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9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那只会有一个结果——被屯垦团的民壮吊起来挂在辕门上放风筝。
  甚至,曾经发生过十几个五大三粗的游侠,被二十来个屯垦团的半大小子给俘虏和缴械的故事……
  所以,在听说了安东都护府居然要动员屯垦团的民兵时,卫暴满脸的震惊和惊讶。
  这可是一支虽然不是军队,但实际上可能比很多地方郡兵,甚至比起一些地方的野战军还要强大的力量!
  动员屯垦团?
  这在卫暴眼里,只有一个解释:要打仗了?
  可是,问题是:跟谁打呢?
  卫暴擦了擦手掌,环顾怀化郡周围。
  能让安东都护府动员屯垦团的力量参战的势力,根本就不存在!
  哪怕是乌恒人跟鲜卑人一起造反。
  也不够怀化郡的驻军塞牙缝的!
  至于冰原上的蛮子和野人生番……
  需要出动军队吗?
  目前,四支保全队,加上保全队雇佣的乌恒骑兵或者鲜卑骑兵,已经撵的他们哭爹喊娘了。
  虽然,从齐鲁被迁到朝鲜平壤的儒生们,天天嚷嚷着“兵者凶器”要以德服人。
  但安东全境之内,信他们的人,没有几个。
  至于愿意听他们说话的,更是寥寥无几。
  在这里,在这些年来,移民、游侠、屯垦团、商旅、列侯勋贵以及当地的土著,杂居在一起,彼此交融,彼此融合。
  在此地的特殊气候和特殊地理以及特殊环境下,新的价值观和新的民风,渐渐形成。
  安东人没有齐鲁的婉约。
  在这里,也没有时间去玩什么风雅或者慢条斯理的去搞什么“君子之道”。
  要是什么事情都磨磨蹭蹭,不能立即决断。
  那么,百姓就可能会误了天时,不能及时将种子播种,以让其在最适合的时候,生长和繁育。
  游侠误了时间,就可能会少淘金,甚至,地盘被人抢走。
  商贾要是磨磨蹭蹭,那么,市场和利润,就会成为别人的。
  甚至,就连陈嬌的捕鲸,也得快。
  稍稍一慢,鲸鱼就沉入了深海之中。
  所以,此地的生活节奏非常快。
  人们,无论是农民还是商人、游侠,都必须抓紧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抓住每一个可能利用的机会。
  来为自己,为子孙,为家庭,尽可能多的多赚钱,多种地,多产粮食。
  以便在冬天大雪降临时,能守着温暖的火室,看着儿女们吃着各种美食。
  而不是瑟瑟发抖的蜷缩在房里,只能眼睁睁看着妻儿冻死饿死。
  所以,在安东,实用和效率,成为了首选。
  也成为上至诸侯王,下至黎庶,都共同认可的道理。
  自然,思想和学术,也必须跟此地的民风以及民心相符。
  你说的话,连百姓都不想听,贵族不愿意接受,游侠和商人都抵触,那,你的话,就等于没说。
  于是,自齐鲁迁徙而来,原本趾高气扬,打算教化夷狄,大兴一世的儒家,遭遇了滑铁卢。
  在安东,哪怕是在朝鲜王国,他们几乎得不到支持者。
  反倒是,两年前,几个赶着两辆马车,拢共就三五个人的新杂家在此地大兴!
  时至今日新杂家的学苑,遍及安东各地。
  甚至深入了真番和韩国,乃至于乌恒。
  成为了上至贵族,下至黎庶都认可和信赖的显学!
  就连游侠儿和商贾们,也接受和认可了新杂家的理念。
  得到了支持后,杂家发展迅猛。
  到今天,平壤学苑,号称弟子三千人,声威显赫于安东全境,通行于闾里、官衙。
  多数兴起于安东的商贾和贵族以及军官,都将自己的子嗣,送去了平壤学苑,学习新杂家的理念与学问。
  甚至,很多人,都愿意大笔大笔的捐献钱物给平壤学苑,用于购置印刷品、笔墨以及扩充学苑的学舍。
  至于儒家?
  哪怕是顶着一个孔子嫡传的名头,门下弟子门徒,也才不过数百而已。
  被新杂家全面吊打和羞辱。
  而自称“新杂家”的平壤学苑,之所以能发展得如此迅速和迅猛,并且得到广泛支持。
  原因只在于,他们的理念和学说,全面适应和适合安东地区的现实要求和百姓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理念和学说,通俗易懂,脍炙人口,传播起来毫无障碍。
  就是卫暴这样没上过几天学,文化不高的大老粗,也能理解他们的学说。
  诸如“礼仪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
  “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等等,诸如此类的名句,哪怕是个十来岁的少年,也能理解,也能有所得。
  而对卫暴这样的游侠儿来说。
  他更喜欢平壤学苑的夫子们,发散出来的那些心灵鸡汤。
  什么“和氏之璧,出于璞石。随候之珠,产于蜃蛤”“贤愚在心,不在贵贱,信欺在性,不在亲疏”。
  让卫暴深以为然。
  大丈夫的命运,当然是大丈夫自己来掌握。
  跟什么血统、贵贱、身份地位,根本没有关系!
  高祖用布衣得天下!
  陈涉以城旦而掀翻秦朝!
  这也符合安东地区的现状。
  此地的百姓,百分九十以上,都是从前的破落户、佃户甚至是他人的家奴。
  现在,他们发达了,自然不希望也不可能信什么血统决定命运啊,出身决定未来之类的鬼话。
  安东人在这怀化,在这茫茫的雪原之中,一点一滴,用自己的汗水和勤劳,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园。
  于他们来说,这就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以不息的最好注解。
  甚至于,新杂家们,连此地的贵族和权贵们的喜好,也照顾到了。
  因此,安东之地,地处苦寒东夷之地。
  最开始的时候,诸列侯家族,都是将家里那些可有可无的庶子甚至没有继承权的庶孽子打发过来的。
  很少有嫡子和世子来此。
  对这些人来说,他们在家族之中,不受重视,从来都是被无视和轻视的对象。
  所以,他们也很喜欢平壤学苑的理念。
  甚至有人觉得,平壤学苑的夫子们,简直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而在这些家伙,靠着经营加恩封国,而富的流油后,当然会觉得,这是自己努力的缘故,跟自己的哥哥没什么关系。
  也不希望自己的哥哥来抢自己的东西。
  “会不会是……”卫暴抬头,看向成安,忽然说道:“天子再次预见了匈奴人可能要袭击安东?”
  成安也抬起头看向卫暴,然后舔了舔嘴唇:“极有可能!”
  两年多年前,当今天子提前几乎半年,知道了匈奴将要入寇马邑。
  于是,提前动员了禁军和虎贲卫、羽林卫,驰援马邑。
  于是,有了马邑大捷!
  今天,天子再次预见了敌人的来袭……
  这又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如此……
  卫暴和成安,相视一眼。
  匈奴人……
  数年前,匈奴人可能还是魔鬼的化身,世界的恐怖来源。
  但现在嘛……
  卫暴猛地吞咽了一下口水。
  匈奴人,在马邑之战后,已经跟移动的黄金,活动的武勋挂钩了。


第1033章 狂欢(二)
  不知不觉之间,在安东都护府宣布了冬演计划,并且下令要求征召民夫以及民兵后。
  一个消息,却在怀化的各地,不胫而走。
  许多人口口声声,有鼻子有眼的宣称:“圣天子再次预见了匈奴人将来袭击我安东,故此,都护府才会动员!”
  “什么冬演?那是掩人耳目而已!”
  甚至,有人宣称:“吾亲口听一位在都护府当差的大兄所言,长安天子以虎符令都督动员全郡之兵,预防匈奴袭击!”
  若有人表示怀疑,那立刻就有脑补者言之凿凿地说道:“若仅仅是冬演,何必动员屯垦团之民兵?更何况是全部屯垦团之兵?”
  “需知,诸屯垦团隶属于汉军诸军,有天子亲卫,亦有长安禁军,有百战雄狮,也有南方之兵,诸屯垦团,想要动员,千头万绪,安东都督虽有权责,然……恐怕也非是那么轻松的吧?”
  “且夫,依照汉律,无虎符调兵,死罪也!若无天子诏书与虎符,便是安东都督,也无权如此动员大军!更何况是屯垦团!”
  这些人说的有鼻子有眼,有图有真相,更有逻辑。
  一时间,让许多人听了,纷纷表示:应该就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这些传言和谣言,契合了怀化军民的心声。
  尤其是护濊军的军官们和各屯垦团的军官、教官以及校尉们心底最直观的呼声。
  对护濊军来说,他们自诩,自己是不亚于汉军任何一支主力的精锐!
  但,可惜,明珠暗投,只能在这安东的冰天雪地之中,充当巡逻队和治安部队。
  甚至,有时候,还得客串一把工程队。
  这就让人有些尴尬了。
  护濊军可是按照标准的汉室主力满编野战军团来编组的。
  全军上下,都卯足了劲,想要争取一下汉家铁军或者五大主力这样的头衔。
  然而,可惜的是——出了安东,并没有什么人愿意将护濊军看成野战兵团。
  去年,护濊军发起了一次省亲运动。
  薄世搞了好大的关系,用了好大的力气,让朝廷准许,护濊军中的队率以上军官回乡省亲。
  这是为了增强军队的荣誉感,满足军队的思乡情绪,增强上下的凝聚力。
  效果很不错,很多省亲归来的军官,都很满足。
  但是……
  也不乏有人受到了打击。
  譬如,某司马,趾高气昂的带着妻儿,携带着自己在怀化郡攒下的积蓄回乡装逼。
  结果,在乡中被人嘲讽:护濊军?就是那个在安东保护濊人的杂牌军吗?样子倒是挺好看的,可惜,连xx军的一根毛都比不上……
  顿时,那司马遭受了一万点暴击。
  但偏偏却还发作不得!
  更别提打脸打回去了!
  毕竟,武将最重要的就是武勋!
  没有武勋的武将,哪怕披挂的再花枝招展,甲胄再鲜丽,排场再宏大。
  但最终,也只是零,也只是虚无。
  没有武勋的武将,就是没有论著的文人。
  牛逼吹的再大,在世人眼里,也是然并卵。
  而武人,又是自尊心和荣誉感最强的群体!
  自然,这些事情,随着这些军官归队,引发了护濊军上上下下的激愤。
  但凡有点集体荣誉感和自尊心的军人,都深以为耻!
  而更大的打击来自于同行们。
  同样是去年,薄世通过自己的关系,加上陈嬌陈须一起用力,又找上了朝鲜君刘明、沧海君金信、韩王萁准等天子宠臣,大家一起使劲,发力,好不容易,才让天子点头同意,让安东都护府也拥有一千胸甲编制。
  但是……
  却也因此,引来了包括细柳营和句注军等老牌劲旅的冷嘲热讽。
  委婉一点的,譬如细柳营的将官就劝薄世等人说:啊呀,你们安东要什么胸甲嘛……完全派不上用场,不如,诸公将这些编制让给吾等?这算吾等欠诸公一个人情!
  而气急败坏者,如棘门军的那个家伙,则是阴阳怪气的说:真是浪费啊,一千胸甲,若我棘门军装备上,足可让一万匈奴人流血三千里!这是明珠暗投啊!
  甚至就连地位跟护濊军一样,属于地方守备,给汉家看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