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5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费!”
  一口气就是五万万钱以上的军费增长。
  这个好消息,差点震得周亚夫都有些站不稳了。
  要知道,过去,全年的军费,可能也不过如此了。
  汉军,目前实行的是征兵制,所有兵源皆来自于义务服役的百姓。
  在士兵的俸禄上面的开支,几乎无限接近于零。
  也就是今上登基后,开始关注起了基层士卒的待遇问题。
  先是下诏,增加士卒每日供给的粟米数量,同时还增加了每月五到数十钱不等的所谓津贴。
  其中地方的驻军和非野战军团,每人每月能拿到五钱的津贴,而长城驻军、边关驻军和野战军团的军人,则会视战兵、辅兵的不同,得到十五到四十钱的津贴。
  这些津贴全部都是走的少府的帐,由兰台尚书、谒者和侍中联合监督,每半年,集中发放一次,地方驻军,由当地的监察御史联合军队的主官,共同点名唱诺,逐一发放,而野战和长城、边塞驻军,则是由兰台的尚书和当地的郡守、将军主持发放。
  不单士卒有补贴,军官们也有所谓的津贴。
  从伍长开始,在其原本的俸禄外,视其等级,给予相应的津贴。
  正是这两个政策,让今上彻底收拢了天下军心,下面的士卒对今上真是感恩戴德,感激不已。这也是为什么前不久列侯串联,雷声大雨点小,被天子无压力碾压的缘故了。
  仅仅是这两个政策,少府在过去两年,就支出了将近八千万钱的津贴和数百万石粟米的补给。
  但周亚夫和大多数的两千石以上朝臣,心里都清楚,这些钱哪里来的……
  天子即位以来,抄没的那些犯官、豪强以及大商贾的家产,还有各路商贾的捐献。
  其中宣曲任氏一家,就给天子贡献了接近五千万钱以上的资产和超过三千金的黄金。
  换句话说,天子的内库其实压根就没怎么支出。
  花的都是犯官和罢免的列侯以及抄没的商贾的钱款。
  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但今上似乎很擅长玩类似的手段。
  譬如褒斜道工程,花的是外戚程郑氏和卓氏的钱,长安到函谷关的轨道马车工程,用的是雒阳师家的捐款,就连龙首渠,特么也是花的抄没的那几个倒霉蛋的钱。
  这不得不让人感叹,老刘家还真是一脉相承,今上更是青出于蓝的刘氏好传人。
  这节操都已经掉的满地都是了!
  只是,这样终究不长远。
  直到盐铁官营和五铢钱官造后,大家才知道,今上早就想好了后续。
  既然天子如此阔气,周亚夫也不想跟天子客气,当下立刻就拜谢道:“陛下慷慨,臣谨谢之!”
  “丞相……”刘彻却笑着站起来,问道:“按制,国库是不是也要负担一部分?总不能什么事情都让内库来开销吧……”
  周亚夫瞬间就脸色铁青了起来。
  国库?!
  国库能有几个钱啊!
  汉家税赋原本是国家和天子内库六四分成。
  税归国家,赋为天子。
  可今上上台后,少府的内库赚的钱,比起国家收到的那点田税和商税,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单单是一个盐铁官营的利润,未来就很可能超越田税,成为国家的第一大财税来源。
  强行压抑着心中的不满,周亚夫犟着头道:“陛下,国库拮据啊,每岁田税,本就不多,又要供给朝野百官俸禄,天下士民赡养,今岁江都风灾,更是将国库掏空,计曹令吏,已经跟臣哭诉过许多次了……”
  “那就加税啊……”刘彻图穷匕见,露出自己的目的:“加征矿税和车船税!”
  “昔者朕皇祖高皇帝令商贾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今商贾豪富,奢靡纸醉,而农耕之士,不得安饱,岂非令高皇帝受辱?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彼辈商贾,以巧技居奇贩售发家,富贵比拟王侯,可却于国无益,于国无益者,五蠹也,当尽杀之!苍天有好生之德,且不教而诛是为虐,朕不欲加法,但难道还不能加税?”刘彻淡淡的道:“丞相回去好好研究一下,布衣中产,以勤劳致富,仅能养家糊口之者,就不要加征税赋了,凡家赀五十万以上,非农桑所得者,或有奴仆十人以上,以租税子钱而富者,又或,有矿山产铁、铜、铅、金银过三十万钱以上者,又或车船值钱五十万以上者,皆可征税!”
  周亚夫听了,却是吓了一大跳!
  周亚夫的政治意识形态,虽然接近儒家,但在本质上来说,他受到他父亲周勃的影响非常大。
  而周勃是出了名的黄老派政治家。
  周亚夫历史上坚决要跟刘彻的皇帝老爹在匈奴五归义候的问题上顶牛,就可以看出来,此人虽然在袁盎的影响下,有些同情儒家,但在骨子里,依然是黄老派的思维。
  跟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
  黄老派有其先进性的一面,自然也有他的落后腐朽一面。
  而黄老派的落后腐朽的那一面,是所有学派中最严重的。
  这从历史上辕固生跟黄生争论汤武革鼎的对错就能看出来。
  黄老思想守旧循古的毛病非常严重。
  而守旧循古就意味着,他们会从潜意识里抗拒任何可能导致社会巨大变革的律法或者政策。
  周亚夫还算比较开明,但听了刘彻的话,也有些皱起了眉毛。
  加征车船税?矿税?
  矿税倒还好说,自古有之,但这车船税,闻所未闻啊!
  周亚夫动了动嘴唇,似乎想说些什么,但他却发现,他根本没有理由拒绝。
  道理很简单,天子加征的对象,只是针对那些豪商巨贾和大地主。
  这两类人,诸子百家不分派系,都是要打击、压制和抑制的。
  刘彻看到周亚夫纠结的模样,毫不犹豫的在他身上补了一刀:“丞相莫非不愿加征富商巨贾之税,而宁愿加征田税?”
  这一刀,可真是补的又狠又准。
  让周亚夫失去了所有反对的理由和借口。
  军费开支增加,肯定要加税。
  不是在农民身上加税,就是在商人贵族身上加税。
  对于爱惜羽毛,重视名声,甚于生命的汉室政治家和列侯们来说。
  在农民与商贾之间,保谁要谁,简直都不需要大脑思考,下意识的就会给出答案——当然是加征商贾之税了。
  不然,只要周亚夫敢说愿加田税,这话传出去,天下的舆论,民间的声讨,就足以让周亚夫和整个周氏瞬间变成过街老鼠。
  周亚夫抬头,蠕动了一下嘴唇,以微不可察的声音,道:“诺!臣谨奉诏!明日就召集群缭,商讨车船税与矿税……”
  但他的样子却是满满的都是委屈。
  似乎在说:陛下,你耍无赖!
  刘彻哈哈大笑。
  没有错,他就是在耍无赖。
  加征矿税和车船税这个事情,他这个皇帝不耍无赖,很难说服其他朝臣同意。
  毕竟,现在黄老派秉政。
  周亚夫这个丞相又是出了名的犟,正面硬刚,想要道理说服他们,无疑非常困难,而且要扯皮几个月。
  倒不如用舆论绑架。
  所谓皇帝耍无赖,神仙也扛不住!
  而且,作为皇帝,不会耍无赖,那是不行的。
  周亚夫想了想,问道:“启禀陛下,若以此行之,臣恐所加征的税收,恐怕不过千万之数,于军费,聊胜于无啊……”
  周亚夫的思维,很显然依然停留在固有的印象中。
  汉室税赋,过去从来都是依靠最底层最贫困的农民,从土地上征收。
  这商贾之税,哪怕是吕后时期,征收的时候,每岁也不过几千万到万万钱,收上来的还多是颊钱。
  以此度算,周亚夫觉得,就算开征了车船税和矿税,恐怕也没多少。
  但周亚夫哪里知道,隔了几十年,社会经济早就已经从吕后时期的凋敝,变成了如今的盛世。
  关东地区,家产百万的商贾,压根就不算的巨富了。
  千万才是起点,数以万万家产的,也不是一个两个。
  跟所有社会一样,财富总是集中在最富裕的那一小撮人手里。
  周亚夫更不会知道,在后世,有个叫南宋的政府,以半壁江山,每年收的商税,是其田税的好几倍!
  因此,刘彻笑着给周亚夫打包票:“丞相放心去做,相信朕,车船税和矿税,绝不会少于盐铁之得!”
  这是必须的,小猪朝中期,国家财政的两架马车就是盐铁官营和车船税以及矿税。
  其比例甚至高于田税!
  若不是小猪玩脱了,搞出告緍,其财政压力,根本不会有!
  如今,汉室的经济和商贾的活力,比之小猪朝要发达。
  哪怕只是针对那些最富裕的人征税,刘彻也相信,起码一年也能收个两三万万钱,已经足够支付军费了。
  得到了刘彻的保证,周亚夫这才放下心来。
  老实说,在抗拒之后,周亚夫也开始冷静下来。
  打击豪强,尤其是那些狗大户,暴发户商贾,周亚夫和列侯阶级们,都是喜闻乐见的。
  此时,商贾在社会上的仇恨度是非常高的。
  不止底层的百姓敌视这些为富不仁的家伙,就是高层的列侯们,也看他们不顺眼。
  想想看,一个万户侯,一岁封国租税也不过两百万钱,其中大部分还是谷物。
  而一个商贾,坐拥数千万财富,富裕程度比诸侯王还夸张。
  这岂能不招恨?
  所以,社会舆论对商贾喊打喊杀,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要不是一直是黄老派秉政,换了儒法任何一个上台,立刻就是一场大清扫。
  不过,儒法的清算,是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刘彻是怎么不会干的。
  将这个事情暂时放到一边,周亚夫奏道:“启禀陛下,臣闻,乌孙在胭脂山遇伏后,有一残部,逃出重围,臣看了地图,胭脂山至云中,不过两千里,轻骑半月可至,臣与执金吾和卫尉都觉得,或许朝廷可以尝试招安此部,得其之力,或可补益中国!”
  谈到军事问题上面,周亚夫就眉飞色舞起来了。
  托刘彻这两年不遗余力的灌输“汉匈必有一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等言论洗脑的福,如今朝廷上下都已经将匈奴视为必定要分个胜负的敌人。
  既然是敌人,那无论用什么手段打击对方,加强自己都是正确的了。
  加之又没有了刘荣事件的芥蒂。
  所以,周亚夫也没有了前世在匈奴五归义候问题上的犟劲了。
  反而成为了积极推动,收买和拉拢匈奴内部贵族和敌对部族的急先锋。
  作为军人,周亚夫很清楚,汉室的骑兵,在目前来说,这两年新成立的骑兵,绝大部分,其实都是些骑马的步兵。
  大量的基层军官甚至中高层军官的意识依然停留在大步兵主义时代,考虑问题,决定战守时,也依然用着弓弩为王的思想在考虑问题。
  譬如今年六月,关中演练,某部司马,率领三千骑兵,奉命占领某个关隘。
  结果,那位司马下令所部,骑马跑到该关隘前,然后依然以过去的作战方式,命令士卒下马,列阵以弓弩进攻……
  关键是,他的上级,该部都尉,居然觉得,此人做得对……
  这让汉军高层真是哭笑不得。
  思想和作战思维的转变,目前来看,汉军依然是任重道远的。
  明年,武苑开门,周亚夫就准备在武苑里着重谈一下这个问题,同时提拔一些有见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