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的要求我都可以考虑,但我有一个条件。”
“您说。”
“我需要给他们一个自由选择的机会,如果这个战俘营里的大多数人愿意赞同并拥护这种转变,我就赞同你们的意见,否则我绝不赞同,死我也和他们死在一起。”
“那,好吧。”
第22章 以俄制俄(7)
几个人走后,一直在旁边担任警戒工作的几个警卫立即涌了进来。
“长官,这是真的?您准备答应德国人?”显然他们刚才听到了全过程。
“如果我回答是的话,你们是不是准备这样?”科诺诺夫用手比划了一个砍头的手势。
“当然不会……您是我们的长官,您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再说,连中将都能和德国人合作,我们为什么不能?”
“长官,那狗屁的270号命令不是他们故意捏造出来哄骗我们上钩的吧?”
科诺诺夫摇摇头,缓缓说道:“这是真的!他们以为我不知道,其实我在包围圈里就收到过这份电报。你们知道为什么我选择和师长他们分散突围么?”
“为什么?”
“因为他收到电报后还傻头傻脑地想执行这条命令。”科诺诺夫冷笑道,“他也不看看形势,仗都打到这份上了士兵们为自己找条出路不行吗?没要拉着他们一起殉葬?还执行命令,说不定已被谁打了黑枪都不知道……当然,还有可能是他在我们面前装腔作势唱高调,如果那样的话我就不得不承认他是位好演员。”
“长官……怎么说呢……额……我觉得您高估了师长,他没有那样的智慧。”
“妈的……这混蛋的270号命令。”科诺诺夫说着说着忽然就把怒气发泄出来了,“难道打了败仗是我们的责任?对这场战争我们已完全尽力了,基辅包围圈总共有60多万部队被俘,这难道是其中一支或两支部队作战不得力造成的问题么?上面的人没有哪怕一丁点责任?他们自己指挥失误却要我们一个个扑上去送死……”
几个警卫默默点头——这才是他们认识的团长,如果他也傻乎乎地只知道机械般地执行上头的命令,到战俘营第一天他们就不会再继续服从他。
“所以您决定答应他们?”
“我很难下决心,真的,我脑子现在很乱……”科诺诺夫断断续续地说道,“你们是知道我的,虽然我一直不太得志,但好歹也是中校还做了团长,我也受党教育多年,我对党有感情,我对红军有感情,这种感情不是一下子说断就能断的……上头是有点傻也有点不近人情,可仅仅因为这样就背叛他们是不对的。”
“长官,您还对那个狗屁的党和军队恋恋不舍?”警卫显然是知道科诺诺夫经历的,“要不是原来的集团军副政委给您说了几句好话,就冲您一直宣扬苏德必有一战的论调,内务部早就想抓你去坐牢了——说您是英美特务,受帝国主义唆使来破坏苏德关系的证据都是现成的。现在好了,我们和德国人真的打了起来,他们现在又有话可说了——那些学习德国技术与理论、主张苏德合作的全是德国特务,横竖都是他们有理,这样的地方有什么好留恋的,换了我是您,到了战俘营第一天我就站出来了。”
“可是,可是……”科诺诺夫显然下定不了决心。
另一个警卫劝道:“长官,您也说了会征求大多数人意见,如果大家都赞同,您也不必耿耿于怀,如果大家都反对,那我们就当这事情从没发生过好了。”
“大家不会反对的。”科诺诺夫忽然蹦出一句。
“为什么?”
“听到德国人的条件了么?”科诺诺夫转过身对一个警卫说道,“彼得罗夫,我问你,你当兵之前是干什么的?”
“我还能干什么,不就是个种地的农民么。”
“我也是。”“我也是。”其他几个人不约而同地说道。
“你家里有地么?你呢?你呢?”
所有人都摇头,谁家能有地啊,革命前不用说,大家都是贫农,革命后也没有地——地都在集体农场呢。
“嗯,都没有地……如果将来德国人给块地,你干不干?
“啥?给土地?”彼得罗夫激动起来了。
“给多少?有多大?在哪里?”
“上面种的东西都归我?不不不,我的意思是交完税后都归我?”
科诺诺夫忽然笑了:“你们看……”
几个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笑了:“长官,您是军官出身,不知道农民的苦……”
“我生下来就是军官?我祖上不是农民?我小时候没干过农活?”科诺诺夫说道,“先别说那条愚蠢的270号命令,光一条分土地就足以让人发疯,你们知道乌克兰人为什么愿意跟德国人走么?因为德国人支持他们独立,还答应他们解散集体农场,土地按家庭或人头分配,愿意参军打斯大林的先分配。”
“德国人不要他们的土地?”
“要土地干什么?德国人管乌克兰人收税不就行了?”
“宁可收税也好过搞集体农场啊。”
“难怪上头总说乌克兰人不可靠,原来他们一直想分田单干。”
“谁不是呢……换我是乌克兰人我也这么想。”
科诺诺夫举起手制止了手下七嘴八舌的议论:“是去是留还是征求大家意见吧,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冒出来呢。”
战俘们很快围拢了起来,战俘营里没啥秘密可以保留,他们也对刚才那一幕感到十分奇怪,一听科诺诺夫说了这条出路,刚才还叽叽喳喳喧闹个不停的战俘营忽然变得死一般的沉寂,总算科诺诺夫平时威望足够高,还没有人要上来和他拼命,大家都在默默地思考,好半天才有人开口:“长官,这是不是意味我们脱身的机会到了?”
“你想怎么样?”
“我们可以先假装答应德国人,等真到了交手时我们就放下武器投降红军——那不就可以回部队了?如果逮住机会我们可以调转枪口打德国人,说不定还能立下功劳。”
“你想这样?”科诺诺夫摇摇头,“这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很多人疑惑不解。
“先别说能不能瞒过德国人。就冲这条270号命令,你们就不可能回去,现在连俘虏都不可原谅,更别说加入俄罗斯解放军反过去又投降的人——除非你想下半辈子一直呆在内务部的监狱里……”
几个士兵失声痛哭起来:“怎么能这样……怎么能这样?我们也不想当俘虏啊,我们也不想的啊!”
一个老兵说到激动处,“呼啦”一下子拉开自己的衣服,露出前面肚子上两个触目惊心的伤口:“您看,一个伤口是前年打芬兰人留下的,这个新一点的是去年留下的……我的伤口都在前面的,我不是逃兵啊!我是负伤了才被敌人俘虏的,我没有对不起党,更没有对不起斯大林同志啊……”
看着他嚎啕大哭的样子,所有人都难受起来。
“那……”很多人迟疑着,有人插嘴道,“算了,还是拒绝德国人吧,总不能调转枪口去打红军弟兄,上面的混蛋不是人,可下面还是和我们一样的大头兵啊,我下不了手。”
“长官,您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我们听您的。”
“对,科诺诺夫是个好长官,主意也多,我们听他的,他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科诺诺夫没多说什么,只用低沉的口气补充道:“德国人让我们给他们卖命,答应战后给我们分土地……”
“德国人有多的土地分给我们?”
“当然不是,用的是俄罗斯的土地。”
“俄罗斯哪有多余土地?”
“你傻啊……”
“你是说?那些集体农场的土地?”
科诺诺夫只开了口头,下面已经你一句我一句地争论开了。
“你们猜的基本都是对的。”科诺诺夫叹了口气,“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战俘营里那些非俄罗斯族的兄弟去哪里了?”
“去哪里了?”经过科诺诺夫的提醒,众人才回味过来,是啊,战俘营以前很多其他族的,现在只剩下俄罗斯人了。
“他们回国当兵分田去了……”
“回国?分田?”
“德国人支持他们搞独立,还答应他们解散集体农场,土地按家庭或人头分配,愿意参军打斯大林的先分配——这不是宣传,这是事实。”科诺诺夫叹了口气,“先是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接下来是白俄罗斯、乌克兰、哥萨克……最后是轮到我们了。唯一有区别的是,他们的地盘已经由德国人占领了,所以分田什么的立竿见影,我们的地盘还在斯大林和红军手里呢。”
“他们能干,我们为什么不能干?长官,我们也可以搞革命……嗯……革命,革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的命。”
“长官,我们也建个党吧,就叫俄罗斯革命党怎么样?您有文化,又是军官,可以做党中央主席,我们就是您手下的兵,将来也不要您给我们封官,给我们每人一块土地就行……”
“是啊,是啊……”众人鼓噪起来,情绪十分高涨。
“党主席有人了,是弗拉索夫中将,今天来的是他的手下。”
“啊!”大家目瞪口呆,有人终于想起这个名字来了,“那……那是原来的集团军司令员。”
“干了!中将都干了,我们有啥舍不得的?不就是一条命么,斯大林要我们的命,我们也要他的命!”
第23章新欧洲(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科诺诺夫挣扎许久并最终决定站出来之后,他目前所在的第289号战俘营很快也全部站了出来,而得知他站出来的消息后,除去少数人,被关押在其他俘虏营、科诺诺夫原先所在的160师人马也纷纷站了起来,两者总人数加起来接近3000。
济科夫对此很满意,连弗拉索夫的德国联络官施文因格尔少校也惊叹于这个中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鉴于他的价值和能量,弗拉索夫不但亲自接见了这个过去的部下,还给他晋升了一级军衔,科诺诺夫从中校变成了上校,并得到了如果组建第4个步兵师他将担任师长的许诺。类似势头如星火燎原一般在俘虏营扩散,拥有3个师编制的俄罗斯解放军基干就很快就建立起来。其中第1师由原苏军第389坦克师师长谢尔盖…布尼亚琴科上校任师长(副师长系科诺诺夫),辖有18000人,包括一个炮兵团、一个反坦克炮兵营、一个工兵营。第2师师长是原红军旅级政委兹韦列夫上校,第3师师长是原苏军少将、步兵军军长米哈伊尔…沙波瓦洛夫。
除上述兵力外,俄罗斯解放军还编列了一个预备旅、一个反坦克旅、一所军官学校和自己的空军大队——德国人把80多名驾机投诚的苏联飞行员组成了一个由原空军上校维克托…马尔采夫指挥的战斗群,该战斗群主要由原苏军大尉、曾经的苏联英雄贝奇科夫指挥的战斗机中队和由原苏军上尉、曾经的苏联英雄安基列夫斯基指挥的夜间轰炸机中队。
组建俄罗斯解放军并不是孤立事件,在所有德占区范围内类似这种行动均在扩散:
按照历史的轨迹波罗的海三国原本是只组建党卫军师的,但现在霍夫曼既然承诺给他们独立地位,这三个国家的国防军部队也组建完成了,包括立陶宛第1师,爱沙尼亚第1师,拉脱维亚与德国关系最为密切,早在利沃尼亚骑士团时期就列入日耳曼势力范围,因此成立了2个师,即拉脱维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