生了两次暴力对抗中央的事情。
  第一次是齐哀王刘襄跟琅琊王刘泽首倡反吕。
  第二次是刘濞起兵造反。
  这两次事件,都深刻的证明了,齐鲁吴楚地区,是多么的不安分。
  况且,三年前,刘濞起兵,这齐鲁诸王,可基本上都跟刘濞有过眉来眼去的故事。
  很多事情,甚至就是公开进行的。
  这些事情,朝廷虽然没追究,但也没说不追究。
  无论是齐王、济南王还是胶东王,心里面都是打着鼓。
  “若预言不成,恐怕齐鲁立刻就要动荡啊……”有识之士无不忧心忡忡的想着:“甚至吴楚,恐怕也会有反复……”
  朝廷现在能压制这些人,是因为民心在汉。
  但,现在天子却兵行险着。
  一旦失败,等于葬送了汉室在齐鲁吴楚地区几十年的宣传造势成果。
  失去了神圣光环后的长安,怎么可能还能命令得动这跟长安离了几千里的齐鲁吴楚之地?
  但,现在,大家也就只有祈祷天子这次能重现三年前的神迹了。
  有担忧的,自然有看笑话的。
  “善!善!善!”刀间看着刚刚快马从广陵城传来的消息,全身都松了一口气。
  自从天子以有梦兆下令疏散广陵城以西的十几县居民后,有关强制迁徙他的流程,就停滞了下来。
  当然了,齐国官僚表面上的说辞是要全力配合,集中人力物力,援助江都难民。
  但实际上,齐王打的什么算盘,根本瞒不过人。
  这几天,来自济南、胶东、胶西和淄川的信使,一波接一波。
  悼惠王的子孙们聚在一起,谁都知道,他们在算计着什么。
  别说是刀间了,就是临淄城里的三岁孩子,都知道,王宫里的大王,在等广陵那边的消息。
  而对刀间来说,广陵城平安无事,就是最好的消息。
  “今天已经是初四了……”刀间放下帛书,盘算着时间。
  长安的天子给出的预兆是四月初,这个初字,虽然没有指名时间,但却也限定了,这场风暴最迟不能晚于四月十五。
  过了十五号,就证明,长安天子在胡说八道!
  甚至,根本不用等到十五号!
  十号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