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8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兵作战,撅师万里,此皆卿等之长!”刘彻看着群臣们下令:“朕给诸位十天时间!十天后,朕要见到初步的高阙战役计划!”
  “此事,就交给丞相领头!”刘彻分布任务:“车骑将军为副手辅佐,卿等为参谋,协助谋划!”
  “先计算出我军要拿下高阙,需要动员多少军队,多少粮秣,多少民夫,还要算出匈奴部族的可能来援方向和数量!”刘彻说道:“计划拿出来后,朕就将发放给武苑诸生,进行推演!”
  这样做,虽然可能泄密。
  但是,却更可能完善整个计划。
  “诺!”周亚夫当然不会拒绝。
  他甚至是欣喜若狂的接受了这个任务。
  在有生之年,准确的说是在位之时,收复河套,完成恢复秦故土的历史使命,就是他最大的目标!
  周亚夫不会忘记,当年,老丞相故安文候申屠嘉临终之时嘱托自己的家人:王师出塞,北擒单于,家祭之日,勿忘告乃翁!
  周亚夫可不想自己也要跟老丞相一样,临死之时,拉着儿孙的手,叮嘱:勿忘告乃翁啊!
  他更想在自己活着的时候,看到不可一世的匈奴单于龙旗被丢到太庙的祭台上,匈奴单于肉袒负荆,跪在高皇帝的灵位前,三拜九叩!
  若有可能,还要挖出冒顿和老上的棺椁,学伍子胥,进行鞭尸!
  周亚夫抬起头,问道:“陛下,第二阶段的作战目标是?”
  “当然是阴山!”刘彻看着地图,淡淡地说道。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阴山,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直就是分割文明和野蛮的分水线,也是诸夏民族保护自己不受侵犯的底线。
  阴山在诸夏之手,则夷狄不过疥藓之疾。
  阴山要是落入敌人之手。
  好一点的就像汉初,被游牧民族的骑兵骚扰和侵袭。
  坏的嘛……
  看看五代十国和两宋吧。
  失去了阴山遮蔽,河套就暴露在敌人的铁蹄下,随时会失守。
  河套一丢,整个北方门户大开。
  而且,中国还将失去祂最可靠的一个养马地。
  靠着步兵去打骑兵,哪怕是火枪时代,也是劣势!
  更别提冷兵器时代了。
  “第三阶段,前出河西,至少要打通前往祁连山的道路!”刘彻接着道。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使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匈奴人的悲歌,就是祁连山和胭脂山的战略地位的最佳注释。
  刘彻相信,只要汉军兵临祁连山。
  那么,军臣就肯定要率领主力回来决战了。
  这次,刘彻将不可能再给匈奴主力逃窜或者喘息的机会。
  只是可惜现在,刘彻根本不知道祁连山的地理和地貌以及周围地形结构。
  所以无从规划,那个大战略。
  而且,现在,连高阙都没拿下,甚至高阙前方的要地梓岭也被匈奴控制。
  在这个时候去规划祁连山之战,有些好高骛远了。
  还是专注眼前比较好。
  而周亚夫则在与义纵以及其他将军商议了之后,回来报告说道:“陛下,既然欲取高阙,那,臣等请陛下,立刻召见少府卿以及考工令、楼船将军还有墨苑的钜子!”
  他抬起看着刘彻,说道:“欲取高阙,必梁北河,臣等必须确认,现在我朝的浮桥技术以及搭建之法!”
  这是自然,刘彻点点头,道:“就依丞相的意见!”
  他扭头对汲黯吩咐:“传朕的诏命,立刻宣:少府卿刘舍,考工令以及少府六丞,并楼船将军徐悍、墨苑钜子杨毅,立刻入宫来见朕!”
  渡河,永远是军事战争中的难题。
  从春秋的泓之战、城濮之战开始,怎么渡河就成了军事家们思考的问题。
  而黄河现在可是汹涌澎湃的大河。
  尤其是上游的水势,湍急而汹涌。
  靠舢板就想让大军过河,简直是痴心妄想。
  更何况,今日的汉军,已经是一支骑兵为主的作战力量。
  因此,想要渡河作战,就必须架浮桥。
  而架浮桥,天下最精通此道的就是少府和楼船衙门。
  至于叫墨家的钜子进宫,则是希望让墨家根据现有的浮桥技术,开发和改良出一种更好,更便利同时更安全的浮桥架设之法。
  “臣等还想知道,陛下,打算什么时候发起河套之战?”周亚夫凝神看着刘彻,其他将军和列侯们,也都是呼吸急促。
  特别是那些上次马邑之战没有出征的列侯以及新兴的将军们,都对这个答案紧张不已。
  他们需要确定具体的时间,然后,才好回家疯狂鞭策和训练家臣和家兵,同时做好抢职位,占坑的准备。
  现在的汉室军队,其实正在经历一场激烈的洗牌。
  这场洗牌的激烈程度,仅次于当年覆灭诸吕的倾轧。
  在这场洗牌中,活下来的,生存下来的山头,才能有未来可言。
  不然,就会跟过去无数的名军,强军一般,默默消亡。
  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军功!
  军队里,比的就是谁军功多。
  谁的军功多,斩首多,谁说话的嗓门就大,就敢向上面要最好的装备,最好的士兵和最好的补给!


第964章 猛将
  “早则一载,迟早两岁!”刘彻看着群臣说道:“就必须发起高阙战役!”
  准确的说,汉匈战争,必须在六年之内结束。
  六年之内,刘彻要消灭匈奴王庭,至少也要将河西走廊以及幕南的所有战略要点占领,同时,还要将西域战略,迫使匈奴人只能龟缩在大漠以北。
  而一旦匈奴人只能龟缩在漠北,又没有了西域可以吸血。
  那他们就是瓮中之鳖,迟早要饿死,渴死!
  至于为什么是六年?
  因为……
  六年后,也就是西元前一百四十四年。
  岁在丁酉,春三月,大雨雪!
  整个关中,将连续三天,遭遇暴雨和大雪袭击。
  当年,关中粮食歉收,减产超过一半,同时北方也出现了大范围的雨雪天气。
  隔年,关中一日三地动。
  上庸大地震爆发,震级至少里氏八级,强余震持续二十二天。
  上庸县被夷为平地,死伤百姓士民以万计。
  夏,大旱,蝗虫起。
  这意味着,那两年,汉室都不会有余力处理外面的事情。
  必须将全部心神放在内政上。
  好在,去年刘彻就已经下令迁上庸郡迁离原址,向南偏移一百里。
  但,这只能确保上庸地震损失减少到最低。
  而且,那场可怕的晚春雨雪灾害和隔年的大旱,在刘彻的记忆里,留下了非常可怕而深刻的印象。
  而听到了这个准确的时间的将军列侯,却都是私底下弹冠相庆。
  事实证明,打仗捞军功,是会上瘾的!
  尤其是马邑之战的大胜和随后实实在在下发的赏赐和爵位,让整个汉室的军方和贵族们,都为之疯狂。
  从上到下,现在,都只有一个想法——还有谁?还有谁!
  这也是商鞅设计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的可怕之处。
  房子、土地、票子、妹子、爵位、地位!
  想要吗?
  那就去作战吧!
  用敌人的首级和鲜血以及哀嚎来换取这些奖赏吧!
  明文规定,明确的军功等级以及相关的晋升方法,足以让任何人,哪怕是胆小鬼和怯懦者的勇气和血性也被唤醒。
  现在,整个世界,整个中国的军人和百姓,都被马邑之战的辉煌胜利以及丰厚的奖赏而刺激的血脉偾张。
  军队内部暗流涌动。
  尤其是那些上次没捞到出战机会的山头……
  譬如,棘门军、灞上军这样的老牌的主力野战兵团。
  “陛下……”一员虎将,昂首跨步,走出人群,来到殿中,微微恭身致意:“末将臣灞上军都尉勇,愿为陛下轻兵之矢!”
  他微微收缩一下身子,庞大的身躯中的骨骼,顿时就响个不停。
  足足至少一米九以上的个头,使得他的身形就犹如一座小山一样,结实的肌肉,就像坚石一般,仿佛电影里的史泰龙走到人间,随时都会提起加特林大杀特杀!
  让刘彻看了,都有些发毛。
  “勇儿,天子面前不得放肆!”将军们之中,一位老将出声训斥,然后出列而拜:“老臣管教无方,让陛下见笑了!”
  刘彻看着这对父子,露出一丝笑容。
  管教无方?
  是故意的吧!
  “冯公请起……”刘彻抬抬手说道:“令郎狼行虎步,勇冠三军,朕甚喜也!”
  刘彻拍着手道:“朕愿以令郎为侍中,为朕侍卫帷幄,不知冯公意下如何?”
  老将军闻言大喜,拜道:“这是犬子的荣耀,伏唯陛下之命!”
  然后,他扭头对那个年轻的巨人说道:“还快快奉诏?”
  那军官连忙叩首拜道:“诺!臣谨奉诏!”
  刘彻看了,满意极了!
  因为,他知道,现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军官,在未来,会是一位让人敬畏,同时也让人惋惜的英雄!
  他姓冯,名勇,字子敢。
  墨子曰:勇志所以敢也!
  他没有辜负自己的名字和表字。
  在曾经的历史上,七年后,雁门郡郡守郅都为窦太后赐死。
  匈奴去一大敌。
  隔年,匈奴就大举入寇雁门,想要一雪被郅都吊打的耻辱。
  当时,接替郅都为雁门郡守的就是这位冯勇的父亲,大概就是刘彻现在面前的这位老将军冯敬。
  冯敬是老臣子了。
  冯敬之父,是秦将冯无择,也就是那位在曾经保护秦始皇南巡的秦武信候。
  顺便说一句,冯无择的祖父,就是那位引发了秦赵长平之战的韩上党郡太守冯亭。
  所以,这是一个军功勋爵为本的武将世家。
  而且枝繁叶茂,经历战国至秦汉的岁月依然强盛。
  冯敬本人的履历也非常漂亮。
  他本人,曾经与韩信和曹参在楚汉争霸时交过手,虽然战败被俘,但却得到了刘邦的夸奖,说他还是颇有贤能,打不过韩信曹参,那是理所当然,非战之罪。
  冯敬本人,参与过平灭诸吕之乱。
  并且在政变中,手刃了诸吕的头号战将,那位与他父亲同名,曾经在荥阳城断后,为刘邦出逃争取到宝贵时间的汉博成侯冯无择。
  因为这个功劳,冯敬本人在太宗皇帝时期,曾经短暂担任了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
  然而,很快,一个事情发生了。
  冯敬因此丢掉了御史大夫的职位。
  外人都说,冯敬是因为和周勃、灌婴合伙诋毁贾谊。
  因此被太宗皇帝冷落。
  但,只有刘氏的天子才知道,真相是什么?
  刘彻看着自己眼前的这位老将军,老实说,心里面也是发毛的。
  众所周知,刘彻的老爹即位前,是还有四个哥哥的。
  也就是说,刘彻有四位伯父,在他还没出生的时候就死了。
  怎么死的?
  史书上说病死的,坊间说是因为从代国来到的长安的路上,染上风寒,暴卒的。
  而散落在民间的八卦党里,则有些微弱的声音在说:太宗杀妻杀子杀舅杀弟。
  杀舅杀弟,是即位后的事情。
  而杀妻杀子是即位前的事实。
  八卦党们又一次胜利了!
  但,他们没有证据,他们的声音注定要被埋葬,而且,他们知道的也不是真相。
  只是接近真相!
  当然,史书上的记载,偶尔也会暴露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