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10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10多万俘虏)归来的军队,除军官外,全部遣散;从夏威夷、澳新赎买回来的军队,自愿遣散,原封不动的是总统卫队30万及李奇微带领的,在累西腓和隆美尔周旋了1年多的巴西派遣军。
  杜威裁军的标准很简单:第一要可靠,第二要能打,两条不符合任一一条的都可以遣散,这理由强大的让人无话可说。
  美国空军是削减涉及最少的军种,只有重型轰炸机和运输机部队裁减一部分,涉及人数很少。
  海军则重点裁减造舰计划,为回应日本方面发出的善意,美国同样决定1948年才能成军的军舰取消建造:这样一来,原定补足8艘的衣阿华级将只有3艘,原定新建8艘的蒙大拿级也只有2艘可完工,后来金上将据理力争,认为要学习德国搞一艘防空战列舰进行试验,杜威便同意再保留一艘蒙大拿级作为防空战列舰,于是战列舰领域将是3+2+1,与欧洲基本持平,比日本(3大和+长门+2金刚)略强一些。
  航空母舰领域,原定到1948年至少要完成36艘埃塞克斯级,计划最后完工26艘,护航航母则直接停止建造,因为已太多了——现在不是船不够,是合格水兵和舰载机飞行员不够。
  有过华盛顿条约裁军经验的各国都认为目前保留的舰队肯定是超标的,必然还会再次削减,但现在保留一些有利于将来再谈。还有一点让陆军耿耿于怀的是,陆军经过战俘营的都被遣散了,但海军陆战队经过战俘营或者被赎买回来的却保留了下来。
  为拉拢海空军拥护自己,杜威在授予斯坦因纳荣誉五星上将之后又追授“坚贞不屈、与布尔什维克势不两立”的阿诺德将军为空军五星上将,然后又根据阿诺德的身前的意愿,把斯巴茨扶持为空军司令并晋升上将,而麦克阿瑟支持的肯尼则被杜威赶入了预备役;随后他又授予剿灭海军叛乱的金上将、英格拉姆两人五星上将,逃出参联会传令有功并亲自追击叛军的特纳中将被授予海军上将;足足等待一星期后,他才把另外两个五星上将头衔给陆军,其中一个给了马歇尔,另一个给了麦克唐纳,给马歇尔没什么问题,给麦克唐纳打脸打得就比较重——等于总统卫队一下子出了2个五星上将!
  当然陆军也不全是倒霉蛋,第二次围剿中打得还算兢兢业业的李奇微凭借这份功劳再加上坚守累西腓一年多的业绩,也晋升为陆军上将,可怜的克拉克本来也有机会摸一摸五星上将的边,可谁让他第一次围剿打输了呢?不拿掉他总参谋长的职务,杜威还算是手下留情了。
  唯一什么也不动的是从澳大利亚回国的艾克婆婆,既没有奖励也没有训斥,甚至对他在澳新的表现也一笔带过,依然让其当了副总参谋长,搞得后者自己也有些莫名其妙……
  第通向铁幕之路(63)
  “元首,关于美国赔款一节的分配和使用,我想听听您的建议和想法,这对我们下一阶段国际事务谈判很有必要。”
  霍夫曼点点头:理论上对美宣战的轴心国家其实是不少的,除了德、意、日三大国之外,包括罗马尼亚、匈牙利、西俄都是宣战过的,但目前只有德国和日本拿到了赔款,其他国家一无所获。从美国的角度来说这当然无可厚非,因为他们感觉自己就和德国、日本在打仗,意大利勉强因为军舰和舰载机飞行员还有一点点微弱的存在感,至于罗马尼亚、匈牙利、西俄是什么鬼?美国表示从未交过手,自然也谈不上赔款谈条件,如果杜威连罗马尼亚都敢赔款,那他这个总统还有脸见人?
  “这些事情还是要让里宾特洛甫出面安抚一圈,给钱是不可能的,但什么表示也没有也说不过去……”霍夫曼分析道,“军队裁员后,大量武器就空余下来了,虽然很多要移交给未来的欧洲联合部队,但并不代表各国就没有国防力量了,所以我们还是要表示一番。我认为可以安排装备补偿。罗马尼亚、匈牙利各30亿,斯洛伐克、西俄各15亿,其他宣战过的国家每个5亿,总数不超过100亿马克的装备,拿到这批装备后,他们私下也可以调剂余缺,和我们备个案就好。”
  施佩尔点点头:100亿马克不算多,元首这么解决了也算是件好事。
  “至于意大利和法国,他们贡献是不一样的,意大利海军几乎打满了整场大西洋战役,法国海军也提供了军舰、基地、补给和少量志愿兵,我当初答应过两国,打完仗后军舰物归原主,如果有损伤,我们负责赔偿,再加上胜利补偿,他们要单独考虑。”霍夫曼斟酌后道,“意大利安排200亿,法国安排50亿,这和他们的贡献也基本吻合,另外意大利这里还赠送了火箭技术,这算起来同样价值不菲。我对齐亚诺首相是可以交代的。”
  施佩尔赶紧又记下来:元首还是比较大方的,这么350亿安顿后,德国手里缴获的大量美制装备、俄制装备和本国旧装备就可以找到落脚点了。
  “另外还有一个情况,大战期间我们欠欧洲中立国不少债务,都是用马克记账的,虽然这些年借新还旧腾挪了不少,但总体数目是在继续膨胀,我认为也要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霍夫曼补充道,“正好杜威也给我发来电报,强烈要求能够在欧洲战后重建中为美国企业开辟一些市场,正好可以把两者对接起来。”
  施佩尔眉头一扬:“比如?”
  “比如可以让美国输出一批钢铁、船舶、卡车和民用轻工业产品,另外我们再用装备和南美各国换一批农产品,用于补偿这些债务国。”霍夫曼想了想,“我希望3年内能够解决德国欠欧洲各国的债务……”
  “但您这么做,我们本国工商界会不会不满?这本来是很好的出口机会。”
  霍夫曼摇摇头:“目光要放长远一些,德国本土要着眼于新经济体系,不能再走老路了,何况,走老路能走得过美国么?美国基础比我们好,人口比我们低、资源比我们丰富,拼消耗性基础工业我们是拼不过的。”
  施佩尔心想:元首这个方针一出笼,本国的工业体系和资本家看来又要重新洗牌了,能跟上元首思路的大概可以继续独领风骚,跟不上就会慢慢衰落乃至消失。
  “让美国这么干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希望美国交付赔款的速度能快一点。”霍夫曼继续耐心解释道,“我们和美国约定的时间是20年,但20年时间太长,变数太多,杜威总统现在和我们保持良好的关系,谁敢保证下一届美国总统还能一样想?等过几年美国战争创伤一恢复、原子弹一爆炸,美国的想法肯定就会多很多,我不得不防……我们就举最简单的例子,一战给我们规定了那么多赔款,我们最终还完了么?”
  施佩尔摇摇头,只还了4年,魏玛德国就借口经济危机要求延迟偿还,然后爆发了鲁尔区问题,接下去几年又陆陆续续还了几年,到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大爆发又难以为继,可见赔款这件事固然要看实力和条件,环境和机遇也很重要。在日本归还欠款这件事上,元首表现得就很大度,主动减免了50亿,然后一下子就把债务在账目上清除了。
  “告诉杜威,接下去一年内我需要拿到300亿美元赔款,其中10亿美元按说好的标准用石油偿付,其他290亿用工业产品和其他原材料偿付。”
  施佩尔默默盘算了一下,10亿美元相当于3亿多桶原油,超过4000万吨,他不禁有些担心起来:“元首,中东石油今年开采量已超过6000万吨,欧洲还有1000多万吨产量,如果再从美国引入4000万吨,会不会一下子石油过剩而造成大跌价?毕竟现在原油价格和即将发行的欧元是捆绑在一起的。”
  “不会,你小看了消耗。”霍夫曼微微一笑,从抽屉里抽出一张画递给施佩尔,“还记得这东西么?”
  施佩尔接过一看后恍然大悟:“这好像是战前就定型的大众牌甲壳虫小汽车。”
  “一点没错,当初我许诺每个德国家庭都至少有一辆这样的汽车,可惜被战争打断了,现在到了兑现承诺的时候。”霍夫曼微微笑道,“凡战前就交过999马克的订户,我保证他们在一个月内拿到汽车,同时999马克退还,作为国家延误这么多年的补偿;然后接受新订单,不过现在卖999马克恐怕是不够了,我刚刚了解过,现在我们有更好的发动机,更好的轮胎、更好的收音机等设备,定价至少要到1499马克,不过为了让德国人民享受战争红利,刚才博士给我出了个点子,持有军功章可以抵钱,从最低级的铁十字勋章开始冲抵100马克,到骑士十字勋章可以冲抵半价为止……”
  “这倒是个好办法!可以刺激消费。”
  “我和大众公司、保时捷公司、奔驰公司都说过了,让他们赶紧把坦克生产线改造回汽车生产线,然后全力开工造这种甲壳虫,第一年至少要生产10万辆,这种小汽车一个月要烧多少油?”
  “可能、大概150升左右吧。”
  “这样一年就是1800升,差不多10吨原油才能提炼出这么多升汽油,这就是100万吨的新增消费。德国这么多,法国、意大利、英国、难道也不多用一些?”霍夫曼笑道,“其他提炼出来的产品也不会浪费,柴油可以送到乌克兰供拖拉机用,乌克兰人民总抱怨没有足够的柴油,现在潜艇、坦克都不用了,柴油应该会够了;重油可以供应贸易船队,沥青正好用来修路——我们今年的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是多少公里来着?”
  “1700公里!”
  霍夫曼摇摇头:“远远不够,按翻倍算!”
  “那就3500公里!”
  现在施佩尔已深谙基建拉动、投资翻倍的套路了……
  第通向铁幕之路(64)
  “为修建这3500公里,我们肯定还要用大量的卡车运输物资,这同样是一笔非常庞大的消耗。”霍夫曼笑笑,“接下去还有更惊人的消耗在等着我们。你见识过美国大兵作战物资清单中的女士尼龙袜么?虽然我对美国人打仗时候还想着这种事嗤之以鼻,但不得不承认,尼龙袜这玩意对女性的吸引力实在太大,我问过爱娃,她觉得这个东西应该是女性必备的……全德国至少5000万女性吧,每个人按4双计算就是2亿双,你算算要用多少石油?德国女人有了,法国人、意大利人、英国人不要么?全欧至少要10亿双!且尼龙袜这玩意不是永远不破的,几乎每年都要更新,你觉得要多少?”
  施佩尔一愣,他一下子还算不出10亿双袜子要多少石油。
  “除了袜子,还有各种各样衣服,以前打仗大家对穿着很随便,一身军服一套就完事了,今后不打仗了还天天军服么?肯定西装的西装、便装的便装、大衣的大衣,女孩子就会更加花枝招展,这些衣服的化纤哪里来?全部从石油来啊……刚才Ig法本公司总裁来见我,说最近工业产品滞销,他有些苦恼,我把这些数字一摆,他急得连凳子都坐不住,说连夜回去安排考虑转产——美国公司能生产,我们也能啊!虽然法国人、意大利人设计时装漂亮,但在服装原料领域德国可是全欧首屈一指的,面料上去了,染料是不是也跟着上呢?这下子化工企业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霍夫曼意犹未尽地说:“从石油中还可以提炼出大量塑料制品,你不是在复兴计划中提出要为德国工人阶级修建20万套住房么?”
  施佩尔苦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