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6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起码在南越,赵佗的治理下,过去的百越贵族的汉化程度都已经非常高了,南越全国更是依照秦制,实行了郡县制。
  但闽越就不同了。
  一堆的部族首领贵族,这些部族首领,有的汉化程度很高。
  像王族以及那几个曾经来长安朝觐过的实力派,就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本身对中国典故和文化,了解也很深,甚至他们自己就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但也有不少,大字不识一个,完全没有什么诸夏概念,只想着自己称王称霸的部族首领。
  所以,南越跟闽越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无论是汉军打进去,还是南越王臣服,只要中国官员和军队过去了,南越全境,就能宣布成为汉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当地的百姓无分汉越,马上就能给长安纳税服役。
  但闽越就不同了。
  汉军想消灭闽越政权容易,发南越兵和江都、会稽兵就可以了。
  甚至,可能会是一场类似武装游行的进军。
  但想要完全统治当地,就困难无比了。
  秦王朝鼎盛时期,尚且被闽中郡糟糕的治安和此起彼伏的动乱搞得疲于奔命。
  而历史上武帝对闽越和南越的军事行动,最终也变成了两个模板。
  消灭南越王国后,汉室就在南越全境立即实行了有效统治。
  而闽越虽亡,但维持费劲,山沟沟里的闽越部族,根本就不鸟长安的命令。
  最终,武帝不得不干脆放弃福建,将闽越贵族和人民,迁徙到淮泗地区。
  这就是为什么,刘彻一直觉得,三越问题是政治问题,而非军事问题的缘故。
  如今,南越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闽越问题,则需要抓紧了。
  拉拢闽越贵族,同化当地部族,同时,密切留意闽越国内变化。
  一旦有机会,马上就派军队护送骆郢回国即位,将这个刘彻培养的亲汉派扶到台上。
  当然,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
  刘彻对骆郢也不是百分百相信。
  所以,还得找几个备胎,一旦骆郢不听话,随时就能换掉。
  刘彻正考虑着闽越问题的时候,一个宦官进来禀报道:“陛下,东宫太皇太后刚刚下懿旨,赐南越王朝服、冠冕、几杖,另外给赐黄金五百金……”
  刘彻听了点点头。
  窦太后的这个政治意识还是很不错的。
  他想了想,对左右吩咐道:“告诉少府,清理秦代的历代先王陵墓,在上林苑中,选择五十户百姓,为秦始皇守陵和祭祀,再让太常去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找到前朝皇室后裔……”
  秦已经灭亡几十年了。
  汉室鼎立也有将近六十年了。
  这时候修葺和打扫秦代先王陵墓,也是题中应有之理。
  毕竟,这兴灭国,继绝室,历代就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了。
  以三代的规矩来看,灭亡前朝,新朝将前朝遗老遗少,分封到某个地方,继续其先祖香火祭祀,属于文人士大夫们歌颂的礼法纲常。
  只是,汉室对于自己究竟是继承了秦的道统还是周的道统,至今争论不休。
  所以,这事情才一直搁置着。
  如今,秦朝遗老赵佗将来入朝,为了面子或者说拉拢人心的需要,自然要给赵佗的前主们粉饰一下喽,让他面子上也好看一些。
  统战需要嘛……
  只是,秦朝皇室成员,刘彻估计,如今已经很难寻觅到一个靠谱的能证明自己血统的后代了。
  毕竟,项羽当年在关中大开杀戒,几乎将赢氏子弟斩尽杀绝。
  就连跪着给项羽投降的子婴也是一刀了事,最后,更是一把大火,将繁华的秦代宫廷与都城焚毁。
  然后,项羽就拍拍屁股说:富贵不归乡,如衣锦夜行,哥要回家炫耀去了。
  所以很多人都说,项羽是个竖子,不足与谋。
  当初项羽要是在关中的手段稍微温和一些,做点安民的事情,也不至于被刘邦得了天下。
  倒是周王室后代,刘彻前年在雒阳找到了一个,封了个周嘉南候的关内侯爵位,让他去给自己的祖先守陵祭祀。
  “诺!”立刻有人领命下去办这个事情。
  “陛下,准备改朔易服了吗?”旁边的汲黯看着,在心里默默思索着。
  改正朔,易服色,这是传统的中国王朝更替游戏规则。
  但,汉室至今没有遵循这个游戏规则。
  自高帝以来,在这个问题上,历代天子都是在和稀泥。
  太宗时期,倒是想改一下。
  结果,不仅仅搭上了一个丞相,还搞的天家颜面扫地,几乎沦为天下笑柄。
  从此,汉室君臣,再也不提及这个事情了。
  但,汲黯知道,今上,确实有这么个打算。
  不然,太史令那里,每天都有着数十位宫廷星象师和数学家,天天晚上盯着星辰运转计算是干嘛的?
  而改正朔,定历法,易服色。
  这是堪比立储的大事情。
  没有任何学派会放弃在这里掺一脚的机会。
  汲黯当然不会放弃,于是,他试探着问道:“陛下,臣听说,关中近来有民谣歌曰:圣人在位,天地变易,圣王在位,阴阳通畅。今陛下在位,嘉大惠于天下,臣以为当循三代故事……”
  刘彻回头看了这个家伙一眼,笑了笑,没有接话。
  改朔易服,在士大夫们看来是大事,但在老刘家看来,也就那么一回事。
  尤其对刘邦来说,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用什么历法纪年,简直无聊透顶。
  到刘彻这里就变成了,衣服崇尚什么颜色的,无关紧要。
  但是,历法却已经不得不变了。
  颛顼历,已经越来越不符合社会发展和地球气候变迁的实际了。
  当年,颛顼历制定之时,黄河都在跑大象呢!
  如今,黄河象早已灭绝,滚滚都已经跑到了深山老林之中了。
  新的符合农业需要的历法,已经是迫在眉睫。
  但,这部历法起码还要个三五年才能制定出来,所以,这个事情暂时不急。


第730章 进击的二世祖(一)
  五月的怀化,气温开始变得适宜起来。
  新鲜出炉的怀化郡西北都尉隆虑候陈蟜带着自己的部下,沿着河流前进。
  这两个月来,陈蟜一直在忙一件事情——给自己未来的老巢选址。
  陈蟜虽然是长安城里出了名的二世祖,但他还是很清楚,一个好的老巢,比什么都重要。
  但可惜,他人手有限。
  至今他这个西北都尉麾下,拢共就五百多兵马……
  这么点人,连辖区都没法子管,就更别说在今年就将西北都尉的治所城防给建立了起来。
  “可恨啊!”陈蟜骂骂咧咧的嘟囔着:“我那大兄,简直不要脸……”
  他的哥哥,堂邑候世子陈须,现在的怀化郡郡尉,安东都护府西部都尉,可比他阔气多了。
  前不久,陈须就把自己的老巢,西部都尉的治所安在了一个被命名为“崇怀”的地方。
  当地,依山傍水,出了城门,就是广阔的平原。
  虽然冬天可能冷了点,但夏秋两季,绝对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安乐之乡。
  更重要的是,崇化城旁的河流与黑水连接,可以随时得到来自新化城的补给和支援。
  陈蟜正是刚刚从崇化城的奠基典礼回归的。
  想着自己大兄阔气的模样和得意的嘴脸,陈蟜就有些心浮气躁。
  但没办法,谁叫人家是大兄,堂邑候的世子呢?
  旁的不说,单单是得到的资源与人力物力,就甩了他几百里!
  现在,西部都尉下面,就有了将近三千人的军队,这些军队,全部都是从燕赵地区调来的郡兵。
  虽然比不上护濊军那样精锐,但好歹也是久经训练的士卒。
  除此之外,丞相府还拨给了陈须的崇化城各种器械甲胄和工具数千具。
  另外,还给了两千户的移民,作为崇化的居民和屯垦者。
  反观他这个隆虑候?
  简直就是爹不疼娘不亲的弃儿!
  不仅仅人员补给迟迟没有到位,就是本该拨付给他的军需辎重也被丞相那边借口“西北都尉治所未定,暂不拨付”为由拨给了其他人。
  这让陈蟜看了,真是忧心忡忡。
  照这样子下去,恐怕,未来他与陈须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最终,他很可能只能在泥浆中仰望陈须威风八面,不可一世。
  甚至,不得不卑躬屈膝,百般讨好,以求沾光。
  “我才不要呢!”陈蟜吐了口唾沫在心里说道。
  他太清楚长安列侯公卿和贵族们的嘴脸了。
  捧成功者臭脚的,能从长安排到函谷,但愿意跟一个一事无成的废物打交道甚至交朋友的,却是一个也没。
  这从他现在身边的狐朋狗友的数量就能看出来。
  当时,陈蟜可是带了足足五六个往日交好的列侯子侄来这怀化建功立业。
  最开始,大家都是拍着胸膛保证,一定跟着隆虑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可这誓言都还言犹在耳。
  但人却已经跑的只剩下一个衍候瞿家的侄子。
  这还只是因为,那个家伙太过废柴,陈须完全看不上眼的缘故!
  其他人,现在全部都围绕着他哥哥打转,拼命溜须拍马,一副“世子英明神武,请提携我等”的样子。
  这让陈蟜立刻就明白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个典故的意思,也体会到了当年苏秦的苦恼。
  “哼,待吾来日功成名就,定叫你们后悔今日弃我而去!”陈蟜在心中发誓。
  但如何解决目前的困境,依然是陈蟜每日思考的问题。
  “东宫薄太后的寿诞将至,我得准备一份贺礼……”陈蟜在心里寻思着。
  虽然,他并不需要去拍薄太后的马屁,但他得拍自己顶头上司,怀化郡郡守,安东都护府都督薄世的马屁啊!
  现在,只要不是太笨的人,都已经看出来,这位薄家的子侄,翌日回朝,必然是官拜执金吾甚至卫尉,封为列侯,成为国家重臣的。
  前途可谓是不可限量!
  便是翌日取代周亚夫,成为军方领袖人物,也不是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薄世现在就统管整个安东都护府的一切事务。
  除了朝鲜平壤城里有个刘明,不受他管控外,其他一切藩国衙门和有司,全部都要听他号令,受他指挥。
  陈蟜想要在这怀化的荒野之上,建功立业,就离不开薄世的支持和照顾。
  甚至,就是想要在此混吃等死,可能都需要薄世的袒护。
  这样想着,陈蟜就咬咬牙,命令自己的家臣道:“回去后,将我猎到的那几只白狐的皮毛做成一件裘子,送去长安,给太后做寿礼!”
  “诺!”立即有人点头应命。
  “另外,再让人将我得来的那几张虎皮与熊皮,也送去长安,送到母上大人手中……”陈蟜又吩咐道。
  老妈的马屁也要拍好!
  若是拍的老妈舒服了,说不定人家一句话,就能解决自己目前的困境。
  陈蟜相信,只要自己母亲去东宫说些好话,现在的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东宫太皇太后,可不仅仅有权,还非常有钱!
  单单是东宫的内库,起码就有数万万钱的积蓄,更有数万金的金饼。
  这些,可都是老太太这几十年省吃俭用存下来的私房钱!
  但老太太只是对自己节俭,但对亲人大方的很。
  单单是他妹妹阿娇,老太太历年赏赐和补贴的零用钱,就是数以千万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