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察敌情,看一看情况究竟如何;有关于双层包围圈的战略设想调整我一个人说了可不算,必须总参谋部集体讨论。”
  “所以……”他加重了语气,“目前其他兵力可以往坦波夫集中,但两个侧翼兵力还不能撤,哪怕是为了给坦波夫的防御体系建设争取时间都不能太早撤!”
  “是,我完全明白。”
  隆隆的炮声响了一夜,但到深夜11点时分,战火终于消停下来了,奋战一整天的苏德双方都暂时转入休整。
  斯摩棱斯克指挥部里一片灯火通明,霍夫曼一条条在阅读前方发来的消息,各处都是捷报频传。蔡茨勒面带喜色地汇报道:“元首,战役第一天取得重大成功,我们冲破了布良斯克方面军两个集团军的防线并将其分割包围,目前艾哈德…劳斯上将的第三装甲集团军正在进攻米丘林斯克,莱因哈特上将的第四装甲集团军已成功切断坦波夫和鲍里索格列布斯克之间的铁路线,目前正围剿敌第40集团军……
  总体战役进度比作战计划快16…24个小时,原计划我们明天才能冲破第一道防线,但由于一切顺利,部队推进得远比计划快,如果明天的作战也能像今天这么顺利,27日上午我们就可以对坦波夫进行围攻。”
  霍夫曼满意地点点头:“部队目前有什么困难或意料不到的情况?”
  “补给略微有些脱节,因为打得太快,后勤车队有些跟不上,所以战斗现在就地停下来了,目前正想尽一切办法将物资送上去,预计整体要到明天8点后才能完成,亚历山大…勒尔大将指挥的第四航空队完全控制了空中局势,他表示如果地面部队需要,空军可以紧急空运一批补给物资。”
  这次城堡战役一线指挥官中有两个奥地利老乡,一个是指挥装甲集团军的劳斯,另一个就是第四航空队的勒尔。
  霍夫曼略微有些皱眉,但想想又觉得正常,叮嘱道:“后勤的事你们商量着办,倘若明天8点还没能完成,进攻时间可再推迟一些。”
  清晨6点时分,朱可夫冒着生命危险搭载一架Pe…3重型战斗机飞上了天,列伊捷尔极力反对他这么干,但劝说一整夜最终还是拗不过朱可夫,只能最后放行。为掩护他的安全,列伊捷尔不但从莫斯科增援来的歼击师中挑选了最好的24架战斗机提供护航,同时又让空军集团军起飞了额外3架pe…2(Pe…3和pe…2外形很接近)轰炸机进行掩护。
  朱可夫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在空中对战场掠视了一番,越看越觉得吃惊:
  天亮时分正好是德军补给进入高潮的时刻,目睹那庞大的补给卡车队伍和下面密密麻麻一眼看不到头的坦克,他立即救推断出德军装甲部队规模不小,所谓2000…2500辆坦克的情况汇报完全不是胡言乱语;他从高空俯瞰了第一道防线附近情况,看上去似乎交战痕迹已寥寥无几,结合昨天夜里电台呼叫一夜只收到寥寥无几回应的情报,说明经过一天一夜激战,两个集团军共计18万左右的部队已基本从战场上抹去了——德军强悍的战斗力让他极为吃惊。
  如果按这个战斗力推断,一旦德军今天上午继续发起猛攻,坦波夫左右侧翼的两个集团军恐怕很快也会保不住,一旦丢掉这2个集团军,光靠一个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是守不住坦波夫的,更何况坦克集团军已抽走了2个坦克军分别去左右两翼增援,列伊捷尔手中的可用兵力就更少。如果不守这两个侧翼,任由德军直扑坦波夫,他也不觉得防御能力薄弱的城市能坚持多久——两者之间的距离普遍只有50…60公里,也就是装甲部队半个下午的进攻时间。
  8点缺15分,他所在机群终于被德军战斗机发现,虽然德国飞行员弄不明白为什么只有4架苏联轰炸机却有20多架战斗机护航,但不妨碍他们凶猛地扑上来进攻,护航机立即分出一半纠缠住德军飞机,然后要求朱可夫所在的重型战斗机迅速脱离战场,在红军飞行员前赴后继拼死掩护下,朱可夫狼狈不堪地离开坦波夫战区而径直飞向了莫斯科。他不知道自己运气有多好:正因为第四航空队忙着调遣轰炸机和运输机给前线输送物资,大量战斗机都被调去护航,否则他绝对是九死一生。
  朱可夫一下飞机就急匆匆往总参谋部跑,一进门就吼道:“情况很不好……布良斯克方面军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啊!”华西列夫斯基以为自己听错了,难以置信地说道,“他们可是有50多万人、800多辆坦克,这才打了一天,就要全军覆灭了?”
  “昨天德军动用2个装甲集团军进攻,我巡视了战场,发现敌情并未夸大,确实有2000…2500辆坦克,今天清晨我冒险深入战区去观察情况,下面密密麻麻全是卡车和坦克。”
  库茨涅佐夫插了一句:“那去炸他们啊!”
  “炸?”朱可夫苦笑道,“你以为他们不想?今天出发时有24架战斗机保护我,等后来被德军咬上,短短几分钟就被击落了9架,昨天我带走的可是技术最好的战斗机飞行员,如果是轰炸机,你以为他们能在德军这种凶猛地攻击下生存多久?当然,这些不是关键,列伊捷尔同志提了一个新方案……”
  朱可夫把华西列夫斯基拉到地图前,大体讲述了列伊捷尔的方案。
  “您同意这方案?”
  “我同意一半!把部队缩回坦波夫我是赞同的,但南北同时出兵夹击恐怕没这么容易。”他用手朝克里姆林宫方向指了指,“动用中央方面军没问题,事前就说好了,但动用西方面军问题很大——兵抽得少了不管用,抽得多了,如果那个东方集团军群真往奥廖尔一线直插怎么办?况且,情报一直显示敌中央集团军群还有一个装甲集团军,目前他们并未有所动作。”
  华西列夫斯基点点头:“根据情报,敌东方集团军群明天拂晓发起进攻,现在敌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准备,梅列茨科夫同志已到图拉去坐镇了,他的部队暂时不能轻易动用,如果真把西方面军抽走50万,那就只剩下只有60多万兵力,莫德尔万一从勒热夫…维亚济马一线杀过来怎么办?”
  “虽然构筑双重包围圈的意见不妥,但坦波夫还是要积极防御,起码要想办法吸引敌两个装甲集团军。”朱可夫的手指越过坦波夫后继续南移,“我的想法是中央方面军暂时不要北上,更不用去试图打通两个方面军之间的联系,他们应该果断出击,去进攻……”
  “您是说,去进攻卡拉奇?”华西列夫斯基皱着眉头想了一想,“这是一个思路,但可能见效没这么快。”
  “报告,中央方面军司令员巴格拉米扬同志发来电报:……侦查显示,敌霍特集群中装甲集团军主力已基本北移进攻坦波夫方向,本方面军拟以部分兵力向坦波夫方向移动以保护侧翼,动用主力去进攻卡拉奇,该处由意大利部队驻守,战斗力与战斗意志都相对薄弱。”
  华西列夫斯基笑了起来:“看来巴格拉米扬同志和您想法一样,都盯上意大利人了。”
  朱可夫无可奈何地一摊手:这也是被逼的,德国人太厉害打不过,只能去打意大利人。一旦打下了卡拉奇,就切断了德军沃罗涅日与南方集团军群之间的联系,这道理和德国人攻击坦波夫切断南北的想法一样。
  这个调整的关键在于谁快——如果德军迅速拿下坦波夫,则中央方面军留在侧翼的部队马上就会被从坦波夫出发的德军迅速吃掉,然后进一步威胁中央方面军后路,甚至该方面军本身就会陷入危险;而如果中央方面军能迅速拿下卡拉奇并消灭或大部歼灭意大利部队,则霍特集群后路就会被断,侧翼自然就失去掩护,那样不但坦波夫之围能迅速解除,整个南翼战场态势都能有所改观,了不起整条战线重新回到原起点。
  不过华西列夫斯基还是有些不放心,问朱可夫:“您觉得中央方面军能完成这个任务么?”
  “我觉得还是有很大希望完成的,他的方面军70%是远东抽调过来的新锐部队,战斗力比较强,以我对巴格拉米扬同志的了解,他一定会把这部分兵力拿去进攻,而把新补充部队留在侧翼。”
  “回电巴格拉米扬同志,同意他的想法与部署调整,进攻时态度要坚决,速度要快!”
  朱可夫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列伊捷尔同志会坚守坦波夫,直到中央方面军的同志取得胜利!”





第238章 城堡(15)
  蔡茨勒的估计还是乐观了些,即便有第4航空队协助,第2、第4两个装甲集团军的补给一直持续到上午10点才全部完成。这次补给完全是史无前例的,整个战场云集了2600多辆坦克/坦克歼击车,另外还有1400多辆各种型号的装甲车,如果将这些兵力放在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时衡量,差不多等于半个东线装甲部队的规模,现在居然被集中用于长不到300公里,宽不过200公里的主要突破方向,猬集起来的战斗力自然格外强大。
  如果不是战前就储备了10个基数的油料再加随军行动的上万辆基于标准卡车规格建造的油罐车,光油料补给就能把后勤补给部门给逼疯了,即便这样,部分运力还需要依靠空军才能完成保障,陆军总参谋部总算是领教了推进速度大幅快于预定计划的“威力”——再早30年,这种推进速度够一战标准的部队打几个月的。
  也正因为优势如此突出,将近20万人的两个红军集团军连一天都没能撑住,在持续将近30个小时的作战里,红军减员总数(毙、伤、俘)超过18万,而同期德军损失还不到1万(包括空军部队的损失),战果对比之下格外令人兴奋。
  不过继续进攻米丘林斯克与坦波夫左翼防线时,部队感到敌军的抵抗开始显著增强,坦克与坦克歼击车出现频率越来越高,那些Su…85、Su…122歼击车给隆隆推进的德国装甲部队造成了不小麻烦,与此同时,红军伊尔…2强击机也冒死出动,不顾一切地攻击平原上的装甲目标,十几辆包括虎式在内的坦克都遭到毒手,直到BF…219迅速赶来击落这些强击机才算罢休。
  随着红军抵抗能力的加大,德军推进速度显然慢了下来,伤亡也开始增加,下午4点钟,设在斯摩棱斯克的战役指挥部收到了一个不太理想的消息:空中侦查的结果显示,敌中央方面军部队正在集结,估计包括2个步兵集团军和1个坦克集团军正准备投入战场,但方向并不是当初战役设想预计得那样北上试图打通与坦波夫之间的联系,看起来更像是要西进。
  “从这势头来判断,他们要去打卡拉奇。”蔡茨勒皱着眉头说道,“有点出人意料,不过问题应该不大。”
  “卡拉奇?”霍夫曼楞了一下,“那儿是谁在防守?”
  “霍特大将的B集团军群,确切地说,是意大利第八集团军。”
  听到意大利几个字,霍夫曼的头就开始痛起来了——红军每次打不过当面德军就拿意大利人或罗马尼亚人出气,虽然大半年来这些精简过人员、优化过装备的多国部队一直战绩不错,但俄国人对意大利或罗马尼亚人始终享有心里优势,战斗力也能超水平发挥。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轴心盟军之所以最近表现还可以,基本是因为战区还有其他德国部队担任骨干,独立对阵红军时的表现需要打一个问号。
  “那儿有我们的人么?”
  “有2个步兵师,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