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叫,这是天子直接指名,要求将这个公孙弘,放到虎贲卫的屯垦团去的呢?
  ……
  与此同时,在长安城的另外一侧。
  刀间父子正在少府官衙前,紧张的等待自己命运。
  汉室有制度,可以赀官。
  这个制度是继承自秦朝的古老制度。
  汉制,赀算十万,可为郎官。
  这个赀官,不是卖官,准确的说,它更像是一种选官制度。
  依据汉律,以赀算选官,分为不同级别。
  家产十万是最低标准,家产五百万是最高标准。
  十万家产,可为郎官,五百万家产可致骑郎。
  赀算选出来的郎官、常侍,在过去,是汉室在察举制度外,唯一的补充新鲜血液的方法。
  且一度为汉室输送了许多人才。
  大名鼎鼎的故廷尉张释之,就是赀算选郎制度的代表人物。
  只是,当考举兴起后,赀算选郎不再为人看重。
  毕竟,赀算选郎,虽然门槛比察举低,但也还是很高的,而且,还有着严重的副作用:赀算选郎出来的郎官、常侍,每年都需要缴纳一笔不菲的钱财给郎中署,作为笔墨纸砚的费用。
  另外,赀算制度下,郎官和常侍,都要自备鞍马、服饰、兵器。
  所以,赀算选郎制度,其实就是地主士大夫通过花钱,获得一个给老刘家打白工的机会。
  坊间传闻,当初,张释之以五百万家产,通过赀算选郎,成为一名骑郎,在其发迹前,张释之的兄长每年都要补贴张释之好几万甚至十万钱。
  以至于张释之一度曾经想要辞官,并对友人说:久宦减仲产。
  而张释之的兄长,是一位家产累积千万钱的巨贾……
  连这样一位大商贾的家产,都因为弟弟担任骑郎,资产暴减。
  可想而知,这赀算选郎到底有多坑了!
  顺便说一句,张释之那位友人叫袁盎,然后,袁盎也是走的赀算选郎出仕的路子……
  但,对刀间父子来说,这赀算选郎,却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只有通过赀算选郎制度,成为体制内的一员,他们才能有办法,将自己运作到辽东去担任屯垦团的校尉。
  与之相比,钱什么的,反倒是不重要了。
  在经过了短暂的等候之后,两位少府的官员以及一位郎中令衙门的属官,出现在了刀间父子面前。
  “刀公,恭喜,从今天开始,您就是大汉的骑郎了!”一位少府的官员,将代表着骑郎的竹符,递到刀间手里,恭喜着。
  这人倒不是认识刀间,知道此人的厉害。
  实在是,随着考举兴起,赀算选郎报名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没有山郎们的奉献,他们跟郎中令衙门那些负责遴选赀算郎的官员,都要穷死了!
  刀间接过那个代表着他从此成为官员身份的竹符,心里也是激动无比。
  这第一步踏出去了,以后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第592章 新世界(三)
  盛夏的六月,是新化城最好的时光。
  漫山遍野,都开满了杜鹃花,阳光照在山陵上,无数的濊人男女,都背着背篓,穿梭于密林之中,寻找着人参的踪影。
  在护濊军官兵的护送下,第一批从中国来的移民,安静的行走在笔直的官道上。
  远处,新化城巍峨的城墙,已然出现在眼前。
  “那就是新化城!”骑在马上的一位护濊军军官用着骄傲的语气对着移民介绍。
  他当然有理由骄傲。
  新化城,是他和他的同袍,用自己的双手,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批移民,与其说是移民,倒不如说是军属。
  他们全部都是护濊军军中上下士卒军官的父母兄弟妻儿。
  换句话说,这些移民之中,其实就有着他的亲人。
  在亲人面前,当然要好好显摆显摆了!
  “那边是鱼海,不过,这是濊人的说法,我们是叫它黑水的!”这位军官非常热情的向着移民介绍着不远处那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听濊人说,每岁七月到九月,黑水之中,就会挤满鱼群,到那个时候熊、鹰都会徘徊在河的两岸,等着鱼群跳自己的嘴里,濊人们以前也主要靠着从黑水里捕鱼作为食物,再过两个月,我们应该就能看到那个盛宴了!”
  移民听完,一下子就嗡嗡嗡的议论了起来。
  对于这种闻所未闻的新奇事物,多数人还是非常好奇的。
  尤其是年轻人们,更是不断的伸长了脖子,眺望着不远处的河流,想象着两个月后,河里挤满鱼群的盛况。
  但年长的老人,却更加实际。
  “后生,我们的地在哪里?”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老者,在自己的两个儿子搀扶下,发出了自己的问题。
  对于中国农民来说,土地,才是他们真正的命根子。
  有土斯有家。
  而多数选择来此的移民,大部分都是已经在自己的家乡失去了土地的佃农和贫民。
  “哦……”那位军官挠了挠头,颇有些不好意思的尴尬的笑了笑,然后指着东面的一处平原,道:“我们的地啊,在那里!”
  移民们顺着军官的手看过去。
  那是一块平原。
  原野上还生长着茂密的草丛,郁郁葱葱,数不清的野花盛开于期间。
  但,平原上,依稀可见,有道路、屋舍、村寨的模样。
  甚至,还有几架水车架在平原一侧的河边。
  众人仿佛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
  “快带我们过去吧!”移民们忍不住纷纷喊起来。
  作为护濊军的家属,这批移民,早在今年的二月,就已经得到了自己的儿子、兄弟、丈夫的家书。
  所有的家书的内容几乎都是一致的:快点来新化城跟我们团聚吧!
  这里的土地无比肥沃,这里的平原一望无垠,这里的山林物产丰富。
  除了天气太冷,路途遥远外,这里几乎没有缺点!
  士兵们当然不会对他们的亲人撒谎。
  这里,确实是一个天堂!
  农家和墨家的贤者和朝廷的尚书郎们,都曾经到访过这里,甚至指导过濊人耕作。
  所有的事实都证明了,这片荒芜的黑土地,确实是农耕的最佳地点。
  而作为新化城的常驻军队,护濊军自然有着一些特权和优待。
  而且,久居边疆的士卒,要求与亲人团聚,在汉室是非常合理而且符合伦理道德的要求。
  没有任何一个官员、将军能拒绝士卒要求家人与他们一起戍卫边疆的要求。
  所以,这些护濊军的家属移民,并不是屯垦团政策的一部分。
  他们来到新化城,也不需要像其他政府组织的屯垦团移民一样,需要经过五年以上的军事化集中屯垦,然后才能靠表现得到属于他们的土地。
  这些军属移民,一来到新化,立刻就能获得每户两百亩以上的土地,以及按人丁分配的粮食、衣物、农具和牲畜。
  半个时辰后,移民在新化城东北方向的一个村寨前,停下了自己的脚步。
  在村寨的道路两侧,一个个激动无比的士兵,拼命的朝着移民们挥舞着自己的双手。
  “细君,细君!某在这里!”这是丈夫在呼喊自己的妻子。
  “父亲大人,儿子给您磕头了!”这是儿子就拜见父母。
  “仲兄,仲兄!”更有喜闻乐见的兄弟姐妹抱头相会。
  便是护濊军校尉薄世见了这个场面,也有些忍不住眼眶有些发红。
  “给所有有家属来此的士卒放假三天,让他们好好团聚团聚吧……”薄世对左右军官命令着。
  “诺!”军官领命下去。
  “某也有些想家了呢!”薄世想起了自己在长安的妻儿,嘴角也露出一些幸福的笑容。
  ……
  激动过后,护濊军的士兵们,就纷纷领着自己的亲人,走进村寨中。
  村子里的屋舍,一排排的整齐的林立在两侧。
  这些屋舍全部是由少府的工匠主持修建的,且采取了许多墨者的建议和意见,针对新化冬季的严寒,进行了保暖和防暴雪设计。
  屋子里,都设有壁炉。
  卧室里有着火坑。
  每一栋房子还附带一个专门用于储存食物的地窖。
  当然,移民们暂时是不知道这些设计的巧妙,他们只是里里外外,仔仔细细的打量着自己的新家。
  一个个嘴都笑得合不拢。
  这样的砖瓦房,在家乡,那可是只有官家和富商地主才能住得起的!
  而且,所有的屋舍都非常大,里里外外,都是两进,足够住下一家五口,甚至想点办法,住下七口人也没问题。
  更关键的是,所有房屋中,都放了两个大米缸,米缸里满满的都是脱粒的粟米。
  屋子的墙壁上,还挂着大小不一的好几条肉干。
  许多士卒,都指着这些肉干,满脸骄傲的对着自己的亲人说:“这些肉,可都是我今年跟着同袍们在山林里猎获的野猪和野鹿肉!”
  为了迎接亲人,在一个月前,护濊军就全体出动,还请了当地的濊人一起帮忙,在附近的山林里猎杀野兽,然后制成肉干。
  一方面,这是为了补充军队的肉食,给军中打牙祭,另一方面,主要还是为了给即将到来的亲人一个惊喜。
  移民看着肉干,笑得更开心了。


第593章 新世界(四)
  第二天凌晨,天刚蒙蒙亮,张未央就从床上爬起来了。
  未央这个名字,在汉室是普及率最高的一个名字。
  上至王侯,下至最底层的奴婢,很多人都会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未央。
  所谓“长相思,勿相忘,常贵富,乐未央”,未央二字,在如今,不止是皇帝的居所,更是吉祥如意,富贵长寿的象征。
  如今,张未央打心眼里觉得,自己的名字真是没取错!
  “这里,从今以后,就是吾家!”张未央看着房中的橱柜、案几、墙壁上的农具和肉干,心里面,幸福满满。
  当然,他很清楚,这一切,都是谁给的。
  “要感谢大兄啊!”张未央看着熟睡在榻上的兄长,喃喃自语。
  他很清楚,若不是大兄在护濊军中服役,他根本不可能住到这样的房子中,更别提,马上就能分到土地了。
  “二郎醒了啊……”忽然趟在床上的大兄睁开了眼睛,笑眯眯的对着张未央说道:“早点起来也好,等会准备一下,跟为兄出门,为兄带你去见见世面!”
  “诺!”张未央高兴的点头。
  对新化城这里的一切,张未央都是一无所知,充满了好奇和兴奋。
  一刻钟后,兄弟两人就穿戴整齐,洗刷完毕,走出了房门。
  一出房门,张未央就发现,许多与他一路走来的移民同伴,也都在各自的亲人的带领,走出了房门。
  “张伍长!”邻居家的一位护濊军士卒看到张未央的兄长,微微一愣后,立刻就跑步上前,行了个军礼。
  “免礼!”张未央看着自己的兄长帅气的在胸前一击,回礼问道:“王大郎,你也准备带你细君去濊人村寨那里吗?不怕你家细君吃醋?”
  对方尴尬的笑了笑,然后答道:“张伍长,总是要面对的嘛……更何况,大丈夫三妻四妾,本属正常,且马上就要分这么多地了,要是不多加几个人手,单靠内子跟两个孩子,肯定忙不过来!”
  张未央呆呆的看着自己的兄长微笑着点头,在对方的胸膛拍打了一下,哂笑着说:“不错嘛!”
  这让张未央感觉,眼前的兄长,仿佛变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