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8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的关键在于,汉室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命运。
  汉家的农业技术和耕作技术,全面领先了这些小国小族。
  那些在这些人过去眼里完全不可能跟神话的东西,在汉家手里变成现实。
  旁的不说,每年的黑水河捕捞,就是一场巨大的盛宴。
  汉家的楼船衙门,在一个夏天的捕获量,几乎相当于过去濊人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捕获量。
  哪怕只是吃些下水和边角料,濊人的部族,也不会挨饿了。
  更何况,汉家还传授给他们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方法,并教导他们建立坚固的房屋和温暖的火室。
  使得他们远离了冬天的严寒和饥饿。
  而汉家商队的到来,则将他们过去完全用不上的皮毛、人参以及东珠等等,统统变成了财富。
  哪怕是下层的贫民,也在这个过程中受益,过上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就别提上层的贵族了——哪怕是最没出息的那个,把祖传的东珠和皮毛收拾收拾,也足够他过上一辈子衣食无忧的生活。
  而韩国和真番国,也因为汉室的到来,受益匪浅。
  首先,先进工具和技术的传播,使得他们的土地产量大增,其次,安东境内旺盛的“派遣奴工”需求,让他们的贵族和国王,一夜暴富。
  躺着也能数钱的日子,谁不想要?
  至于下面的泥腿子和奴隶的死活,他们这些老爷才懒得管呢!
  反正,以前这些泥腿子和奴隶,在他们国内,也是要日日夜夜给老爷们劳作和服务的。
  现在,去帮助天朝爸爸建设美好安东,也属于正常。
  现在,每年数以万计的“派遣奴工”,为真番和韩国甚至濊人,创造了数不清楚的利润。
  以至于贵族们,哪怕坐在家里,什么事情也不做,也能吃的肠肥肚满。
  刘彻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切的情况。
  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
  现在,整个安东都护府,除开刘明的朝鲜王国外,在实际上,每年汉室中央对安东地方的财政补贴,其实不过几千万。
  其中,大半是流向了军费和官僚维持。
  你要问为什么,开发安东的代价会如此廉价?
  答案就是看不见的手在幕后动作。
  在四年前,当安东还是一片蛮荒,处在汉家视界之外时。
  此地,文明程度最高的,也就是卫氏朝鲜的政权。
  当时,整个安东境内的民族和王国,都在半原始半奴隶制度的深渊中挣扎。
  当时,别说是下面的奴隶和平民了,就是贵族,也经常吃不饱。
  但汉室的到来,尤其是商队的到来,一下子就激活了当地的资源,使之变成了财富,并流动起来。
  更重要的是,汉室的商品涌入,对当地的部族和王国,形成了一种倾销。
  本来,若是正常情况,倾销足以摧毁他们赖以生存的一切。
  物美价廉的汉家商品,将毁灭一切当地的经济社会结构。
  但问题是——他们本来就没有所谓的经济社会结构,又何谈摧毁呢?
  反而因为汉室的倾销和收购以及随后开发安东的投资,释放和盘活了,积蓄在这一地区无数年的资源。
  各部族和王国,得以将他们过去完全用不上的珍珠、美玉、皮毛、木材甚至是人力,变成了粮食、布帛、盐铁和黄金铜钱。
  这就好比,有一个人,居住在深山中,从不与外界打交道,但他家的地下,全是石油。
  然而,他却并不能靠着这些石油填饱肚子,常常要挨饿。
  但有一天,来自天朝的壕们来了。
  一张支票甩在脸上,无数的零,让他脱贫奔小康。
  现在,安东的这些部族与王国也是如此。
  从前,完全跟杂草与石头没有太大区别的人参、珍珠,都成为了财富。
  就是过去的奴隶,也变成了移动的财富。
  在汉室的今天,奴隶的成本,已经高到了一个不可企及的地步。
  一个男奴,最少需要两万钱。
  而在安东,雇佣一个“派遣奴工”,一年也不过几百钱。
  不过是几石粟米的价格。
  用几石粟米,换一个劳动力。
  简直是太划算了!
  在中国内地,根本找不到这样的美事!
  更别提,这些奴隶,从来不需要交算赋!
  因为他们是派遣工……
  所以,在安东,现在不仅仅官府大量雇佣,就是私人,如护濊军的军属,还有各个屯垦团,也是纷纷雇佣起廉价的“派遣奴工”。
  而奴隶们却也对这样的生活甘之如饴。
  虽然给汉朝爸爸做事,比较辛苦,比较累,还有危险。
  但是能吃饱肚子啊!
  所以,实际上,汉家在安东的统治,依靠的是生产力的先进和更加强大的体魄和消化能力制造出来的剪刀差。
  就像那些皮毛东珠和美玉、人参。
  在当地,除了皮毛可能还有点用,东珠和美玉还有人参,能有个什么用?
  但,汉人一到,它们就变成了财富。
  而且,汉室庞大的体魄和广阔的市场,足以消化掉对于当地人来说,根本卖不掉的东西。
  而反过来,因为汉室的人力成本远远高于安东各部族的人力成本(对这些部族和王国来说,人力成本约等于0),所以,汉室的官府和私人都对各国奴隶,充满兴趣。
  只要你肯买,我就一定肯卖。
  而“派遣制度”能规避掉沉重的算赋,更是让人欢喜不已。
  当然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当地的汉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数了,并且能创造财富,生产粮食。
  另外,淘金潮带来的人力资源和财富爆发,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汉室对安东地区的开发成本,并且进一步的提高了这些部族和王国对长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而当地的爆发的财富和释放的资源,又进一步吸引了汉室商人前往。
  这样,在安东都护府的核心地带,就形成了今天,刘彻所见的景象。
  这些贵族,这些国王,几乎都是一夜暴富的。
  他们的钱来的太容易,生活过的太安逸。
  所以,自然,暴发户的气质,也是尽显无疑。
  各种攀比和炫富,层出不穷。
  他们甚至不把钱当钱看了。
  讲道理的话,其实,无论是濊人、真番还是韩国。
  都是汉朝养的猪。
  刘彻想宰的话,随时可以宰。
  将他们的财富和奴隶以及土地统统收归中央。
  他们甚至可能无法反抗了——你能指望现在在殿中这些大腹便便,穿金戴银,挥金如土的壕们再去打仗吗?
  不可能了!
  但……
  刘彻不想这么做。
  道理很简单。
  刘彻和汉室并不缺这几个钱,也不可能这么不讲吃相。
  更何况……
  “想从暴发户身上榨钱,还不简单?”
  “需要那么粗暴的办法吗?”
  假如站着就能赚到钱,又何必去做恶人,平白坏了自己的信誉和名声?
  这样想着,刘彻举起酒樽,对着坐在殿中左右的藩国国君和贵族大臣说道:“诸卿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朕之先,舜也,诸卿之先,或青阳,或金天,与朕之先,系出一源,在某些程度上来说,也算是朕的宗室了!”


第946章 捕鲸业带来的变化
  汉家天子的开场白,让韩王萁准和真番王刘忠汉还有沧海君金信、扶余王高唐等人都是感动不已。
  纷纷俯首拜道:“方今幸甚,陛下嘉大惠于天下,遍及鸟兽,泽及草木,令臣等本夷狄远方不知王化之人,也能知冠带之义,明宗庙之重,臣等诚惶诚恐,安敢攀附陛下?唯愿永永为陛下臣妾,为汉羽翼而已……”
  当然,在心里面,大家伙都是很开心的。
  能与老刘家攀上关系,这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事情。
  只是……
  可惜,除了韩王萁准,算是真的抱上了刘氏大腿——他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朝鲜君刘明,将成为未来的朝鲜王后。
  其他人是挠破了脑袋,也没能抱上姓刘的大腿。
  这,对于众人而言,真可谓是个遗憾!
  却听到天子继续道:“如今天下并为一家,海内归一,卿等即是朕之臣,亦为朕之宗族之脉也!”
  这种场面话和客套话,刘彻从来都是舍得说的——反正又不要钱,无非是浪费点口水。
  假如动动嘴皮子就能收买人心,捞取好处,那为何要去用武力呢?
  何况,现在,汉室对待安东,在实质上已经是看做本土了。
  那韩王、真番王、扶余王,就像当年的异姓诸侯王一般。
  这些地方的贵族和官员,也全部汉化。
  甚至有人的官话水平,连长安的朝臣,也是不及。
  刘彻举着酒樽,站起身来,缓步向前,继续道:“为崇先王之教,敬祖法宗,朕已决议,广关至太原,收有唐之国!”
  今天的太原和中都晋阳,都在当年的尧帝时的有虞氏部落的活动范围。
  这也算是刘彻误打误撞吧。
  收太原及晋阳为大关中的治下,迁代王刘登去彭城,最开始,刘彻只是想着扩大基本牌,创造出一个大关中经济圈。
  但在现在,却已经背上了为祖宗计的神圣外衣。
  天下人除了支持和好顶赞外,已经不可能有其他声音了。
  “陛下敬祖崇宗,臣等唯顿首而拜,为天下贺!”
  韩王萁准首先匍匐在地,其他人立刻紧急跟上,大拍马屁。
  虽然说,他们认的祖宗是东夷的少昊氏。
  但是,有虞、少昊、陶唐,都是系出一源的。
  向上追溯的话,都能追溯到轩辕氏。
  三王五帝本一家嘛。
  刘彻适时的露出一个悲伤的神情:“只是,唐夏之遗民,至今流落在外,朕深憾之!”
  “朕闻,西域有国,曰大夏,其人民皆多髯须而美,或为朕之宗也……”
  有虞氏的帝舜和陶唐氏的帝尧,从关系上来说,应该是同一个部族的。
  国语就说了:(有虞氏)郊尧而宗舜。
  左传里也说: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
  至于那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希腊裔和塞人以及月氏裔听说会有什么表情?
  刘彻才懒得管它呢!
  当今世界,话语权是被中国掌握的。
  就像后世的欧米一般。
  大汉天子,受命于天,代天牧狩六合四海,掌管世界。
  连物理规律,化学变化和星辰运转,都要尊重大汉天子。
  区区一个远方之国,敢不尊重中国天子?
  还想不想活了?
  说你是陶唐氏的夏侯社稷迁徙的,你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
  就像后世的欧米,说你专制就专制,不专制也专制,说你不民主你就不民主,再民主也是毒菜。
  自说自话,画个圈子再去套别人,这向来就是人类世界的强权的不二特征。
  反正在中国的传统思维和意识形态里。
  这个世界的一切民族和王国,都是中国臣妾。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几千年了,从未有人敢异议和反抗这个真理。
  “同宗之遗民,流落在外,朕甚为心痛!”刘彻沉痛的对着诸位狗大户说道:“朕即为天下王,以做百姓民父母,岂可因一幕之纱(大漠)而不拯之乎?”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
  诸位狗大户当然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
  刘氏天子都已经这么拉下身家,连大家这些少昊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