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6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逆候陈平的孙子,陈何,被人举报,强抢人妻……
  好吧,前有萧何的儿子,跟人勾结,谋杀情敌,后有张良的儿子跟基友谋杀发现自己基情的官员。
  再来个陈平的孙子,强抢人妻,也算是符合这些米虫的一贯做风了。
  但怎么处理这个事情,也成了对刘彻的考验。
  在瓒候跟留候都已经GG的情况下,再把曲逆候也GG了,这功臣列侯们,心里面恐怕也不会太舒服。
  毕竟,刘邦当年跟这些功臣刑白马而盟: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
  这还没六十年呢!
  排名前十的功臣的就全部GG了。
  刘邦的脸还不火辣辣的疼?
  与这两个麻烦的头疼事情相比,陈蟜那点问题,只能说是小问题,甚至根本都不需要去思考和考虑。


第764章 帝国的转折(二)
  “朕该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
  刘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很显然,这两个问题都很棘手。
  刘彻面临着两难的抉择。
  济南国的问题,陈何的案子,每一个都在考验着他的执政手腕。
  处理不好,不止会丧尽人望,还会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无解的困境。
  虽然刘彻可以选择和稀泥。
  即,即不惩罚起义的百姓,也不惩处刘辟光,而是让刘辟光换个地方去称王称霸。
  但,和稀泥,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只会造成更恐怖的问题。
  旁的不说,刘彻在天朝,就看过了太多和稀泥而导致了的无解之结。
  某几个在天朝臭名昭著的衙门,就是因为和稀泥而出现的。
  况且,他就算想和稀泥,别人也不会让和!
  宗室诸侯王跟列侯勋臣,官僚们,还有全天下的百姓,都在看着他这个传说中“受命于天”的天子得决定。
  究竟是纸老虎,还是真老虎。
  就看刘彻接下来的举动了。
  “首先,朕要确定一个基本的基调……”
  刘彻很清楚,他不可能即让宗室诸侯王勋臣官僚满意,也让天下百姓满意。
  总得有个人吃亏,有个人得到“公平与正义”。
  然后,再想办法,用利益去收买那些吃亏的群体。
  所以,在济南的问题上,谁对刘彻更重要呢?
  “当然是百姓了……”刘彻在心里对自己说。
  作为一个自证了确实“受命于天”的天子,刘彻只要不犯傻,不脑残,那么,就算全天下的贵族官僚都反了他。
  但只要他还能喘气,他就可以借助民心和军心,将这所有的官僚贵族,全部送到地狱去。
  刘彻现在确信,只要他站到长安的城头,吼一嗓子,长安军民,都会遵从他的意志,将一切乱臣贼子,全部诛杀!
  天下百姓,也会自带干粮,为他效死。
  而倘若他失去了民心民望。
  那么,就算官僚贵族再怎么吹捧,也是没用。
  贵族官僚们的软弱与无能,即位三年多来,刘彻已经看得很明白了。
  这些家伙,天生只会为虎作伥,虚张声势,在面对真正的威权时,膝盖比谁都软的快。
  别看他们现在叫的欢。
  但,只要刘彻一表态,他们马上就会跪舔“圣天子英明神武,果真民之父母也”。
  即使有不满,也只能藏在心里,最多跟隋朝的那帮子世家勋贵一样,在私底下玩阴的。
  对这种局面,刘彻只需要拉拢和收买他们中的大部分,然后将那些出头的鸟宰了,自然不会有问题。
  更何况,这个世界上,三条腿的蛤蟆或许很难找。
  但两条腿的官员和贵族,难道很难找吗?
  大不了把桌子一掀,游戏重新开始。
  刘彻相信,愿意当官,当贵族的人,保证能从长安城一直排到雒阳。
  对官僚勋贵,有时候,就应该强硬。
  “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心中念着天朝太祖的至理名言。
  刘彻的决心已下。
  接下来,自然就只有一个问题了。
  那就是,怎么定性。
  济南的百姓,因为实在忍受不了刘辟光的压榨和剥削,因此揭竿而起,杀官陷城。
  虽然他们确实很委屈,确实很受伤,确实很无奈,确实很有道理。
  但这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不值得鼓励的行为。
  甚至,是要被五对负重轮教做人!
  刘彻取来一张帛布,提笔写下也封诏命,然后将之交给王道,吩咐道:“拿去,转交廷尉!”
  “诺!”王道领命而去。
  ……
  “济南王辟光,役使国人过律,目无王法,强征百姓,阴通吴逆,罪在不赦!廷尉,朕之肱骨也!当依律而断!”
  廷尉官署中,廷尉赵禹,看着天子得这道命令,脸上露出苦笑,摇头叹道:“此,祸事也!”
  刘辟光虽然混蛋。
  但他的兄弟宗族,势力强大。
  且,汉家素来,就有让大臣背锅的传统。
  当年,淮南厉王怎么死的?
  太宗将之流放数千里,在其囚车上贴上封条。
  沿途郡县官吏,一看封条,没有人敢解开。
  于是,淮南厉王活生生饿死在囚车中。
  事后,太宗皇帝又哭又闹。
  于是将沿途所有不开封条的官吏,全部逮捕,统统在长安,腰斩弃市。
  一代明主,天下公认的圣人,尚且如此。
  赵禹很清楚,若他依令而行,果真严格执法,按照天子得意思,弄死了刘辟光。
  回头,必然有个袁盎,在哭哭啼啼的天子面前道:“独斩廷尉、御史,以谢天下乃可……”
  然而……
  赵禹站起身来,看向自己的僚属,道:“吾等法家,即得三尺,安可毁之!”
  “以吾之血,以正三尺之严!”
  对法家来说,法律是神圣的。
  哪怕要用自己的鲜血,来为其的神圣佐证!
  “君且先行……”廷尉监杨永拜道:“某稍后就来……”
  此等事情,一旦做下来,朝野追究起来,诸侯王们闹腾起来,死一个廷尉,怎么够?
  最少廷尉正跟廷尉左右监,得一起给刘辟光陪葬。
  然而,对于廷尉的官僚来说。
  死,不可怕!
  可怕的是法律的威严,得不到维护!
  这是从张释之开始,就给廷尉注入的信念。
  “善!”赵禹笑道:“屈子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仲尼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丈夫即生于世,安得蝇营狗苟?必如凤鸟,长鸣天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廷尉左监陈柔道:“吾闻陛下为故秦征越将佐之碑提此绝句!今以此与诸君共勉之!”
  然后,这几位廷尉官署的最高官僚,将排名在他们后面的廷尉史和廷尉刑曹令吏等叫来大堂,郑重的对着这些未来的廷尉官署中坚和后起之秀,拜道:“济南无道,暴其百姓,今陛下欲治法于王,吾等将往济南,穷治其案,官署上下,就有劳诸君了,望君等不忘初心!”
  众人一听,纷纷对着这四位巨头,以师长之礼相拜:“明公大义,我等实钦佩,明公等但可放心,廷尉上下,皆忠义之臣!”
  赵禹等人,闻言欣慰的点点头,有这样的下属,他们哪怕死了,未来廷尉,也依旧是这个廷尉。
  薪火相传,永无绝日!
  ……
  “这些家伙……”刘彻看着绣衣卫发回来的廷尉官署的见闻:“差点让朕流泪了……”
  自古以来,中国就不缺乏为了自己的道理与道路,而不惜身家性命的政治家和官员。
  就连满清统治下,都有谭嗣同这样,愿意用自己的血,来唤醒民众的人物。
  中国也正是代代都有这样的英雄和人杰,中国才得以,无论遭遇怎样的困境与磨难,怎样的挫折与失败。
  最终,它都能浴火重生,涅槃而起。
  整个人类历史上,也都有且只有一个这样的中国。
  只是……
  “不过就是对付一个诸侯王而已,有必要这样吗?”刘彻摇摇头:“你们将朕看成什么人了?”
  刘辟光必须死!
  这是毋庸置疑的!
  他不死,怎么震慑天下的贪官污吏跟勋臣诸侯?
  他要不死,以后这个天下,这个国家,岂非是注定要完蛋的?
  甚至,很可能,刘彻觉得,要是刘辟光不死,那他就会死!
  当局势糜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时,刘彻这个皇帝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齐恒公,至于差点嘛……
  桀纣跟厉王的例子,可是就写在史书上的。
  廷尉既然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那么,刘彻就肯定会保护他们。
  也必须保护这样的忠臣义士!
  不然,这天下未来,没有了这样可爱的官员,岂非是很无趣?


第765章 交易
  “去请梁王与江都王来见朕……”刘彻扭头对王道说道。想了想,似乎觉得这样有些不妥,刘彻又补充道:“先请梁王,再请江都,江都比梁王晚半个时辰……”
  “诺!”
  看着王道远去的背影,刘彻抿了抿嘴唇。
  在汉室,想要将一个诸侯王送到地狱去,可不像后世那么简单。
  不仅仅需要抓到对方确凿的证据,而且还得证明这个家伙,确实是道德沦丧,无药可救的社会渣滓,不杀了他,这个世界就会混乱,上帝神明就会生气,百姓也会惶恐不安。
  就如吴楚之前那样,哪怕明知道,吴楚两个诸侯王,心怀不轨,朝廷也只能削藩。
  在汉室,想要让一个诸侯王,死有余辜。
  仅仅证明他是个坏蛋,是不够的!
  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谋反、不孝、乱、伦这样的大逆无道,十恶不赦的罪行。
  撑死了,也就是个削封国,训斥的结果。
  最多最多,逼其服毒自杀。
  想要对一个诸侯王明正典刑?
  几乎是不可能的。
  像现在,哪怕是明天廷议上,刘彻力排众议,让廷尉去审理此案。
  哪怕刘辟光束手就擒,不做任何抗辩。
  最后的结果,刘辟光也不过是撑死了被削掉一个县的封地,然后再罚酒三杯,下不为例。
  但,这样的结果,刘彻是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既然已经决定下手,那就干脆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刘彻可不想,给以后的子孙,留下一个大麻烦!
  “齐鲁诸王……哼……”刘彻在鼻孔里冷哼一声。
  刘辟光这次不惹事,刘彻可能还不想起来,他们兄弟的光辉往事以及他们家族的谋反传统。
  齐王刘肥的子嗣,跟刘彻这一系的皇室,可谓是有着血海深仇!
  首先,刘彻这一系的皇位,可以说是从齐哀王刘襄嘴里强抢而来的。
  至少,刘肥的儿子们,是这么认为的。
  然后,刘彻这一系的皇室手上,可谓是沾满了刘肥的儿子的血。
  哀王怎么死的?
  这个事情,刘彻再清楚不过了。
  在灭亡诸吕的过程里,身强力壮,甚至能披甲杀人的刘襄。
  在太宗即位后,不到一年,就死了。
  死因是“抑郁成疾,忽然暴卒。”
  这个死因,别说是骗刘襄那些精明的兄弟了,就是三岁小孩也骗不了。
  所以,济北王刘兴居,很不服气,果断抓到汉匈大战的机会,起兵谋反。
  然后,刘兴居自然被杀全家。
  再算上,本来的历史上,应该谋反的胶东、胶西、济南、淄川。
  还有谋反未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