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飞行员大都喜欢开BF…219,因为他们习惯狗斗、喜欢狗斗,经常因为与对方缠斗而忘记作战任务,BF…219尤其适合他们,而老手通常更喜欢Bz战术。因此,在东线上空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场景,新手辛辛苦苦追杀、纠缠了半天,他的长官或者资深战友仅仅用一个轻巧的扑杀就解决了对手。
  根据霍夫曼拟定的轮换制规定,各航空学校毕业的新飞行员一律加入东线作战,然后从东线抽调资深飞行员赴西线参战。在航空学校内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航校是第一训练阶段,东线是第二训练阶段,只有在东线完整出勤并作战五次以上才算是成绩合格,准予毕业。
  这样一来,东线的红军菜鸟没有变成德国王牌飞行员刷成绩的地方,反变成新手飞行员进行实战训练的场所,由于飞机产量和航空学员比历史多得多,德国空军得以维持了较高的出动频率,同时也能承受了更高的损失。这项政策的好处在9月、10月还看不出来,甚至比以前更被动,等到了12月、1月时,效果就比较明显了——红军飞行员逐渐陷入了被绞杀的窒息陷阱。
  霍夫曼的方针很明确:最好的飞行尖子抽回来当教官——加大人员培养力度;资深王牌飞行员充当西线的顶梁柱——加大对英美战略空袭的反击;一般王牌飞行员在东线带团队——用他们的经验对新手进行传帮带;新手飞行员去东线练技术——面对连培训时间都不完整的红军新手,他们有更高的生存几率与提升空间。当然,如果你连东线俄国新手飞行员也打不过,那只能说明你不配当飞行员。
  从战斗机飞行员统计结果为例,进入12月份以后,苏联新飞行员的平均生存时间是50飞行小时——95%以上的人都挺不过100个小时,而德军新飞行员的表现则要好得多,只有不到20%的人会在头100飞行小时内丧命,这意味着双方新手飞行员的交换比大致是1:5。问题不在于1:5或者1:6,只要德国飞行员能熬过这个阶段,他就可以被视为成熟飞行员,能坦然面对红军老手而不必担心。而他们的对手,仍然是一茬又一茬的新手。
  如果他能挺过250个小时,那基本上都拥有5架以上击落记录,够得上王牌标准了。当一名德国飞行员有了250个培训小时,又有了250个作战小时后,他就开始进入成绩稳定增长阶段,在东线具备带团队的水平了。套用游戏的术语来说,东线就是一个巨大的新手村,能经受住东线的考验,就意味着度过了新手阶段而存活下来。
  这种轮换方式带来的损失固然比以前一直让尖子飞行员执行任务、坚持到被击落然后再上一个新手替补来得大,但轮换中丧生的多半都是新手,对队伍整体的伤害并不太大,空军司令部就愕然发现在大批飞行员损失的同时,飞行员整体队伍的素质与飞行时间却在稳步上升。现在东线再要抓100多架的超级王牌比较困难,但抓十几架,几十架的王牌却比比皆是。
  在东线培养、成长成熟,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飞行员很快就会抽调回国参加西线战事,这时候他们碰上的英美飞行员大多数拥有充分培养时间但缺乏作战经验的类型,然后这批老手又愉快地用自己在生死边缘总结、提炼出来的战术和策略来对付这些新手,能经得住东线老油条三板斧的英美飞行员可不多。而且就算德国飞行员被击落也无妨,只要跳伞后捡回一条命,过几天又能重新上蓝天搏杀,而英美飞行员只要在欧洲大陆上空被击落,除极个别被地下抵抗组织搭救外,多半只能沦为阶下囚。
  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时伴随着飞机产量的暴增,德国空军队伍越打越强、越打越壮,东线苏德两军的作战飞机对比从8月份的3000架:9000架变化为5000架:8000架,西线英美轰炸机群的损失率一路攀升,最高曾冲破19%,在引入P…47护航机制后,损失率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14%左右。与此同时,德国空军的人员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从轰炸机为主变成以战斗机为主,霍夫曼自信地宣称:“在这个世界上,排除空军因素之后的纯粹地面战争,在兵力接近前提下能击败德国陆军的国家目前还没有。”





第21章 俄罗斯的冬天(6)
  秋列涅夫的担忧很快变成了现实,红军从各个渠道得到消息,南线德军的兵力增长得特别快,这种增长已超过了为打败英国第10集团军所需要的兵力,该集团军残部到1月23日时已剩下3个不满员的师,而且基本丢光了重装备,连掩护的飞机也没有几架,全军覆灭近在眼前——但德军不但没有跟随退却印英军的脚步向波斯东部、阿富汗和印度方向追击,反而将部署重心越来越深入贴近波斯北部,1月24日,德军占领波斯中部重镇伊斯法罕,距离德黑兰只有350公里。虽尚未与红军交火,但经方面军参谋部的讨论,一致认定德军有向北进攻的企图,且已迫在眉睫,这个时候,从中亚方向抽调进入波斯的军队甚至尚未完全越境,更别说与红军波斯集团军汇合——这让秋列涅夫感到了深切不安。
  高加索方面军并未夸大自己面临的困境,东线并不是德军增加兵力最多的地方,南线已成为目前第三帝国第三大重兵集团。
  经累次兵力抽调、增补与编制调整之后,东线德军毫无疑问是德国第一大重兵集团,陆军总兵力高达202个师,西线德军(西欧各国与本土)是第二大重兵集团,陆军总兵力超过50个师;本来北线德军(挪威、丹麦方向)是第三大重兵集团,拥有超过14个师的兵力(包括一个装甲师),但现在北线总兵力下降到11个师,而南线兵力却在成倍扩充。
  南线主要包括古德里安的非洲集团军和隆美尔的中东集团(在拿下波斯油田后正式由运河集团军改名为中东集团军),中东集团军的作战区域包括西奈半岛以东的全部中东地区,非洲集团军则负责全部非洲地区。两个集团军一个由西向东打,一个由北往南打,声势相当骇人。为加强力量,原本部署在西非方向、用于威吓法国殖民地与英美登陆企图的部队(归属古德里安指挥,兵力主要包括2个装甲师、2个步兵师)抽调一半兵力出来增援,隆美尔分到了第22步兵师,古德里安分到了第10装甲师。
  同时,根据总参谋部的调令,党卫军第2帝国师将在2月初加入中东集团军。这样一来,非洲集团军拥有5个装甲师,3个步兵师共计12万人;中东集团军将拥有4个装甲师(维京、大德意志、第15和帝国师),1个步兵师和2个伞兵旅共计9万人。除此之外,古德里安拥有501、502虎式重装甲营,隆美尔则拥有506重装甲营。
  霍夫曼信誓旦旦地给两个手下打包票,在3月底之前,他们还会得到进一步支援,南线总兵力将突破20个师以上。但这句话刚说出口的第二天,隆美尔就通过凯塞林打来电报,希望再得到一个步兵师的支援,而且指名道姓要求必须是山地步兵师,理由很充分——波斯北部、外高加索是大片山区与丘陵地带,山地步兵师很有价值,而且俄国人也出动了山地部队,因为他要求加强这方面力量,甚至委婉地表示可以暂缓部署帝国师——他的装甲力量够了。
  这要求让霍夫曼哭笑不得,但刚刚拍了胸脯只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于是只好临时变更增援计划——将帝国师先配属给古德里安,命令原本2月中旬给古德里安的步兵师暂缓行动,腾出运力给隆美尔加塞一支山地部队。问题是德国最负盛名的山地部队要么在挪威布防,要么在东线高加索的克莱斯特集群效命,短期内抽调不太现实。最后还是凯特尔提了意见,让党卫军第七的欧根亲王山地步兵师去南线,隆美尔高高兴兴地接受了。
  虽然德国向南线追加兵力有助于减轻红军在东线的压力,但斯大林和红军总参谋部受到秋列涅夫的有关报告后仍感觉很难应付,因为实在没法把中东战场单独切割出来,特别是隆美尔不断地在波斯攻城掠地并打得威尔逊上将的第10集团军节节败退让所有人忧心忡忡——大英帝国在南部波斯的统治很快就要完蛋了,可北波斯将来怎么办?
  波斯战场存在的意义一是保护援助物资的通道,二是掩护脆弱的巴库油田,现在第一层意义在英美失去印度洋制海权后已完全失去了意义,而第二层目标却不容易达成。
  “可以现在让波斯集团军发起进攻么?”在中东问题专题研讨会上,斯大林皱着眉头问道,“隆美尔集群的兵力目前分布仍比较分散,在伊拉克有一部分,在波斯又有另外一部分,随便哪个部分都不是波斯集团军的对手,是否……”
  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对望了一眼,都不吭声,老半天之后,又摇摇头表示不看好进攻计划。
  两人原本共同拟定了一个计划:打算在隆美尔深入追击英国第10集团军时,利用德军后勤补给线拉长、兵力分散配属的机会发起进攻,猛击敌军侧翼,但没想到德国人根本没按预定剧本走——他轻易地放过了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威尔逊上将的残兵败将,主动脱离了与英军接触,反而重新将兵力缩回伊斯法罕,并摆出了向德黑兰进攻的态势。
  然后两人又认为隆美尔即将发动进攻,不但紧张地命令德黑兰方向的驻军提高警惕,同时又要求波斯集团军加快向南行军,做好迎战准备,但忙乎了半天发现德国人呆在伊斯法罕又不动,只忙着固守当地防御体系并布置空中力量。
  不仅俄国人看不明白,连霍夫曼也不明白隆美尔究竟想干什么。
  很快,俄国人就知道隆美尔在干什么了,1月24日清晨,意大利伞兵旅空降突击,闪电般地占领了距离摩苏尔200多公里,位于波斯西北部的乌鲁米耶,然后维京师迅速开动,强行穿过土耳其、伊拉克、波斯三角地带,控制了乌尔米湖西部的绿洲地带——这是个很有利的位置,隔着该湖东北方向120余公里处就是波斯西北重镇大不里士。
  如能拿下该城,就将直接切断了红军波斯集团军与外高加索的联系。





第22章 俄罗斯的冬天(7)
  乌尔米湖又称乌鲁米耶湖,属于咸水湖,形状像一只海马(与里海相似),最长两端长140公里,最宽55公里,最窄处不到20公里,最深约16米,面积曾达4500平方公里,是中东地区最大的湖泊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到21世纪时,该湖面积已大大缩小,南北不过120公里,最窄处只有10公里多一点,但在1943年的时候,规模依然比较大。
  现在,就算是再迟钝的人也反应过来了,德军前段时间看似漫无目的、丝毫把握不准脉络与重点的空中侦查是在干什么了——不管德国侦察机如何去北波斯和外高加索地区侦查,在返程路上,他们总是要有意无意地掠过乌尔湖周围。思维定式会让人只关注侦察机去了哪些地方,却不明白回来同样也是可以侦查的。
  拿下乌鲁米耶之后,大不里士便处于德军兵峰直接威胁之下,正在急忙向德黑兰进军的红军中东集团军立即更改了作战部署,除少部分兵力继续前往德黑兰外,其余部队有意识地回缩,准备固守大不里士,维系中东集团军的后路畅通。谨慎的秋列涅夫一再要求梅佐夫中将务必保持大不里士防御体系完整与后方整固。
  就在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