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6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完全没有精力去悉心教导每一个弟子。
  于是,刘彻就在这太学中,玩了个变相的改革。
  即诸博士都有属于自己的殿堂,每隔几日,固定时间,公开讲课。
  所有学生,不拘是否是他的弟子,全部可以去旁听。
  博士们也可以选择是否愿意接受某人的拜师请求。
  而学生们也可以通过旁听诸子博士们的讲课,来判定,到底谁讲的东西更合自己的胃口。
  所谓,老师选学生,学生也可以选老师嘛。
  要民煮嘛。
  这个模式,目前在太学推行的很顺利。
  博士们都觉得这个方法不错,如此一来,即可以避免因为万一要是收错了弟子,结果这个家伙未来闹出什么麻烦,殃及师门,牵连同门,也可以从无数人之中,选出那些符合自己心意和要求的合适的衣钵传人。
  而学生们也觉得很不错,除了太学规定的必须参修的几门课程外,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想要去听的人的课。
  即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也能通过不断的旁听来选择自己真正符合自己心意的学派。
  甚至,有人开始杂修黄老儒法。
  而且因为太学山长是田叔这样的天下名士,备受尊崇的君子。
  有田叔坐镇,黄老儒法之间,平素也不敢扎刺。
  太学内部的气氛,河蟹而自由。
  刘彻站在太学的主教学楼上,看着穿梭于花园与树荫之中的莘莘学子,这让他有些感怀。
  美好的大学生活啊!
  真是让人怀念!
  “诸位皆是长者……”刘彻对着跟在自己身后的博士们道:“所谓百年树木,十年树人,太学学子,皆社稷之未来,望诸位悉心教导,严加管束,不可让一个学子,沉迷于长安的纸醉金迷与奢靡之中!”
  于刘彻来说,太学的学子,基本上都是等于未来的官员预备役。
  尤其是现在的这些人,都是从郡国千挑万选出来的精英中的精英。
  可不能让长安的奢靡生活将他们的眼睛给迷住了。
  所以,这太学实现的是准军事化管理。
  除了每五日的休沐之外,所有学子不许私自外出。
  然而即使如此,刘彻也依然很担心啊。
  实在是他最近在长安搞出了一些全新的娱乐方式。
  譬如说,赛马场很快就要开张了。
  很快,还将有马球比赛也要上场捞钱。
  曾经当过学生的刘彻太清楚,网吧五连坐对一个学生的学业打击程度究竟有多大。
  年轻人嘛,只要心一野,什么学业未来前途,统统都可以抛弃不管。
  六十分万岁和信春哥不挂科,可是一度盛行无比。
  所以,这纪律和学风,是必然要反复强调的大事。
  “陛下但请放心,有老臣在,这太学诸子,就绝不会有一人不肖!”跟在刘彻身边的太学山长,田叔马上就拍着胸脯保证。
  “一切就有劳田公了……”刘彻点点头,对田叔的管理方法和方式,刘彻还是很有信心的。
  要知道,在前世,哪怕是刘端这样的出了名的不服管教的野马,在田叔的约束下,也是乖乖的缩进王宫里,捧着书本读书去了。
  哪怕是过十几年,刘端也依然感念田叔这个严格慈祥的老师,几次三番上书武帝,请求追封田叔和褒扬田叔。
  自己就干脆在其封国内,为田叔立祀祭祀。
  “太学学子,要多实践,不要死读书,读死书!”刘彻又对诸博士们强调:“朕觉得,诸公可以选些时候,带领诸生,去关中各县,采风、游历,入亭里,听三老讲业,睹生民之难!”
  其实刘彻更想让这些学子,以后有机会的话,就去地方基层的县衙和亭里实习。
  可惜,刘彻估计,他现在要是提出来,恐怕会有无数人反对。
  我辈士大夫如此高冷,安肯与刀笔吏为伍?
  陛下,此非文臣待遇啊……
  这些理由和借口,刘彻都能想象的出来。
  但这去地方采风,听三老教诲,却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也是三代以来中国文人士大夫推崇的君子之行,更是周公、召公也要践行的道路。
  ……
  在太学中巡视了一番,还找了几个学生代表,接见勉励了之后,刘彻就驱车前往一山之隔的武苑。
  与太学相比,武苑在刘彻心中的重要性,无疑就高了几个等级了。
  毕竟,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武夫弄权,一夕变天。
  这枪杆子,必须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而想要控制军队,就必须控制军官,尤其是中高层的司马、校尉、都尉。
  只要抓住了这些人的心,那么,就算是有野心家想玩什么陈桥兵变或者效仿周勃故事,恐怕还没开头就要被下面的司马、校尉镇压了。
  所以,进入武苑时,刘彻已经换下了常服,穿上了甲胄,系上了佩剑,如同一个真正的军人一样。
  武苑开学以来,这已经是刘彻第四次来到武苑视察了。
  前面三次,刘彻都是如同刚刚在太学一般,只是召集诸武苑的教官训话,然后接见几个学生代表,勉励训诫,就算完事。
  但这一次,刘彻就不打算再跟前几次一样走走过场了。
  在来之前,他就已经行文周亚夫,要在武苑,召集所有师生,发表公开训话。
  这是因为,最近的事情发生的比较多。
  有齐鲁鼓噪的战争,也有南越方面的回应,更是上上下下的议论。
  所以,刘彻需要统一军方的思想和立场。
  但这些话,暂时还不适合在朝堂上公开宣讲。
  因为这会让某些人感到恐慌。
  毕竟,现在,秦、秦法、秦制,是忌讳词语。
  虽然汉室用的军法、民法、刑法甚至军制政制,都是抄袭的秦制,多数东西就换了个名字而已。
  但这些东西,是不能对天下公开承认的,哪怕是用暧昧的词语也不行!
  不然,当年天下大家为什么推翻暴秦呢?
  不就是因为秦朝太坏了吗?
  刘彻进入武苑时,武苑师生已经提前在演武操场之中,列好队形,人人神情肃穆,昂首挺胸,精神奕奕。
  刘彻乘着武苑中准备的天子战车,从操场的一侧在数百士卒的护卫下,驶了进来。
  “臣亚夫等率武苑上下师生,恭迎陛下!”担任武苑山长的周亚夫,立刻就率领全部师生,分列两侧,共同对着刘彻的车驾,行了一个军礼,顿时,整个武苑发出了一阵洪亮的金铁击鸣之声。
  刘彻同样举起手中的天子剑,向师生们回礼。
  这让整个武苑,立刻陷入了一片狂热的气氛之中。
  对如今的汉室军方来说,刘彻这个天子,真真是堪比三皇五帝一般的圣主!
  至于为什么是圣主?
  军费管够,大力支持和扶持军方力量,这个理由已然足够!
  刘彻的战车在已经搭好了的一个演讲台前停下来,然后,他下车步行,在一众侍中和郎中的簇拥下,登上那个演讲台。
  演讲台上,已经按照刘彻的命令,立起了一排用于传声的铜喇叭。
  刘彻站到这些类似话筒的喇叭前面,清了清嗓子,然后,挥手道:“武苑自成立以来,朕就一直在寻思着,找个时间,与诸君做一番家人之谈……”
  他话音未落,整个操场的师生就全部都恭身下去,纷纷齐声道:“陛下圣恩,臣等武苑师生,永世铭记!”
  许多的司马、校尉这样的军官学生,甚至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这并非作假,也不是什么托。
  在武苑中,也不需要作假和找托。
  至于为什么如此?
  原因很简单,刘彻说了四个字,家人之谈。
  这四个字在汉室,尤其是皇帝口中,吐出来的时候,只代表了一个意思——朕把你们当自己家人一样看待。
  当年刘邦就很喜欢常常拉着自己过去的老部下,搞这种家人之谈。
  君臣之间不摆架子,也不遵循什么上下有别,把事情敞开来说。
  不过吕后以后,这种类似的活动,就只在皇室内部和对外戚们使用了。
  如今,刘彻重提此事,立刻就让人联想起了当年高帝在世时,对军方的无微不至和体贴入微。
  刘邦对自己的士卒和部下是真的好,掏心窝子的那种。
  但凡跟着他打天下的人,只要不谋反叛乱,刘邦都是妥善安置的。
  至今汉律里依然保留了所谓的“山东复”特权阶级的条款。
  所谓山东复,指的就是那些跟着刘邦打天下,最后解甲归田的士卒,这些人几乎人人都混上了一个富家翁的地位。
  甚至有人,福泽子孙,使得家族至今依然是地方望族。
  现在,刘彻重提当年高皇帝的著名典故,当然马上就让武苑上下,感动无比了。
  能不感动吗?
  况且……
  皇帝都把大家当自己家人看待了。
  若还不懂感恩。
  那你必然是个叛贼!


第736章 国情咨文(二)
  刘彻伸手压了压,示意众将安静。
  霎时,整个武苑就安静了下来。
  “诸君想必也知道,近来,天下发生的事情……”刘彻看着那一个个笔直站立着的士卒将校,慢慢的说道“朕听闻,军中有许多的将校,多有些不同意见……”
  演武场中,将校学员之间,相互看了看,许多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实际上,对于刘彻放过南越,军中上下,何止是有不同意见啊!
  对汉军中那些荷尔蒙过剩,整天琢磨着搞个大新闻,好让自己能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的那些将佐们来说。
  南越王国,就好比是一个满是各种极品装备,到处都是海量经验值的副本。
  只要打通这个副本。
  上上下下的好处,简直是多的数都数不清。
  不知道有多少人,将因此累功,拜为将军,甚至受封关内侯、列侯!
  此外,南越国内,积蓄了数十年的财富,也能让无数人,一夜暴富——自古以来,大军出征,取胜后,将敌人的财产土地和奴婢统统揣到自己兜里面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当年吴楚叛乱,平叛大军,不就差点吃撑了吗?
  弓高候韩颓当,曲周候俪寄,这两位更是因此一跃成为汉家最有钱的列侯之一。
  内战尚且如此,对外发动军事行动,那就只能用刮地三尺来形容来了。
  将军士卒们,一旦进入敌国境内。
  敌人的国库、仓储以及宫廷、贵族官员的家产和土地,就统统是大家瓜分的目标。
  然而,这么一块都到了嘴边的肥肉,现在却不翼而飞。
  军方自然是有很多不同意见的。
  只是,军队讲究纪律,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将佐军官,再怎么不甘心,只要朝廷没下令,他们就只能乖乖的在营盘里呆着。
  刘彻的视线,从武苑师生们身上扫过。
  掌握了绣衣卫的他,当然清楚,军方的牢骚内容还有将佐们的议论焦点。
  总的来看,军队的将佐,对没能去刷南越副本,心里面虽然不大情愿,不是很理解,但还是勉强捏着鼻子接受。
  但,武苑的师生就不一样了。
  这些人,主要来自北方长城一带的郡国,很多人,就是生于军营,长于什伍,几乎人人都是对匈奴的主战派。
  甚至有些人,一天不打仗,浑身不舒服斯基。
  这些家伙,在长城边郡,连匈奴人也经常挑衅,常常搞出摩擦。
  对他们来说,诸夏统治世界,不仅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