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10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批装备、材料、工业设备的支援要求,说是买,但现在中共也拿不出钱来,只能先欠着慢慢用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补,问题俄国老大哥自己也揭不开锅,再加上这些粗大笨重的东西如果不走水路要想运过来基本让人绝望。
  这个态度不但米高扬不满意,斯大林更不满意,认为中共现在底气足了、翅膀硬了,有自己的算盘和小九九了,开始不把俄国老大哥放在眼里了。更重要的是,延安推行的分田到户政策让斯大林很不满意——这不是离经叛道么?农业不发展集体农场能搞得起来?没有一大二公,共产主义优越性如何体现?如果延安这条道路是对的,那岂不是说俄国这条道路是错的?
  路线问题可是最原则、最核心、最没有妥协余地的问题!
  路线斗争可是要死人的!
  潜伏在身边的阶级异己分子可比外地要可怕的多,日本人不过就要个勘察加,不会拿苏维埃怎么样,如果苏维埃的根本指导理论站不住脚,那就是“国家要变修、人民要受罪!”,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啊……
  所以他不止一次在政治局会议上批评分田到户是“小农主义思想的残余”,不是纯粹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顶多算“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不过现在时代不同了,当年共产国际放个屁都是香的,28个半布尔什维克回国就夺了权,现在还有谁能从延安这批人里夺权?最有实力的王明因为多次被批斗已跑去国民党一边当了特务,虽然混了中将军衔,但几乎没有什么建树。
  而北中国9省地盘在手,愈加说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延安整风已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还加上了马列主义“中国化”的金钟罩,当初为和中国同志背靠背,这一条斯大林是捏着鼻子认的——没办法啊,当初经典语录说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国建成,他硬生生改为可以在一国建成,他能改,延安为什么就不能改?
  不过朱可夫有一点不清楚:延安之所以对向北进攻兴趣不大,除技术装备差距太大外,还有现实制约——一旦重庆政府和平条约一签署,很快就会面临内战。虽然延安一直在主张“和平建国”、“联合政府”,但要求他们放弃军权这一条,延安就不可能答应,等分田到户政策落实后,南北“和平建国”的道路就被彻底堵死了——难道把分的田再收回去?
  如果30万大军这边进攻满洲不力,这边又遭遇进攻,岂非腹背受敌。
  而从参加过援印战役的观察员来说:单纯从战术运用和技术装备来看,关东军的实力超过当初印度军的实力,而中共自己的部队——哪怕是那5万相对而言的机械化部队也达不到印度英国军队的平均水平。现在中共手中最好的坦克还只有38t和t26,三号坦克都没有。
  而国党手中却有一大批三号、突击炮和英法美的坦克(谢尔曼是例外,日本全部打包全收了),关东军的主力是T…34(包括日本自己制造的同等级产品)、谢尔曼,另外再搭配部分虎式,从技术代差来说实在太远。即便是这样,38t和t26损坏后的配件也没法生产,只能从垃圾中翻寻备用件或者继续从上海黑市买。
  上海黑市在上次铀矿石风波后曾经收紧过一段时间,但现在已完全放开了,除铀矿石依然看不见之外,其他东西愈加丰富,连汽油都可以敞开买了——上海街头那些汽车,80%的油料来源都是黑市。至于原本走俏的青霉素,一下子变得亲民起来,价格不断下跌,德国货、美国货争奇斗艳,甚至还有日本货——用过的医生都说是坑货!
  至于反坦克炮、高射炮、重机枪、迫击炮、甚至105mm重炮都可以买到——只要你出得起钱,据说还有人神秘兮兮地表示,如果想要军舰,他们可以搞来摩托艇、汽艇,甚至还有鱼雷艇(不带鱼雷)!
  这种装备差异,使得陈赓等人对向北进攻十分慎重——打了没好处还会崩坏牙的事可不值得。





第87章 通向铁幕之路(89)
  就在朱可夫想把“按兵不动”的思路报上去时,托尔布欣把一张电报纸递给了他,“这是华西列夫斯基同志发来的最新电报。”
  电报写的很清楚:斯大林同志抽调西线30万军队秘密向东部署,同时还会搞到可以武装2个集团军的重型装备。
  “这是哪儿的消息?抽调30万军队,乌拉尔防线不要了?”看了这个电报,朱可夫忍不住了,干脆直接要通电话找华西列夫斯基——虽然有些嗡嗡声,但总算海参崴一线的通讯设施还不错,不妨碍交流。
  “是赫鲁晓夫搞来的消息,弗拉索夫同情我们,说他也是俄罗斯的一份子,不忍心看我们被日本帝国主义欺负,决定干点好事……当然他是不是有其他想法我不得而知,但斯大林同志显然是相信了。”
  “但时间来不及了啊……”朱可夫急得跺脚,“现在都8月中旬了,乌拉尔山口的部队要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运过来,没有一半个月怎么可能到位?等他们到位时,远东已是大雪纷飞了,怎么打仗?”
  “所以斯大林同志的意思是不要保留,全力突击,后续防线由乌拉尔部队接管。”
  “不妥不妥,日本人来个登陆呢?海参崴虽然防御不错,飞机也比较多,但毕竟不是固若金汤的地方,堀悌吉难道不会来一下子?”
  华西列夫斯基一阵沉默,最后道:“那勘察加就眼睁睁丢掉?”
  “你?!”朱可夫知道这句话不是华西列夫斯基的原话,一定是赫鲁晓夫或者斯大林挤兑的话,大家无言以对罢了。
  “我的想法是,派遣得力的游击队、工作组去勘察加和日本人捣乱,让他们维持不下去……”
  “说了,见效太慢!”
  “唉,没辙了。”朱可夫想了想,“军队可以进攻,但海参崴的力量不能削弱。”
  “您和我想得一样。”华西列夫斯基语气低沉地问道,“您认为进攻满洲有多少把握?”
  “三成都没有!”朱可夫摇头道,“我看过前线的情况和飞机侦查的照片了,在任何可能让大编队通行的地方,日本都构筑了严密的永备工事体系,甚至上次被我军强行突破的地段得到了格外加强,这是其一;其二,日本的兵器装备得到了提升,关东军总数目前从100万下降到80…90万(实际只有70万),但技术兵器的密度不减反增,坦克、火炮尤其是重型火炮的配备率比三年前翻了一倍,比诺门罕战役时增加了不止5倍,而且主力装备还不错,是我们熟悉的T…34和谢尔曼,虽然不如我们的T…44和IS…2,但胜在数量众多,我预计关东军至少有1300…1500辆坦克(实际1100辆),而满洲永备防线的列车炮密度是世界之最,情报战线的同志通报说有37门(实际44门,连最先进、最好用的K5都搞到了手,倒是古斯塔夫德国自己拿去当了战争事迹纪念而没卖);其三,日本还有海上优势,随时随地可以登陆,可以补充,可以侧击,我们没有这个便利条件,处处挨打……”
  “你的意思,打不了?”
  “不,打还是要打一打的,不过希望托尔布欣同志控制规模,不要陷入进去。”
  “好吧,也只有这样了。”
  朱可夫的愿望是良好的,新任远东方面军司令员的托尔布欣也理解他的难处,问题能指挥托尔布欣的不仅是朱可夫和总参谋部,还有共青城的政治局。迫于斯大林的压力,托尔布欣以3个近卫坦克军为矛头,发起了对国境堡垒区的攻击,甚至还特意派遣了一批轻型坦克和装甲车从大兴安岭里穿越,试图仿造德国当初从阿登森林穿越的往事。
  可惜大兴安岭比阿登森林浓密得多,更要紧的是,领教过红军三板斧的关东军现在也对这种攻势有了适应能力——法国人只要堡垒被突破和分割包围就会投降,可日本会死守到堡垒塌陷或全面战死为止,这一来一去时间差异就太多了。
  更要命的是,双方空军交战出现了不利的情况:红军飞行员虽然比日本飞行员更经受过实战的考验,但日本陆航飞行员的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同时现在装备上有优势,关东军有一个联队,共100多架me…262喷气战斗机,而历史上俄国这时候接近仿造成功的米格…9因为根本没法拿到德国样机参照而步履维艰,偏偏架势262的喷气战斗机飞行员又是日军中最好的飞行员,所以红军仰仗的空地合击在空中首先就碰了壁,而关东军手里的BF…319(陆基)、疾风甚至紫电改在性能上压倒了以La…7;雅克…9位主力的红军战斗机群,而更先进的La…9还在流水线上没能大规模生产,同时红军又失去了大量的英美飞机、铝锭补充,各方面都相形见绌。
  因此双方交换比稳定在1:1。4左右的指标上,不过由于红军是主动进攻,且交战大多数发生在日控区上方,因此飞行员的损失是1:4,红军失去4个飞行员才能导致日本损失一个飞行员(不论战死、被俘还是受伤),偏偏日本国内飞机现在堆积如山,要什么又什么,甚至还有从美国搞来的F4u,P…47,然后这些飞机也投入了战争,形成了难得一见的美系与俄系飞机较量的局面。
  8月28日,大规模战争已持续了将近一周,红军只在主要地段推进了10…25公里,自己的损失却高达7万。
  托尔布欣向共青城诉苦,却被勒令继续坚持,援兵正源源不断地调遣过来。
  基于这样的保证,托尔布欣从海参崴抽走了2个坦克军,又从伊尔库茨克等地抽调了4个步兵军、1个骑兵军投入增援——至此,满洲一线红军的进攻兵力已突破45万人。
  关东军承受的代价也不小,梅津美治郎不但把朝鲜军直接选拔为预备队,而且还呼叫联合舰队发起侧翼进攻减缓当面压力。
  9月1日,联合舰队赶到……16艘航母双线展开,开始了千机大轰炸!
  日本海航的实力可比关东军的陆航强得多,海参崴那可怜的4个航空团迅速被扫平,港口所有超过1000吨的船只悉数被炸平。
  9月2日深夜,6艘战列舰——2艘金刚、长门、3艘长门号带着10艘重巡洋舰抵近炮击,海参崴遭到前所未有的攻击,引以为傲的岸防工事群迅速土崩瓦解。
  “诸君,太子殿下和我堀悌吉就在大和号上!为了胜利,进攻!”
  当这个消息传出,特别是绣有皇室徽章的菊纹旗在大和号上升起后,日军登陆部队疯狂了……
  第终卷:通向铁幕之路(65…73章)
  这边红军刚刚把军队从海参崴一线掉出去进攻,这边日军登陆部队就赶到了,等收到这个情报,共青城里的斯大林脸都绿了。不过眼下这架势,除了气愤地大声咒骂,似乎什么事也办不了。
  全部联合舰队主力出手,别说区区一个海参崴,连夏威夷都挡不住啊!
  倒是华西列夫斯基的眉头反而舒展开来:“托尔布欣同志调得好,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其他人一愣,随即回过味来:如果这几万兵力不调走,按斯大林同志的脾气肯定要下令严防死守,在如此凶猛的舰炮火力下,严防死守除了全体阵亡找不到第二条出路了。
  “现在该怎么办?”斯大林看着地图上的态势满脸忧愁,“托尔布欣同志的部队进攻打不进去,符拉迪沃斯托克也保不住,红军……”
  “朱可夫同志回来了。”
  “康斯坦丁同志,您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