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6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中国与欧陆白人的最大不同。
  欧陆的白人诸侯,在罗马崩溃后,立刻就自立,什么法兰西,德意志,神罗。
  但在中国,只要中央王朝崩溃,被压制的诸侯王,肯定不会去想——好机会,咱们独立吧!
  只要有点能耐和野心的人,他们的想法必然是——中国无主,有德者居之!
  然后就打起清君侧OR吊民伐罪,各种各样的旗号,从五湖四海,点起军队和舰队,跨越山海之阻,越过尸山血海,来到中国,只为重新一统。
  所以,刘彻很清楚,未来的世界。
  恐怕所谓一战,二战,将变成中国内战。
  各地诸侯,为了中国天子之位,大开杀戒。
  从美洲,一直将战火烧到中国。
  太平洋,大西洋,将在战火中燃烧。
  数千万的生命,将成为一个新王朝奠基的养分。
  而经过这样的血战后,一个全新的世界帝国,就将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从太平洋,直到北冰洋,太阳所照的地方,就是中国的领土。
  这样的未来,是极有可能的。
  但为什么要阻止呢?
  中国的王朝更替,本属自然,子孙不孝,祸国殃民,活该下台。
  对刘彻来说,让中国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才是他的目标。
  更何况,这样的事情,必然不会很快到来,可能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直到中国的王朝积重难返,四方诸侯,都已经窥见了中国王朝的衰败后才会发生。
  就像周室东迁后,诸侯才对周天子,不再恭敬。
  在那之前,刘氏皇帝,还是可以作威作福,发号施令好几百年。
  这已经足够了!
  “丞相所担忧的事情,朕自然知道……”刘彻笑着答道。
  “但,朕相信,只要子孙后代,铭记先王教训,以生民为要,以社稷为本,以仁德教化诸侯,楚庄王与齐恒公,晋文公的故事就不会重演!”
  “若其果为桀纣,商汤周武,受命于天,吊民伐罪,在朕看来,也属物之自然,天地之理!”
  刘彻最近,在思想界,最大的努力,就是打破了黄老派,对于商汤周武革命的认知垄断。
  黄老派一直以来,就把持了对这两个事件的解释权。
  认为商汤周武,虽然是圣王,但作为天朝的臣子,在君王有错时,应该规劝,而不是起兵造反。
  这也是官僚贵族们在以前的共同看法。
  毕竟,只要天下人都接受了这个设定,那么,等他们鱼肉乡里之时,老百姓自然也应该老老实实的在家里饿死,而不是跑出来给世界添麻烦。
  但刘彻在不久前就打破了刘氏天子,不在这个问题上表态的传统。
  尤其是济南王刘辟光之事后,多次公开发声,称颂了商汤周武顺天应命,吊民伐罪的光荣伟大正确。
  顺便,又把刘邦抬出来,吹捧了一番,将之跟商汤周武并列。
  这显然是在给他处置济南之事,找理论依据。
  皇帝发声了,这场辩论,当然就马上有结果了。
  商汤周武革命的正确性,再也无人质疑。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以后,很可能会有人打着顺天应命的旗号,反抗刘氏统治。
  周亚夫抬头看了看刘彻,他发现,天子的脸上和神情上,没有半分担忧,甚至是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
  得!
  你老刘家自己都不关心,我还担心个毛?
  刘彻看着周亚夫,做出承诺道:“丞相尽可回去转告列侯将军,汉家素来,不会亏待功臣,诸将只需忠心王事,勤勉用力,即可!”
  这个分封的胡萝卜,刘彻既然拿出来了。
  那当然就会隔三岔五的拿出来诱、惑大臣。
  你们想不想未来受封王公,坐镇一国,称为始祖?
  想的话,就给朕努力办事,等打下印度,吃香喝辣!
  刘彻相信,但凡有点想法的,都会帮着他一起将这个伟业完成!
  只要封国家的希望,没有破灭,列侯功臣,文官士大夫,都不会扯后腿。
  当然,若是跟杨广打高句丽一样,一次两次三次,次次失败,劳民伤财,丢人现眼,那就不要怪列侯贵族和文官士大夫换艘船坐了。
  而在那之前,基本上,大部分的贵族将军,都会有干劲,有动力,拥护刘彻的伟业。
  ……
  送走周亚夫后,一直跟在刘彻身边的汲黯,终于忍不住了。
  “陛下果真要分封倭奴、西域、身毒吗?”汲黯低头道:“请恕臣愚昧,臣以为,此非明主所为也!”
  分封制,在经历了吴楚之乱后,就渐渐成为了天下舆论口里的毒瘤了。
  思想界和文化界,不分派系,对分封,都没有什么好感,甚至认为是万恶之源。
  郡县才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所以,就连晁错的名声,在这个背景下,也好了许多。
  刘彻自然知道这些,他点点头,对汲黯道:“朕何尝不知,分封祸患无穷的道理?”
  “只是,卿以为,这天下,是人人皆有公心吗?”
  “就连周公,都也未尝不曾有过私欲……”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朕若不分封功臣,许以社稷,安能得天下英雄豪杰鼎力相助?”
  “分封,高祖仗之以胜项藉得天下之所也!”刘彻对汲黯道:“今朕若欲建非常之功,不得不行非常之策!”
  当年楚汉争霸,刘邦能赢项羽,最大的原因,就是刘邦朋友多,项羽则腹背受敌,头尾不能兼顾。
  而之所以这样,主要原因就是刘邦很大方,到处撒承诺,许诺打败项羽,兄弟们一起吃香喝辣,坐天下。
  而项羽则很小气,就连他的亲信心腹吕马童都不肯封,韩信在其帐中也不肯用。
  于是,项羽的悲剧,自然就是必然。
  即使他能击败刘邦,也会被张邦王邦拉下马。
  大家跟着老大打天下,为的不就是荣华富贵,封妻萌子吗?
  同样的道理,在现在,刘彻要想建立伟业,并吞寰宇。
  那么,手下大臣,就要安抚好,拉拢好。
  再没有比分封更好的拉拢手段了。
  真以为皇帝嚷嚷几句口号,下面的大臣将军就会全力以赴啊?
  开什么玩笑?
  官僚们最擅长的就是磨洋工了!
  若没有好处或者动力,人家才懒得为了皇帝的愿望,献完青春献子孙呢!
  唯有将未来的西域、身毒,许给大家伙。
  这样,这战争,就不是帮刘氏打了,而是给大家伙打。
  自己的事情,自己当然会最上心!
  有了这么一出后,刘彻相信,不仅仅是列侯勋贵,文官们,恐怕也要按耐不住了。
  宗周诸侯之中,可不乏有文臣受封!
  刘彻抬抬眼皮子,对汲黯笑道:“卿努力办事就行了,未来,朕必不会忘记卿的功勋的!”
  汲黯闻言,小心脏不争气的跳了起来。
  谁能拒绝得了称孤道寡的诱、惑?
  没有人!


第781章 悲惨的乌孙人(一)
  盛夏来临,新化城外的气温开始攀升到一年的最高峰。
  同时,整个怀化郡,也迎来它一年中最繁忙热闹的时候。
  尤其是新化城,今年的黑水河渔汛在最近抵达峰值。
  楼船将军衙门的捕鱼船每天都从河中捞起至少数千石的鲜鱼。
  这些鱼,在捕捞上岸后,马上就要宰杀、洗净,然后要趁着天气好,赶紧晒干。
  这么多的鱼,以至于,整个新化城,都要全部出动,老幼妇孺,一起上阵,帮着处理各种鱼获。
  即使如此,人手也依旧十分匮乏。
  毕竟,现在,地里的春小麦,也到了关键时刻,需要壮劳力的照顾。
  好在,从中国远道而来,来此淘金发财的游侠儿,暂时给新化解决了劳动力的问题。
  自上个月下旬开始,新化城中,就涌入了至少四五千人的游侠和怀揣着发财梦的三教九流。
  甚至,还有方士术士,混杂其中。
  这些人中,很多人都是两手空空,一路蹭吃蹭喝,蹭到的新化。
  即使那些相对有所积蓄的人,这一路上吃喝拉撒,也早就将他们的盘缠花光了。
  所以,他们只能选择,在新化城里找事情做,先混个温饱,把肚子填饱,再去淘金。
  这些人的到来,马上就解决了新化劳动力匮乏的问题。
  许多以前没有足够人手去做的事情,也一下子可以准备开始了。
  但,在另外一个方面,这些游侠儿的到来,也让新化甚至是整个怀化的地方治安开始混乱。
  这些游侠儿里,有的是艺高人胆大的豪杰人物。
  他们在中国内地时,每一个人,都是当地官府的重点观察目标。
  每当地方上发生什么事情,地方官第一个就会找他们过去喝茶。
  但,到了这怀化。
  地广人稀,海阔天空,又没有熟悉他们行事的地方官吏。
  这些游侠,顿时就龙飞九天,鱼入大海。
  “本月已经发生了数十起锤杀案件和劫剪之事,本都督决定,立刻成立备盗贼衙门,全力搜捕和打击所有不法之人!凡有锤杀、劫剪者,格杀勿论!”薄世杀气腾腾的对着自己的官僚们下令。
  薄世知道,那些从中国涌来的游侠,是多么可怕的一个群体。
  法律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秩序,更被他们视若无睹。
  他们的行事,完全以自己喜好为标准。
  高兴起来,这些家伙文能扶老奶奶过马路,武能为含冤受屈之人讨还公道。
  他们颓废起来,也能无恶不作,无所不为。
  薄世曾经就认识一个游侠头子。
  那人,当朋友,是没话说的。
  绝对够义气,讲感情,能为兄弟两肋插刀,曾经照顾因为犯事而入狱的一个把兄弟的妻子全家足足五年,直到其出狱。
  期间,宁肯自己吃糠喝稀,也不短了兄弟家每日的吃穿用度。
  更在其老父故世时,披麻戴孝,以子孙后辈的身份,为其送终安葬。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仅仅因为酒后一句口角,将其邻居满门十三口,包括还在襁褓之中的婴儿,全部以残忍的手段杀死。
  最终,他被中尉衙门明正典刑,腰斩弃市。
  而他的兄弟朋友,则全部到刑场为其送行。
  至今,他的家小,依然得到哪些人的妥善照顾和保护,甚至,其子还被哪些人,一起凑钱,送去拜在关中的法家名士杨望的门下,读书开蒙——而这些人自己的儿子,却连件干净点的衣服也没有!
  而前代游侠巨头郭奉的故事,更是清楚的说明了,这些游侠儿,究竟是个怎样的群体。
  郭奉是河内豪强郭氏的嫡子。
  郭家从高祖时,就称雄河内,他的父祖,都曾经官拜大夫,入朝为官。
  郭奉甚至娶了鸣雌亭候许负的女儿为妻。
  这样一个官宦子弟,却走上了游侠的道路。
  他最出名的事迹,就是在路上,看到有一个老妇人在哭泣,郭奉看了感觉很奇怪,就上前去询问,然后得知,那老妇人之子,被当地的豪强勾结县官谋害,连尸体都不还给她,因此她觉得非常悲伤,哭泣不停。
  郭奉于是说:“路不平,吾来平!”
  当即让自己的手下去调查,查证清楚,事实果然如此。
  然后,他就半夜带了几个人,翻进那个豪强家里,将他的脑袋割下来,挂在他所勾结那个官员的家门口。
  吓得对方赶紧将那个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