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7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年一次,每年赚个几十万,足够大家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了!
  所以关键就在于,“大夫”之爵的艨艟舰船,能具备捕杀鲸鱼的能力吗?
  汉家舰船,虽然一直都分艨艟与楼船。
  但,在艨艟和楼船这两个分支里。
  大小却从来都不对等。
  汉家最大的楼船,高达几丈,长数十丈,停泊在港口,犹如小山一般。
  但最小的楼船,却可能还不如一艘民用的客船。
  而艨艟舰船里,这样的情况就更夸张了。
  大者,十余丈,能横行江湖。
  小者可能是个小舢板,浪花一打就要翻船。
  “都尉……”有人问道:“这大夫所能租赁的艨艟有多大?”
  “那就要看尔等能出多少租赁费用了……”徐季微微一笑:“若能出得起价钱,艨艟舰只,尽可租赁!”
  “便如隆虑候所租之捕鲸船,一岁便需一千金!”
  这还是陈嬌是皇亲国戚的缘故!
  而且,还因为陈嬌所捕获的鲸鱼,最终提炼出来的产品,有三成要上缴给楼船衙门,作为雇佣楼船舰队水手的酬劳!
  所以,才会如此便宜。
  若换了其他人,先别说能不能租到。
  就是租到了,这样的大船,一年租赁费用起码是三千金!
  没别的原因,只是因为这样的巨舰,需要最优秀的水手和船长来驾驭。
  自入楼船衙门后,徐季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楼船舰队的耗资有多么恐怖!
  旁的不说,单单是合格的水手以及船长,每一个都是用钱堆出来的。
  楼船不过是因为其性质,所以这部分人工成本几乎忽略不计。
  但是,楼船想要继续壮大,发展和强盛,最终实现自己的海军梦。
  待遇和薪酬就要向陆地上的丘八们看齐,甚至超越对方!
  唯有如此才能吸引到最好的人才和最好的勇士。
  不然,若像现在这样,一个执掌一艘楼船的舰长,待遇却只相当于汉军的一个司马。
  年俸禄不过八百石,加上津贴和补助,也才堪堪能家人妻小过上小康生活,若是想让孩子上学读书,那基本上日子就要过的紧巴巴的。
  所以,在过去,汉军的楼船军官,一有机会,就会跑去其他部队。
  直到楼船将军衙门成立,这样的事情才慢慢变少。
  但最优秀的军官和人才,却依然忍不住的外流。
  而楼船培养一个舰长,需要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细心栽培。
  尤其是楼船走向海洋后,这样的优秀人才,就更加弥足珍贵。
  去年汉室楼船衙门在新化的黑水河所得的收益,有一大半,都是投入到了给水手和舰长们加薪之中。
  但那点钱,不过杯水车薪。
  马邑之战后,更是引发了楼船衙门的一次人才大流失。
  尤其是他徐季的仁川都尉下属的军官里……
  短短三个月,就有五位楼船舰长和十几个副舰长,被人挖走了。
  陈嬌兄弟、韩王、朝鲜君,都是挥舞着五铢钱跟黄金,拼命挖角。
  正是因为这个危机,徐季才会想到现在的这个脑洞。
  想要保住人才,想要招揽人才。
  楼船就要提高待遇。
  但想要提高待遇就要钱!
  楼船衙门现在上上下下官吏和士兵加起来,差不多有五万多人。
  哪怕是平均每人加薪一百钱,就要五百万!
  徐季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才想到了这么个主意。
  借列侯勋贵和天下的财力,来供养楼船。
  所以,其实所谓的租赁,所谓的鱼战,都是幌子。
  真正的目的,就是让天下人来都来租赁楼船的战舰,出海捕鲸。
  然后,楼船坐收渔利。
  譬如陈嬌,他租赁的那艘捕鲸船,就需要包括舰长和水手在内的四百余人,帮他开动舰船。
  这些人的薪水和俸禄以及福利补贴,自然就全归陈嬌买单了。
  等到天下勋贵和富商都涌来捕鲸,楼船衙门就可借此与之产生利益关联。
  一边获得海量的财富和资源,供养己身,一边发展和壮大己身。
  等到未来某一天,徐季相信,楼船衙门,将会让天下人都目瞪口呆,然后顶礼膜拜。
  “国家财富来源于海洋,危险亦自从海上而来,大汉天下,不可以一日无海防!”徐季拿着自己叔父当年远征朝鲜时说过的名言,对着众人道:“诸君身负家国天下社稷之重,为楼船先驱,请受吾一拜!”
  说着徐季就是躬身稽首。
  这鱼战也并非是幌子。
  而是现在楼船存在的意义和象征。
  汉室为何要组建那么庞大的军队?
  当然是要保护国家和百姓,免受外敌侵略。同时以汉军之剑,汉骑之刀,为汉家之犁获取土地!
  同样的道理,楼船存在的意义,在目前来说,肯定是要保护四海的鲸鱼和鱼群,免遭他人偷猎。
  徐季现在都能想到一个口号了——那里有汉室渔船,那里就是汉家楼船巡视之地。
  吾辈既为汉家渔民之捍卫者,汉家海疆之保护者。
  吾既天子之翼,万民之盾!
  还有比这样的说辞,更加振奋人心的口号吗?
  没有了!
  但,想要让天下人认可这个口号。
  就需要汉家海疆里,充斥无数的渔船。
  要让一位位勋贵大臣公侯外戚,都与楼船衙门产生利益。
  这样,喊起口号来,才能顺理成章,理直气壮。
  不然,谁会听你说话?
  而眼前这些人,与陈嬌一般,是楼船这个政策的先驱和试验品。
  所以,这一拜,徐季非常郑重。
  ……
  与此同时,在陈嬌命名的所谓的“承恩”岛上。
  数百位汉军士卒与一千多名来自真番和马韩的仆从军,驱使着数千的倭奴,正在岛上砍伐森林,营造营寨。
  一个个特制的巨大的炉灶,在岛上林立而起。
  陈嬌策马扬鞭,望着这个岛上的风光,得意洋洋的道:“这就是个永不枯竭的黄金之岛!”
  此岛距离“元海”的鲸群活跃之地,不过数十里。
  以福船的速度,不过两个时辰就可以来回。
  更别说,他刚刚订购了一艘几乎将他身家压榨干净的捕鲸船。
  但,在陈嬌看来,这是值得的!
  “我下了这么大血本,天子应当在短时间内,不会放陈须等人下场……”陈嬌在心里想着:“即使天子同意了,陈须与刘明也未必有这样的魄力!”
  陈须跟刘明,或许能舍得一掷千金,只为博美人一笑。
  但肯定没有这个魄力,投资数千金,还有负担汉军舰队将卒的高昂福利和补贴的代价来此捕鲸。
  也唯有他陈嬌,亲眼见过和目睹过那“元海”与倭奴列岛附近海域的庞大鲸群和无穷无尽的鱼群,他才舍得下这个本。
  “一年若不能赚个数万金,吾怎么又脸去见天子?”陈嬌在心里得意的笑了起来。
  在他看来,自己虽然花了血本,但却也成功的将两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和其他人至少拦在门外一年。
  一年的时间,足够他将这承恩与顺德两岛占为己有——至少在岛上所有方便熔炼鲸油和宰割鲸鱼的地方统统标下自己的标志。
  这样,就算以后陈须和刘明也想要来发财。
  却只能给自己交钱。
  这样以后哪怕自己捕鲸竞争不过别人,但靠着这两个岛上的宰割场和熔炼基地,也能躺着赚钱。
  只要元海和倭奴之岛附近,还有鲸群,还有鱼群,他和他的子孙后代,就不愁富贵。
  但,既然走到了这一步,陈嬌当然不仅仅只想要富贵了。
  他将视线投向远方的那个充满了愚昧和原始的倭奴之岛。
  他想起了去年冬天之前,他最后一次派人前往该岛搜寻倭奴时,传回来的一个情报——有人曾经在倭奴之岛的某个地方,发现在一个海湾,有几艘搁浅的舰船。
  从风格上来看,无疑是百余年前的齐国舰船的风格。
  “传说,秦始皇派遣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出海,远渡海疆,寻访海外仙山……”
  “看来,仙山没找到,徐福大抵找到了这倭奴之岛!”
  “然后,关起门来称王称霸?”
  “啧啧啧……可怜始皇帝至死都在惦记着那徐福的长生不死药啊……”
  当然,也不一定是徐福舰队的残骸。
  也有可能是过去岁月里,为了逃避战火而出海的齐人贵族。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值得好好探查的事情。
  若是前者,逮到了徐福的后代,旁的不说,当年随同舰队一起出海的徐福,可是带了无数珍宝的。
  这就能发上一笔横财了!
  反正在那倭奴之岛,他陈嬌随便干什么事情,长安也不可能知道。
  若是后者,营救和迎回失落在海外的华夏贵胄,这能刷上一波声望!
  更可借助这些同胞,好好的查清楚和弄明白这倭奴列岛的地方大小和族群,方便更好的抓倭奴!
  无论怎样,他陈嬌都是不亏的!


第919章 解决内忧
  绵绵春雨,淅淅沥沥的下了大半天后终于停歇。
  刘彻带着自己的兄弟们,穿过上林苑的小道,登临镐池附近的一座山峰。
  “治此阳池,可保上林苑附近数百里,百年无洪涝水旱之忧……”刘彻得意洋洋的指着远方已经动工半年的“阳池”工程,对着自己的小弟们说道。
  所谓阳池,既是放大版的昆明池工程。
  所谓阳池,山之南曰阳是也。
  顾名思义,此人工湖在一座大山之南。
  但,诸兄弟们都是战战兢兢,甚至没有敢抬头。
  因为,他们的这位皇帝哥哥又杀人了。
  淄川王与济北王,在月前自杀,国废为郡。
  在这两位王叔没死前,大家都是恨不得他们去死。
  但,真的等他们死了。
  大家伙却又莫名的恐惧和惊疑起来。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今天,济南、淄川、济北、胶西四王被朝廷如杀一彘狗一般轻松捏死。
  从头到尾,这四位连反抗的力气也没有,甚至于,他们连哼哧哼哧的声响都没来得及喊出来,就“自杀”了。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以彼及己。
  谁敢说,未来自己若是不小心犯法,一定能得到皇帝兄长的开恩?
  “陛下雄才大略,臣等唯顿首仰望而已……”
  在沉默了半晌后,常山王刘非终于出声。
  但刘彻却笑眯眯的打断了刘非继续拍马的举动:“兄弟手足,私下之间,就不要这么生分了!”
  “当年皇祖高皇帝打下天下,称帝于雒阳,依旧常常素服便衣,与宗室兄弟,如家人般……”
  这倒是事实,甚至于,如今汉室五日一常朝的制度,也是沿袭自刘邦当年五日一朝太上皇。
  只是……
  兄弟们心里都悄悄腹诽着:“若真有兄弟手足骨肉之情,何以今日方才想起要诏我等入朝?”
  当然了,这些话是不能说的。
  诸位大王于是纷纷恭身而拜:“陛下隆恩,臣等敢不效死?愿永为社稷羽翼,辅佐陛下!”
  刘彻举目远眺,笑着道:“吾与诸位兄弟手足,久未相见了,来来来,皆来与吾说说,各自在封国的所见所闻……”
  刘彻将视线收回,在诸兄弟们身上转了一圈:“当年,父皇在日,就常常召集吾等兄弟,考绩功课……如今,父皇虽然殡天,但吾为长兄,当代父皇考较之……”
  听着刘彻的话,诸兄弟们都是低首垂眉,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