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10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类似(在中国管这个叫轰六,无论是图…16还是轰六,修修改改继续用到了霍夫曼穿越的年代)。实际上,图…16正是苏联在缴获全套juef…132图纸、模型和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所以李奇微猜测的事基本接近真相,唯一的差异不是4台而是2台发动机,设计载弹量8吨,可以完美携带一颗30万当量的原子弹或者6条重型巡航导弹,最大速度950公里/小时,这速度虽然不如乌鸦,但可以轻松甩掉一票美帝末日螺旋桨。
  按照霍夫曼的定位,Juef…132有两种重要使用方式:第一,高空高速突防投掷原子弹;第二,防区外携带巡航导弹进攻,由于该机拥有7000公里的航程,因此要求从亚速尔起飞要覆盖美国东海岸,从纽芬兰起飞要能覆盖三分之二个美国。
  梅塞施密特公司也不甘示弱,他们在Me…464基础上制造了4发喷气远程战略轰炸机,本来想叫Me…564的,后来发现实在和Me…464不搭界,于是梅塞施密特博士自作聪明地要了个很拉风的代号——Me…777,反正他上面有人,不用老老实实根据军备部的编号顺序拿,什么数字顺眼就拿什么数字,结果被霍夫曼笑了好长一段时间。
  Me…777拥有8台涡轮喷气机(2台前后两两分布),后掠翼将近40度,体型可比Juef132大上一圈,最高速度突破1000公里/小时,可装载6吨炸弹飞行1。2万公里,当搭载24吨炸弹时,可飞行将近5500公里,是不折不扣的洲际一霸,然后军备部调整了重型轰炸机分类,Me…777算全球战略轰炸机,Juef…132和me…464算重型轰炸机,意思差一个档次,这可把容克斯公司气得不轻,只能回头拿起自己的4发型号继续琢磨研究如何能挤入战略轰炸机领域。
  李奇微并不能直接打探到德国的技术秘密,他的情报来自于国内:一方面英国正在建造火神式战略轰炸机的消息被美国掌握了——美国经营这么多年,Cia在不列颠上也有眼线,正如英国在美国有不少眼线一样,这是相互渗透的过程,一方面国内的B…47正在进行前期模型风洞试验,由于没有能像历史上一样拿到德国喷气轰炸机的数据,再加上国内连续出现美共暴乱等变故,B…47研制进度有些缓慢。他有一种很强烈的直觉,既然我们在搞这种武器,德国应该也在发展,而且鉴于德国比美国在喷气领域更有优势——毕竟Ar234闪电轰炸机早就露过脸了,他猜测德国的进度和成熟度应该超过美国,这样简单的逻辑还真是一击致命。
  所以他对此忧心忡忡:B…47就算造出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从美国最东段的缅因州出发到德国本土的距离超过5500公里,除非是单程自杀攻击,否则别指望能对付德国,而德国却有纽芬兰、古巴、亚速尔三个基地可用,随便哪个都能对美国构成致命威胁。更要命的是,美国最有价值的战略目标全部位于他分管的第一战区内,这要是打起来,他肯定会被第一波打得晕头转向。德国人演习有多凶狠他已经见识过了:上来直接原子弹清理登陆场,然后主力舰队掩护登陆。
  老天,10万当量的原子弹,还一投就是2颗——美国到现在为止连第一颗都没能成功呢!
  “更麻烦的是……”李奇微叹了口气,“德国火箭比我们厉害的多,用喷气机来投炸弹已算是比较落伍的行动,我最害怕这样一种场景,某个时间点德国忽然动手,成百上千的火箭落在第一战区里,飞机来不及升空就被炸瘫在机场上,部队来不及集结——因为关键枢纽点已被火箭摧毁了,甚至于第一波反登陆都推不下去,因为德国拥有登陆场附近的空中优势,等海军赶到时,他们要面临德国舰队和德国从纽芬兰转场而来的陆基航空兵的双重绞杀,很难维持下去。用这种闪电战2。0,德国人不需要投入30万,50万兵力,只要有10万,甚至5…6万重装甲兵力就足够攻入波士顿乃至纽约华盛顿了,那时候我们怎么办?退到密苏里州去建立新防线?”
  泰勒苦笑着摇头:“那我们就输了,我从来不认为美国人民能够忍受游击战,或许德国人会在华盛顿扶持一个傀儡政权?”
  一直没吭声的范弗里特摇头道:“哪用得着这么碍事,说不定直接会有人在华盛顿起兵响应……”
  “这还真是……这还真是……”泰勒默然无语,他当然知道这说的是谁——这不就是暗示麦克唐纳么及总统卫队么?
  “所以我们回去的任务很简单,不能让这种第五纵队存在。”李奇微叹了口气,“哪怕他事实上没有这样的想法和动机也不行!他存在本身就是巨大的威胁,必须把这种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这是陆海军的一致意见——当然,我也同意了。”
  “他刚刚为弟兄们搞了钱,然后我们就这样对付他,我觉得……我觉得……”泰勒说不出话来,憋了半天才挤出下半句,“我总觉得有些不太仗义!或者我们应该采取更好的方法?”
  “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呢?”李奇微苦恼道,“站在麦克唐纳的立场,你会怎么做?你会愿意排除我们心中的隐患而束手就擒么?”
  “我想这很难,起码我做不到!”
  “所以,制裁他的名义将会是相当政治正确的——破坏一系列法律规则。”李奇微叹了口气道,“新给你的调令也下来了。”
  “是什么?让我打头阵?”
  “不,你去西点当校长!”
  “当校长,我?”泰勒不敢相信地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为什么是我?”
  “上头认为你可以胜任,当校长以后可提拔更好的位置,照他们说起来是在照顾我们,当然正式继任要等几周。”
  “狗屁的照顾,不就是让我们冲在一线打仗么!”范弗里特愤愤不平地骂了一句,“德国的威胁主要在我们防区,总统卫队还主要在我们防区,不管哪一股力量,都需要我们卖命去搏杀。和德国人打也就罢了,现在还要准备和给弟兄们发钱的代总统打内战,就因为他的政治观念和主流观点格格不入!”
  “或者你想加入他们?”
  “不!我对那一套没兴趣!我在累西腓接受的说教够多了,我永远也不会赞同国家社会主义!但不赞同和去打仗是两回事,有个人我很讨厌,就因为讨厌就要去干掉他么?”
  李奇微面无表情地下了一个结论:“这就是政治!”
  “那现在怎么办?”
  “你准备去接任校长职务,顺便劝说副总统急流勇退——这是文的一手,至于我……”李奇微苦笑着拍拍范弗里特的肩膀,“你准备接任泰勒的位置——命令做好开战准备,我是陆军前线总指挥,你的14装甲军是开路先锋!布莱德利将军将会配合我们行动——这是武的一手……”
  范弗里特骂道:“这特么操蛋的体制!”





第149章 暴风今夜扫美国(30)
  “新的指令已经下来了?”就在陆军三人组在紧急商议的同时,海军方面也在筹划下一步举动。
  “参联会经过讨论,达成了一致意见——实际上,这不仅是参联会一致的意见,也是两党高层串联后的意见。”哈尔西解释道,“金上将发来了详细电报,解释了整个过程,尼米茨将军进行了针对性部署,另外还有点内幕,是不是您再过目一下?”
  虽然英格拉姆是大西洋舰队司令官,哈尔西是太平洋舰队司令官,表面上两人平级,不过因为目前太平洋舰队实力很弱,再加资历不如英格拉姆,所以哈尔西把自己的姿态放得比较低,放在对方副手位置上,很尊重对方的意见。
  “不用了,我知道是怎么回事,无非对方的利用价值已被榨干,可毫无顾忌地动手了。”
  旁边的参谋长休伊特默默点头,表示赞同这个观点。
  从4月下旬到6月上旬短短40来天的时间,麦克唐纳干成了几届总统都没能干成的事:洛克菲勒和摩根被清算了,他们的资产划给了其他财团,然后政府利用这些财团缴纳的资金开始发放退役基金,先是4个试点州,然后扩大到东部13州,接着又扩大到陆海空三军各兵种,最终是全国48州全部铺开——到6月上旬,全国武装力量退役官兵都可以依照这个法案去领钱。
  正如部分经济学家估计得那样,这笔钱并没让美国陷入混乱,反而产生了润滑剂的作用,突然拿到钱的官兵不是把钱储存起来,而是采用了另外的办法:或是清偿拖欠已久的债务,或是为家人添置一些东西或礼品,或是给自己改善生活,美国传统的购物节是11月份的感恩节和12月份的圣诞季,但这一次破天荒在5月份出现了购物狂潮。
  对很多家庭而言,这笔钱基本就是从天而降的福利,通常人们在发了一笔横财之后会特别害怕失去它,要长久保留的最好方式就是花掉!
  精明的商家们很快捕捉到了这个契机,到处都是打折的招牌——有些是真打折,有些是假的,但无论真假,至少购物的氛围是存在的,甚至还有特别精明的银行家和商家发行了特别白条——只要你能证明是退役军人身份并可拿到退役基金,可以先拿白条来购物,到时候加付1%预购手续费即可。这个举动很快吸引了人群的眼球,在媒体推波助澜的宣传下,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了这种方式。
  资本家们发现原本预计要逾期的某些债务得到了清偿,商品购买出现了暴涨态势,在第一轮军人家属后,第二轮就轮到这500亿美元的其他受益者了——那些因为服务和销售众多的雇员领到了额外的奖金,他们也有消费冲动。
  整个美国市场居然呈现前所未有的景气——500亿美元在流动中迅速放大,货币乘数效应得到了显著体现。很快经济专家们给这种行为取了一个名词:“量化宽松”,或者更形象地称呼为“坐直升飞机撒钱”——大家对总统卫队印象最深的就是经常在华盛顿、波士顿、纽约、费城等飞来飞去的直升机,还有政治漫画把麦克唐纳描绘为一个圣诞老人的面目,不过他撒出来的并非是礼品,而是一沓沓钱。
  麦克唐纳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退役官兵领到了梦寐以求的额外奖金、普通社会阶层乃至中小资本家分享了这波购物和销售热潮、大财团获得了分享洛克菲勒和摩根产业的契机,政客们在力量分化组合中形成了新的一致,至于最终买单者——洛克菲勒、摩根和杜邦三个倒霉蛋,Whocare?
  有小道消息流传说洛克菲勒本人并没有死,他在中途下了车,在后座上只是另外一个人。不过那辆车上所有人都已变成了一团碎渣,而唯一知道真相的老管家在其余财团顺从地拿出钱来后,已在FBI监狱里“畏罪自杀”了,从此以后,知道财团们相互勾结的人又少了一个。
  至于洛克菲勒究竟有没有死这件事,大家都没放在心上——就算活着又如何?他还能翻天不成?现在其他6大财团已成了既得利益者,他们不会也不能容忍洛克菲勒还活着——很多人早就死了,但被报了失踪;有些人或许还活着只是失踪,却被大家宣布已经死了!
  出于政治正确,整件事需要一个背锅侠,需要一个交代,谁适合充当呢?自然非麦克唐纳莫属。只要把责任全部推到麦克唐纳身上,这40天所有的变故大家都能心安理得地予以接受。
  当600亿资金开始逐步到位,当大量退役官兵开始领到钱消费时,针对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