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海因里希为首的一部分作战参谋则认为既然敌情发生重大变化就应该对策略进行重大调整,可考虑延长一天时间,并提前将计划变更告诉前线部队,以便他们能做出妥善安排。在最终战果方面他们和韦勒中将是一致的,认为在敌军总人数高达19万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全歼他们是不可能的,必须有所取舍,对敌军集聚起来的几个密集死守点完全不必理会,只管削弱、消灭动摇虚弱之敌,但对目前尚未受到大规模进攻的27军决不能轻易放过,应出动有力部队发起进攻。
  整整讨论2个小时后,曼施坦因元帅最后拍板道:“调遣4个师进攻27军,整体战役时间延长一天。”
  “4个?”韦勒愣住了,“现在我们的预备队一共只有3个师,哪还抽调得出第4个来?”
  “你少算了兵力。”曼施坦因笑道,“留下第168步兵师,将其余4个师都开上去——2个德国步兵师,一个哥萨克骑兵师,一个卡尔梅克骑兵师……”
  “哦……”韦勒恍然大悟,“可这样一来整个集团军群司令部手中就只剩1个师了,除炮兵和技术部队之外就只有一点警卫部队了,罗斯托夫方向的防御兵力实在太单薄了。”
  “我们还有一个师。”
  “还有?”
  “俄罗斯解放军第1师。”曼施坦因一字一顿地说道,“所有力量都必须用起来,让他们担任罗斯托夫的守卫,由第168师承担机动防御任务。”
  众人大吃一惊,“长官,万一……万一……”韦勒后面半句话没说出来,但大家都懂他的意思:万一俄罗斯解放军不可靠而反水,今天夜里就能包了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的饺子。
  “为什么不让他们去前线进攻呢?”海因里希劝解道,“那样至少更安全一些。”
  “他们的战术结构与指挥水平还不足以胜任这种穿插作战。”曼施坦因苦笑着摇头,“他们都是来自于原各支红军部队的俘虏,各环节还在磨合之中,贸然放出去进攻容易造成上下指挥脱节。”
  “但……政治上如果不可靠却会要了我们的命。”韦勒再次提议道,“是否让他们和卡尔梅克骑兵师的角色换一换,我认为还是卡尔梅克人可靠一点。”
  “骑兵师不会守城。我们必须要相信他们,相信他们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坚定立场,这不仅关系到这场战役的成败,也关系到整场战争的成败。”曼施坦因斩钉截铁地扔下一句话,“告诉他们的指挥官,我就站在他们身后,准备和他们一起在罗斯托夫死守,希望他们能用自己的浴血奋战为俄罗斯的新生赢得荣耀。”
  众人脸上都是一片黯然,看着参谋部里兴致不高的样子,曼施坦因率先开起了玩笑:“各位别怕,哪怕打巷战也不怕,我们有新装备——突击虎在看着我们!话说上次大战时我想报名指挥一支暴风突击队但最后没被接受,这次终于有机会了。等下我们考虑组建一个德国级别最高的突击队——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突击队,由元帅担任队长。”
  “哈……”众人哄堂大笑起来,沉闷的气氛一扫而光。
  对朱可夫而言,瓦西里少校负伤的消息只是个小插曲,只要性命无忧,斯大林同志不见得会放在心上,下面的同志完全是杞人忧天了。不过前线的情况很不理想,他可以想象斯大林要发火几乎是必然的:21集团军没有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整个集团军已陷入了混乱,奇斯佳科夫自己都搞不清楚手下部队的确切情况,唯一建制还比较完整的27军则在德军阵地前无功而返;24集团军多次渡河增援尝试失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派出的第62、64、57三个集团军付出了重大牺牲也难以渡河,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瓦图京同志不能不算是卖力气——他倒是成功架起了浮桥,但显然一时间找不到可以有效突破德军阻击的好办法。
  唯一的利好消息是气象部门提供的:4天之后有一股寒流南下,温度将短期内下降8…10度,届时顿河上游冰封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一百,大河曲部结冰的可能性也有70%。根据这个推断,朱可夫认为只要增援部队届时能迅速过河,立即就能把当前不利的局势扭转过来。
  盯着地图仔细想了一想,朱可夫变更了对21集团军的要求,从今天的战况来看,陷入混乱的红军不是敌人对手,挤出渗透进来的德军早就变成了奢望,他只能退而求其次要求该集团军进一步固守现有阵地,他严令奇斯佳科夫牢牢拖住德国人,为其他友邻部队歼敌创造机会——现在挽救21集团军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所以他们接到的所有命令都是死守!死守!再死守!
  斯大林十分不满意第一天的情况进展,呵斥道:“谁让华西列夫斯基同志一个白天都呆在空军第8集团军的?不要只关注我的儿子,他有其他更重要、更紧迫的事情需要去办。”
  朱可夫小声为红军总参谋长辩解了一句:“他是协调空军去解决顿河上敌人军舰去的——这是目前24集团军渡河的最大威胁,明天有大雪,空军已不适合出动,今天是最合适的机会,可惜没能办到,至于对瓦西里同志的关心完全是顺便。”
  斯大林点点头,不想就这个问题继续讨论下去:“打电报给赫鲁晓夫同志,让他催促一下叶廖缅科那个笨蛋,看看他究竟在干什么?为什么一点儿进展都没有,他们应该学习瓦图京同志把所有的力量都拿出来尽快渡河!他为什么不把近卫第2集团军用上去,他想留着这支力量干什么?他如果不会指挥的话我将部队划给罗科索夫斯基同志就是了。”
  这句话一说,总参谋部里的气氛立即又紧张了起来。





第54章 大河曲部之战(18)
  朱可夫和叶廖缅科是关系很不错的老同学,平时也挺说得来,便下意识地为他辩护了一句:“顿河下游适宜渡河的地方也不多,57、62、64三个集团军展开后基本已占据了各渡河点,近卫第2集团军去了也施展不开,绕远路是赶不及救援21集团军。”
  这句话不说还好,一说斯大林火气更大:“谁让他去河曲部救人的?那里有奇斯佳科夫这个笨蛋拖着曼施坦因就够了,他的目标是罗斯托夫!我们的各级指挥员应该保持清醒头脑——德国人既然把主力派到了河曲部,罗斯托夫方向还能剩下多少实力?”
  朱可夫苦笑不已,最高统帅这句话隐隐约约也有责备自己的意思在里面,当然更重要的是发泄对叶廖缅科作战不力的不满——他一直认为是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疏忽大意才把这几艘罗马尼亚军舰放进来的!
  当天深夜,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政治委员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捏着电报、阴沉着脸走进了方面军指挥部,却愕然发现方面军司令员叶廖缅科在一旁捂着脸哭泣,那神情仿佛是在外面淘气回来被妈妈教训的小男孩——司令员同志今年已整整50岁了,还是三十多万红军的统帅!
  “您这是怎么啦?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同志。”赫鲁晓夫忽然有些同情起这个司令员来了,先把自己手里的电报放一边,关心地问道,“谁敢给您脸色看?”
  “斯大林同志发火了,朱可夫同志也打电报来指责我们。”
  顺着叶廖缅科指的方向,赫鲁晓夫看到了朱可夫发来的电报。这可不是他收到的那封由总参谋部发来的例行公事、只有一般意义的电报,叶廖缅科这封完全是朱可夫用私人口吻发出来的长电,不但告诉他斯大林同志很火大,让他小心一点,作战卖力一点,还警告他如果不把近卫第2集团军派出去,总参谋部就要调整作战隶属。
  看到这份电报后,赫鲁晓夫就知道自己那一份不用拿出来了,他劝解道:“朱可夫同志的话也不错,这是为了事业嘛!您也看见的,21、24集团军近20万部队被敌人围困,斯大林同志急得吃不好、睡不好,瓦图京同志已渡过了河,罗科索夫斯基同志的部队被军舰拦住无法渡河,只剩下我们还在顿河左岸蹉跎,莫斯科方面当然要不满意了……”
  “我已派了3个集团军上去了,还能怎么样?”叶廖缅科积压了一肚子火,“我们侧翼还有克莱斯特集群在虎视眈眈呢,如果把兵力都抽调到前面去,该集群趁机向我们发起进攻怎么办?哪怕不发起进攻,他们抽调兵力在高加索沿线登陆怎么办?到时候责任算谁的?”
  “这事情一码归一码,最起码在高加索登陆的责任不能由我们来背吧?”赫鲁晓夫自言自语地说道,“那是高加索方面军的问题。”
  此时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手里还捏着两个集团军,一个是战斗力比较强的近卫第2集团军,还有一个就是第51集团军,对此叶廖缅科满腹牢骚:“为什么不让顿河方面军派部队增援呢?他们手里还有坦克第4集团军,而且他们左右两翼都是我军部队,根本不用担心敌人突入。”
  “可他们面临顿河河曲部,那里有敌人军舰,上面有数百架德国飞机。”
  “那就再拖延几天过河,反正马上就要结冰了,我们这里下个月才能结冰呢……河曲部那20万人难道连这么几天都等不了么?”叶廖缅科嘟嘟囔囔地表示。
  “斯大林同志等不及了啊。”
  “可以把坦克第4集团军调我们这里来过河啊……兵不肯调给我们,又不肯在顿河部牺牲——他们究竟有没有明白,作战失利的责任是谁的?”叶廖缅科怒吼道,“如果不知道具体详情,别人还以为被包围的是我们方面军的部队呢!”
  “救兵如救火!”赫鲁晓夫听出了叶廖缅科话里对罗科索夫斯基的不满,不管是平时的积怨还是斯大林威胁要把近卫第2集团军抽给顿河方面军的说法,总之叶廖缅科现在对罗科索夫斯基的意见很大,他觉得对方这个想法很危险,便劝解道,“我们都是为了党的事业,不要区分你的、我的,我们唯一的任务是执行命令——进攻!”
  “赫鲁晓夫同志,您不明白,您不是军人,您感觉不到一个指挥员眼睁睁看着部队被带向错误方向的痛苦。”
  “叶廖缅科同志!作战命令是总参谋部下达的,不管您有什么理由,我们唯一能办到的就是服从,错误与否要留给战后才能评定。”赫鲁晓夫提高了声音,“而且这还是斯大林同志的亲自命令。”
  “好吧,他的命令我坚决服从!”叶廖缅科擦干了泪水,刚才这番表演可算是要了他的老命,他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对作战参谋们说道,“命令近卫第2集团军13日上午10时前完成渡河,不得有误。”
  “万一克莱斯特集群真打过来怎么办?只靠一个51集团军能行么?”被刚才这样一闹,赫鲁晓夫忽然有点担心起来了。
  “谁知道,走一步看一步再说……”叶廖缅科眨着眼睛,不置可否地说道,“万一我们被进攻,顿河方面军所属的坦克第4集团军可以调过来归我指挥吧?”
  赫鲁晓夫摇摇头,竭力排解脑海中的忧虑,他本来还想说些什么,但考虑了半天后依然张不了口。
  13日凌晨,经过一天一夜的奋力搏杀,德军第16装甲师和警卫旗队装甲师终于杀透了24集团军的殿后部队,一起在河曲部原浮桥区域会师,双方几乎是同一时间赶到指定位置的——这不但意味着他们两家彻底形成了对河曲部红军的切割,还意味着两个师的有关赌局打成了平手。双方肩负特殊使命的先头部队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