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10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尼米茨点头道:“我相信这是真的,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影响,在当初里约内热卢阻击战中,如果没有442团的疯狂冲击与决死断后,很多部队根本不可能撤退并逃脱德军追杀,所以克拉克将军很喜欢442团,不但亲自过问他们的整补,还帮他们申请了集体荣誉,甚至还把该团选为自己的警卫部队。”
  克拉克打仗的水平虽然在参联会里是倒着数的,不过外交和政治能力是顺着来的,重用442团就是其中一招,这一点陆军清楚、海军也清楚。
  “真是个奇怪的民族……”
  “另外,岛上很多民用设施被拆毁了……我们问了一下,后来得知是把其中的建筑材料拿去修建防御工事了。”
  特纳恍然大悟:“难怪我总觉得这个港口怪怪的……”
  尼米茨表情沉重地问:“那些工事修得怎么样?”
  “很坚固、很密集,我们甚至还深入了地下去查看……交通沟壑四通八达。”一个跟随尼米茨多年的参谋心有余悸、愤恨地说,“他妈和塔拉瓦上的老鼠洞一样是成串成串的,据说这一年多来日本人从未停止修建过,岛上我国民众但凡有一点点反抗或者不合作,就被他们拉去修建工事……10个里面9个回不来!我们走的时候,民众都哭着拉着我们的手,希望总统能早日解救他们!”
  一说起这个,杜威脸上的表情便凝固了:这是一种在何等绝望中的挣扎?





第73章 通向铁幕之路(76)
  在另外一边,提起塔拉瓦这个名字,尼米茨的心也抽紧了:他永远也忘不了那数千日本士兵到弹尽粮绝、毫无希望的时宁可拉响手榴弹同归于尽也不肯投降,那时候为克服这种防御体系,陆战队付出了血的代价。如果这次不是日本主动放弃珍珠港,换由自己来进攻,还不知道要死上多少人。
  特纳叹了口气:“好吧,早点归还吧,哪怕为了民众少受点苦也要早点归还。”
  按理这种情形肯定要抗议,不过这些都是日本打交道熟悉的人,知道眼下抗议没什么用——日本人就是这德行,不仅对别国人是这样,对自己人同样如此。
  谈判时,杜威把这一条拿出来讲了,并用责备的口吻道:“阁下,文明国家发生这种事,实在让贵国脸上无光啊……”
  堀悌吉摇摇头:“彼此彼此罢了……贵国集中营里不是还关着日裔侨民么?甚至这些侨民的后代在前线为美国作战,他们的亲属在集中营里苦苦度日。再说,我不是没给过贵国机会,只要你们出钱就可以把人赎买走……可你们总是一批拖着一批,慢吞吞地来,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啊……”
  杜威哑口无言:实际上美国国内产品是很丰富的,要交还夏威夷的民众绰绰有余,但要找又是积压、又不会给日本增添战争潜力的物资是难上加难:钢铁制品不用说,全都可以转为军用,其他装备、机械、乃至粮食都可以为军用,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弄些床上用品、手表等东西冲抵。
  明仁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市面上那么多美国床单、睡衣居然是这么搞来的。
  “价码低一半,时间缩短到2个月,我就答应。”
  “这不可能,价码不能少,不过2个月可以商量……前提是所有油轮要装满重油,方便我们就地提用。”
  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后达成协议:美国以提供20艘胜利轮、10艘满载重油的油轮为代价,换取日本2个月撤退完毕,且在一周内移交珍珠港的便利。
  明仁的小脸蛋涨的通红:老师实在太有才了,这么一扒拉就把近40万吨船舶搞到了手。他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刚才堀悌吉对美方提出派观察团观察这么爽快——不把夏威夷的惨烈的情况、坚固的防御给美国人看看,他们怎么能下定决心花钱消灾呢?
  补充协议很快就达成了,会议的气氛终于松弛了下来,双方可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探讨战争的成败得失。
  尼米茨首先问道:“您刚才说联合舰队有了新长官,不知目前是哪一位?”
  “小泽治三郎大将……”堀悌吉笑笑,“他和你们多次交手,他这几年一直在指挥欧洲联合舰队的航母编队,去年才回国。”
  “什么?”众人大吃一惊,尼米茨不敢相信地问道,“他……他去年什么时候回国的?”
  “打完那次加勒比海大战役后回国的……”
  特纳叹息着连连摇头:他们一直以为德国海军统帅是马沙尔在指挥,从刚才的表态来看,只怕是日本人深切介入了其中,米切尔……哎……
  沉默片刻之后,尼米茨问道:“那塔拉瓦战役是阁下亲自指挥的吧?我所没能想明白的一点是,您为什么要在澳新附近海域停留那么久?难道你不怕我一走了之……”
  堀悌吉笑笑:“我其实更希望你南下澳新,我们可以在中途较量一番……不过你要走我也乐见其成,这样我就可以去塔拉瓦解救我的部队……我对他们有承诺,我会去救他们的。”
  尼米茨诧异道:“解救?双方海战是在登陆战役后一个多月后才进行的,岛上的守军早已经全军覆灭了,解救什么呢?”
  堀悌吉摇摇头:“你不知道,守军并未完全覆灭,还有一个隐蔽工事躲了10多个官兵,他们是那次大战唯一的幸存者,其中一个叫柴崎惠次,现在是陆战队的中将。”
  特纳诧异地问道:“他们怎么活下来的?”
  堀悌吉摇摇头,不太想说,满脸伤感……
  特纳这个线性思维的人却不解风情,刨根问底追着不放,甚至堀悌吉身后的明仁也来了兴致,很想知道。
  “你真想知道?”堀悌吉斜了一眼特纳。
  “对对。”
  “我们出去说。”
  “好。”
  出去时还是好奇宝宝神色的特纳,回来后脸色铁青、一言不发地坐下了,两眼空洞地望着天花板,不知道在想什么……
  会谈在草签协议后收了场,杜威等人拒绝了晚宴邀请,决定在海上等待3日,等待3日后的交接仪式。
  返回伊利亚诺号后,杜威也好奇地问特纳:“那些日本兵究竟怎么活下来的?我看你出去时神色还比较放松,回来脸色就变了。”
  特纳苦笑道:“没法不沉重啊,堀悌吉告诉我,这十几个官兵是靠吃人肉活下来的,他们先吃敌人的肉,吃完了吃自己人尸体上的肉……听完后我他妈差点把中饭都吐掉。”
  尼米茨也听到了,身形一阵摇晃,紧紧抓住扶手才没有倒下去。
  “这真是……这真是……一个野兽般的民族!”
  “呜”地一声长长地汽笛声之后,以大和号为首的联合舰队缓缓离开了珍珠港码头,此时根据协议,码头上飘扬的已是美国星条旗了。
  随同联合舰队第一批返回国内的大约有2万多人,堀悌吉留下了三航战分舰队准备接应从美国获得的赔偿军舰并接应第二批军队返回,但在临行之前,他很奇怪地把那天接受训话的所有中、少佐军官全部叫到舰桥上。
  “岛田君……这些军官中你年纪最轻吧?”
  “是,长官,我今年29岁!”
  堀悌吉点点头:“29岁就当了少佐,可谓机遇非凡……我交给你一个艰巨的任务,你能完成么?”
  “能!”
  堀悌吉让人拿出一个托盘,上面整整齐齐地叠着一面旗帜:“这是我们从珍珠港降下的旗帜,既然你最年轻,我就把他交给你保管,希望50年后,你能够陪着太子殿下,不……那时候是天皇陛下了,来珍珠港重新亲手升起!你能办到么?”
  “能!一定能!”
  “诸君,50年后我一定不在人世了,如果你们还能活着,请记得今天的场面,记得把我的骨灰安放一部分在夏威夷岛上,拜托了!”堀悌吉朝众人深深鞠躬。
  所有人鞠躬行礼、泪流满面:“我们一定牢记今日,不负长官重托!”
  “好了,大家就到这里……我们先走了……后会有期!”
  船行离开珍珠港后,山本五十六和他过来说话:“你鼓舞士气的办法不错,一下子就把这些刺头给震住了。你知道的,我是最烦所谓少壮派的。”
  堀悌吉摇摇头:“山本君,还早得很呢……”
  “你是说?”
  “日本的前途,不在50年,而在15年后——15年后,日本要么脱胎换骨真正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要么如同一个气球不断自我膨胀,最后砰地一下,变成一堆残渣……”他叹息着,“我辈的任务,就是让这15年平安渡过,但何其难也……”





第74章 通向铁幕之路(76)
  “元首万岁!”
  “胜利万岁!”
  “德意志万岁!”
  “轴心大团结万岁!”
  正当美日就夏威夷交还展开谈判和交接仪式时,1946年7月15日,这个霍夫曼亲自圈定的欧洲胜利暨世界反布尔什维克战争胜利阅兵仪式在柏林隆重举行,此前一天正好是斯坦因纳等人从美国载誉归国的日子,于是他们趁势向胜利日交上自己的成果——内战中被Ss亚美利加集团军缴获的美国布尔什维克党旗,据说还曾经在白宫头顶飘扬过。
  包括这面党旗在内,欧洲联合部队仪仗队在阅兵仪式开始前率先通过勃兰登堡门,向胜利纪念碑进献一面又一面旗帜——德军在战争中缴获的军旗当然要多得多,但为避免刺激某些国家,仪式上展现的旗帜只有一部分,且以苏联军旗、国旗居多,其他国家只有美国布尔什维克、波兰、南斯拉夫等旗帜,法国、英国军旗都没有放出来展示——英法现在都是坚定的轴心战友,放这些旗帜太不和谐了。
  除霍夫曼外,包括意大利齐亚诺首相、日本首相东久迩宫稔彦王、英国爱德华八世、法国贝当元首、俄罗斯(西俄)首脑弗拉索夫等轴心48国首脑中主要人物齐聚柏林,甚至路远的阿根廷总统庇隆、巴西总统杜特拉等也出席了盛大的阅兵庆典仪式,共同庆祝“国际反布尔什维克”重大胜利。
  在美德停战条约签署后,巴西停战条约也顺理成章地签订了,美国扶持的巴西亲美政府在失去累西腓美军支持后迅速倒台,作为交换条件,该政府首脑,原巴西外长奥斯瓦尔多·阿拉尼亚出逃美国,巴西和德国当局故意装作不知,也懒得追究什么责任
  本来巴西总统是原陆军部长杜特拉,不过真正把握巴西政局大权、并一力与德国合作的人选是蒙特罗,蒙特罗很聪明,他先让杜特拉出面顶雷与德国签署了《和平条约》,承认德意志美洲共和国的独立并与之界定国界,同时又承认秘鲁、玻利维亚、哥伦比亚与巴西之间的领土变动,巴西领土面积从战前的850余万平方公里缩小到不足700万平方公里,其中德意志美洲共和国占据了大约107万平方公里,其他各国占据了50多万平方公里。
  阿根廷也在这些领土变动中得到了将近10万平方公里——不过理论上是从美洲共和国这边获取的,阿根廷从美洲共和国获得领土,美洲共和国又从巴西身上割了一块,边界调整之后,巴西和阿根廷就不再直接接壤,而美洲共和国则成为南美中心国家,同时与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乌拉圭、阿根廷5个国家接壤,并具备了南美强国的特征。
  除领土变动外,巴西还要支付德国的解放费、协同作战费、伤亡抚恤费、慰问费等名目繁多的款项共约200亿美元,巴西政府显然掏不出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