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7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谁成想先帝一驾崩,东宫就矢口否认了先帝策命之事。
  这让他如何不怨?如何不怒?
  但,怨恨又如何?愤怒又怎样?
  东宫不开口,他就只能干等着!
  一直等到今天,油尽灯枯,东宫依旧没有决定。
  “吾好恨啊……”刘礼握着拳头,怎么也不肯咽气。
  但死亡这种事情,岂是你不想死就行的?
  终于,在于死神搏斗了数秒后,刘礼头一歪,双手无力的下垂。
  “大人!”顿时整个平陆候侯府哭成一片。
  ……
  刘礼的死讯,很快就被相隔不远的红候刘富得知。
  刘富得知自己哥哥死讯时,他正在吞服一种丹药。
  听到刘礼之死后,刘富兴奋的手舞足蹈。
  哥哥一死,这楚国社稷岂非就是他的了?
  但俗话说得好,乐极生悲。
  刘富没跳几下,就忽然间感觉血气上涌,身子一软,就摔到了地上。
  顿时,原本还在欢庆的红候子弟们,纷纷面面相觑,然后一拥而上,凑过来查探。
  结果却发现,老父亲的生命,已经终结。
  刘富的儿子们立刻就哭成了一天。
  ……
  在几乎相差无几的时间里,两位楚元王最后的子嗣先后离世。
  戚里顿时就哀乐齐鸣,哭声震天。
  等到了晚上,平陆候和红候的子孙们凑到一起商议双方父亲的丧事和后事。
  “两位大人先后撒手人寰,我等元王子弟,将要面临,无有继嗣之危!”有人说道:“元王遗德,难道要就此葬送吗?”
  顿时,数十位过去相互针锋相对的堂兄弟们哭成一片。
  两家的父亲同一天去世,这意味着大家都不能成为王子了。
  至于楚王更将成为奢望。
  大家都是刘氏子弟,对自己家族是什么德行,自然清楚。
  假如大家伙不做点什么事情,等两位老父一入土。
  嘿嘿嘿……
  老刘家绝对能翻脸不认人,在自己的嫡系血脉里,找一个人去楚国,继承王位。
  至于元王社稷和香火?
  从此就要断绝!
  这是大家无法容忍和容受的!
  没有了楚王宗庙和社稷,大家统统都要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要不,我等去哭太庙?”有人弱弱的提议。
  这个提议,立刻就引发群体的共鸣!
  “对!”
  “哭太庙!”
  “还要去抬棺哭诉!”
  数十位元王子孙群情激奋的振臂高呼。
  如今,他们都清楚,假如不闹一闹,把事情闹大,大家就统统要面临跟荣华富贵,称孤道寡说拜拜的命运。
  但怎么闹,也是有轻重的。
  假如要往大里闹,当然是去哭高庙,到高皇帝和太宗皇帝以及仁宗皇帝的衣冠面前,放声痛哭,哭诉自己被人欺侮和轻慢的悲惨命运。
  但,这样也容易引发天子和东宫震怒。
  但太庙就不一样了。
  太庙者,太上皇之庙也。
  太上皇刘太公在世的时候没有什么权力,死了,也照旧没有什么权力。
  去他老人家面前哭一哭,闹一闹。
  既能不让事情闹得太大,也能让天子和东宫知道厉害。


第921章 哭庙(二)
  长安城的太上皇庙位于未央宫宫墙之下,隔壁就是内史衙门。
  当初,仁宗孝景皇帝时,晁错为内史,为了方便自己上下班,晁错就悄悄的凿开了太上皇庙的墙垣的一角。
  要不是晁错反应快,得知丞相申屠嘉要拿这个事情做文章,立刻入宫与先帝沟通。
  他几乎就要被杀全家了!
  因为,宗庙制度,在汉室神圣而严肃。
  列祖列宗的宗庙,更是庄严而肃穆。
  这些地方,别说是有所损失了。
  便是被风吹走一块瓦片,都可能要掉一堆乌纱帽!
  迄今为止,已有十余位两千石,各种坐“风发太宗庙瓦”“南陵桥坏衣冠道绝”等等罪名而被革职。
  其中不乏有列侯的身影!
  若是各个祖宗的庙里面起个火,丢个东西。
  那罪过就更大了。
  是要杀全家的!
  在汉室的历史上,因为祖宗的宗庙出事而死或间接而死的人的名字拉出来,能写满一本书。
  这些人中,不乏有着丞相、御史大夫、太常这样的高级官员。
  刘礼跟刘富的子孙们,在别的事情或许有些草包。
  但太庙和宗庙的禁忌上,他们却比谁都清楚和明白。
  元王家族,四代人有三代,出任汉家宗正。
  这是他们家的吃饭饭碗和专业。
  既然决定要去哭庙,自然,就要有计划。
  按照汉室制度。
  宗庙制度和礼法,神圣不可侵犯。
  “敢有擅议者弃市!”
  这是吕后时期定下来的铁律,数十年来无人敢冒犯,在汉家,你可以骂百官,骂丞相,骂列侯,甚至当面喷皇帝。
  然而,这宗庙制度,却是碰都不能碰。
  一碰就要死全家!
  怎么合法的规避这些制度和约束,从而合法合情合理的去哭太庙,这就很考验元王子孙们的业务能力。
  “三十岁以上,五大夫以下之家臣家奴,皆不可随行!”刘礼的长子刘道首先说道。
  这汉家律法的规定。
  但这条律法被列在乐律之中。
  一般来说,除非是元王后代这样的专攻宗庙礼法制度的家族,旁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条律法存在。
  实在是,当初给老刘家制定礼仪制度的人叫叔孙通。
  而叔孙通所定的各种制度和礼法。
  别说是儒家了。
  就是法家也看不下去。
  只是碍于制度和法律的惩戒,只能私底下腹诽两句“多不应古”“无先王之制”。
  但叔孙通也是没有办法,他伺候前后两位天子,高帝和惠帝,都是不按常理出牌,脑洞比较大的人。
  高帝自不用说,属于跟今上一般,想到一出是一出,一拍屁股就要有想法的主。
  连自立黑帝这种事情都干得出来。
  还有什么事情是他干不出来的?
  便是惠帝,其实也是常常朝令夕改……
  为了伺候好这两位主,叔孙通是浑身解数都用了出来了。
  在别的问题上,叔孙通还可以分缝补补,勉勉强强维持一个过的去的制度和礼法。
  但宗庙之事,却被高帝和惠帝,弄成了一团乱麻。
  不是精修此道的人,压根连这些制度和律法的条条框框都摸不清楚。
  “所从诸子,皆需沐浴更衣,斋戒前往……”刘富的此子刘宣也道。
  这倒是自古以来的制度。
  就连老百姓也知道,在祭祀祖先神明时,必须斋戒沐浴。
  不然,就是对祖先神明的亵渎。
  可能导致九泉之下的先祖愤怒,从而拒绝享用奉上的三牲血食和聆听祭文。
  “当具羔、兔,以为血食!”也有人从祭品方向提出建议。
  给列祖列宗,奉上太牢,那是天子才可以拥有的资格。
  诸侯用少牢祭祀,大夫用馈食祭祀。
  这是周礼的规定。
  但汉室又不同,汉家祭祀先祖,除了太牢礼,三牲齐具外,其他都发生了变化。
  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都被摆上了祭台。
  在太常衙门,常年都要随季节变化而更新祭品。
  稍不及时或者供奉列祖列宗们的祭品大小肥瘦不和标准,都要倒大霉。
  轻者掉脑袋,重者杀全家。
  如今是春天,除了羔羊外,兔子和青蛙,都在祭祀的血食范畴中(汉书里有记载)。
  其他人也纷纷各抒己见,将种种见庙的忌讳和注意点提出来。
  然后,就到了关键的地方:怎么进入太庙。
  汉家太庙,可不是一般人想去就能去的。
  首先,太庙在未央宫宫墙之下,毗邻着内史衙门,距离丞相府衙门,也不过五百步。
  这里是汉家的防备重点地区。
  一般情况下,别说是人了,就是连一只鸟,都休想飞进去。
  但,现在,内史田叔老朽,已不再视政。
  于是,内史衙门内部被当今拆成了三部分。
  有的官署迁到了关东的临晋县,负责整个关东二十四县的地方治安和政务。
  也有的跑去了茂陵,成为了颜异手下的属官。
  更有的迁到了扶风县,成为关西诸县的上司。
  留在长安的内史衙门几乎成为了一个空壳。
  长安城的治安和政务,渐渐流到了中郎将和执金吾之手。
  这就给了众人可乘之机。
  至少,不用顾虑近在高庙的内史衙门发现,有了进入的机会。
  只要进入了太庙,跪到了太上皇的衣冠之前,放声痛哭。
  哪怕天子发觉,东宫知道了,大概也要无可奈何。
  甚至还得帮着大家擦屁股,将这个事情遮掩下去。
  不然,这天下人会如何看?
  不过,即使如此,想要进入太庙,也依旧很困难。
  首先,想进门,就得问问庙祝官和奉祀官答不答应。
  而他们肯定是不会答应,甚至会以死抵挡的。
  好在……
  “吾等可以从内史衙门的东门,趋入太庙!”刘道说道。
  当初晁错凿开的那条小路,现在都依旧存在着,没有人敢去堵——谁敢堵御史大夫自己凿的门呢?
  当然了,刘道知道,自己等人这么一干,晁错就要发飙,就要跟大家拼个你死我活。
  但,大家现在连荣华富贵都要失去了。
  那里还会去管晁错的死活?
  因此,这个提议,无可争议的被通过了。


第922章 肮脏的政治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刘彻正在熟睡。
  忽然,门口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刘彻立刻醒觉,翻身起来:“发生什么事情了?”
  “回禀陛下,出事了……”殿外,王道的声音传来:“太常急报:平陆与红候子弟,忽然闯入太庙!”
  刘彻的睡意瞬间就消失得干干净净。
  闯庙?!
  宗庙在先秦两汉,甚至在整个中国封建时代,都是一个王朝最神圣和严肃的地方。
  刘彻就记得清楚,武帝朝时,因为一次太宗陵园陪葬的夹钱被盗。
  最终导致了一位丞相,一位御史大夫,一位丞相长史,以及数百个人头落地。
  其中,就有着现在刘彻的亲信张汤的大名。
  汉家甚至有着天子不谒庙,等于非君的说法。
  历史上昭帝驾崩,霍光迎立刘贺。
  最终,因为霍光跟满朝文武,都容忍不了刘贺,将之废黜。
  而废黜的借口就是:宗庙重于君,陛下未见命高庙,不足以承天序……
  当然,那是高庙,是刘邦的神庙。
  此番出事的是刘太公的太庙。
  而且,此时的汉室,也还没有确定天子即位必须谒庙的制度。
  但宗庙在此时的地位,依旧无比崇高。
  盖因为汉室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
  孝字当头之下,列祖列宗的陵寝和神庙,相当于皇帝和国家的脸面。
  别说是太庙了。
  就是惠庙之中的香火出了点问题。
  朝堂之上,立刻就要有大动荡。
  果然,只过了片刻,王道就又禀报:“陛下,司马门校尉急报:丞相、御史大夫及在京九卿列侯,皆脱帽长跪,谢于北阙城楼之下!”
  刘彻此时已经在侍女们的服侍下,穿戴好了衣物。
  汉室体制,孝字当头。
  那皇帝通过什么样的办法和制度,来告诉自己的大臣与天下的士大夫,自己确实是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